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第三野戰軍第35軍解放南京始末

2024-01-21歷史

在人民解放戰爭中,攻占國民黨政權首都南京無疑具有重大意義。作為一支在解放戰爭後期剛剛組建的部隊,第三野戰軍第35軍率先攻入南京,是刻意安排,還是歷史巧合?這值得研究。

總前委料敵從嚴,擬以二野4兵團主攻南京

早在1947年,毛澤東就向全軍發出指示,確定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方針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和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地方是殲敵有生力量的結果」。正是在這一戰略方針的指引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在制定渡江戰役作戰計劃時,總前委貫徹的方針也是以殲滅國民黨有生力量為主。1949年3月31日,渡江戰役總前委制定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以部份兵力鉗制白崇禧集團,以主要兵力首殲湯恩伯集團,「占領蘇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奪取京、滬、杭,徹底摧毀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政治經濟中心」。由此可見,總前委對於奪取國民黨的政府政治中心南京,是高度重視的。

總前委對於渡江戰役發起後國民黨可能采取的行動做了5種情況的估計:

(一)在我東西兩軍相距尚遠之際,集中兵力與我突進至京滬線上之東線兵團實行決戰;

(二)收縮兵力,確保南京、蕪湖兩要點,並求得割裂我東西兩軍之聯系,然後再視情況,或在京、滬、杭三角地帶與我決戰,或退在浙贛線上與我決戰;

(三)放棄沿江一線陣地,退守浙贛線和上海、杭州沿海地帶進行頑抗,或作有秩序的撤退;

(四)在退路被切斷無法撤退時,分別固守京、滬、杭諸點,以圖頑抗;

(五)敵人完全混亂。

針對可能出現的敵情變化,【綱要】規定:

如敵實行第一方案,第三野戰軍則全力於寧滬線上同敵進行決戰,第二野戰軍以一個兵團進至衢州附近,截斷浙贛線,其主力沿江東下,攻取蕪湖、南京;

如敵實施第二方案,則改第二野戰軍主力出浙贛線,余同第一方案;

如敵實行第三方案,第二野戰軍以一部接替南京警備,主力解決浙贛線上之敵,第三野戰軍全力負責解決無錫、上海、杭州地區之敵;

如敵實行第四方案,則以第二野戰軍攻取南京,第三野戰軍攻取杭州、上海;

如敵完全混亂,則以實際情況臨機處置。

從【綱要】對5種情況的處置來看,前4種情況,總前委都是確定由第二野戰軍來攻占南京。

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判斷:「在我軍展開戰略追擊中,對於國民黨的一些雜牌軍隊,爭取局部或地區性的和平解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對於國民黨統治中心的南京、經濟中心的上海來說,對於像湯恩伯集團這樣的蔣介石嫡系軍隊來說,這種可能性極小……對三野面前解放南京、上海的任務,應著眼於戰鬥來解決問題。」渡江戰役前,粟裕考慮,國民黨可能在南京組織較為頑固的抵抗,因此,在南京的正面,解放軍只作牽制而不是強攻,將主力向南京外圍展開,形成鉗形攻勢,隨後解放南京。

正是基於南京當面敵人較強抵抗可能性的考慮,總前委決定加強攻擊力量,力求一舉拿下南京。因此,總前委計劃由戰鬥力強大的陳賡所部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登岸後,準備以一部沿江東進,接替中集團攻殲蕪湖守敵任務,並準備奪取南京」。

國民黨軍狼狽逃竄,第35軍意外成為攻占南京的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改編自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吳化文所部,雖然是起義部隊,但在我軍政工人員悉心教育下,該部軍事素質和政治面貌煥然一新,部隊的戰鬥力得到很大提升。

淮海戰役後,第35軍開赴邳縣一帶整編,與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歸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建制,吳化文仍為該軍軍長。由於有了能征善戰的魯中南縱隊的加入,第35軍戰鬥力極大增強,為迎接新的戰鬥任務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不過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恰恰是這支新組建的部隊,第一個將紅旗插上南京總統府。

渡江戰役前夕,第35軍配屬第8兵團作戰。1949年4月8日,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電令第8兵團:為求主攻方向之強渡順利,決定八兵團以積極動作鉗制鎮江、揚中段之敵。粟裕電令第35軍:「保持與兩浦之敵接觸,在我軍發起渡江作戰時,同時攻占江浦,爾後各個逐次殲滅浦口外圍之敵,從正面鉗制南京守敵。該軍何時南渡,爾後視機決定令行。」4月11日,第8兵團給第35軍下達作戰命令:「三十五軍附野炮一個連應於渡江戰役發起時(14日晚)以全力攻占江浦城,爾後逐次殲滅浦口外圍之敵,進逼浦口,威脅鉗制南京之敵。」由於暫時沒有渡江任務,因此當時沒有為第35軍準備渡船。而同在第8兵團的第20軍配備了367只渡船,第26軍也配備了280只渡船。至4月16日,第20軍有船426只,第26軍有船130只。沒有配備船只,表明第35軍不在渡江作戰的主力之列。

第35軍的主要任務是鉗制當面之敵。1949年4月初,第三野戰軍前委泰州會議上,決定由「第三十五軍在第八兵團的統一指揮下,配置在津浦鐵路兩側全椒、滁縣、烏衣地區,任務是采取積極動作,封鎖江面,鉗制南京敵人不使逃跑,以配合我各路大軍渡江包抄和消滅敵人」,「為了把國民黨二十八軍牽制在長江北岸,總前委指示三十五軍,不要立即攻占‘三浦’和炮擊南京」。由此可見,這次會議明確了第35軍的主要任務不是解放南京,而是牽制長江北岸的敵28軍。

4月21日,第35軍103師全殲江浦的國民黨軍。粟裕對第35軍下達命令:「三十五軍今晨已攻占江浦,並以一部控制新河口封鎖江面,主力本晚向浦口外圍攻擊,該軍爾後行動,依戰況發展另定。」直到此時,解放南京的任務仍然沒有交給第35軍,該軍的主要任務仍然是消滅「三浦之敵」,後續行動待定。第35軍經一晝夜激戰,於22日清晨,攻克浦鎮。

至22日晨,解放軍中、東、西三個集團百萬大軍勝利渡江,國民黨軍的千裏江防全線崩潰。22日中午,蔣介石決定放棄南京,全線撤退。由於原定接管南京至蕪湖的二野第4兵團尚在江西湖口至安徽皖江地段,轉到南京尚需十余日,因此,鄧小平與劉伯承商定取消第4兵團接管南京的城防任務。而第35軍經激戰,全面占領「三浦」,具備了進軍南京的最佳出發位置。解放南京的光榮使命,歷史性地落在了剛成立不久的第35軍身上。

第35軍雲集浦口之際,接到總前委來電:「據悉,蔣介石可能已放棄首都南逃,望你軍立即探實情況,並伺機占領南京。」粟裕電令第8兵團:「如南京之敵逃竄,則三十五軍應即渡江進占南京,維持秩序,保護敵人遺棄之一切公私財產,該軍應特別註意遵守政策,嚴肅城市紀律。」隨即,第8兵團電令第35軍:「如發現敵已確實撤退,你們應不失時機,立即向南京正面強渡,進駐南京(因其他部隊趕不及),切實維持治安秩序,看管大小工廠、倉庫、電台及一切建築物。如敵之一部據隅頑抗,應予以消滅。」22日下午,第35軍首腦機關在浦口火車站開會,制定了「迅速渡江、占領南京」的作戰方案。方案決定:為了解決渡江用船極其缺少的困難,號召全軍指戰員都要投入尋找船只的任務。

23日上午,第35軍各部相繼到達浦口,準備渡江。但第35軍原無近期渡江作戰任務,沒有渡江作戰計劃,手中沒有一艘渡船。傍晚,第35軍103師偵察部隊從南岸帶來了一艘小火輪和幾條民船。軍部決定,103師偵察隊首先進城偵察情況,然後104師分批過江。午夜分時,已過江的戰士又在南岸的三岔河裏找來一只大柴油船。很快,經一夜的運輸,第35軍全部抵達南京城。

第35軍原定渡江後的作戰部署是:由先頭部隊首先控制南京外圍陣地、山峰,然後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圍殲南京守敵。但由於守敵大部逃走,原定的作戰計劃變成了接收南京城。陳賡的第4兵團此時正由南京上遊強渡長江,當得知第35軍已進入南京,陳賡所部向南直接攻擊浙贛線之敵,陳賡日記中寫道:「原定我們攻占南京的任務已不需要我們了。」

24日,104師312團特務連占領國民黨的總統府,105師從浦口渡江後直插南京中心,315團進入總統府,在總統府門樓上升起了鮮艷的紅旗。至此,吳化文和何克希率領的第35軍和兄弟部隊一起完成了解放南京的光榮任務。

雖然進入南京市頗為順利,但殘留在南京周邊的部份國民黨軍隊,仍企圖垂死掙紮。當時沿京杭公路南逃的國民黨暫編第4師,逃至江寧縣的湯山地區,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要求與解放軍談判。第35軍軍部根據上級指示,將解決這股殘敵的任務交給了105師。105師黨委經過慎重分析,認為要讓敵人放下武器,必須「智取結合強攻」。105師的兩個團和一個加強營事先占領了周圍的有利地形,對敵人的3個團和直屬部隊形成分割包圍之勢,並立即展開針鋒相對的談判,但國民黨軍試圖持槍反抗。就在千鈞一發之際,105師警衛連迅速包圍了談判會場。在「繳槍不殺」的喊聲中,國民黨軍排長以上的軍官全部被擒。其3個團4000余人也被我軍分割包圍,一槍未放,全部繳械投降。

解放南京,占領蔣介石的總統府,是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徹底勝利的標誌,也是蔣家王朝覆滅的標誌,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極為重大的事件。解放南京的殊榮,落在了第35軍肩上,這也是第35軍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第35軍政委何克希後來回憶:「能夠在兄弟部隊作戰的配合下圓滿地解放國民黨首都南京,這是我們三十五軍的最大光榮!」

南京解放以後,由第35軍擔任南京衛戍部隊,所轄3個師分別擔任南京3個警備區的警備任務。1949年4月29日,粟裕電令第35軍:「二十四軍徑開南京,並接替三十五軍之警備任務,三十五軍交防後沿京杭公路開杭州歸建。」緊接著,第35軍歸建第7兵團,參與對南線敵軍的千裏大追殲,於5月3日解放杭州。隨後,第35軍執行在錢塘江以南地區剿匪的任務。

1949年7月,第35軍103、104、105師分別改為浙江軍區第3軍分區、第10軍分區和杭州警備區。1950年1月,第35軍軍部調歸華東軍區海軍,第35軍番號撤銷。吳化文因病提出申請,要求從部隊轉業,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批準了吳化文的請求。吳化文從軍隊轉業之後,被任命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員、浙江省交通廳廳長,後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1955年9月,根據吳化文率部起義在濟南戰役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以及他率第35軍在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中立下的光輝戰績,吳化文被授予一級解放勛章殊榮。

第35軍從成立到撤銷番號,為時不到一年,成為解放軍歷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軍。但其解放南京和占領總統府的光榮歷史,無疑是解放戰爭史上的標誌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