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塔山阻擊戰,究竟有多重要,蔣介石:「黨國之敗,始於塔山」

2024-07-21歷史

塔山阻擊戰的歷史意義

1949年3月,北平西郊機場,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一場閱兵儀式,毛主席乘車緩緩駛過塔山英雄團的旗幟時,特意讓車停了下來,駐足良久後說道: 「這是錦州作戰的英雄部隊!」 毛主席的這一舉動,既展現了他對錦州戰役取得勝利的充分肯定,也從側面顯現出這場戰役的重要性;

錦州戰役是遼沈戰役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攻堅戰,塔山阻擊戰又是錦州戰役中最慘烈最重要的防禦戰,它的成敗可以說影響了整個遼沈戰役的結局,在相當程度上左右了解放戰爭的行程。

蔣介石在錦州失守的第二天,特地乘坐專機飛抵葫蘆島,最後一次巡視了這個讓他牽腸掛肚的地方,專機在塔山上空盤旋數周,最後黯然離去,他怎麽也想不通自己十幾萬部隊,在海軍和空軍加持下,竟然被解放軍阻擊在一馬平川的小小塔山寸步未進, 後來在回憶錄中蔣介石這樣寫道:「黨國之敗,始於塔山。」

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到2014年的26年間,陸續有9位參加過塔山阻擊戰的開國將軍死後把骨灰歸葬於此,他們分別是:原四縱總司令,開國中將吳克華;原四縱副總司令,塔山戰役指揮員,開國中將胡巫師;原四縱政治委員,開國中將莫文驊;原四縱副政治委員,開國中將歐陽文;原四縱參謀長,開國少將李福澤;原四縱塔山阻擊戰主力12師師長,開國少將江燮元;原四縱塔山阻擊戰主力12師參謀長,李宏茂少將;原四縱塔山英雄團首任團長,焦玉山少將,原四縱塔山英雄團政委,江民風少將;

作為塔山戰役的幸存者,在9位將軍的心裏,僥幸活著其實是在延續死去戰友的生命,所以死後必然要和戰友們魂聚塔山,當年塔山一戰的慘烈從將軍們一致的行動中完全體現;

塔山阻擊戰背景

時間回溯到1948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深入分析了東北敵我形勢, 毛主席決定抓住有利作戰時機,與國民黨軍在東北進行戰略決戰,徹底解放東北全境;

遼沈戰役戰役開打前, 東北野戰軍在林彪的帶領下經過多年耕耘,已經掌控東北97%的土地與86%的人口, 戰役開始後,國民黨軍被東野分割 圍困在錦州、沈陽、長春等三個主要城市地區, 彼時長春被我軍圍困已久,歷經多次攻堅,已是強弩之末,沈陽和錦州的國軍主力尚存,成為東北的主要威脅;

然而在先攻打長春還是錦州問題上林彪與毛主席發生了分歧,林彪想優先解決長春之敵,再循序漸進往西推進,這樣的戰略是最穩妥的,主席則認為打蛇就要打七寸,雖然攻打錦州是一步險棋,但是一旦攻下錦州,東北國軍的後路將被徹底切斷,解放軍將會對東北國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攻打錦州林彪心裏最大憂慮並不是東北本土國軍,這一部份國軍他當時已有應對之策,能夠完全鎖死,林彪真正的憂慮是蔣介石如果從外部調兵,該如何應對,在已有部署的情況下,要應付這部份外來勢力,一來會大亂他的戰略部署,二來是他沒有足夠的兵力用來調派了,而且,葫蘆島、錦西距離錦州不到40公裏的路程,蔣介石的增援部隊一旦突破這段距離,東野將非常被動,如果此時衛立煌再從西邊攻來,那麽東野的處境將十分危險,這是他始終下不了決心攻打錦州的原因,一向沈穩的林彪生怕國民黨東西夾擊、顧此失彼;

最終林彪還是聽取了中央軍委的建議,放棄強攻長春,轉而調頭攻取錦州,力求圍點打援,切斷國民黨主力之間的聯系,這個決定在日後看來是影響深遠,顧全大局的。

塔山阻擊戰雙方部署

攻打錦州的戰略方針一定下來,東野上下立馬開展行動,順利切斷北寧路,阻隔了沈陽衛立煌軍團與錦州範漢傑軍團的聯系,形成了對錦州的合圍之勢;

為解錦州之圍,蔣介石曾命東北「剿總」衛立煌派兵增援錦州,但是衛立煌貪生怕死,根本不聽蔣介石調派,蔣自知事態緊急,親自飛赴北平向華北「剿總」傅作義要了幾個軍的兵力,包括第62軍3個師,第92軍2個師以及以及獨立第95師,經由海路火速到達葫蘆島,連同錦西原駐軍11個師團共計10萬余人,由上將侯鏡如全權指揮組成援錦「東進兵團」;

同時蔣介石命令沈陽衛立煌手下廖耀湘帶領5個軍組成援錦「西進兵團」與葫蘆島「東進兵團」形成鉗形攻勢,準備從東西兩面夾擊我軍攻錦主力,在範漢傑的忽悠下,蔣介石為鼓舞國軍勢氣,甚至親臨葫蘆島督戰, 塔山一戰的意義對於雙方來說都是關乎生死的至要之戰。

塔山,位於錦州以西30公裏,距離葫蘆島僅5公裏,是個不過百余戶人家的小漁村,塔山無塔也無山,四周都是起伏平緩的小坡地,幾乎無險可守,按說這麽一塊彈丸之地不應該成為兩軍爭奪的關鍵要塞才是, 但塔山乃遼西走廊的咽喉,關寧鐵路和公路橫穿整個村子,國軍要想從葫蘆島馳援錦州,塔山是必經之路;這就決定了塔山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林彪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國軍「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的聯合攻勢,迫使林彪不得不在原來部署的基礎上做出戰略調整,抽調四縱、十一縱和兩個熱河獨立師奔赴塔山擔任阻敵任務,為東野5個半攻錦主力部隊爭取戰場主動權;一縱部署在錦州和塔山之間擔負總預備隊之責,既可以策應錦州,亦能在塔山需要增援之時立馬到位;在應付國軍沈陽來犯的「西進兵團」上林彪留了4個縱隊,而圍守長春的部署不變,繼續由獨立師承擔;

在塔山阻擊戰的人選上, 林彪任命能打苦戰硬仗,一路從紅軍班長晉升到師長的胡巫師親自上陣指揮; 當時東野對這場戰役預估的死亡人數是10000人,正因為如此,林彪在最開始的戰前動員上,就讓擔任阻援主力的四縱總司令吳克華立下軍令狀,守不住塔山就殺頭,整個四縱上下,對誓死守住塔山有了強烈的共識;

蔣介石對塔山的認識其實也非常到位,在葫蘆島督戰會議中他說:「我軍增援部隊已順利到達葫蘆島,隨時準備出兵東進,對林彪犯錦州之主力實行關門夾擊,這是一個鎖鏈式的整體戰術方針,務必將林彪主力消滅在錦州,其中最重要一環便是你們能否如期攻占塔山,我能預祝各位成功嗎?」

雙方都認定在塔山展開大戰,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塔山成為決勝之地,不容有失!

塔山阻擊戰過程

10月10日,塔山阻擊戰正式打響,國共雙方總共激戰6天6夜,從清晨到深夜,炮火聲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戰況進行到最激烈的第三天,被蔣介石寄予厚望的95師抵達前線,隨即對四縱展開了猛烈攻勢,國民黨軍采取了波浪式車輪打法,輕重機槍掩護,團營軍官沖鋒在前,督戰隊在後,24小時內竟發起了8次沖鋒,他們的敢死隊,有的甚至已經摸進了塔山的第一道戰壕,周圍都是槍炮迷霧,雙方不得不刀刃相向,戰況十分激烈,如同「絞肉」戰場;

僅僅13號這一天,國軍傷亡一千兩百四十五人,四縱也付出了一千零四十八人傷亡的代價,守衛塔山第一道防線的三十四團,戰至全團僅剩二十一人,戰損比高達1:1,防禦工事被摧毀,解放軍就用屍體堆砌成掩體繼續防守,在如此的頑強抵抗下,就連國軍王牌,號稱戰無不勝的95師,也直接減員一半以上,在4縱所有戰士頑強拼搏,不怕死、不服輸的精神下,國民黨軍始終未能跨過雷池一步;

廖耀湘看到「東進兵團」久攻塔山不下,自己也停滯不前不敢西進與解放軍進行決戰,這為我軍攻打錦州提供了寶貴的時機,10月14日,攻錦戰役正式打響,歷經31小時的艱苦奮戰之後,錦州範漢傑兵團被徹底殲滅,隨著錦州城的攻陷,15日晚塔山阻擊戰結束;

塔山阻擊戰國軍失敗的原因

此役我軍共殲滅國軍7000余人,國民黨軍的鬥誌被完全摧毀,不僅打垮了國軍有生力量,也把廖耀湘兵團打得畏畏縮縮,始終不敢向前一步,不過我軍也有3000多名戰士犧牲。

拋開我軍的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塔山阻擊戰解放軍能夠取得勝利,和國民黨「東進兵團」指揮集團臃腫也有很大關系, 一方面蔣介石到處調兵遣將,打亂了各個國軍派系的部署,底下的士兵心生不滿,根本不服從指揮;另一方面東北的國軍高層將領官職相近,當有分歧時各執己見誰也不服從誰,可以說國民黨軍隊從上到下都是貌合神離的狀態,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

要知道戰場情況是瞬息萬變,指揮官分歧不一,等討論完畢統一意見之後,黃花菜都涼了,塔山阻擊戰中,闕漢騫指揮衛立煌的葫蘆島駐軍,底下官兵根本不聽從指揮,同時,蔣介石生性多疑,對將領放權不夠,稍有不滿意便對戰場橫加指揮,東進兵團就先後更換了闕漢騫、羅奇、侯鏡如、陳鐵四名指揮官,如此兒戲的戰略部署,又怎麽能打塔山阻擊戰這樣的硬仗呢?

同時國民黨內派系林立,各自之間只管自己的利益,根本沒把蔣介石的命令真正放在心裏,衛立煌在東北戰場與蔣介石意見一直相悖,完全不同意蔣介石馳援錦州的戰略部署,他怕一出遼西就會被林彪團滅,但蔣介石畢竟是老大,迫於無奈,只好派廖耀湘做做樣子,壓根兒沒考慮過錦州範漢傑的生死存亡;

更搞笑的是廖耀湘出兵後竟然朝著錦州反方向移動到新立屯、彰化一線,美其名曰切斷解放軍補給線,並找來記者大肆報道,彰顯自己「賣力工作」,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正是因為廖耀湘的不作為,我軍在塔山阻擊戰才有喘息之機,才能夠在戰役中多次擊退國軍「東進兵團」,為解放軍順利奪取錦州奠定了基礎。

國民黨軍在塔山阻擊戰中還鬧出來不少笑話,其空軍戰鬥機向地面投放炮彈時,分不清敵我,炸死了趙子龍師一個連幾十號人;海軍艦艇在投入戰鬥之後,也只是象征性地打了幾十發炮彈,根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實力,由此可以看出,國民黨內部各部隊之間充滿嫌隙,缺乏合作基礎,形成不了合力,這也是其在戰役中雖然擁有裝備優勢,但是卻失敗的原因之一;

塔山阻擊戰的勝利徹底破滅了蔣介石想要在東北翻盤的計劃,此時他再也無暇顧及東北,因為,劉伯承、陳毅的大軍已經在淮海伺機待發。

對林彪塔山阻擊戰必勝決心的分析

其實在塔山阻擊戰第二天,林彪就向中央發出電報,說一定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林彪之所以能有如此的信心,可以歸結為幾個方面:

第一是他胸有成竹的部署,整個塔山阻擊戰,林彪派四縱和十一縱承擔主要防守責任,後面有一縱總預備隊托底,他是比較放心的;

第二是他對國民黨軍各個派系之間用兵心理的極致觀察,戰爭打了一天之後,廖耀湘兵團懶懶散散始終不敢馳援,這給林彪吃了定心丸,讓他能夠放下心來專心應對「東進兵團」進攻;

第三就是林彪治軍的紀律性,在塔山阻擊戰給前線的回電中他說:「告訴程子華,我不要傷亡數位,我只要塔山!」

第四就是戰役開始前,林彪已經將塔山阻擊戰的重要性傳達給了各個縱隊司令,讓他們立下軍令狀,守不住就要殺頭,大家都做好了一場惡戰的準備;

從這幾點我們可以看出,林彪對戰場的理解是極其深刻的,這些都是身經百戰之後才能體現出來的獨特氣質;

當然解放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靠的不僅僅是指戰員們的指揮藝術,還有戰士們心中為正義而戰為人民而戰的終極信仰,這是他們能夠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根本原因;

戰後在塔山阻擊戰中表現最英勇、死傷最多,奉獻最大的三個團分別被授予塔山英雄團、塔山守備英雄團、白台山英雄團的榮譽稱號;

如今這些英雄團隊依舊堅守在祖國各地,成為中國人民最堅強的後盾,只要祖國一聲召喚,必將有千千萬萬的年輕戰士,像他們的先輩一樣前赴後繼,為他們深愛的祖國書寫最壯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