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朱劉周任五大書記,還有兩位候補書記,他們是誰?結局如何

2024-01-28歷史

說起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團隊,人們常常會想起那個由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組成的鐵三角。這個由三位偉大領袖構成的黨中央核心領導團隊,自紅軍長征開始,一直持續到抗日戰爭全面勝利之前,經歷了整整10年的風雨歷程。

而這段時期,也恰是中國革命最危險、最困難,變數最大的時期。

圖1顯示,他們三人的協同配合,構建了一個覆蓋黨政軍、內外統籌的強韌核心團隊。他們的集體智慧和卓越領導力,帶領著中國共產黨和軍隊克服重重困難,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全面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5年6月,抗日戰爭即將結束,中國革命即將翻開新的篇章。隨著革命事業的發展和革命隊伍的壯大,需要進一步加強集體決策和領導力量,同時還需要建立更精細化的領導和管理分工。

經過以毛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研究決定,正式成立中央書記處,作為中共中央的核心領導機構。

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一中全會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和任弼時被推舉為中央書記處的成員。然而,在中央書記處班子已經成型後兩個月,毛澤東突然提出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中央書記處增加候補書記。

這次增加候補書記的原因是什麽?為什麽會有兩位候補書記?在黨內有如此多優秀人才的情況下,為何提名這兩位?

1945年6月,中共中央設立了中央書記處,並選出了「毛朱周劉任」五大書記。這些決定都是經過多次集中研究才做出的,是為了適應當時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進行重大組織和領導變革。

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核心領導層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重大轉變。在七屆一中全會正式推選前,毛澤東領導的核心團隊對中央書記處的設立和分工進行了集體研討和科學設定,結合當時的革命發展和工作需求,明確了5位中央書記處書記的分工。

圖3中的五位領導人分工明確,毛主席負責全面工作和軍事戰略,朱德負責軍事指揮和黨內紀律管理,周總理負責統戰和外交,劉少奇負責城市經濟和農村土改,任弼時負責黨政組織、辦公和後勤內務。

兩個月後,毛主席提出增補兩名候補書記,這是由當時一個重要的事件引發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中國人民慶祝抗戰勝利的同時,8月20日,毛主席接到了蔣介石的電報,邀請他前往重慶就國共兩黨的進一步合作問題進行商談。

蔣介石提出了「國共合作」的倡議,希望能夠延續國共兩黨之間的合作精神,共同為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做出貢獻。這次合作將會對國家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讓我們一起期待並支持國共兩黨的進一步合作。

蔣介石對真正的國共合作一直持排斥態度,只在對自己有利時才會合作。毛主席對蔣介石的心理十分了解,認為在抗戰勝利後,共產黨對蔣介石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他可能會重新調轉槍口。

盡管蔣介石在電報中表示願意和談,但毛主席對他並不信任。經過深思熟慮,毛主席決定還是要前往重慶,進行國共的和談。

國民黨公開邀請毛澤東進行合作談判,全球媒體紛紛報道。毛澤東如果不去,可能會被誤解為不配合談判,不願意合作。

如果去,可能存在巨大的風險。然而,毛澤東決定勇往直前,無論蔣介石的目的是什麽,作為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他肯定要出席。

周恩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成員之一,負責統戰與外聯事務,與國民黨的合作談判是他的重要職責之一。他的智慧和談判能力使他成為這種最高級別的國共合作洽談的最佳主談人選。

此外,中央書記處的其他五名書記也一同前往。

毛主席和周總理深知,他們的重慶之行充滿風險,萬一出現狀況,中央書記處的五位領導人將變成四人,對中央的領導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作為書記處主席的毛主席,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以防萬一他和周總理無法返回。這也成為他最為關註的問題。此外,他還必須考慮到他們前往重慶進行國共合作談判的時間可能較長,如果時間過長,書記處的工作可能會受到他和周總理缺位的影響。

因此,這方面的考慮也不可忽視。

圖8:為了應對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局勢,以及有序進行中央領導工作,毛主席在動身前兩天召開政治局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毛主席親自提名了兩位候補書記,他們分別是陳雲和彭真。

陳雲出生於1905年,早年喪父喪母,後被外祖母撫養並過繼給舅舅。然而,舅舅家的生活十分清苦,陳雲因此未能完成學業,只能在印務館當學徒。

這段學徒生活不僅使陳雲透過讀書看報掌握了更多知識,也讓他接觸了進步的革命思想,形成了救國救民的世界觀。

陳雲不僅參與了五四運動,還以印務館工人的名義參加了多次罷工和上海工人起義。1925年,陳雲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員之一。

陳雲,從一個印務館學徒到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領導人,他的生涯豐富多彩。他在大革命時期,不僅參與了工人武裝起義,還領導了農民運動,這使得他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多面手。

他的領導風格既有低調內斂的一面,又有大開大合的一面,這種獨特的個人魅力使他備受人們的敬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陳雲更是參與了多項領導工作,他的領導能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陳雲被譽為黨內「多面手」人物,他的領導才能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

陳雲的多面手能力和處理復雜問題的智慧使他在共產黨的領導來集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的豐富經歷和深度介入多個領域的實踐,使他具備了「萬金油」的能力,無論在城市工人、鄉村農民、領軍作戰還是黨政管理、經濟事務等方面,他都能遊刃有余地應對各種挑戰。

這種多才多藝的素質,使他成為共產黨的領導來集體中的重要力量。

當毛主席在1945年8月考慮增補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時,他需要的是一個多面手,因為與周總理的分工涵蓋了全面工作、軍事、統戰、外宣、外聯、外交等多個領域。

然而,黨內當時最多的是軍事領域的人才,跨領域的奧特復合型人才則相對較少。陳雲,正好符合這一要求。「那就讓陳雲擔任第一位候補書記吧。」

毛主席提議後,周總理、朱總司令、劉少奇和任弼時四位書記都一致表示贊同。

在1937年11月,陳雲前往新疆支援並接管李先念率領的西路軍剩余部隊返回延安後,他被任命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然而,這個時期的中央書記處書記與1945年6月設立的中央書記處書記,雖然單位和職務名稱相同,但其本質卻有很大的不同。

陳雲擔任的1937年中央書記處書記主要負責黨務工作,並且沒有獨立工作的性質,而是需要協同和配合其他人員。

然而,1945年6月重組後的中央書記處書記則完全不同。

圖13中央書記處已經升級為中央核心領導機構,涵蓋了黨政軍所有領域的工作。每位書記都有獨立且專業的分工,是特定領域的最高決策者和管理者。

當毛主席確定了名單並征求陳雲的意見時,陳雲最初有些猶豫,因為他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勝任。然而,毛主席的微笑和肯定的話語讓陳雲決定接受這個挑戰。

他明白,一旦毛主席做出了決定,就很難改變。因此,陳雲接受了增補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的提議。為此,毛主席專門把彭真叫到自己的窯洞裏,親切地詢問他的想法。

圖14中的彭真對於這一點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與他的信念"我與恩來不久將要去重慶,我們此行面臨很大的危險,可能老蔣已經設下了陷阱。

為了保障革命事業和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我和恩來真的出了問題,你們兩位可以立即接手。"

主席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這個決定的原因。然而,彭真表示自己無法與陳雲相提並論,他不僅經驗豐富,而且是個多面手。

他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擔心不能勝任主席的重任。

彭真沈思著,眼神中充滿了憂慮。他深知這個新的書記處的重要性,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明白,這個職位的級別與他以往的工作相比,提升了好幾個層次,他真的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

「彭真同誌,你現在可不能退縮。」毛澤東主席的笑容溫暖而堅定。他看著彭真,接著說道:「大家都知道陳雲是個全面的人才,你彭真也不遜色。」

彭真聽到主席的贊揚,雖然感到壓力山大,但也不便再推脫。他深吸一口氣,決定挑戰自我,接受這個重任。

歷經多年革命生涯的洗禮,圖16深知真正的革命者無論何處都需要挺身而出,面對壓力也要勇往直前。他明白新的中央書記處的書記一職責任重大,肩上擔子沈重。

但慶幸的是,他只是被增補為候補書記,這主要是為了應對當前局勢的變化。「那麽,你是同意了?」從彭真的表情中,毛主席已經大致猜到了答案。

「既然主席如此器重我,我也唯有直面困難,迎接挑戰。」

彭真註視著毛主席,語氣中充滿了敬仰:「您和周書記,為了國家和人民,連生死都不顧,只為了達成共識。我雖然在大後方,但是我接手的工作也同樣重要,沒有什麽是我不能做的。」

毛主席聽到此話,高興地站了起來,拍了拍彭真的肩膀,微笑著說:「在1946年8月26日,我們增補了陳雲與彭真兩位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並進行了工作部署和交接,確保了後方的安全。

8月28日,我和周總理啟程前往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國共合作的談判。」

歷經40多個日夜的談判,毛主席最終於10月11日成功返回延安。在這段他與周總理離開的時間裏,盡管書記處三位書記和兩位候補書記的接替,中央的工作不僅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順利有序地推進。

陳雲與彭真在隨後的革命鬥爭與新中國建設中,始終肩負著重要的領導工作。特別是在鄧小平同誌領導的改革開放時期,他們更是積極擁護並貫徹小平同誌的政策,為現代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