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新視角讀三國誌52、夷陵慘敗劉備離世

2024-04-06歷史

夷陵之戰,也叫猇亭之戰、彜陵之戰,它與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

這三大戰役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戰爭發動者均遭失敗,而且都是以弱勝強,特別是都敗在了「火」上。

【三國誌】記載,公元221年7月,剛剛稱帝三個月的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發動了意在奪取荊州的對吳戰爭。

劉備大軍尚未啟動,又一噩耗傳來,張飛被部下殺害,兇手投奔了東吳。

劉備更加悲憤,發誓報仇。孫權派人求和,劉備怒而不許。

當時,有許多人對劉備伐吳感到不可理解。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給劉備寫信說:「您與關羽的親情,能比得上漢朝先帝嗎?荊州與漢朝江山相比,誰大誰小?如今,曹丕廢了漢家皇帝,奪了漢朝江山,曹丕才是最大的敵人。如果弄清楚這個道理,您就會改變計劃了。」

諸葛瑾說得沒錯,曹魏才是頭號敵人,孫劉應該聯合起來,共同抗曹。可是,諸葛瑾是孫權的人,他的話,劉備怎麽能聽得進去呢?

在劉備陣營當中,也有不少人反對。趙雲對劉備說:「國賊是曹魏,不是孫權,應該先滅曹才對,而且滅了曹,東吳必然自服。」可是,劉備也聽不進去。

大臣秦宓用天象勸阻劉備,說此時東征,於蜀國不利。劉備大怒,將秦宓關進了監獄。看來,劉備是鐵了心要打東吳了。

【三國誌】沒有明確說諸葛亮是否勸阻過劉備,只是記載說,當時群臣多諫,劉備一概不聽。劉備夷陵失敗以後,諸葛亮嘆息說:「如果法正還活著,就能夠制止皇上東征,即使東征,也不會敗得這樣慘。」

從這個記載來看,諸葛亮很可能也勸諫過劉備,只是劉備也不聽從。

劉備不顧眾人反對,一意孤行,他讓諸葛亮、趙雲等人鎮守成都,自己親率大軍伐吳。

東征開始時比較順利,蜀將吳班、馮習、張南率數萬兵馬,作為先頭部隊,一舉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又在巫地大破吳軍,占領了秭歸,勢不可擋。

劉備在伐吳的同時,也做好了防魏的準備。為了防止曹魏乘機襲擊,劉備命黃權率兩萬兵馬,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馬良到武陵地區,說服了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沙摩柯也率部參加了伐吳戰爭。

面對蜀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孫權只好全力抵禦。他一面向曹丕稱臣修好,防止曹魏趁火打劫;一面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兵馬西去迎敵。

陸遜當時年輕,並不出名,但卻是一位滿腹計謀的軍事家。偷襲關羽、奪取荊州,也有陸遜的一份功勞。

陸遜冷靜分析了吳蜀雙方的兵力、士氣、地形等諸多條件,認為劉備兵勢強大,求勝心切,銳氣正盛,應該暫時避其鋒芒,再伺機破敵。

陸遜耐心說服了吳軍將領,采取了節節抵抗、主動後撤、誘敵深入的策略,一直撤退到夷陵、猇亭一帶,把數百裏峽谷山地讓給了劉備,使蜀軍處於戰線拉長、兵力施展不開的境地。

陸遜主動後撤的做法,與當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計策,十分相似。

劉備自恃兵多勢眾,又看不起年輕的陸遜,有些輕敵,便步步緊逼,深入吳境數百裏,不久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

這個時候,吳軍不再後撤,而是扼守要地,憑堅據守,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劉備在巫山至夷陵數百裏的狹窄山路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

雙方相持半年多時間,劉備戰線拉長,補給困難,急於決戰。因此,蜀軍多次挑戰辱罵,尋求決戰。而陸遜卻十分沈氣,並不理睬,堅守不出。

劉備心生一計,派張南率兵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想逼迫陸遜出戰。孫桓是孫權十分疼愛的侄子,諸將們生怕孫桓有失,紛紛要求出兵救援,陸遜仍然置之不理。

這樣對峙時間一長,蜀軍逐漸鬥誌渙散,戒備松懈,失去了優勢地位。

進入夏季以後,烈日炎炎,暑氣逼人,蜀軍將士苦不堪言。劉備無奈,只好將水軍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之中,依傍溪水,躲避酷暑,準備秋後再發動進攻。

劉備百裏連營,兵力分散,樹木茂密,士兵松懈,已經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了。

劉備所處的危險,就連遠在魏國的曹丕都看出來了。曹丕得知劉備連營百裏下寨,哈哈大笑說:「劉備不懂軍事,犯了兵家大忌。等著吧,過不了幾天,孫權的捷報就會傳來。」

這表明,曹丕不是個平庸之輩。

陸遜耐住性子,拒不出戰,與劉備對峙了七八個月的時間,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如今見時機成熟,便開始大舉反攻了。

在一天夜裏,陸遜命令吳軍士兵,每人手持一個火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

蜀軍營寨都在樹木茂盛之處,又首尾相連,一旦發生火災,無法撲救,蜀軍大難臨頭了。

吳軍士兵到處放火,剎那間,四面火起,火焰沖天,劉備軍營陷於一片火海之中,士兵們被燒得鬼哭狼嚎,東竄西逃。

吳軍乘勢掩殺,蜀軍全線崩潰,死傷幾萬人,張南、馮習、馬良、沙摩柯等許多將領,都死於亂軍之中。

劉備的車、船和大批軍用物資,統統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領兵駐紮長江北岸的黃權,因道路被陸遜截斷,不得已投降了曹魏。

劉備在混亂之中,登上馬鞍山,布置軍隊環山防守。

陸遜率軍四面進逼,蜀軍土崩瓦解,劉備趁夜突圍逃走,差點被擒。

蜀軍把鎧甲樂器堆在一起,放火焚燒,截斷道路,擋住追兵,劉備才得以逃生,進入了白帝城。

劉備又愧又恨,說:「我竟然被陸遜挫敗侮辱,難道這不是天意嗎?」

劉備把失敗歸於天意,表明他並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劉備逃進白帝城之後,吳軍將領們紛紛要求乘勝攻城,擒拿劉備。

但在這個時候,趙雲及時率軍趕來援救,被打散的蜀軍士兵也到白帝城聚集起來。

陸遜覺得很難一舉攻克白帝城,特別是得知曹丕正在集結大軍,擔心後方有失,於是撤軍回去了。

果然,魏國想趁火打劫,攻打東吳,因為陸遜早有防備,只得無功而返。

劉備在夷陵遭到慘敗,慚愧內疚,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享年六十三歲。劉備當皇帝,才只有兩年的時間。

劉備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以弘毅仁厚、知人待士而著稱。劉備一生致力於復興漢室,屢遭挫折卻百折不撓,他在臨終時,把自己的事業和家國大事,全都托付給了諸葛亮,這便有了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請看下一集,劉備托孤是真心還是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