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誰才是華夏正統?——宋遼金之爭

2024-07-18歷史

宋朝、遼朝、金朝,誰才是華夏正統?這個問題在古代爭論了好幾百年,從這三個王朝存在的時候,爭論就已經開始了,宋、遼、金都說自己才是正統,後來的元明清三朝也都對此有所討論。

宋遼金都自稱正統

宋朝

相比於遼朝和金朝,宋朝是漢人建立的王朝,傳承了華夏文明,北宋時期又占據了中原,在證明自己是華夏正統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宋朝統治者就開始利用五德終始說來構建自己的正統地位了。宋朝認為自己是接受了後周的禪讓才建立的,後周是木德,木生火,所以自己是火德,並以此來確定相關的禮樂制度、祭祀制度等。宋朝又被稱為「炎宋」,就是這樣得名的。

到了北宋中期,論證宋朝正統地位的理論開始發生變化。當時儒學復興,一些人批評以五德終始說作為理論基礎的帶有神學政治色彩和天命觀的正統論,掀起了一場正統之辨。雖然這些人的觀點各異,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對於王朝的正統地位,不再以虛幻的德運,而是以現實的政治和歷史邏輯來論證和構建。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歐陽修,他寫了【正統論】,抨擊五德終始說是謬論、胡說八道。「自古王者之興,必有盛德以受天命,或其功澤被於生民,或累世積漸而成王業,豈偏名於一德哉?」

歐陽修

什麽叫正統?歐陽修說:「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統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因此,他對判定一個王朝是否是正統的,就提出了兩個標準:一是「居正」,就是得國要正、取得政權的方式要正當、做事要恪守正道。二是「一統」,就是要統一天下。

他將道德與現實功業結合起來,作為評判王朝政權是否合法的依據。兩個都做到的,那是當之無愧的正統王朝;只做到其中一個的,也算得上是正統;要是都做不到,那肯定就不是正統了。

根據這個理論,宋朝即使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這樣的傳統漢地,也沒有將漢朝開拓的河西走廊納入版圖,事實上並沒有完成統一,但只要符合「居正」這個標準,那也是正統王朝。

更何況,在歐陽修眼中,宋朝已經實作了統一,歐陽修在【正統論】序言裏說:「伏惟大宋之興,統一天下,與堯、舜、三代無異,臣故曰不待論說而明。」就是說,宋朝的正統地位和堯、舜、三代一樣,是不證自明的,是不需要經過任何討論的。所以,歐陽修說他在這篇文章裏,只討論從秦朝到後周期間各個王朝的正統性問題。為什麽?當朝的事兒,那可不興說呀。

當然,歐陽修以及當時一些人認為北宋是統一的,可能也是覺得北宋統治了漢人的核心區域,也占據了中原,勉強也能算得上是大一統吧。

但是,這套理論到了南宋時期,在現實中遇到了巨大的問題。紹興和議後,宋朝丟掉了中原地區,只有大散關—淮河一線以南的國土了,從此偏安一隅。它還向金朝稱臣,雖然在隆興和議、嘉定和議後,不再稱臣,先後改為叔侄關系、伯侄關系,但在對外關系上畢竟還是低人一等。不像北宋時期,宋朝與遼朝的澶淵之盟,約定的是兄弟之國,是平等關系。

可是,這難不倒南宋的讀書人,他們開始修正、發展北宋前輩們的正統理論。在兩個標準裏,北宋士人更加註重「一統」,而南宋士人則更加重視「居正」,甚至有人只看「居正」。也就是說,一個王朝是不是正統的,有沒有統一天下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道德上是否是正當的、是否恪守了正道,不以現實功業的成敗論正統。

根據這種新的理論,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但繼承的是北宋的正統地位,且繼承了華夏文明,朱熹更是將儒家的道統觀念加入其中,以道統在宋,來證明南宋的華夏正統地位。這種理論在歷史問題上的一個典型反映就是,南宋的諸多學者都堅持蜀漢正統論,貶斥曹魏。

朱熹

同時,為了與金朝爭奪正統,面對金朝這個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南宋士人在論述正統的時候竭力強調「華夷之辨」,有了明顯的「攘夷」成分。之前北宋的一些士人也有這種觀念,但是南宋因為面臨的現實問題更加嚴峻,所以對此更加看重。也就是說,只有漢族建立的王朝才是正統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即使占據了中原也不算。那金朝就不是正統了,南宋才是正統。

遼朝

遼朝在前期是沒有華夏正統意識的,它就沒想過要當時的中原王朝爭正統,你們想說自己是正統你就說嘛,我不在乎,也不需要。當時遼朝不僅沒有正統意識,也沒有「中國」意識,它一直以「蕃」自居,自外於 「中國」。

然而自從得到了原屬漢地的燕雲十六州、中文化逐漸加深後,從遼朝中期遼興宗開始,遼朝產生了正統意識,「中國」意識也覺醒了,它認為自己才是華夏正統。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遼朝主要采用了如下幾個辦法:

1、宣稱契丹人與漢人擁有共同的祖先。遼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在論證自己是華夏正統時,有著天然不利的民族血統因素,契丹人有自己的民族起源傳說——青牛白馬傳說。為了消除這個因素,遼朝統治者將契丹人的祖先認定為是華夏聖王的後裔,遼朝的官方史書【皇朝實錄】中稱契丹人是黃帝的後代,而【遼史】的【太祖紀】【世表】中說契丹人是炎帝的後代。

2、尊孔崇儒。先秦時期的儒家認為「華夏」和「夷狄」的區別主要在文化而不在血統,有著「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的華夷觀念。由於在血統上的天然不足,遼朝統治者對於這種有利於自己的文化觀念十分推崇。

於是,遼朝統治者 「尊孔崇儒 」,任用漢人知識分子,在文化教育、典章制度等諸多方面,都學習與傳承華夏文明,尤其是唐文明,表明自己是大唐王朝的合法繼承人,也是華夏文明的傳承者,以便能以文化爭正統。

孔子

3、遼朝自稱得到了傳國玉璽。從秦朝開始,人們習慣上認為秦始皇所制的傳國玉璽是正統王朝的象征,誰能得到它,誰便是天命所歸。

這是遼太宗攻打後晉時,後晉投降奉上的。在遼朝前期,遼朝統治者還沒有華夏正統觀念,因此對傳國玉璽並不重視。但自從有了正統觀念後,統治者逐漸意識到了這枚傳國玉璽的價值,於是就開始利用它來論證自己的正統地位。比如在遼興宗時期,就曾以「得傳國玉璽為正統」為題,來作為科舉考試的題目。

其實,遼朝得自後晉的這枚傳國玉璽,是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新鑄的,已經不是秦朝傳下來的那枚了。秦朝的那枚傳國玉璽在後唐滅亡時,被末代皇帝李從珂帶著自焚了,從此不知所蹤。有資料顯示,遼朝統治者知道這枚傳國玉璽是假的,但是為了與宋朝爭奪華夏正統,只能對外說它是真的。

4、後晉向遼朝投降,遼太宗率軍進入後晉首都汴梁,在皇宮中稱帝,改國號為大遼,因此遼朝統治者認為自己承接了後晉的正統,後晉是金德,金生水,所以遼朝是水德。遼朝利用五德終始說除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外,還有就是為了否認宋朝的正統。因為遼朝已經承接了後晉的正統,那麽後晉之後的後漢和後周也就失去了正統,宋朝的正統地位來自後周,那自然也就不是正統的了。

當然,對於遼朝自認為是華夏正統的行為,宋朝是肯定不會承認的。別看澶淵之盟約定兩國為兄弟之國,但是宋人骨子裏始終視遼朝為夷狄之邦,覺得沒資格和自己平起平坐。遼朝曾經在給宋朝的國書裏稱自己為北朝,宋朝為南朝,互稱南北朝,都是中國的一部份。宋朝表示不能接受。

歐陽修在撰寫 【新五代史】的時候,把遼朝統治集團契丹人的歷史,作為「四夷」,放進了附錄中。在遼人看來,這是在史書體例上貶低遼朝,引起了遼人的強烈不滿,當時有大臣上奏遼道宗,作為報復,要把宋朝皇帝的發家史作為「四夷」 附在遼朝國史之後。事後,這位大臣還得到了遼道宗的嘉獎。可見,當時遼朝對自己華夏正統地位的在意。

金朝

金朝和遼朝一樣,在前期也是沒有啥華夏正統觀念的,都是後來隨著中文化的逐漸加深才產生了這樣的意識,號稱「中國」,自視「正統」。到了金海陵王時期,金朝統治者已經具備中國大一統王朝的政治倫理觀念了,把本朝看成是中原歷代王朝的合法繼承者。

金朝統治者在論證自己的正統地位時,沒有像遼朝一樣,去否定自己的血統,把本民族附會在華夏聖王身上,說是其後裔。金朝統治者從不諱言自己的女真族出身,對自己的民族血統十分自信,在史書中如實敘述祖先事跡。這是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建立政權裏的,第一個不以先祖比附華夏炎黃二帝的王朝。

既然不靠血統,那靠什麽呢?一是文化。金朝中後期的統治者批判以往「重諸夏輕夷狄」的傳統觀念,贊賞先秦時期的儒家認為「華夏」和「夷狄」的區別主要在文化而不在血統的觀念,強調金朝對華夏文明的認同,繼承了華夏文明,並以此實行了諸多改革。

二是統一天下。金海陵王在位時,金朝已經不滿足於和南宋、高麗、西夏共有天下,而自己只是老大的國際格局了。金海陵王準備要消滅四國,一統天下,讓金朝成為當之無愧的大一統王朝。為此,在1161年,他親自率軍攻打南宋,準備實作「天下一家」的願望。只不過,最終失敗了。

三是五德終始說。到了金章宗時期,金朝展開了長達十年的德運大討論,目的就是要確定金朝到底要承接哪個王朝的正統,屬於什麽德性。金朝也是中國歷代王朝裏,最後一個試圖透過五德終始說來尋求其政權合法性的王朝,此後的元明清三朝,官方基本上已經不討論這個事兒了。

這次討論的結果是金朝承接宋朝的正統。有人可能會感到奇怪啊,宋朝只是丟了中原地區,跑到南方去了,不是還沒滅亡嗎?金朝怎麽能承接宋朝的正統呢?這只是我們這麽認為,而支持金承宋統一派的金朝大臣可不這麽想,他們認為宋朝在靖康之變後,國祚已絕。跑到南方的那個自稱宋朝的朝廷,丟掉了中原,偏安一隅,還曾經向我們金朝稱臣,後來雖然不稱臣了,但是稱侄子。因此,早就喪失正統地位了。那誰來繼承宋朝的正統地位呢,這還用說嗎?自然是我金朝了。

宋朝是火德,火生土,因此金朝是土德。這場討論的結果也標誌著金朝統治者文化立場的轉變:從北方民族王朝的立場徹底轉向中國帝制王朝的立場。

這件事之後,金朝決定停修【遼史】,因為按照中國古代史學的傳統觀念:一個王朝為前朝修史書,就是對前朝具有正統性以及本朝是前朝法統繼承者的承認。金朝現在既然已經確定了要承接宋朝的正統,那麽遼朝就不是正統了,也就沒必要給它修史書了。

元朝如何看待宋遼金正統之爭

到了元朝,宋遼金正統之爭再起波瀾,這個爭論主要是圍繞著宋遼金三史的纂修義例問題而展開的。其理由還是我前面說的,按照中國古代史學的傳統觀念:一個王朝給前朝修史,往往是對前朝具有正統性以及本朝是前朝法統繼承者的承認。所以元朝這些人表面是在爭論修史書的問題,實際上是在爭論宋遼金誰才是正統。

從元世祖忽必烈時期開始,朝廷就下令要修宋遼金三朝的史書,後來的元成宗、元英宗、元文宗也曾屢次下詔,但是最終都擱置了下來。主要原因就是史書的編纂體例確定不下來,也就是人們對宋遼金三朝的正統性問題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甚至連當時的科舉考試都涉及到了這個問題。

元世祖忽必烈

主要分為兩派:一派主張獨尊宋朝為正統。這一派都是「南人」,也就是原來生活在南宋統治下的人。

他們認為自唐朝滅亡後,五代相繼承接了正統,宋朝接受了後周的禪讓,也獲得了正統。雖然後來經歷了靖康之變,但所幸在江南保留了下來,所謂「天意不絕炎宋」,延續了宋朝的正統地位。

元朝是滅掉了南宋,才完成的統一,「論我元之大一統者,當在平宋而不在平遼與金之日」。言外之意是說,如果元朝不承認宋朝的正統地位,那麽自己的正統地位又從何而來呢?

遼朝只是唐朝邊疆地區的蠻夷,趁唐朝衰落才崛起的,後晉篡奪了後唐的江山,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朝,後來後晉被遼朝所滅,因此遼朝並沒有承接後晉的正統。而金朝一開始臣屬於遼朝,後來篡奪了遼朝的江山,也不應該被視為正統。

這一派的人還具有強烈的「夏尊夷卑」的觀念,認為遼朝、金朝都是異族建立的政權,透過強調「夷夏之辨」而否定遼金的正統性。

這種觀點反映在修史體例上就是,他們建議只修一部【宋史】即可,遼朝、金朝的歷史列入載記。如同唐朝修的【晉書】一樣,晉朝是正統,哪怕後來退守南方成了東晉,仍然是正統。與東晉對立的十六國不是漢族政權,即使占據了中原也不是正統,所以他們的歷史只能寫入載記之中。

另一派主張,宋遼金都是正統。這一派大多是「漢人」,也就是原來金朝統治下的漢人及少數民族人物。

他們反對「夏尊夷卑」的傳統觀念,認為「華夏」和「夷狄」的區別主要在文化而不在血統。遼朝自唐朝末年就占據北方,也並非篡奪,而後承接的是後晉的正統,加上其世數、名位比五代強多了,而和宋朝差不多。

遼朝也比宋朝先立國,遼朝是北朝,宋朝每年都要給遼朝歲貢。後來,遼朝、北宋相繼為金朝所滅,南宋向金朝稱臣納貢,金朝占據中原已有百年。因此,怎麽能只承認宋朝是正統呢,遼朝、金朝也應該是正統啊。

這種觀點反映在修史體例上,分為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建議,以宋和遼金為南北朝,以遼朝和金朝的歷史修為【北史】,北宋的歷史修為【宋史】,南宋的歷史修為【南宋史】。另一種建議,三個朝代分開修,修為【宋史】【遼史】【金史】。

到了元順帝時期,中書 右丞相脫脫再次請修三史, 元順帝 同意,宣布宋遼金三史分修,各自成書,三朝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元朝最終認可了 宋遼金都是正統王朝。

元朝也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它不可能完全否定遼金的正統地位,否則就是在動搖自己的合法性。除了這種意識形態的原因外,也不排除有一種可能是,脫脫就想趕快修成,別再拖了,你們這些讀書人就喜歡打嘴炮兒,成天整這些沒有用的,爭論了大幾十年了還沒結果。行了,別爭了,我一錘定音,全是正統,這是爭議最小,反對最少的一種折中的辦法。

然而,宋遼金正統之爭並未因此而平息,脫脫的這一決定遭到了一些朝野人士的激烈批評,其中最著名的反對派是楊維楨,他還寫了一篇【正統辨】,極力強調應該獨尊宋朝為正統。有人甚至繞開官方,自己重新書寫這段歷史。在【宋史】【遼史】【金史】完成的幾年後,陳桱寫完了【通鑒續編】,這是元修三史完成後,第一部獨尊宋統的私家史書,開後來明朝人改修 【宋史】之先河。

明朝如何看待宋遼金正統之爭

明朝時期,一些人反對遼金的正統地位,也是圍繞著宋遼金「三史分修」問題展開的。明朝前期,雖然也有獨尊宋朝為正統,建議重修【宋史】的聲音,但是一般士人並沒有刻意排斥遼金的傾向,對於元朝給與宋遼金正統地位,分別修成【宋史】【遼史】【金史】並不反對。沒有因為明朝是漢人建立的王朝,並推翻了非漢族政權元朝,就準備要獨尊宋統了。

轉折點發生在土木之變以後,堡宗出國留學了,皇帝被俘,這可是奇恥大辱,當時瓦剌、韃靼各部還不斷騷擾明朝北部邊疆。這導致明朝國內民族情緒高漲,華夷之辨盛行一時,主張嚴夷夏之大防。

對宋遼金正統問題的討論成為了明代士人華夷觀念的一種表達方式和一個宣泄渠道,他們依據「華夷之辨」和「夏尊夷卑」的思想觀念及標準,將遼金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一概斥之為非正統王朝。華夏和夷狄的區別,不再僅僅是文化的區別,還有地域和血緣的區別。

此後,明朝興起了重修【宋史】之風,這種重修可不是為了給【宋史】查漏補缺、訂正錯誤,弄這種技術性的東西,而是要另創義例,在史書中獨尊宋朝為正統,弄得是這種意識形態的東西。

這股風潮在嘉靖時期達到了高峰,這與嘉靖時期,蒙古韃靼各部不斷入侵,導致民族矛盾激化有密切關系。影響比較大的王洙的【宋史質】、柯維騏的【宋史新編】就完成於這一時期。【宋史質】以遼金入【夷服】,【宋史新編】附遼金為外國傳。

此時的官方也開始下場了,嘉靖十五年,朝廷討論要重修【宋史】,嘉靖帝命令嚴嵩主持這件事。但是不久之後嚴嵩離開了朝廷,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後來南京吏部主事趙貞吉也曾有意改編【宋史】,但是後來也沒有下文。

嘉靖皇帝

因此,雖然在明朝中後期的民間人士、朝廷官員中,都存在一些人主張獨尊宋統,否定遼金的正統地位,官方也在嘉靖時期討論過重修【宋史】,但官方並沒有最終付諸行動,反而朝廷還將元朝修的【宋史】【遼史】【金史】納入了「二十一史」。

宋朝的時候,把從【史記】到【新五代史】共17部正史,稱為 「十七史」。明朝嘉靖時期,在「十七史」的基礎上,加上了 元朝修的【宋史】【遼史】【金史】與明朝修的【元史】,稱為「二十一史」,並由 南京國子監負責校刊、出版。到了萬歷時期,南京國子監又重新補版印刷,同時北京國子監以「南監二十一史」為底本重新校勘並進行印刷。後來到了崇禎時期,「監本二十一史」又重新進行了校訂和印刷,在明代一直廣為流傳。

這也說明了,與民間存在的一些人主張獨尊宋統、否定遼金的正統地位不同,明朝官方還是維持了元朝官方的結論,即宋遼金三朝都是正統王朝。

清朝如何看待宋遼金正統之爭

清朝入關後,由明入清的一些漢人知識分子,仍然堅持「華夷之辨」「夏尊夷卑」的思想觀念,主張獨尊宋統,反對遼金的正統地位,反對元朝對宋遼金三朝「三史分修」 「各與正統」的做法。

但是由於清朝也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個問題就變得比較敏感了,因此,和明朝的時候不一樣,在清朝,很少有人會公開地大張旗鼓地對其進行討論,對宋遼金正統之爭發表意見的基本上都是官方。

官方的意見是啥呢?很明顯,清朝前期的統治者是不會同意獨尊宋統、否定遼金的正統地位這種觀點的,如果它這樣做了,就等於是在損害自己的統治合法性。這點從歷代帝王廟入祀帝王的變化就能看出來,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過這個話題。

歷代帝王廟

當時順治皇帝年幼,由睿親王多爾袞攝政,他對歷代帝王廟裏以漢人為中心的帝王譜系感到不滿,下令增加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金世宗完顏雍。

理由是:宋朝的時候,遼朝與金朝先後占據北方,與宋朝南北並立,且宋朝曾經納貢於遼、稱侄於金。既然歷代帝王廟裏有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那就同樣也得有遼朝和金朝的開國皇帝,要不然說不過去。

多爾袞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是要打破華夏中心論,以證明自己以異族身份統治天下的合法性。後來到了康熙末年雍正初年之際,清廷又增加了遼朝和金朝的其他一些皇帝進入歷代帝王廟享受祭祀。

變化發生在乾隆時期,乾隆皇帝最終決定以宋朝為正統。

乾隆皇帝

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一些大臣在修【四庫全書】的時候,發現收錄的【輟耕錄】這本書裏有元朝人楊維楨寫的【正統辨】,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論述元朝應該繼承宋朝的正統,貶斥遼朝、金朝,修書的大臣怕犯了乾隆的忌諱,就把這篇文章給刪了。

乾隆知道後,覺得大臣的做法不妥,他認為楊維楨說的是對的,宋朝就應該是正統啊。就像南北朝時期,雖然北朝地大勢強,南朝的宋、齊、梁、陳偏安江左,但是因為南朝繼承的是晉朝的正統,所以南朝才是中華正統。同理,靖康之變後,宋朝雖然失去了中原,偏安江南,還稱侄於金朝,但是南宋所繼承的是北宋的正統,遼、金是不能奪走它的正統地位的。因此,元朝繼承的也是宋朝的正統。

他告訴大臣,不要刪除,原樣收錄,還要把自己的這個批示加進【輟耕錄】裏。

乾隆在此前和此後,還多次發表過相關言論:「夫宋雖南遷,正統自宜歸之宋。至元而宋始亡,遼金固未可當正統也。」「夫遼、金雖稱帝,究屬偏安。」

清朝官方態度的轉變,是因為在乾隆時期,清朝入關已有百年,統治已經十分穩固了。清朝統治者的正統觀念也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從北方民族王朝的立場轉向了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立場。乾隆從不諱言本朝的異族出身,塔克辛奉的是夷狄只要進入中原,選擇了華夏文明,那也是華夏,因此清朝就是華夏正統,不再需要借助遼朝、金朝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了。

而且乾隆對清朝的正統性還有另一種說法:「我朝為明復仇討賊,定鼎中原,合一海宇,為自古得天下最正。」我大清的正統,正的不能再正了,哪裏還需要從歷史上尋找依據。

不過,乾隆又不像之前的一些漢人知識分子一樣,為了獨尊宋統,就把遼金貶斥的一無是處。乾隆曾告訴史官,不要用謾罵性語言記錄遼金等少數民族事跡以及掩飾宋朝向金稱臣、稱侄的事情。對於元朝修的【宋史】【遼史】【金史】,他也選擇了接受,並將其列入了「二十四史」,他並沒有下令重修這段歷史。

乾隆這樣做,是為了體現他對各族應一視同仁的想法,不要過分強調 「華夷之辨」,「夏尊夷卑」,他主張要淡化這種區別。

宋遼金正統之爭為何會持續數百年

宋遼金正統之爭在古代持續了數百年,還有三國時期曹魏與蜀漢誰才是正統,長時間裏也是爭論不休。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爭論,主要是因為關於什麽是正統,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沒有形成一種為大家所接受、都能認可的評判標準。

梁啟超先生曾總結出古人衡量「正統」與「非正統」的六條標準:1、是否統一了天下,凡統一天下者就是正統;2、在位時間長不長,即使統一了天下,但是國祚太短,就不是正統;3、是否是前朝皇室子孫所建的,是的話,那就是正統,像蜀漢、南宋就符合這條標準;4、是否占據了前代王朝的都城,是的話,就是正統;5、一個王朝是正統的,那麽它所繼承的前代王朝,也就是正統的。6、只有漢人建立的王朝才是正統的。

梁啟超

梁啟超先生提倡的是新史學,對這種傳統史家的正統論持批評態度,他認為這些標準彼此之間互相矛盾,根本不足為據。而且梁啟超先生總結得還不全,除了這些標準外,還有其他一些標準。總之就是特別復雜,彼此矛盾,所以自然就會產生爭論。

那為啥沒有統一的標準呢?因為歷代王朝都會從自身利益出發,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出於現實需求,對前代的正統論進行修改,以符合自己的政治需要。哪怕是同一個王朝,前期與中期、後期的政治需要也不同,甚至同一時期不同人之間的需要也不同,所有人都會選擇或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標準,排斥不利的標準。

所以,正統論的標準始終在變化之中,不可能會出現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標準,因此爭論也就無法停息。

之前有朋友問過我,現在史學界認為宋遼金哪個是正統呢?還有曹魏與蜀漢哪個是正統?說實話,學界基本上不關心這個問題,它不在乎哪個王朝是正統的,哪個是不正統的?更不會為了某個王朝去論證它的正統性,不會去比較誰比誰更正統。

傳統史學家之所以對這個問題很在意,是因為現實的政治需要,這個問題本質上就不是學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對歷史上的王朝進行正統性評價,實際上是在為本王朝的正統地位、政治合法性服務。你去看古人寫的那些正統性文章,誰又比誰更合理呢?都只是直接服務於政治罷了。

而如今,時代已經變了,帝制時期結束了,現在是共和國時代,國家論證政權合法性的理論與以往完全不同,不需要再像古代那些王朝一樣,透過借助梳理前代王朝的正統性來證明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已經沒有這個現實需求了。

況且,現代史學的研究理念與古代史學相比,也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正統論已成為了歷史的陳跡,對於現代史學界來說,它只是一種歷史研究物件。因此,學界關心的是宋朝、遼朝、金朝,如何各自去論證自己的正統地位?它們的正統觀念和前代相比有什麽不同、對後世有什麽影響?元明清三朝是如何看待宋遼金的正統地位的?期間有沒有變化,為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等等等等。

現在網上有些人討論正統問題,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代入到某個王朝裏,為其爭奪正統,貶低其他王朝不是正統,為此,甚至不惜與他人對線、吵架。我見過有人支持宋朝是正統的,連其他人稱呼遼朝和金朝,都覺得不行,必須得叫遼國、金國。還有擁護蜀漢為正統的,蜀漢不能叫蜀漢,那得叫季漢。在我看來,完全沒必要,說難聽點,就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幹,閑的。

這種行為和古代那些爭正統的人相比沒啥區別,古人的水平可能還更高點,而且最起碼人家還有現實的需要。

而有些人呢,大清都滅亡多少年了,這都21世紀了,竟然天天為古代的王朝爭奪正統,為古代的這些統治者們操心,甚至不惜花費大量的精力與別人吵架,攻擊對方。看來,這心中的辮子還是沒有割幹凈,身體處在現代社會,可是頭腦卻仍然停留在古代。

參考資料: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

劉浦江【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五德終始」說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

趙永春【關於遼金的「正統性」問題——以元明清遼宋金「三史分修」問題討論為中心】【金人自稱「正統」的理論訴求及其影響】

劉復生【宋朝「火運」論略——兼談「五德轉移」政治學說的終結】

張偉【兩宋正統史觀的歷史考察】

曹鵬程【試述南宋的正統論】

宋德金【遼朝正統觀念的形成與發展】

龐倩【試論金代對正統地位的塑造】

李哲【元修三史與正統之辨】

邱靖嘉【解觀與元修三史的正統之爭】

張欣婧【清高宗的正統論研究】

侯德仁【近三十年來的中國史學正統論研究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