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聽說老部下去了北韓,邱行湘問南京軍區副司令張明:他們表現如何

2024-01-27歷史

「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我正在繼續追尋這條道路。」令人意外的是,這並非是他們首次見面,早在南京總統府時,他們就曾經擦肩而過。

而他們的初次交鋒,則是在洛陽戰役中。

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成立於1947年2月,由第8師和濱海警備旅合並而成,下轄第8、第9兩個師,共2.5萬人。

此後,該縱隊參加了泰安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等一系列大規模作戰行動,並逐漸壯大。到了1948年初,中原地區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此時,中原戰場的劉鄧、陳粟大軍和陳(賡)謝(富治)集團共計50個旅約35萬人,已完成戰略展開,地方武裝也有所壯大,但總的兵力對比仍處劣勢,尤其在國民黨統治區內作戰,處境仍較困難。

因此,中央軍委決定對中原三軍進行調整,以迅速鞏固中原解放區並開啟新的局面。

陳毅和粟裕交戰中的華野3縱、8縱、10縱,組成陳唐兵團,歸劉鄧指揮。他指示,在劉鄧大軍主力未補完之前,陳唐兵團主力(3縱、8縱)進入平漢路以西,與陳謝主力組成一個作戰集團,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在鄭州至潼關段及其以南地區獨立作戰一個月,以掩護劉鄧主力休整。

1948年3月初,在中原戰場敵對雙方調整部署,相互制約之際,我西北野戰軍取得宜川大捷,徹底改變了西北戰局,也直接引起中原戰局的變化,原據守中原潼關至洛陽段的裴昌會兵團,因關中告急,奉令調其全部人馬增援西安,短時已無力東顧,其他的如孫元良兵團、胡璉兵團、邱清泉兵團和張軫兵團等都距洛陽較遠。

1947年1月,華東野戰軍的葉飛、丁秋生、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唐亮(右四)等合影。這樣,敵軍在西起潼關、東至鄭州的800裏防線上,只剩下據守洛陽的國民黨青年軍206師,其余皆為地方土頑和保安團防守。

中央軍委迅速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戰機,下令陳唐、陳謝集團和地方部隊配合,組織洛陽戰役。3月6日,陳唐在臨汝東南襄城縣召開參戰各縱的政委和司令員緊急作戰聯席會議,研究作戰方案。

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集中主力,采取速戰速決的手段,在敵人趕來之前攻克洛陽。同時,視情況殲滅東面或西南援敵一部,繼續向東或向西擴大戰果。

下達攻打洛陽的命令後,戰士們情緒高昂,絲毫沒有長時間行軍的倦意。指揮員們看到戰士們如此飽滿的戰鬥熱情,感到非常欣慰。

陳唐和陳謝集團在洛陽戰役中投入了28個團,無論從戰役的規模還是對中原戰局的影響來看,這都是一次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進軍。

在孫繼先司令和丁秋生政委的指揮下,他們成功在3月9日順利渡過洛河、伊河,並隨後兵分多路推進。在進軍的過程中,先頭8師師長王吉文率領22團2營作為先頭部隊,從唐灣以南直逼洛陽城關,成功秘密捕獲了敵人軍事哨的一個組。

接著,3營在石橋以東成功占領陣地,俘虜了兩名電話兵和一組軍事哨。由於該團動作勇猛,迅速完成了摧毀敵人守城的計劃,大部份房舍和東關大橋成為了攻城部隊的依托。

然後,8師21團成功占領了橋頭堡,該團四連快速向西擴張,於10日拂曉鎮守的敵人全部殲滅。在此期間,5連和反擊的敵人連續打退了敵人的6次沖鋒,最終敵人在下午被迫退卻。

我軍成功殲滅了敵人的8連和9連,他們曾企圖用梯子進攻九龍台,但未能得逞,只好將他們監視起來。夜幕降臨,23團發動了對閘口街的攻擊,而22團則占領了福音堂,成功消滅了一個敵連。

與此同時,參加攻洛戰役的部隊也對洛陽外圍的敵人發起了進攻。洛陽,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位於秦晉豫三省的要沖,地勢兇險,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1932年的「一·二八」抗戰中,蔣介石甚至還把洛陽定為陪都,準備將其作為避難之所。古人曾言:「洛陽城中少婦,勸君莫唱【金縷衣】。」

這句話令蔣介石深信不疑,一聽說解放軍可能要打洛陽,他就緊張得不得了。

邱行湘在陪同蔣介石巡視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軍事才能。作為陳誠的隨從副官,他以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對黨國的忠誠備受贊譽,被稱為「邱老虎」。

在蔣介石面前,他發誓要讓國民黨相信自己的防線固若金湯。為此,他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我軍的攻堅戰術,並在備戰期間大力完善軍事設施,構建出三道堅固的防線。

然而,令他驚訝的是,洛陽城防體系在我軍的攻擊下迅速崩潰,他的豪言壯語一夜之間化為泡影。

開國英雄張明和他的戰友們,成功擊毀了邱行湘的「固若金湯」這個招牌。盡管陳唐和陳謝兵團用10萬重兵將洛陽城圍住,但是在掃清外圍戰中,他們意識到攻堅的困難。

於是,經過反復權衡利弊後,他們最後確定了攻城各縱的具體部署。陳唐部3縱8師是一支英雄的部隊,被陳毅司令員譽為「始終是很好的頭等兵團,紀律是各軍之冠,人民交口稱贊」的部隊。

在受領了主攻東門的任務後,他們明白打洛陽這個大城市是頭一回,不僅是營長,連他們也沒有經驗。因此,他們強調深入調查,做好臨戰準備工作,絕不能馬虎。

張明以傷殘之軀接受上級任務,他是一位革命戰士,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員。他在戰鬥中英勇沖鋒,共參加了四十多次戰鬥,負傷十六處,多次被評為戰鬥模範和戰鬥英雄。

張明為了完成師長的意圖,引領全營掀起了「人人搞調查」的熱潮。在綜合情況時,他發現一張特別的草圖,上面畫有圈、點、線符號,以及一個圓圈旁躺倒的狗。

經過調查,張明發現這是一圈電網。他的細心觀察和果斷行動,避免了可能的危險。

張明心中贊嘆這位聰明的戰士,同時對老鄉的幫助表示感激。這激發了攻城子弟兵的高昂鬥誌,他們紛紛表態:「我們要打進洛陽城,活捉邱行湘。」

雖然已經了解了敵人的城防情況,但是如何展開進攻,這是攻城的關鍵。師團長立刻否定了這個方案,他說:「這個老一套的辦法,打縣城、打土圍子可以,但是打洛陽不行。」

是啊,要攻破洛陽東門,難度非常大。從突擊營到敵城垣最外一層工事,有160公尺的開闊地,那裏是一片被毀的居民房基,破碎的磚瓦遍地狼藉,直接暴露在敵立體交叉火力之下。

即使突擊隊能沖過開闊地,前面的十多道副防禦設施也會給我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在洛陽城頭東門外的甕城東口,我軍部發現了一個重兵把守的重要據點。這裏有一座巨大的地堡,堡頂上堆滿了層層疊疊的汽油桶,將進城的道路嚴嚴實實地堵住了。

不僅如此,甕城與東門城墻之間的區域更是布滿了地雷和「倒打火」,對接近城池的我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面對這樣的困境,營長張明召集所有幹部和骨幹進行討論,鼓勵大家積極提出解決辦法。

當張明將方案匯報給團部時,團長石一宸也十分激動,並準備將團警衛連撥給突擊隊使用。與此同時,陳唐部隊3縱的突擊隊正在全力攻打北門、東門和東北門,而負責攻擊南門和西門的陳謝部的四縱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突擊前的準備工作。

經過精心策劃和緊張準備,我軍成功攻占洛陽火車站。在陳士榘和陳賡的指揮下,攻城各部於3月11日黃昏發動總攻,當夜幕降臨,兩枚紅色訊號彈劃破夜空,洛陽的五個城門瞬間淹沒在炮火之中。

在3月11日晚上19時,天空中升起三枚白色訊號彈,這是攻城部隊收到步兵攻擊的訊號,他們立即向五個城門發起沖擊。

營長張明親自指揮戰鬥,三連的爆破手們如同離弦之箭沖向前線。馬景春率先沖向橋西頭的梅花堡,砍開電網三個大缺口。

爆破手劉煥之也沖上去,將35斤炸藥包送上梅花堡。他們還沒有跑回陣地,只聽一聲巨響,東門外的最大工事被打掉了。

三連的爆破手們奮勇向前,對城門外的工事進行猛烈的爆破。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裏,他們成功清除了敵人精心設定的所有障礙。

在敵人的瘋狂彈雨中,2連的戰士們前仆後繼,最終在甕城的城門上炸開一個缺口。趁著最後一次爆破的濃煙,2連突擊隊在排長宋蒼富的率領下,勇往直前。

然而,甕城裏有整整兩個連的敵人試圖奪回突破口,2連的戰士們頑強地抵擋住了敵人的多次反撲,勇敢地向左右兩翼擴充套件突破口。

在關鍵時刻,3連指導員鄭月德及時率部趕到,迅速沖上突破口。為了擴大戰果,盡快解決敵人,營長張明將團配屬的特務連也投入了戰鬥。

這樣一來,2連和3連的特務連全部與敵人展開了激戰,敵人再也無法重新奪回突破口。此時,張明意識到如果等待全部消滅甕城的敵人後再突破南大門,可能會拖延時間,於是果斷下令1連在混亂中突擊東大門。

接到命令後,1連迅速率領小火力隊、爆破隊和突擊隊從甕城突破口沖進去。一聲巨響後,東門城樓上一片混亂,邱行湘自吹的「銅墻鐵壁」轉瞬之間便變成了一堆廢墟。

隨著東門的炸開,1連突擊隊立即沖了進去,互相踩著肩膀,迅速爬上城墻搶占城門上的箭樓,三顆訊號彈從洛陽升起。

僅僅用了5個小時,從突擊到成功突破,這確實是個奇跡。張明率領部隊在滂沱大雨中,成功地破除了十多道防禦工事,開啟了兩道堅固的城門,為全線攻城部隊開啟了一個通路。

重點設防的東門被解放軍突破,這使得邱行湘非常驚訝,他立即命令副師長兼第1旅旅長趙雲飛不惜一切代價將東門突破口奪回來,將大小火炮集中起來,朝東城門猛轟。

但邱行湘還是不放心,親自乘坐吉普車前去督戰。

張明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指揮部隊進行洛陽外圍陣地的攻占戰鬥。至13日下午,三縱和四縱已將西北角外圍的敵人全部肅清,邱行湘和殘部5000多人被逼退至核心陣地,試圖堅守待援。

到了3月14日下午5時20分,我軍發起總攻,部隊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湧向敵人的核心陣地,大聲高呼著口號。

到了晚上10時左右,曾經不可一世的國民黨206師被全軍覆沒,邱行湘等數千名敵人成為了我軍的俘虜。洛陽戰役不僅是軍事上的大勝仗,而且也是新式整軍運動後政治思想上的勝利。

三縱8師23團1營率先突破東門,因此被華東野戰軍授予「洛陽營」的榮譽稱號。為了宣傳洛陽戰役攻城部隊嚴格遵守城市紀律的事跡,新華社特別發表了一篇名為【桌上的表】的通訊。

張明:戰爭英雄,筆下生花! 他是「洛陽營」的營長,他是那個扛起槍能打仗,拿起筆能寫文章的戰士!他的文章被毛澤東稱贊,他的事跡被人們廣為傳頌。

洛陽戰役勝利後,邱行湘成為了解放軍的手下敗將。新中國解放後,他積極接受改造,在1959年成為人民政府第一批特赦的人員。

他在南京安家,並對自己半生的戎馬生涯作了大量回憶和總結,先後著有【轉戰長陽,屢挫日軍】【洛陽戰役紀實】【隨羅卓英血戰淞滬記略】【挺進江南】等著作。

他是邱行湘,一個真正的英雄,一個值得我們敬仰的人!

"洛陽營"錦旗是邱行湘對洛陽戰役的最後一次敗仗的紀念,他認為這場戰鬥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挫折。邱行湘已經在1983年早春成為了江蘇省政協委員,當他聽說曾經的"洛陽營"營長張明已經成為南京軍區司令員時,他向組織上提出一個請求。

張明聽說此事後,便主動來到邱行湘家中拜訪,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兩人相見後,張明擔心揭起邱行湘的傷疤,絕口不提洛陽之戰。

然而,邱行湘卻陳懇地說:"當初,我也是在這裏接受了蔣介石讓我守洛陽的命令。我對不起解放軍,更對不起洛陽人民。"

張明見邱行湘主動談到洛陽戰役,便不再顧忌。聊著聊著,邱行湘便提出了自己困擾35年的一個疑問。

石一宸、張明和許升堂,這三個當年攻克洛陽東門的戰士,在1988年再次回到曾經的戰場。張明在回答邱行湘的問題時,毫不保留地表示:「我們沒有秘密武器,只有靠人和人的覺悟。

戰士們為了推翻三座大山、求得解放而戰鬥,無所畏懼,無堅不摧。」邱行湘聽後深感敬佩,豎起兩只大拇指表示敬意。

張明還答應有機會帶邱行湘見昔日的「洛陽營」戰士,並關心詢問他的家庭生活狀況,得到的回答是政府的關照讓他們一家三口人住在曾經國民政府委員居住的一套房中。

最後,張明和邱行湘合影留念,並讓自己的兒子張勤建和邱行湘的兒子邱曉輝兩人也合影。張明激動地說道:「我們是戰友,也是家人。」

「不敢當,不敢當啊!」令人高興的是,這一年的9月,中央軍委還授予了張明中將軍銜。

‘洛陽營’有三個方面的功績,張明和他的‘洛陽營’將永載史冊,永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