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賣油郎問:村裏住好多八路?孩子答七八個吧!當夜日軍來偷襲

2024-02-02歷史

賣油郎問:村裏住好多八路?孩子答七八個吧!當夜日軍來偷襲

1941年1月2日(農歷臘月初五)的清晨,太陽冉冉升起,為行唐縣南龍崗村及其周圍的田野披上一層溫暖。村中的長者們面對即將到來的臘八節,因為缺糧而愁雲密布。在村頭的一棵大樹下,幾個小孩興高采烈地嬉戲著,仿佛冬日的寒冷被他們的歡笑驅散。

與此同時,一位形象鮮明的貨郎挑著擔子,悠然漫步向村子走來。

當貨郎走近大樹時,一群好奇的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圍攏上去,期待著看到令人垂涎的糖瓜。然而,令他們失望的是,這位貨郎擔子上扛的不是糖果和食品,而是一些裝在瓦罐裏的香油。

孩子們見到是賣香油的貨郎,頓時失去了興致,紛紛散開回家。唯有兩個稍大一點的孩子被貨郎留住,他好奇地問道:「小朋友們,臘八節快到了,你們家準備買些什麽好吃的呢?」

一個小孩生硬地回答:「家裏有棒子面粥就行了,沒錢買其他吃的了。」

貨郎又問:「你們家有沒有八路軍駐紮?如果有,家裏的飯菜應該會好一些。」兩個小孩搖搖頭。貨郎繼續問道:「我們村裏有多少八路軍呢?」另一個小孩回答:「大概七八個人吧。」

兩個小孩一邊回答一邊追逐著其他玩伴,而貨郎則挑起擔子,悠閑地繼續朝村外走去。

八路軍哨兵

當夜深沈得令人無法見底,天空尚未顯露一絲曙光。

行唐縣南龍崗村的八路軍冀中7分區17團團長閔鴻友一向喜歡早出門,此時已穿戴整齊,準備與警衛一同前往村口檢視哨兵,確保安全。剛走出大院,就碰上一個匆忙走來的人,二者在黑暗中撞了個滿懷。

仔細一看,原來是龍南崗3營的通訊員,而通訊員後面還跟著一位老者。

閔鴻友詢問後得知,老者一早起來到馬路上撿拾糞便。然而,剛走出村南不遠,他就發現外面到處都是日偽軍,大溝裏甚至還有幾十匹日軍的大洋馬在黑夜中噴著熱氣。

老者嚇了一跳,明白日軍悄然靠近,趕緊返回村口向哨兵報告。

哨兵引領老者步入3營的指揮部,營長立即派遣偵察隊了解敵情,緊接著命令通訊員將老者帶至北龍崗向團長閔鴻友報告敵情。根據老者的觀察和3營的偵察,日軍規模約為200人左右,而偽軍則約有170余人。

對此,閔鴻友感到困惑:「為何夜間發動合圍的日偽軍規模如此之小?」

正在此時,17團的政委姚國民匆匆趕至,兩位領導立即囑咐通訊員通知3營,利用付家大院和南龍崗村的院落采取堅守策略,同時團部、1營和2營迅速實施合圍,形成一體化作戰,實作裏應外合的戰略。

原來,前一天「賣香油」的人在南龍崗村是個叛徒,名叫老白洋。

鑒於兒童通常不說謊,老白洋得出結論南龍崗村最多只有一個八路軍班的兵力。因此,他回到行唐縣向上級「太君」報告後,日軍調動了近三倍的兵力,悄悄地在深夜趕至,於清晨5時左右接近南龍崗村。

然而,老白洋沒有預料到南龍崗村在前一天只有七八名士兵的一個班,因為3營的官兵都在北龍崗的17團團部參加會議。在會議上,團長閔鴻友和政委吳西對可能的敵軍襲擊做出了有針對性的安排。

日偽軍抵達南龍崗後,他們將多匹大洋馬系在深溝中,騎兵下馬與主力一同包圍村莊,並在村南出入口架設了幾挺重機槍。南龍崗村東邊是一條河,西邊是陡峭的山坡,一旦日軍發起沖鋒,八路軍唯一的撤退路徑就是離開付家大院,沿北方向撤往北龍崗村。

因此,日軍在南龍崗的西北埋伏了60多名偽軍,並設定了兩挺機關槍。

然而,他們沒有料到一個早起拾草的老者無意中打破了他們的包圍。17團團長閔鴻友和政委吳西巧妙地利用此機會,決定3營堅守付家大院和南龍崗村,同時主力偷襲日偽軍,實施反包圍計劃。

在這個寒冷的華北冬季,晨光最遲不會超過7時30分。

隨著天色漸亮,閔鴻友和17團的1營、2營需要在兩小時內完成對南龍崗村外日偽軍的反包圍,這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3營必須堅守在南龍崗村一段時間,為主力贏得足夠的機動時間。

17團的前身是由東北軍53軍691團改編而來的冀中人民自衛軍第2團(22大隊)和冀中人民自衛軍第7團(24大隊)。其中,2團是呂正操手下的一支精銳部隊,擁有4挺重機槍。

1939年3月,新成立的17團由冀中軍區副政委王平率領到路西接受整訓。

當時,許多團員對八路軍總司令的身份一無所知,有人認為是冀中7分區的於權伸,還有人認為是冀中軍區的呂正操。晉察冀司令員聶榮臻對整訓非常重視,親自到路西為17團進行訓話。

整訓結束後,7分區司令員於權伸和政委吳西派遣17團到槁城開展根據地建設。

於權伸是吉林東遼人,和呂正操同歲,曾在「小樵改編」時擔任二總隊總隊長,後來成為2分區(後改為7分區)司令員。政委吳西是廣西扶綏人,曾參加過百色起義、四五次反圍剿和長征,還曾擔任120師敵工部部長。

百團大戰拉開帷幕後,17團的指揮層由閔鴻友擔任團長,姚國民擔任政委。

閔鴻友出生於安徽金寨,年僅16歲就參與了赤衛隊,成為土地革命時期紅25軍的師特派員,後來擔任紅31軍91師的營長。在抗戰期間,他先後擔任冀中1分區營長和晉察冀7分區特務營營長。1939年冬季,他在深縣李家窪與日偽軍遭遇,成功突圍並升任17團團長。

百團大戰爆發後,17團在接受7分區司令員於權伸和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的指揮同時,還直接受到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指揮。17團在閔鴻友的帶領下表現出色,連戰皆捷,成功殲敵1500余人。

接下來,17團在阜平地區高門屯設伏,成功殲滅數十名日軍。在定縣新樂段的宣村,他們伏擊了日軍火車,再次取得勝利,殲敵百余人,燒毀坦克1輛,汽車40余輛,繳獲94式山炮2門、38步槍兩箱等大量軍用物資。

這一戰績使得17團的閔鴻友等13位指揮員受到總部朱、彭首長的嘉獎。

在兩戰兩勝之後,17團的團長閔鴻友和政委姚國民成功進行了反「掃蕩」計劃,巧妙地躲避日偽軍的追捕,並順利轉移到南龍崗地區。在南龍崗,3營駐防,團部和1、2營駐防被龍崗。臨近臘八和春節,閔鴻友更加小心謹慎,與姚國民一起召集幹部研究反掃蕩計劃,並動員部隊。

由於17團的充分準備,日軍在南龍崗發動的「夜襲戰」以失敗告終。

1941年1月3日早晨,200余名日偽軍發動進攻。

然而,在17團3營9、10連的頑強抵抗下,原本以為是突襲的戰鬥演變成了一場持久戰。

同時,閔鴻友下令8連攜帶一挺重機槍占領村西高地,以防範日偽軍的增援。1營的一個連搶占柳樹溝,保護後路;另外3個連負責控制渡口,而團特務連則負責戒備村南龍崗河套左翼。

雙方陷入拉鋸戰,日軍集中重機槍向八路軍的前沿展開一波又一波猛攻,導致雙方傷亡慘重。

盡管情況嚴峻,但17團的7連、11連和12連成功包抄,將藏匿在樹林中的日偽軍60余人全殲。此外,團還成功繳獲了深溝中日軍留下的30多匹大洋馬。隨著東路和中路日偽軍的被殲滅,17團的2營趁機奪占了日軍炮兵陣地。

這場戰鬥雖然激烈,但17團在團長閔鴻友的指揮下,成功挫敗了日偽軍的突襲,展現出出色的戰鬥表現。

這場激戰持續了三小時,我方成功殲滅200余名敵軍,俘虜了7名日軍和18名偽軍。戰場上我們繳獲了平射炮、重機槍、輕機槍、擲彈筒,還有長短槍、炮彈60余發、子彈1.2萬發,以及4個八路軍急需的望遠鏡。

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八路軍17團2營副營長陳國棟等74名勇士英勇犧牲,另有156人負傷。戰後,由於17團的卓越表現,閔鴻友和整個17團再次受到八路軍總部的高度嘉獎。從此以後,7分區17團成為日偽軍的噩夢,他們的戰歌也在冀中、冀南大平原傳頌。

這次激烈的交戰發生在冀中冀南地區,戰場蔓延至四芝蘭大馬圈,沿著滄石路,令敵軍膽寒。南龍崗宣村一戰發生在平漢路上,再次震懾了敵軍的士氣。三次攻打鄭章,成功火燒了蟠挑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