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淮海戰役,粟裕為何放棄指揮權,推薦陳鄧指揮,唯獨沒提劉伯承?

2024-05-09歷史

綜述

濟南戰役後,中國共產黨繳獲了國民黨大量的軍械,山東境內各地據守的國軍不斷棄城,只留下了少量的據點。這時,中國共產黨勝利之勢已經無法抵擋,南下作戰的負擔已不復存在。

為了消滅國民黨南線主力軍,形成進軍江南的條件,粟裕向中央上報,淮海戰役勢在必行,得到了中央的批準。

粟裕和中央一開始打算的只是由中共首先占據決戰權的一個小規模淮海戰役,不過後來由於兵力的逐漸聚攏,小淮海發展成為了由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互相配合的大淮海戰役。

要協調好兩大野戰軍進行作戰,必須統一指揮權。

問題就出來了,兩大野戰軍的總指揮由誰擔當呢?

粟裕上報

一支隊伍的總指揮,不但是隊伍的統帥,更是這個隊伍的核心和靈魂所在。如果沒有優秀的作戰計劃和行動安排,再好一支軍隊也只能變成一盤散沙,最終被敵方打的潰不成軍。

按照以往作戰慣例,如果由兩軍協調作戰,一是由指揮部隊人數多或者所指揮的部隊為主力部隊的統帥擔任指揮員;二是由首先發起戰役的部隊的統帥擔任指揮員。

當時由鄧小平胡陳毅率領的中原野戰軍與粟裕所領導的華北野戰軍的裝備實力相差很大,後者有著制作精良的重武器,而前者卻基本上沒有什麽重武器。

因此,無論怎麽說,粟裕擔任總指揮員都是毫無爭議的事情。可是,粟裕自己卻向中央發電報提出建議:「由陳軍長和鄧政委負責統一指揮」,這是為什麽呢?

陳毅當時是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鄧小平是政委,而身為司令員的劉伯承又為何沒有進入粟裕的電報中?

劉伯承

兩大軍隊

在我們看來不符合常理的種種行為,比如說粟裕向中央提的建議,比如說毛主席回復粟裕以肯定的答案。但細細想來,他們走的每一步,都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先談一下華北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實力相差過大的原因。

粟裕當時領導的華北野戰軍經過數次戰役勝利後,繳獲了敵方的大量物資,改善了自己軍隊的裝備並且增強了實力,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肉」部隊。

反觀另一邊的中原野戰軍,更像是在夾縫裏生存,只能「啃骨頭」。阻援部隊往往處於配合位置。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費力不討好,繳獲的物資往往也是少得可憐。阻援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會消耗自己軍隊的實力,有時又得不到補充,因此中野的實力不如華野的實力。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部隊在戰役時均希望被安排在主攻位置而不是阻援位置。

在前幾次的戰役中,中野通常都擔任阻援部隊的位置,雖然鄧小平等人說著並無怨言,但是士兵的氣勢卻在一次次的進攻中逐漸下降。

粟裕當時是總指揮員,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他顯然能看出來中野的問題所在。

要提高士兵們的鬥誌,消除隊內的閑言,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中原野戰軍的人擔任指揮員,最大程度上消除「吃肉」與「啃骨頭」的區別。

即使在中野的人擔當指揮員後,他們「啃骨頭」的事實依舊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憑借著勝利後中野可以獲得勝利第一功的名號,將士們的士氣也不會像現在一樣低沈。

於是為了大局考慮,粟裕將本到手的總指揮員一職「拱手讓人」,向中央提議由中野的鄧小平,陳毅二人共同擔任指揮員。而當時的毛主席對粟裕的能力十分欣賞並且肯定,第二天就接受了粟裕的建議。

粟裕雖然位置讓給了別人,但是在戰役中的作用還是一點也沒有減少。接到命令的陳鄧二人向粟裕發電告知:

「本作戰我們當負責指揮,惟因通訊工具太弱,故請軍委對粟譚方面多直接指揮。"

陳毅

劉伯承的去處

劉伯承是當時中野的司令員,他打下的戰績也是相當可觀的,能力也被一眾人認可,那為什麽粟裕在提建議時沒有說到劉伯承呢?

這並不是因為劉伯承和粟裕之間有什麽恩怨,故意忽略劉伯承,而是當時的劉伯承有其他的命令需要去完成。

當時的中原野戰軍兵分兩路,一隊是由鄧小平胡陳毅率領的,負責與當時的華東野戰軍配合作戰。

而另一隊則是由劉伯承率領的,負責鉗制國民黨的支援部隊,同時給蔣介石一種中原野戰軍並未與華北野戰軍會合的假象,讓當時的主力部隊可以在敵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因此,雖然粟裕在發給中央的電報中並未提及劉伯承的名字,但是劉伯承在淮海戰役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劉伯承的戰鬥目標完成後,他就率領余下部隊進入了淮北戰場,共同集中優勢兵力分割圍殲國民黨重兵集團。

總結

淮海戰役是一場十分重要的戰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粟裕作為首先提出淮海戰役的人,他有著非常優秀的軍事敏感性,同時他又能為了大局著想,無償的將總指揮官的位置讓給他人,他的精神和品質,也在閃閃發光。

在這場戰役中,無論是沖鋒陷陣的士兵,還是提供保障的後方民兵,無論是粟裕,還是鄧小平,劉伯承等人,他們在前方的歷史中揮汗流血,都是為了這段歷史後面的我們有一個穩定的國家,他們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