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央紅軍長征後,10位重要領導人留守蘇區,只有1人見到了新中國

2024-01-08歷史

這是最後的鬥爭,

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德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作!

1935年6月18日淩晨,福建長汀羅漢嶺,36歲的瞿秋白為了真理而奮鬥,高唱自己轉譯的【國際歌】,英勇就義。

很多人只知道長征的艱難,但紅軍長征後,留在蘇區堅持鬥爭的將士們同樣付出了巨大犧牲,其中留下的10位重要領導人只有1人活著見到了新中國……

那他們都是誰呢?

瞿秋白:「為了真理而鬥爭」

瞿秋白性格有些內向,但學識很好,如果不是生逢亂世,他更可能成為一個翩翩書生。

1917年,瞿秋白考入北京俄文專修館研習俄文,在這裏,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並與李大釗等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結識,他還轉譯了大量馬克思主義思想論著,是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位卑未敢忘憂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次年,年僅23歲的瞿秋白就毅然入黨,一生不負。

紅軍開始長征的時候,瞿秋白已經是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當時為了牽制國民黨軍,給大部隊轉移留出時間,組織上討論決定留下一些領導人組織剩余部隊在蘇區打遊擊,將來紅軍萬一反攻也好配合。

瞿秋白就是留下來的領導人之一,他當時得了嚴重的肺病,組織上多次勸他去香港休養,但為了革命,他一直帶病工作,直到1935年2月,瞿秋白病情加重,到了不得不轉移的時候,他才答應下來。

可還沒行動,就被當地的反動武裝保安團發現,瞿秋白寡不敵眾,旋即被捕,敵人一看抓了條大魚興奮異常,對其進行了各種威逼利誘,試圖讓瞿秋白說出更多中國共產黨的資訊。

但瞿秋白一個字也沒吐露,敵人最終將其殘忍殺害,而就在被押赴刑場的時候,他依然面帶笑容,目光堅定,嘴裏還唱著他親手轉譯的【國際歌】。

他相信:「英德納雄耐爾一定會實作,一定能夠實作!」

方誌敏:「努力到死,奮鬥到死」

「姆媽,我是當主席,可當的是窮人的主席,哪裏是官?」方誌敏一生清貧,即使在擔任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之後,面對母親前來要錢的舉動,方誌敏也是一口回絕。

知道方誌敏的同誌,無一不被他的高尚人格所打動,「方主席總是穿著一件補了又補的破棉襖和窮人走在一起」,這是當時同誌們對他的印象。

方誌敏常說:「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方誌敏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軍政委員會主席,統一領導閩浙皖贛邊黨的組織和革命武裝,他不辭勞苦,積極動員蘇區民眾和戰士們,鼓勵大家堅持到底。

然而,在轉移途中還是遭到了敵人的重兵圍困,他本人也不幸被俘,和瞿秋白一樣,他也絲毫沒有向敵人妥協,於1935年8月6日被敵人殘忍殺害,時年36歲。

何叔衡:「我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

1921年7月21日,上海法租界望誌路106號內走來了一個中年人和一個青年人,這是一大最初的地址,青年人是毛澤東,而這個中年人就是何叔衡。

兩人是出席中共一大的湖南代表,毛主席曾對身邊人說:「叔翁辦事,可當大局。」兩人年齡雖然相差17歲,但革命的信念卻是完全一致的。

1934年中央紅軍主力長征的時候,何叔衡奉命留在蘇區領導遊擊戰爭,這年他已是58歲。

當時所有人都知道長征還有一線希望,留下來那是九死一生,對於何叔衡的選擇,同誌們都很敬佩。

為了掩護紅軍主力的轉移,何叔衡帶領剩余部隊四處轉戰,拖延了不少時間,可敵軍畢竟勢大,1935年初,指揮部還是遭到了敵人的重兵包圍。

中央局書記項英當即決定突圍,可敵人也緊追不放,此時已經年近六旬的何叔衡自知體力不濟,為了不拖累同誌們,他表態自己留言掩護,讓大家先撤。

可紅軍哪會拋棄任何一個戰士,更何況何叔衡還是重要領導人,負責保護的戰士們說什麽也不肯答應,眾人且戰且走,傷亡很大。

何叔衡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誰也走不了,在隊伍行進到一處懸崖邊時,他趁戰士們不註意直接縱身一躍跳下了懸崖,英勇犧牲,隨行戰士無不灑淚。

毛澤覃:「跟著大哥鬧革命」

毛澤覃是毛主席的三弟,當年也是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後來,毛澤覃革命意誌愈發堅定,並且用生命譜寫了革命贊歌。

事實上,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覃就發揮了作用,當時正是他和大哥毛主席報告了朱德紅軍轉戰湘贛邊界的行動,間接地促成了朱德和毛主席的會師。

而在之後的革命期間,毛澤覃也從沒有讓大哥安排職務,反而是從基層做起,積極為黨工作。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的時候,毛澤覃毅然和妻子賀怡一起留了下來堅持在蘇區進行遊擊戰爭,對於三弟的舉動,毛主席也沒有多說什麽。

可蘇區的鬥爭要比我們想象中還要艱苦很多,毛澤覃帶領紅軍獨立師四處轉戰,但就是擺脫不了敵軍的追擊。

我軍越打越少,敵人卻越聚越多,最終在1935年4月26日,身陷重圍的毛澤覃寡不敵眾,英勇犧牲,時年30歲。

直到6個月後,抵達陜北的毛主席才收到了弟弟犧牲的訊息,毛主席沈默良久,沒有說話,而這已經不是毛家第一個親人犧牲了……

賀昌:黨史最年輕的中央委員

「國難當頭,應挺身而出,即使犧牲也不退縮。」這是賀昌讀小學時的發言,與周總理的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遑多讓。

賀昌早在13歲那年就投身了反帝愛國運動,1927年,年僅21歲的他就當成了中央委員,一舉創下了記錄。

賀昌多次領導工人罷工,工作經驗豐富,紅軍主力長征的時候,他協助項英、陳毅等人一起領導中共中央分局在南方革命根據地的工作,並且卓有成效。

然而,遊擊戰爭是殘酷的,1935年3月10日,賀昌在率領部隊突圍時,慘遭敵人伏擊,英勇犧牲,時年29歲。

陳老總後來驚聞賀昌犧牲的訊息頓時潸然淚下,他親自寫詩悼念:「環顧同誌中,阮賀足稱賢」其中的「賀」指的就是賀昌。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

除了以上五位之外,還有四位留守在蘇區的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英勇犧牲,他們的事跡同樣可歌可泣。

留守蘇區的最高領導人項英在1941年被叛徒殺害,時年43歲;

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在遊擊戰爭期間深受重傷,此後一直飽受病痛的折磨,但他仍然帶病參加革命,誓要為黨奮鬥到最後一息,然而不幸的是,他於1942年被反動軍閥盛世才殘忍殺害,時年47歲;

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於1935年護送紅軍渡河長征時被俘,後被敵人殘忍殺害,時年40歲;

閩越贛紅軍遊擊隊司令員古柏於1935年被叛徒出賣,在掩護同誌們突圍時犧牲,時年29歲……

十位留守蘇區的重要領導人裏,只有陳毅一個人活著見到了新中國,而他當初在參加遊擊戰爭時也多次命懸一線。

1936年,陳毅被困梅山,敵人圍困萬千重,甚至還放火燒山,生命到了最危急的關頭,關鍵時刻,還是西安事變的訊息傳了過來,敵人放棄了搜捕,陳毅這才活了下來。

要知道,當時身處絕境的陳毅也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寫下了【梅嶺三章】藏於棉衣內層,希望將來戰士們能夠繼續鬥爭下去,直到勝利的那天,而這也是陳老總最著名的作品。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陳老總活了下來,並帶著犧牲戰友們的共同心願為了革命的勝利繼續艱苦奮鬥,最終,他在天安門城樓上目睹了新中國的成立。

而在三年南方遊擊戰爭期間,還有更多犧牲的革命先輩無法見到新中國,他們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最終的勝利是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因此,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牢記歷史,牢記先輩們的英勇付出,積極建設祖國。

最後,請允許我以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碑文作結,以此致敬先烈: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