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讀書|轉譯,改變了「龍獅對話」的走向

2024-01-13歷史
乾隆五十八年(1793),馬戛爾尼率領使團在熱河萬樹園覲見乾隆皇帝,呈遞國書,完成了中英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官方高層外交接觸」。在馬戛爾尼看來這是一次平等獨立的「外交活動」,但在乾隆帝看來,這是一次清廷充滿戒備的「朝貢活動」。兩者認知的誤差緣於中英兩國迥異的政治思想和制度:英國對中國的朝貢體制以及中國古老的政治傳統、邦交慣例乃至「送禮文化」沒有清晰的認識;清廷亦對當時英國的政治地位、軍事實力、外交謀劃乃至全球的國際局勢一無所知。這場對話在開始之前就是充滿未知與風險的。而更值得註意但卻常常被人忽略的是,中英雙方在溝透過程中因「轉譯」而產生的溝通模式與內容的差別。王宏誌的新著【龍與獅的對話:轉譯與馬戛爾尼訪華使團】便向讀者清晰地闡述了中英雙方對話中的資訊誤差所在以及造成這種現象的核心緣由——「轉譯」,並向讀者展示出「轉譯」這一媒介是如何影響此次外交接觸的走向及結局的。
【龍與獅的對話:轉譯與馬戛爾尼訪華使團】,王宏誌 著,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在馬戛爾尼訪華這一重要事件中,作為清廷與英國最高統治者的乾隆帝與喬治三世,是事件的發起者與決策者,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因時空與語言的阻隔,兩位君主只能分別位居溝通對話的兩端,遠遠相望,借由中間人群的溝通交流得以實作最終「對話」。喬治三世派以馬戛爾尼與斯當東為首的使團出使清廷,馬戛爾尼精心挑選了使團轉譯在出使過程中承擔口譯與書面轉譯國書、信件的重任,幫助他們實作與清廷官員的有效溝通。同樣,作為接待方的清廷,既有廣東政府官員與專門的接待大臣負責接引使團,同時也招攬了外國傳教士作為清廷的轉譯人員。在這場語言阻隔的對話中,決定對話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就是居中的「譯者」及其所主導的外交文書、禮品清單、國書與敕諭的準確轉譯與內容傳達。換言之,「轉譯」決定了對話的有效性。【龍與獅的對話】將馬戛爾尼訪華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與細節都展示在了讀者的面前。尤為可貴的是,該書作者掌握了第一手史料,實作了那些真實存在於歷史場景當中的重要文本的「文本分析」,同一檔的原文和譯本確定資訊忠實傳遞的程度,並結合處理和接受這些文本的人的身份、所處位置,來確定參與轉譯並接受轉譯結果的人的心態與意圖。首先,作者透過文本分析與史實梳理,向讀者展示出了使團譯者的「不忠實」之處,這種「不忠實」既是客觀條件如譯者中文教育水平的限制所致,也是譯者本人的需求與使團需求相違背後譯者主動為之。其次,作者也展示出了清廷官員及轉譯人員的「不忠實」,清廷官員的態度毋庸多言,深深沈醉於天朝貢賦體制的官員總是會潤色出讓乾隆帝滿意的表述。所以更值得關註的是為清廷提供轉譯服務的其他國家的天主教傳教士。這些人轉譯的專業水平同樣非常有限,且所處的位置不同,意圖實作的目標也不同,他們的有意操弄使得這場對話橫生了一些枝節。若將這種舉動置於全球視野來看,因為清廷譯者身份的特殊性及譯者之間的矛盾與所屬國家的政治關系,導致除英國外其余與清朝有利益糾葛的國家也被牽扯在內,這些國家與英國的關系好壞,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清廷譯者在轉譯過程中是從旁「協助」還是從中「作梗」。再次,雖然乾隆帝對轉譯可能產生的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和謹慎的態度,所以清廷利用不用國籍的天主教譯者相互制衡,相互監督,並將轉譯的結果互相驗證,以保證最大程度上獲取英方最真實的意圖。但清廷根深蒂固的「朝貢」觀念也決定了譯者如實轉譯的艱難,因為自居「天朝上國」的清廷絕不可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外夷」,譯者只能小心謹慎地將英方「平等外交」的語言潤色為「朝貢天朝」的語言。
馬戛爾尼訪華的中英對話,因參與雙方彼時在全球地位中的重要位置而被指代為「龍與獅」的對話。作者用抽絲剝繭般的敘述將原始的歷史場景一一還原,向讀者展示出這場「龍獅」對話多少有些「雞同鴨講」的意味,也讓讀者意識到,學界對這一歷史事件固化印象的不斷重復,正是因為忽視了轉譯問題。「轉譯」是中英雙方第一次正式交流互動過程中最關鍵的要素,這與以往我們所認知的直接而正面的外交溝通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政治斡旋與外交賽局的重要性在此刻讓位於轉譯這一「媒介」的重要性,但「轉譯」問題卻常常在相關研究中被埋沒,原因是多方面的。「轉譯研究」與「歷史研究」之間的學科壁壘,大量歷史材料尤其是譯本乃至口譯記錄的難以獲得甚至是缺失等等,但更重要的或許是在主流歷史研究中「媒介視角」的缺失。以馬戛爾尼出使清廷這一歷史事件為例,事件發生的背景、地點、原始情境以及後續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從一開始就在歷史學家的眼睛裏,與事件相關的人物、文書等可供研究的「實體物件」也受到歷史學家的關註,但是語言的障礙、轉譯的關節、譯制的中間文本,仿佛都不存在,即「媒介」本身及因「媒介」可能產生的相關問題也不存在了。恰如有學者所言:「無論是社科還是人文學界,都普遍存在‘媒介盲’的狀況。」【龍與獅的對話】以轉譯這一媒介為觀察視角審視「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展示出了歷史研究的一種思路,將目光從研究物件本身拓展至聯結、溝通、影響研究物件的「媒介」,從「媒介」的視角回頭觀察研究物件因「媒介」而復混成的種種變化與發展。在這場重要的對話中,「轉譯」是事件組成的基礎條件和要素,它是參與事件的人的延伸。轉譯的存在、運轉和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事件的走向,進而影響歷史行程。且這種「媒介」的視角可以擴充套件至更廣闊的領域,媒介既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一種「中介」,媒介作為「工具」帶來歷史性的社會變革,如印刷術的產生顛覆了舊有的知識傳統,改變了社會結構;媒介作為「中介」影響甚至主導歷史的走向,如轉譯的存在對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的國家之間的交往產生深刻影響。透過「媒介」的視角,才能將曾經那些大眾以為「不證自明」的歷史事實明白地擺在眾人面前。
作者:高學姣
文:高學姣編輯:周怡倩責任編輯:朱自奮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