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朱元璋對書生說:你能打仗?書生:你看看我的手!誕生一員猛將

2024-07-25歷史

洪武元年,金陵城外。朱元璋麾下將士正在休整,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一對兄弟來到軍營,自稱要投奔。朱元璋打量著這兩個身著儒服的書生,心中頗為不悅。他皺眉問道:"讀書人恐怕不能打仗吧?"話音未落,只見那哥哥伸出一雙布滿老繭的手,朗聲道:"將軍請看我的手!"朱元璋一驚,隨即大喜過望。這一幕,不僅誕生了一員猛將,更為朱元璋的霸業增添了關鍵一筆。這對兄弟,便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馮氏兄弟——馮國用與馮國勝。他們的到來,為朱元璋的軍隊註入了新的力量,也為明朝的建立埋下了伏筆。

亂世英豪:馮氏兄弟的崛起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朝廷腐敗無能,官員貪汙成風,百姓民不聊生。

天災人禍接踵而至,饑荒四起,盜匪橫行。在這樣的亂世中,英雄輩出,有誌之士紛紛揭竿而起,誓要改變這個腐朽的世道。

滁州定遠,一個看似平凡的小鎮,卻孕育了兩位不平凡的人物。馮國用和馮國勝,這對兄弟從小就展現出非凡的才智。

他們勤奮好學,日夜苦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為國為民做些實事。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

元朝的科舉制度已經名存實亡,朝廷上下充斥著貪官汙吏。馮氏兄弟看透了這個腐敗的政權,決定不為其效力。

他們選擇了隱居不仕,但並非自暴自棄。馮國用這個當哥哥的,別有心思。

他暗自研究兵法,琢磨治國之道。不僅如此,他還組織了一支百人小隊,日夜操練,為的是保護自己的村寨。

馮國勝雖然年紀小些,但也不甘落後。他跟著哥哥學習武藝,同時也沒有放下手中的書本。

兄弟倆就這樣在習文練武中度過了青年時期。日復一日的訓練,讓他們的手上長滿了老繭,但內心卻愈發堅定。

他們知道,這個世道需要改變,而他們正在為這個改變做著準備。時局動蕩,各路豪傑紛紛崛起。

馮氏兄弟也在密切關註著局勢的發展。他們聽說了一個名叫朱元璋的義軍統領,此人出身貧寒,卻有雄才大略。

朱元璋的軍隊節節勝利,勢如破竹。馮國用覺得,也許這就是他們等待已久的機會。

一天,朱元璋的大軍來到了定遠。馮國用和馮國勝決定,是時候走出山林,一展抱負了。

他們收拾行裝,帶著多年來的心血和抱負,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尋找朱元璋的路。路上,兄弟倆談論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馮國用說:"弟弟,我們讀書習武這麽多年,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馮國勝點頭贊同:"沒錯,哥哥。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英雄用武之時。"

他們來到朱元璋的軍營,發現這裏一片忙碌景象。原來朱元璋剛剛打了一場勝仗,占領了妙山,正在招募新的兵馬。

馮氏兄弟看到這個場景,心中暗喜。他們知道,這正是他們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兄弟倆整理衣冠,挺直腰板,大步走向朱元璋的帳篷。他們的到來,引起了不少人的註意。

畢竟,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還穿著儒生服飾的人並不多見。朱元璋正在帳中處理軍務,聽說有兩個書生前來投奔,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走出帳篷,上下打量著這對兄弟。馮國用和馮國勝站得筆直,目光堅定地看著這位未來的帝王。

朱元璋開口了,他的語氣中帶著些許不悅:"讀書人恐怕不能打仗,我們也招募文職,你們兄弟二人不如留下了給我做文書吧?"

這話一出,周圍的將士們都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然而,馮國用卻毫不慌亂。

他不卑不亢地回答:"在下姓馮,名國用,今日攜舍弟前來投奔閣下,願為帳下先鋒!"說完,他伸出了自己的雙手。

朱元璋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這雙手上滿是老繭,顯然是常年握刀習武留下的痕跡。

朱元璋的態度立刻轉變,他熱情地邀請馮氏兄弟入帳詳談。從此,馮國用和馮國勝成為了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幹將。

他們的到來,不僅為朱元璋的軍隊增添了新的力量,更為即將開啟的大明王朝埋下了重要的伏筆。這對看似普通的兄弟,就這樣開啟了他們傳奇的人生旅程。三金鐵索:馮國用智取山城

馮國用初入朱元璋帳下,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他深諳兵法,善於謀略,很快就成為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在一次軍議中,朱元璋提出要攻打安徽的一座險要山城。這座山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之前已經有不少人馬折戟沈沙。

馮國用聽聞此事,立即請纓領兵出征。朱元璋雖然對他的能力有所了解,但仍有些猶豫。

馮國用信心十足地說:"將軍放心,我有一計,定能攻下此城。"朱元璋見他如此自信,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馮國用帶領三千精兵,連夜趕往山城。到達山下時,他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命令士兵們在山腳下安營紮寨。

城中守軍見狀,以為敵人是來打持久戰的,便也不太在意。馮國用趁著夜色,悄悄派出一支小隊,繞到山城背後。

這支小隊的任務是找到山城的水源。第二天一早,馮國用命令大軍擺開陣勢,做出要強攻的樣子。

守城將領見狀,立即調動大部份兵力到城墻上防守。就在這時,馮國用派出的小隊找到了山城的水源。

他們按照馮國用的吩咐,往水源中投放了一種特殊的藥物。這種藥物無色無味,但卻能讓人昏昏欲睡。

守城將士們渾然不知,依舊飲用著這些被汙染的水。不出三天,城中將士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昏睡癥狀。

馮國用見時機已到,立即下令全軍進攻。守城將士雖然奮力抵抗,但因為身體虛弱,很快就落入下風。

就這樣,馮國用僅用了五天時間,就攻下了這座被認為是難以攻克的山城。朱元璋聽聞這個訊息,不禁大喜過望。

他立即派人犒賞三軍,並親自為馮國用舉行了慶功宴。在宴會上,朱元璋問馮國用是如何做到的。

馮國用如實相告,朱元璋聽後連連稱贊。從那以後,朱元璋對馮國用更加信任,經常讓他參與軍事決策。

馮國用的聲望也隨之水漲船高,成為了軍中的風雲人物。然而,成功並沒有讓馮國用驕傲自滿。

他依舊勤勉工作,不斷學習新的戰術和策略。在接下來的征戰中,馮國用屢立戰功,成為了朱元璋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

有一次,朱元璋派馮國用去攻打一座水寨。這座水寨位於湖中心,四面環水,防禦極為嚴密。

馮國用到達後,發現常規的攻城方法在這裏都行不通。他思考再三,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妙計。

他命令士兵們收集大量的蘆葦,然後用繩子將蘆葦捆成一個個大筏子。晚上,他讓士兵們悄悄地把這些筏子放入湖中。

蘆葦筏子漂浮在水面上,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向水寨靠近。守寨將士們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天快亮時,馮國用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登上蘆葦筏,向水寨發起了突襲。守寨將士猝不及防,頓時陷入了混亂。

馮國用趁勢率領主力部隊殺入寨中,很快就控制了整個局面。這座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水寨,就這樣被馮國用輕松攻下。

朱元璋聽聞此事,再次對馮國用大加贊賞。他感嘆道:"有國用在,何愁天下不平?"馮國用的名聲因此更加響亮。

然而,馮國用並沒有因為接連的勝利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在這個群雄並起的時代,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

因此,他更加刻苦地鉆研兵法,不斷提高自己的軍事才能。在朱元璋的軍隊中,馮國用逐漸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他不僅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在軍事謀略上也獨具匠心。許多將領都開始主動向他請教,學習他的用兵之道。

馮國用也毫不吝嗇自己的知識,經常與其他將領探討軍事戰略。這種開放的態度,使得整個軍隊的戰鬥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朱元璋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知道,有了馮國用這樣的將才,自己統一天下的夢想離實作又近了一步。鬼魅奇兵:馮國勝夜襲大營

馮國勝雖然是弟弟,但在軍事才能上絲毫不遜色於哥哥馮國用。他擅長神出鬼沒的戰術,常常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發動進攻。

有一次,朱元璋的軍隊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對手。敵軍人數眾多,裝備精良,而且占據了有利地形。

朱元璋召集眾將商議對策,但大家都拿不出好辦法。這時,一直沈默的馮國勝站了出來。

他說:"將軍,我有一計,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讓敵軍自亂陣腳。"朱元璋聽了很是驚訝,讓他詳細說說。

馮國勝的計劃是這樣的:他要帶領一支精銳小隊,趁著夜色潛入敵營。不是去殺敵,而是去制造混亂。

朱元璋聽完後,覺得這個計劃雖然大膽,但也很危險。他問馮國勝:"你有幾成把握?"

馮國勝自信滿滿地回答:"十成!"朱元璋被他的自信打動,同意了這個計劃。當天晚上,馮國勝帶領三百精銳,悄悄潛入敵營。

他們身著黑衣,臉上塗抹著黑灰,在夜色的掩護下如同幽靈一般。進入敵營後,馮國勝的隊伍分成幾組,分頭行動。

一組負責在敵營各處點火,一組負責制造噪音,還有一組專門砍斷馬匹的韁繩。很快,敵營中煙火四起,喊殺聲此起彼伏。

敵軍將士從睡夢中驚醒,以為遭到了大規模進攻,頓時亂作一團。趁著這個機會,馮國勝的人馬迅速撤離。

等敵軍反應過來時,發現自己的大營已經一片狼藉。馬匹四處奔逃,軍需物資損失慘重。

更要命的是,敵軍將士的士氣受到了嚴重打擊。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陣地是不是已經暴露,會不會隨時遭到致命一擊。

朱元璋得知計劃成功,立即下令全軍出擊。面對士氣低落、陣腳大亂的敵軍,朱元璋的軍隊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輕松取得了勝利。

這一仗打得漂亮,朱元璋龍顏大悅,當即賞賜了馮國勝大批金銀財寶。但馮國勝卻婉言謝絕了,只要求能夠繼續為朱元璋效力。

朱元璋被他的忠誠感動,更加器重他了。從那以後,每當遇到棘手的敵人,朱元璋總會想到馮國勝。

馮國勝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一次次用他獨特的戰術為大軍贏得勝利。他的名字很快在敵軍中傳開,成為了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有一次,朱元璋的軍隊遇到了一個特別難啃的硬骨頭。敵軍依山而建,在山上修築了堅固的城堡。

常規的進攻方式根本無法撼動這座城堡。朱元璋又把目光投向了馮國勝,希望他能想出好辦法。

馮國勝仔細觀察了地形,發現山下有一條小溪。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妙計。

他命令士兵們收集大量的樹木和稻草,然後在溪水上遊堆成一道大壩。幾天後,壩後積蓄了大量的水。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馮國勝下令炸開了大壩。洶湧的洪水夾雜著樹木和泥石,朝著山下的敵軍營地沖去。

敵軍措手不及,瞬間被洪水沖得七零八落。趁此機會,朱元璋的大軍發起了猛烈進攻。

這座被認為固若金湯的城堡,就這樣被馮國勝用水攻的方式輕松拿下。朱元璋再次對馮國勝大加贊賞,稱他為"神機妙算"。

馮國勝的戰術總是出人意料,讓敵人防不勝防。有時他會利用煙霧迷惑敵人,有時又會用聲東擊西的計策。

他的每一次出戰,都如同變魔術一般,總能創造奇跡。漸漸地,敵人聽到馮國勝的名字就開始發抖。

有些敵軍甚至在戰前就被嚇破了膽,還沒開打就投降了。馮國勝的威名,成為了朱元璋軍中的一面旗幟。

但馮國勝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他依然每天刻苦鉆研,不斷創新自己的戰術。

在他看來,戰場上瞬息萬變,只有不斷進步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馮國勝的這種態度,也感染了軍中的其他將領。

整個軍隊的戰鬥力都在不斷提升,為朱元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朱元璋常常感嘆,有馮氏兄弟這樣的猛將,何愁大業不成?兄弟聯手:馮氏之才定乾坤

朱元璋的大業日漸昌盛,但仍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阻擋在統一天下的道路上。這個對手就是割據一方的陳友諒。

陳友諒兵強馬壯,占據長江要地,成為朱元璋最後的勁敵。朱元璋知道,要想一統天下,必須先拿下陳友諒。

他召集眾將商議對策,馮國用和馮國勝兄弟倆主動請纓。朱元璋欣然應允,將這一重任交給了他們。

馮氏兄弟接到任務後,立即開始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他們決定采取水陸並進的策略,雙管齊下。

馮國用負責陸路進攻,他帶領大軍沿著長江北岸推進。馮國勝則負責水路,率領水師順江而下。

兩支隊伍配合默契,如同左右手一般協調一致。陳友諒的軍隊雖然頑強抵抗,但面對馮氏兄弟的聯手進攻,漸漸落入下風。

在一次關鍵戰役中,馮國用采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他假裝主力進攻某個要地,實則暗中派出精銳部隊繞到敵軍後方。

就在敵軍全力防守正面時,馮國用的奇兵突然從後方殺出。敵軍腹背受敵,頓時大亂。

與此同時,馮國勝的水師也發起了猛烈進攻。他采用了特制的火船,趁著夜色悄悄靠近敵軍戰船。

一聲令下,數十艘火船同時點燃,如同一條火龍般沖向敵軍船隊。敵軍猝不及防,頓時損失慘重。

陳友諒的大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最終退守鄱陽湖。這裏水網交錯,地形復雜,成為雙方決戰的舞台。

馮氏兄弟知道,這將是一場硬仗。他們日夜商議,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決戰之日,雙方在鄱陽湖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馮國用的陸軍在岸邊佯攻,吸引敵人註意力。馮國勝則率領水師,悄悄繞到敵軍後方的水道。

就在敵軍全力應對馮國用進攻時,馮國勝的水師突然殺出。敵軍腹背受敵,陣腳大亂。

馮國用見機不可失,立即率領主力發起猛攻。陳友諒的大軍頓時如同斷了線的風箏,潰不成軍。

這場被後人稱為"鄱陽湖之戰"的大決戰,以朱元璋軍隊的全面勝利而告終。陳友諒在戰鬥中被亂箭射死,他的勢力土崩瓦解。

馮氏兄弟聯手,一舉擊敗了朱元璋最後的強敵。這場勝利為朱元璋統一天下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戰後,朱元璋大擺慶功宴,重重賞賜馮氏兄弟。他稱贊道:"有國用、國勝二人,何愁天下不平?"

馮氏兄弟的威名傳遍四方,成為朱元璋麾下最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將領。但他們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

在接下來的平定四方的過程中,馮氏兄弟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配合默契,常常能夠以少勝多,創造奇跡。

有一次,他們奉命征討西南一個頑固的割據勢力。這個勢力占據險要山地,常規進攻難以奏效。

馮國用提出了"圍點打援"的策略。他們不急於攻打敵人的主力,而是專門襲擊敵人的補給線。

馮國勝則負責在各個要道設伏,專門打擊敵人的增援部隊。這一招果然奏效,敵軍很快就陷入了補給困難的窘境。

眼看主力難以為繼,敵軍統帥只好分兵增援。但每一支增援部隊都會落入馮國勝的埋伏,損失慘重。

就這樣,敵軍的實力被逐漸消耗。最後,馮國用率領主力一舉攻下了敵人的大本營,徹底平定了這個頑固勢力。

這次戰役再次展現了馮氏兄弟的默契配合和高超軍事才能。朱元璋對他們更加倚重,常常讓他們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

隨著時間推移,朱元璋的統一大業終於完成。在建立明朝後,他並沒有忘記馮氏兄弟的功勞。

朱元璋封馮國用為開國元勛,賜予高官厚祿。馮國勝也被封為重臣,位列朝廷要職。

馮氏兄弟就這樣由兩個普通的農家子弟,一步步成為了新朝的開國功臣。他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激勵後人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