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朝滅亡前,仍欠外國數億白銀,這筆爛賬,毛主席是如何解決的

2024-01-19歷史

1842年的南京條約,簽下字的清政府,答應賠償英國兩千一百萬銀元,掀開不平等的開始。

1901年簽訂的辛醜條約,明明是自己被掠奪,清政府卻要賠償4億5000萬兩海關銀。

1895年的馬關條約,割地之外,腰包再出2億兩百兩。

清政府一直在賠錢,可在1912年,這個王朝卻走向滅亡,這一大攤爛賬,又該怎麽還?

一次失敗的激戰

甲午戰爭之前的契機,是一場爆發在北韓半島上的起義。

清政府是在1894年應北韓之懇請才出兵鎮壓,未料日本竟然借機生事,自行出兵,將北韓攪的不得安寧之後,也在7月25日開始攻擊中國的艦船。

中國的海上力量本就薄弱,甲午戰爭在8月1日全面爆發,隨之曝光的,是清政府軍制落後、武備不休和兵力薄弱。

戰火在10月燒向中國境內,清軍根本無力抵擋,只能一敗再敗,眼睜睜看著日本制造了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

但,日軍依舊覺得不夠。

因為北洋海軍還沒有被殲滅,為了掃清海上威脅,日軍在1895年的1月撲向威海衛。

清軍再不能坐以待斃,可勉強湊的兵力,根本比不上準備充足的日軍,城池一個個失守,軍事作戰已經到了絕望的程度。

李鴻章成了被派出來的談判使者,本以為錢財可以換來平安,可拿到好處的日本在清朝滅亡後的1931年9月18日,又開始了對中國新一輪的攻擊。

這一次,日軍表演的曲目,是賊喊捉賊。

他們自己炸毀了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路軌,卻汙蔑是中國軍隊在破壞鐵路,隨之開始攻擊東北軍駐地和沈陽城,甚至在9月19日的時候占領了沈陽城。

早有圖謀的日軍好像要一展當年雄風,所為直接讓我東北3000多萬同胞陷入水深火熱。

彼時的蘇聯,致電中國對正在經歷的事情表示同情,卻為了避免與日本直接沖突兩次向日本致函,表明自己的中立立場。

蔣介石不作為,外部無人可依,毛主席領導著的中國共產黨卻什麽都不怕,堅定挽救民族危亡,各部愛國力量廣泛團結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抗戰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日軍裝備精良,日軍出手闊綽,可日本人精心雕刻的軍隊,又有多少是從中國搜刮而來的民脂民膏?

對於這樣的日本,朱老總在1937年的7月奔赴抗日前線之時,就題詞「日本強盜奪我三省,又侵占我華北,我們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

復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衛國家,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天職,可在解放戰爭共產黨已經勝利在即,美國一位大使卻依舊堂而皇之,開出了一個自認非常「誘人」的條件。

一直鬥爭 直到勝利

這位大使,就是司徒雷登。

當南京在1949年的4月迎來解放,這位美國派來的大使並沒有跟著國民黨一起遷往廣州,而是想要留在南京與中國共產黨接觸。

蔣介石已經窮途末路,美國的姿態卻依舊放的很高,說自己可以承認中國共產黨的政權,但前提是,新中國要承認歷史上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繼續接受半殖民地的國際地位。

美國這種想法,無異於是在做夢,中國人民從抗日到解放戰爭,目的不是為了維持半殖民地的國際地位,而是要把腰板直起來,堂堂正正的站在世界的東方。

妄想在【美國與中國的關系】一書中淋漓盡致,對於自己想要將笑話鬧大的美國,毛主席也絲毫不慣著,連發5篇評論,回懟美國政府想要在中國推行的侵略政策。

不平等條約,是清朝的,毛主席的態度就是一句:把屋子打掃幹凈再請客。

捷報頻傳的戰場,宣告國民黨政權的垮台,而1949年的延安,也迎來了一位客人,他就是米高揚。

米高揚是奉史達林之命前往中國,形勢越發明朗的新中國,擺在諸位領導人面前的新問題,就是如何制定新中國的外交政策。

毛主席在米高揚面前介紹了自己的想法,也解釋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把我們這個國家比作一個家庭,它的屋內就實在太臟亂了,什麽都有,我們必須清理整頓,才可以讓我們真正的朋友早點進屋子來」。

被亮明的態度,很快映照進現實。

北京的東交民巷一度被認為是列強的「國中國」,被各個國家占領著,但這片地方是中國的,所以在1949年2月3日的入城儀式上,毛主席著意吩咐,解放軍一定要穿過東交民巷,揭下這塊貼在中國人民臉上的瘡疤。

無論是「打掃幹凈屋子再請客」還是必過的東交民巷,反映出來的,都是毛主席和新中國擺脫屈辱外交的決心,其中就包括了廢除帝國主義強逼簽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新中國正式建立的時候,臨時憲法中就有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徹底取消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

所以在1950年1月6日的時候,所有帝國主義在北京市內的軍營被一律收回,建築也被全部征用,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全部不承認,使館人員只有7天的撤離時間。

態度已經被亮明了,美國卻依舊覺得自己值得一份例外,柯樂博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說「中國不要采取任何侵犯美國權利的行為」,堂而皇之的笑話讓人無語,拒絕,就是中國外交部給美國的態度。

清朝的爛賬,唯一的處理方法就是不承認,因為這些條約建立的基礎,根本就是不平等的,有多少國家拿著清朝的賠款發展軍火重新瞄準中國?

對於這樣的惡劣實力,堅持賠償就是為虎作倀,若是這樣,永遠都得不到平等!

隔絕爛賬是毛主席的魄力,也是新中國向世界亮明的態度,但其實,毛主席也是有「欠債」的。

主席的世界眼光

事情要從1918年6月,也就是毛主席從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開始說起。

楊昌濟已經前往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卻依舊秉承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擔心毛主席的前途,他不想讓一位頗有才氣的孩子隕落,於是就主動寫信給毛主席,讓他組織新民學會會員赴法勤工儉學。

這件事情,是蔡元培的號召,毛主席老實照做,卻因為沒錢,不得不求助章士釗,借到了兩萬塊錢的經費。

雖然毛主席最終並沒有出國,卻覺得這筆錢是自己透過楊昌濟這條關系跟章士釗借的,所以一直記著。

但革命的時候一直很窮,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內也是百廢待興,直到1961年再見章士釗,毛主席還是主動談起了這件事情,說自己一定會把這筆錢還上。

章士釗其實根本就沒當一回事,若不是主席提起,這件事情他也早就忘了,因為那兩萬塊錢的一大部份,都是當時的社會名流募捐的,他本人真正拿出來的,其實並沒有多少。

但毛主席不管。

他薪資不高,就用自己的稿費還賬,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二,將積攢的2000元人民幣還到章士釗家,一還就是10年。

本金被還完,所以在1972年的春節,秘書就沒有給章士釗送這筆錢,這讓毛主席不高興了,說出一句「還要還利息呢」,便又在1973年的時候送去了2000元。

毛主席總是這樣,重諾,重責任,心胸也很寬廣,在國際上的視角也很開拓。

中蘇關系一向友好,但當美國深陷越南泥潭,從而在與美國爭霸的天平中失衡的時候,這個老大哥的心思卻逐漸變了,對中國構成很大的威脅。

毛主席精準捕捉到這一訊息,一是為了告訴蘇聯,自己並非非他不可,一方面結冰已久的中美關系也確實可以緩和一下,所以在1970年的8月,老朋友斯諾就出現在了中國。

10月1日的國慶聖典,斯諾夫婦站在了天安門城樓之上,12月18日與斯諾再度見面,毛主席也是直接表示「尼克森願意來,我願意和他談」。

眾人皆認為是季辛吉的改道推進了中美關系,但若不是毛主席釋放的交流訊號被斯諾帶回來國內,季辛吉也不敢不請自來。

斯諾刊登在義大利刊物上的稿件在前,中美乒乓外交在後,環環相扣之間,美國總統的飛機終究在1972年的2月21日落地北京,兩個對峙時間頗長的大國,終於實作了正常化的關系。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美蘇一恢復交流,蘇聯也不敢再輕舉妄動,毛主席用自己的外交之策,在很多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才成就了新中國的妍妍向榮。

新中國成立大典上的一句「中國人民從此刻,已經徹底站起來了」,真的在未來的每一步得到彰顯。

起步難,發展難,可不管面對怎樣的窘境,中國人民始終都不卑不亢,不會以失去自尊換取條件,這樣的新中國,真的留住了毛主席不卑不亢、力爭平等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