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短命的兩黨政治

2024-01-02歷史

民國初年,中國實行了2年的政黨政治,雖極其短暫,意義重大,它是此後影響中國人制度抉擇的一個重要因素。

民國初始,有的人忙於權力賽局,也有試圖在有數千年專制史的土壤上推進憲政的誌士。他們的代表是進步黨的梁啟超、湯化龍,還有國民黨的宋教仁。

湯化龍和宋教仁雖然分別屬於爭鋒相對的兩大政黨,但他們卻有著不錯的友誼。武昌起義期間,他們攜手制定了第一部約法【鄂州約法】。

從武昌起義到袁世凱當上大總統(1911年10月至1912年4月)共湧現出大大小小的政黨政團300多個。但「一國政黨之興也,只宜兩黨對峙,不宜小 黨分立」,逐漸成為各黨黨魁間共識。


國民黨成立 。1912年8月11日,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五個政團集會於北京安慶會館,就合並為國民黨一事達成協定。13日發表宣言說:「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主體,吾人於使人不忘其義,故其名曰國民黨。」 政綱為:(1)促成政治統一。(2)發展地方自治。(3)實行種族同化。(4)註 重民生政策。(5)維持國際和平。推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9人為理事,閻錫山、張繼、李烈鈞、胡瑛等30人為參議。國民黨成立後,為國內第一大黨,並在國會中贏得多數席。


進步黨成立 。1913年5月29日,統一、共和、民主三黨三黨合並為進步黨。進步黨以清末舊立憲派組成。黎元洪為理事長,梁啟超、湯化龍、張謇、伍廷芳、那彥圖、孫武、王揖唐(1877―1948)、蒲殿俊、王印川(1879―?)9人為理事,馮國璋、蔡鍔、汪大燮、熊希齡等23人為名譽理事。毫無疑問,梁啟超則為該黨的靈魂。

進步黨的黨義有三條:一、取國家主義,建設強善政府。二、尊人民公意,擁護法賦自由。三、應世界大勢,增進和平實利。

進步黨的黨務務大權掌握在梁啟超和湯化龍手中。 進步黨實行「聯袁」政策,提出和袁、慰革、逼滿服漢」八字方針。【政府大政方針宣言書】表述其宗旨:建設法治國家,實行責任內閣制;司法獨立;地方自治,制定工商法規,發展實業等等一整套計劃。

從1912年底到1913年初。袁世凱根據【臨時約法】,在全國進行了國會(參議院、眾議院)的議員選舉。選舉結果,國民黨在兩院870個席位中,占有392席。共和黨175席。統一黨、民主黨各24席,其他席位為跨黨者和無所屬者。1913年3月18日,袁世凱釋出召開國會的命令。,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108門禮炮聲中正式召開。

民初的政治中,袁世凱、國民黨和進步黨是錯綜復雜的三者關系。在議會中,進步黨和國民黨是爭鋒相對的兩大政黨,但卻都想要依附實權在握的袁世凱。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大選獲勝。著手準備組織責任內閣的國民黨人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兇手武士英,幕後主謀是誰,當時和現在都沒弄清。國民黨人指控袁,證據不足,推論認為袁世凱沒有任何殺宋理由,殺宋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政治影響。

1913年6月15日,進步黨開會討論時局問題會上,梁啟超提出了對時局的大政方針:一、推袁世凱為進步黨總統候選人;二、主張先訂憲法後舉總統;三、改組內閣,必組政黨內閣;四、宋案純屬法律問題,宜速與德人交涉引渡洪犯;五、大借款案即訂合約,推翻乃不可能,主張監督用途。

孫中山由於和袁積怨太深,不顧黨內外反對,1913年7月12日,孫中山,在湖口召整合立討袁軍總司令部,執意發動二次革命,結果迅速失敗,喪失了自己的大部勢力。孫逃亡日本,另成立中華革命黨。

1

1913年10月6日,國會選出袁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國民黨,並驅逐國會內國民黨籍議員。進步黨人少了議會中的對手,國會也因不足法定人數而無法正常開會,1914年2月12日,進步黨組閣的熊希齡內閣被袁逼辭職,代之以袁禦用的政治會議。

1915年袁企圖復辟帝制,進步黨人率先反對,梁啟超發表著名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進步黨首領湯化龍同月也離開北京,組織反袁。當年12月,蔡鍔在雲南宣布獨立,護國戰爭爆發。兩黨再度聯手,反袁勝利。袁去世後,1916年8月以後進步黨分列,後又合並為憲法研究會,即研究系。1916年8月國會重新召開,再沒有打出進步黨的旗號。
進步黨在民初政治舞台上存在不過短短的二、三年,可以說對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正面作用。進步黨人看來:共和制的民國,需要的是能妥協、能遵守法統的人物,當袁氏尚是代表現存國體的情況下,倒袁便是改變現存國體;變更國體便是革命,而革命是會傷國家元氣,不利於「國利民福」。進步黨人反對暴力革命,主張推進議會政治。參與袁政權,以袁是否堅持共和、實行憲政和保留國會為限度的,那麽,一旦袁超出這個限度,進步黨人就不會袖手旁觀。以他們為核心武力討袁,護國成功。

國內學界對民初政黨及政黨政治的研究,一直偏向於激進的革命派政黨,而對於保守派政黨在近代中國政制建設所發生的作用多持否定的態度。應實事求的講,這是過於簡單化的。應當說,進步黨的消失是民國國運不久的前兆。

進步黨反對暴力,卻保護不了自己的。1918年9月,湯化龍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和朋友一起去步行,剛走到中華會館門前,一名男子沖了上來,對其腹部、口中分別各開一槍。兇手後被當地警察包圍,開槍自殺。有一說兇手為國民黨員王昌。因後來兇手王昌的遺體被高調迎回廣州,以黨禮安葬在黃花崗。王昌身邊躺著的是推翻清王朝的黃花崗烈士,而他被稱之為「愛國華僑」,因為他在為黨首除掉過去的對手而遇難。在我們所看到的大多史料中,湯被格式化地稱為投機政客、軍閥幫兇。湯死後歸葬於家鄉湖北浠水,其墓地文革期被毀,因其無統戰價值,此後並無復建。湯是武昌首義功臣。

湯化龍之死,標誌著民國的議會政治基本終結,那些曾經大力推進議會政治的幾位掌旗官,宋教仁、湯化龍相繼遇害,梁啟超支持段祺瑞,任財政總長。

1917年)9月,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11月15日,段祺瑞政府被迫辭職,梁啟超也遞送了辭呈。從此以後,梁啟超就結束了他的從政生涯,轉而以主要的精力,來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了1929年1月19日,在北京協和醫院溘然長逝,終年56歲。

宋、湯之死,使國人對議會政治發生是否適合國情的懷疑,更多人傾向激進和暴力。包括孫中山後來的以俄為師。一個由辛亥義士締造的共和制民國,只剩下了大小軍閥們在演繹和廝殺,直至這個國家遍體鱗傷。

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身亡時,不同政黨的黨魁的湯化龍尤為悲憤,寫下挽聯:

「倘許我作憤激語,謂神州將與先生毅魄俱訖,號哭範巨卿,白馬素車無地赴;便降格就利害觀,何國人忍把萬裏長城自壞,從容來君叔,抽刀移筆向誰言。」

他們都不主張暴力,都主張兩黨政治,議會選舉,落得了同樣下場。那曾經為宋教仁而寫的挽聯,又何嘗不是他自己乃至中華憲政之夢的挽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