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5年,毛主席赴重慶談判,上飛機前看到李克農哭了,開了個玩笑

2023-12-18歷史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1945年8月28日,延安機場人頭攢動,在眾人的註視下,毛主席緩緩走近飛機,準備開啟自己的重慶之行。

而在機場送別時,李克農握著毛主席的手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見狀,毛主席開了個玩笑,李克農破涕為笑,在場者也無不歡喜。

那麽,李克農為何要哭泣?毛主席又講了什麽呢?

和平在望,風波再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意味著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抗日勝利後,全國人民歡呼雀躍,準備迎接和平、幸福的生活。

然而,蔣介石卻想盡一切辦法攫取權力,妄想建立全國性的獨裁統治,顯然,這與共產黨的理想相悖,與發展民族工業、爭取人民自由的基本要求也是南轅北轍。

在抗戰勝利前,毛主席就表示過,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共同推動中國的發展。

然而,蔣介石卻赤裸裸地暴露出自己的野心。

他一邊詆毀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所作出的貢獻,一邊在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揚言,「今天的工作,就是消滅共產黨」、「只有消滅共產黨,才能達成我們的任務」。

與此同時,蔣介石還調動國民黨精銳力量,在東北、西北等多個地區,對我軍發起攻擊,試圖將沖突擴大化。

蔣介石既想挑起全面內戰,又不想落人口實,於是打算將責任全部推到共產黨身上。

8月14日,蔣介石就給毛主席發來第一封電報,邀請毛主席「惠臨陪都,共同商討」,還表示「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

蔣介石的算盤打得很響——如果毛主席不去重慶,他便以此為借口指責共產黨拒絕和談,而如果毛主席去了,他可以提出過分的條件,讓其交出軍隊和解放區。

此外,蔣介石還在輿論場上動起了手腳,發完電報後,他立即將內容在各大報紙刊登出來,並高調宣布,國家的未來寄希望於這次談判。

毛主席自然清楚蔣介石的為人,但和蔣介石有所不同的是,毛主席十分盼望和平的到來。

因此,在決定是否前往重慶之前,毛主席特意找到了時任中央情報部副部長的李克農,讓他查一查蔣介石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

順藤摸瓜,破獲陰謀

李克農,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卓越的領導者與指揮者。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李克農便追隨周總理,在上海工作,一度潛伏在國民黨特務頭子徐恩曾身邊,搜集了大量機密情報。

1931年,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敵人掌握了地下黨員在上海的全部部署,就在危急關頭,李克農及時將情況匯報給周總理,地下黨組織得以及時轉移。

李克農也被譽為「黨的秘密工作四傑」之一。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國內形勢一片混亂,又是李克農協助周總理、葉劍英前往西安,推動了事件的和平解決,也為國共第二次合作創造了條件。

作為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傑出的情報工作者,李克農敏銳地意識到,蔣介石正在醞釀一個更大的陰謀。

在接到毛主席的命令後,李克農第一時間派人,對邊區政府交際處的周勵武和羅伯倫進行嚴密監控。

為何要註意這兩個人呢?原來,他們名義上是國民黨派來與延安方面聯絡的軍事參謀,但實際上卻是軍統的高級特務。

此前,李克農已經摸清了二人的底細,但一直沒有聲張,想著日後留作他用,沒想到,這麽快二人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

經過特偵部門的日夜監控,果然發現了

周勵武

、羅伯倫與國民黨秘密通電的情況。

於是,李克農又想方設法,拿到了二人手中的密碼本,逐字逐句破譯了密文。

密文內容顯示,蔣介石果然沒有打算和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拖延時間,為全面內戰做最後的部署。

不僅如此,蔣介石還認為,毛主席絕對沒有膽量前往重慶。

得知真實情況後,毛主席決定將計就計。

在給蔣介石的回電中,他對重慶談判只字未提,隨後,他又主動與周、羅二人會面,稱「暫時不打算去重慶」。

這下子,周、羅更加肯定,毛主席無意前去談判,他們火速將情報傳遞到重慶,見狀,蔣介石還得意忘形地表示,「果然不錯,毛澤東決無赴重慶的膽量」。

於是,蔣介石又發了第二封電報,催促毛主席盡快前往重慶,向毛主席發動所謂的「和平」攻勢。

23日,蔣介石向毛主席發出第三封邀請電,點名要與「毛先生商談」,李克農也對毛主席說,「蔣介石把弓拉得這麽滿,該是弓弦拉斷之時了。」

28日,毛主席便擬定了第三封回電,表示,「鄙人亟願與先生會見,共商和平建國之大計。」

而對於特務周勵武等人,李克農一方面對毛主席赴渝的決定嚴加保密,另一方面則是給周勵武一個毛主席不去重慶的假情報。

而當周勵武的情報擺在蔣介石眼前時,毛主席等人已經登上了前往重慶的飛機。

機場告別,淚灑當場

毛主席之所以這麽做,是要以退為進,為談判爭取優勢。

三封電文發完,毛主席已經將談判與否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一舉打亂了蔣介石的部署。

在此過程中,李克農偵破密文,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毛主席決定親赴重慶談判,黨中央的其他同誌卻有諸多顧慮。

雖有美蘇擔保,但蔣介石兩面三刀慣了。

然而,毛主席卻毅然表示,「去,可以取得全部主動權」,「蔣介石有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簽字權在我手」。

與此同時,毛主席也對最壞的情況最好了打算,「坐班房也不怕,最好是軟禁,我正是要在那裏辦點事情」。

8月28日毛主席來到延安機場,準備登上前往重慶的專機。

前來送別的人絡繹不絕,他們既欽佩毛主席過人的勇氣,也擔心他在重慶的安危,尤其是李克農。

在長期的隱蔽戰線工作中,他早已見識過國民黨狠毒的手段,對毛主席此行尤為擔憂。

他先是向隨行衛隊的同誌們詳細地介紹了任務,在和毛主席握手時,李克農的眼睛濕潤了,哭了,他放心不下毛主席的安全。

李克農多次在重要任務中保護毛主席的安全,毛主席自然清楚他對自己的感情,於是,毛主席沒有松開李克農的手,而是跟他開起了玩笑,

「克農啊,男兒有淚不輕彈嘛!你怎麽用鹹豆豆送我呀?這回去重慶,剛好和分別20年的蔣介石見面,有什麽不好……」

毛主席輕松的口氣、幽默的言辭,一下子就緩解了現場沈重的氣氛,李克農也破涕為笑,將毛主席送上了飛機。

意氣風發,風靡重慶

重慶之行,除了安保工作,毛主席的形象問題也非常重要。

長期以來,毛主席習慣了艱苦樸素的風格,穿的是帶修補程式的衣服、襪子,戴的是破草帽,在延安時,他不修邊幅的親民形象,也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但此次與蔣介石會面,國際社會也在密切關註,更何況近20年來,國民黨都在不遺余力地抹黑、歪曲毛主席和其他高級領導人的形象。

正因如此,周總理認為,一定要為毛主席設計出良好的形象,最終他決定,將考克帽推薦給毛主席。

考克帽造型考究,拿破侖戴過,孫中山先生戴過,周總理自己也戴過,將帽子拿給毛主席時,周總理解釋道,

「主席手中拿著帽子,稍有揮動,顯示出來則是扭轉乾坤的力量。」

毛主席接過禮帽,笑著說道,

「你想得周到得體,我們到重慶,得顯示出解放區萬眾一心的力量,這頂帽子,我戴了」。

當天下午,毛主席抵達重慶,當飛機艙門開啟,毛主席緩步走下舷梯時,機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毛主席頭戴盔式帽,面帶笑容,既威嚴又親切地揮手致意,現場的氣氛瞬間達到了頂峰。

這一幕,還被記者拍攝下來,出現在各大報紙頭版頭條,毛主席此行,不僅展現了勇氣,也彰顯了共產黨人獨特的風采。

廣交朋友,贏得談判

抵達重慶之初,毛主席與多年故交柳亞子重聚,之後還將【沁園春·雪】贈予他。

在經過吳光祖多渠道對改內容進行了核對後,11月14日,【西方夜譚】副刊率先發表了【沁園春·雪】,引發了全城熱議,文化界爭相寫和詞。

不僅如此,在談判期間,毛主席海喜歡四處走訪,上至國民黨內部的民主人士,下至普通工人、販夫走卒,包括一直陳立夫、戴季陶等人。

此前,蔣介石曾動員文宣系統,將共產黨人汙蔑為「赤匪」,但毛主席的睿智與風度,很快折服了重慶各界,令蔣介石的抹黑行為前功盡棄。

毛主席在重慶有多受歡迎呢?

談判前期,毛主席曾詢問國民黨元老章士釗對時局的看法。

章士釗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在毛主席手中寫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八個大字,提醒毛主席註意安全。

國民黨行政院的錢劍夫,也非常關註毛主席的一舉一動。

得知毛主席習慣在居住的桂園附近散步時,他馬上想到,重慶魚龍混雜,各方勢力你爭我奪,毛主席貿然走出警戒區,很可能遭遇危險。

於是,錢劍夫托人給毛主席送去字條,上面寫著,「晨風加厲,白露為霜;伏莽堪虞,為國珍重。」

所謂「伏莽」,出自典故「伏戎於莽」,「戎」指兵事,「莽」即密林,言下之意,希望毛主席留意暗處的敵人。

毛主席心領神會,除安排好的行程外,不再隨意走動,規避了很多風險,

當然了,即便受到來自各方的支持,談判過程仍然十分艱難。

蔣介石根本沒有達成協定的意願,談判中總是「漫天要價」,比如,只願給共產黨12個師的編制,僅為我軍期望的五分之一。

好在,毛主席巧妙地利用上黨戰役中我軍取得的巨大優勢,不斷在談判桌上給蔣介石施壓,周總理也積極聯絡赫爾利,戳穿蔣介石的陰謀。

10月10日,國共雙方最終達成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毛主席也於11日返回延安。

結語

可就在1946年6月底,蔣介石悍然撕毀【雙十協定】,挑起了全面內戰。

不過毛主席的重慶之旅,充分展示了共產黨人熱愛和平的立場,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也徹底贏得民心,後續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您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