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王宏坤上將曾評價:四野首長指揮打仗,在這3個方面不如徐向前

2024-02-27歷史

在新中國的開國元帥裏,彭、林、劉、徐都以能打會打著稱。只是由於風格和戰場的不同,很難評出個高低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最佳人選。

而在開國上將王宏坤看來,最厲害的元帥當屬徐向前,他曾說過:徐帥最能打,可惜沒遇到一個好政委。

王宏坤曾經擔任過紅四方面軍第四軍軍長、晉冀魯豫野戰軍十縱司令員、湖北軍區副司令員,在徐帥、劉帥、林總三人麾下都戰鬥過,有一定的發言權。

尤其是跟隨林總進行了鄂西戰役後,他對林、徐二人的作戰風格有了深刻體會,晚年評價說林總指揮作戰在三個方面不如徐帥。

那麽,當初的經過到底是如何?以至於讓王宏坤有如此想法呢?

1949年10月中旬,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王宏坤接到四野司令部的電話,說有要事相商,讓他立即趕往野司駐地漢口會面。

此時湖北軍區隸屬於四野兼華中軍區(後改稱中南軍區),王宏坤不敢怠慢立即出發。

到司令部後,參謀長蕭克帶著王宏坤來到林總的辦公室,還沒寒暄幾句,林總就直接詢問起鄂西的情況來。

王宏坤走到地圖前,做了詳細的匯報,表示 鄂西目前有宋希濂的兩個兵團十余萬人,人數雖不少,但大多為新組建,戰鬥力不強。

此外川鄂交界地帶,有孫元良兵團一部在據守,企圖阻止我軍進入川東。

林總見王宏坤說得極有條理,不住地點頭,隨後就講了自己的部署。

他計劃讓四野的4個軍,和湖北軍區的2個師配合,爭取在鄂西殲滅宋希濂的主力部隊,以免其到達別的戰場制造壓力。

說到最後,林總目光灼灼地看著王宏坤: 這次鄂西戰役,前委決定讓你來統一指揮。

本來按照兵力配比,王宏坤以為自己只是打配合、「做精靈」,沒想到林總願意把指揮權交給自己,這讓他非常高興。在其位謀其政,他馬上提出了對此戰的一些看法。

王宏坤認為, 四野出動四個軍聲勢有些太過浩大,宋希濂部正如驚弓之鳥,一次調動這麽多解放軍,敵人反而容易被嚇跑,到時殲滅戰會打成追擊戰,難以完成戰役目標

不如只派一個軍過去就好,這樣宋希濂可能還會有拼一拼的勇氣。

頓了頓王宏坤接著分析,宋希濂部如果逃竄,很可能會向四川、貴州方向跑,若想將其一舉殲滅,最好的辦法就是穿插到敵人後方,兩面鉗擊堵住他們的退路,逼迫他們決戰。

林總認可了王宏坤一半的想法,說會讓四野13兵團47軍從桑植出發,迂回恩施、占領利川,準備切斷敵人向貴川撤退的道路。

不過林總出於穩妥起見,還是決定另外派3個軍從北面進攻,然後與47軍南北合圍宋希濂部。

王宏坤一聽有些楞,就更詳盡地講述最好不要派出太多部隊,因為鄂西的北面山多,不利於大軍行進。

如果三個軍同時行動,宋希濂肯定能收到訊息,到時會提前逃跑,想全殲就難了。若是只出動一個軍,宋希濂還可能會認為只是監視,就先觀望,給我軍圍殲的機會。

林總不置可否,半晌後讓王宏坤先去準備,等到了宜昌再說。王宏坤明白這種事自己做不了決定,就先回到軍區調動兵力。

待王宏坤將渡江地點、地形敵情都摸得差不多時,四野司令部的命令傳來了,讓他統一指揮北面的吳瑞林42軍、曾澤生50軍和南面的曹裏懷47軍。

這就代表著,林總沒有同意王宏坤的意見,雖減少了一個軍,但仍是大軍逼近的態勢。

四野當時壯得厲害,一個軍有4、5萬人,這麽大規模的調動,肯定會引起宋希濂的警覺,並且物資裝備後,走山路時會拖延時間。王宏坤有些無奈,不過也只能執行命令。

他隨即通知各部做好準備,備上5天的口糧以及預防路滑的稻草。到10月30日那天,正式向宋希濂部發起攻勢。

王宏坤本人在北線,考慮到42軍、50軍屬於遠道而來,就讓湖北軍區獨一師和獨二師充當先鋒。

正在他們行軍時,四野司令部發來電報, 說南線47軍已在桑植西北加緊構築工事,等待迎擊潰敵。這也意味著,王宏坤先前提的建議,全部沒有被采納。

桑植西北距離利川還有200多裏,作戰計劃的更改,就讓敵人的動向變得不可控了。

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如王宏坤所預料那般,宋希濂獲悉北面那麽大陣仗,立馬就決定逃竄,而47軍沒能及時穿插到位,就給了敵人溜走的機會。

一看國軍要跑,王宏坤立即給湖北軍區的兩個獨立師下令全速猛進,能截斷多少是多少。

在前方指揮兩個獨立師的是湖北軍區參謀長張才千,他和這兩個師大部份都是湖北子弟,對當地情況非常熟悉,且多次跟宋希濂部對峙,就打得非常激進。

僅用一天半時間,他們穿插150多裏,迅速解放了巴東和恩施。只是他們沖得太快了,把四野42軍和50軍遠遠甩在身後。

42軍和50軍攜帶了大量重武器,山路濕滑,就走得很慢,與湖北軍區的兩個獨立師形成了脫節的情況。

這個訊息讓林總很警惕,兩個師孤軍深入,會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而且北面攻勢太猛,敵軍十來萬人就一股腦壓到南面47軍眼前,這也會給47軍造成很大的壓力。

林總隨後就下達了兩道命令,一是讓北面部隊暫緩攻勢,尤其是湖北軍區兩個獨立師先停止進攻;二是讓47軍向後撤退,等42軍和50軍靠近再打。

王宏坤不太理解這兩道命令,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就寫了林總「過分估計了敵人的戰鬥力」,而且目前兩個獨立師正在高機動作戰,沒辦法剎住車,電台都聯系不上。

所以他回電匯報了情況,結果被批評「遊擊習氣嚴重,沒有做到大兵團作戰的令行禁止,給部隊帶來了危險。」

對於這個說法,王宏坤想: 遊擊習氣重就重吧,反正前面不能停,一停就什麽也撈不到,等於白跑一趟。 最後還是沒有讓獨一師和獨二師停止進攻。

後來的兩天,42軍和50軍暫時進入休整,只有湖北軍區兩個師依然沖得很猛,一路追擊大量殲敵。此時的國軍心中驚懼,一聽到槍聲就四散逃跑,人數雖多但沒起到作用。

在這樣的形勢下,獨一師和獨二師順利切斷了一部份敵人的後路。王宏坤收到這個訊息,立即讓42軍和50軍趕上去,很快將這最後一股敵人殲滅。

此戰雖然以勝利告終,但並不算完美,在擁有大優勢的情況下未能完成全殲,王宏坤心裏一直帶有遺憾。後來他在回憶錄中就寫道:

「鄂西戰役,如果不是四野首長先下令47軍停止斷敵後路,又讓47軍向後撤退,再下令北邊部隊停止追擊,宋希濂集團是逃不掉的,有機會活捉宋希濂,起碼可以殲敵大部。

四野首長判斷錯誤,顧及47軍會有傷亡,所以命令他們撤回,後來見二野陳錫聯、謝富治三兵團趕來,這才要我們急追,但為時已晚了。」

王宏坤晚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評價過林總的指揮風格:

一是喜歡一竿子插到底,作為野戰軍司令員,他可以繞過兵團司令員和軍首長,直接指揮師,;二是比較謹慎,不願涉險,力求穩紮穩打;三是很怕自己的部隊吃虧。

在作戰這方面,王宏坤就更推崇老首長徐帥, 他說徐帥在三個方面是要強於林總的,一是更加敢於打硬仗、惡仗;二是敢於以小打大;

三是徐向前更擅長邊練兵邊打仗,用新兵打大仗。

當然,這是他個人的說法。 相對來講,林總是不怎麽愛冒險,但這主要因為他一直都是統帥著中央的主力部隊,任務更重、考慮的地方更多,當然要以穩妥為主。

何況解放戰爭後期局勢已定,能盡量減少自己傷亡也不是什麽壞事,敵人總歸是跑不掉的。

或許,王宏坤如果從東北跟著林總一路走過來,看到「三三制」、「一點兩面」、「四組一隊」等戰術後,也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