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日本怎麽從封建軍隊轉為近代化軍隊的?

2024-01-24歷史

一、兩場內戰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幕府大將軍德川率領10萬聯軍(實數,幕府中央軍+西南大名藩軍)圍攻長州藩,卻被3500人的奇兵隊抵抗住了。

現在看來也還感覺不可思議,總懷疑日本人是不是虛報了數據,對戰雙方人數差距太大了。

細看了下才明白,奇兵隊能以小抗大的主要因素是裝備了從西洋進口的新式武器。

我們熟知的米涅步槍當時已經開始在西方各國得到運用,米涅步槍跨時代、極具影響力發明是在槍管內壁和子彈上刻畫膛線。

膛線減少子彈在槍管裏的摩擦力,大大加強了子彈射出威力,其在500公尺射程的命中率50%,100公尺射程的命中率高達95%。

跟同時代德川幕府的裝填慢、射速低的鳥銃相比,米涅步槍可以說是單方面屠殺的利器。

武器代差能造成恐怖的殺傷比,清朝與英法聯軍的通州六裏橋之戰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那時候,也就是在長州圍攻戰的發生六年前,清朝的鐵帽子王僧格林沁率領1萬滿蒙騎兵以及2萬漢八旗步兵迎戰8千英法聯軍。

在英法聯軍新式膛線步槍及火炮的攻擊下,清朝傷亡三千多人,而英法聯軍僅死亡12人。

如今輪到還是以鳥銃、刀劍及弓箭為主的幕府軍隊感受武器裝備差距的後果。

不單單在新式武器方面,奇兵隊還按照荷蘭的【步兵操典】嚴格訓練,步兵操典最強調的讓步兵的佇列更加疏散。

這樣3500名持散兵式佇列+米涅步槍的奇兵隊將10萬名持密集佇列+鳥銃刀劍的幕府聯軍打的滿地找牙。

此戰過後,新武器的威力轟動了整個日本。

深受震撼的德川幕府也開始接觸西洋各國,購買新式武器,培訓士兵。

如果給德川幕府一點時間,完成軍隊改革的話,藩地大小僅有駐馬店一半面積的長州藩根本不是對手。

但還沒等德川幕府著手準備,九州最強藩薩摩藩找到長州藩組成了薩長聯盟開始了倒幕運動。

這些軍隊運用當時先進的武器在和幕府戰爭中一路摧枯拉朽贏得戰爭。

從九州打到大阪京都就像在廣州地區拉起了一支部隊一路北上打下了北京城。這在古代來說難度系數極高,但是在近代新式軍隊的加持下實實在在發生了。

倒幕運動後,明治政府在薩摩藩和長州藩的扶持下建立起來,新政府的軍隊由經歷了將近兩年倒幕戰爭的精兵強將組成。

但初期的明治政府遇到了當年豐臣秀吉的難題,就是各地大名投降太快了。

這些大名手中的武士加起來大概有一兩百萬人,明治政府想要中央集權,就要負擔這些人的薪資,理智的做法是把他們全部裁撤了,實行士農工商四民平等。

什麽武士不武士的,以後大家都一樣,自謀生路,別指著國家養活。

但那又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怎麽辦呢?

這時候明治政府的實際主政人薩摩藩西鄉隆盛提出了征韓論,向豐臣秀吉前輩學習,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戰爭。

況且當時北韓也處於閉關鎖國狀態,兵力孱弱,戰爭失敗風險很小。

只是這一論斷遭到同屬薩摩藩大久保利通的反對,他認為明治政權剛成立,現在還沒有實力攻打北韓,傾向於內部解決矛盾,先咬咬牙內部進行「百萬大裁兵」。

再說,萬一清朝介入,攻打北韓打成了持久戰,可能新生的明治政權就要解體。

這一爭論逐漸在明治政權中分為兩派,一派希望透過攻打北韓,轉移國內矛盾,保持或提升下級武士的階級待遇,是為征韓派。

另一派希望全面西化,實行全民平等,優先解決內部矛盾,精兵簡政,待實力強大了再行攻北韓,是為緩征派。

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沒有一派是愛好和平,都想著攻占北韓,最保守的派系也是緩征,喘口氣再打。

兩個陣營針鋒相對,每日吵得不可開交,沖突日益激烈,互相罵對方是賣國賊。

西鄉隆盛在這種鬧哄哄的狀態下,一怒之下帶著自己陣營的官員和部隊從東京回到了老家薩摩藩的大本營鹿兒島建立新式軍校,開始招兵買馬。

緩征派等征韓派全離開了中央後,便開始實施四民平等,在全國範圍內裁撤下級武士。

各地不斷有下級武士發動叛亂,主政的大久保利通對這些武士絲毫不手軟,發現一起槍斃一起。

很多不滿的下級武士紛紛前往鹿兒島去找西鄉隆盛。

這時候的鹿兒島地區不僅擁有著日本陸軍的大型軍火庫,不少下級武士又在此地紛紛匯集,簡直是巴爾幹半島那樣的火藥桶。

更加危險的是西鄉隆盛開辦的新式軍校將分校擴充套件到了鹿兒島的137個鄉鎮,正在緊鑼密鼓的培訓士兵、購買西洋新式武器。

這樣下去爆發內戰就是早晚的問題,這讓執政的大久保利通一派憂心不已,便計劃從鹿兒島搬遷軍火庫和暗殺西鄉隆盛。

可惜辦事人員辦事不密,被鹿兒島軍校的學生抓到了,軍校學生們聽到自己敬愛的校長要被暗殺,一時群情激奮,紛紛鼓噪。

最後裹挾了西鄉隆盛起兵,要攻入東京清君側。

於是,明治初期的內戰爆發了,由於是位於西南部的薩摩藩發動的戰爭,日本史稱西南戰爭。

在之前推翻幕府的過程中,大家看到了新式武器的威力,備戰過程中都下血本購買西洋的各種裝備。

我們看下開戰前雙方的兵力和裝備實力。

首先是薩摩軍一方,距離西鄉隆盛開辦軍校才兩三年,軍校學生約1.3萬人,投奔過來的下級武士大概7千人,本來是想多發展幾年再啟動清君側的計畫。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於是又招募了1萬農民兵,湊齊了3萬人的整數。

武器主要以前膛槍為主,前膛槍在此時發展到了巔峰,巔峰的意思就是馬上要被淘汰了,因為前膛槍需要立姿裝填,裝填速度慢,戰場上受彈面也大。

在後膛槍出現後,這些缺點被無限放大。

而政府軍是在薩長聯藩新式軍隊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大都裝備有新式的後膛步槍,軍隊人數約有5萬人。

雙方實力本來就不對等,再加上薩摩藩的海軍基本上掌握在大久保利通一派,西鄉隆盛手中沒有一艘軍艦。

就是說,政府軍可以選擇在九州島的任何一處登陸抄襲西鄉隆盛軍隊的後路,而西鄉隆盛需要不斷分配軍力保證後勤。

更要命的是,當時明治政府已經在除了鹿兒島外的九州地區鋪設了電報路線,政府軍在情報方面優勢巨大。

結果,薩摩軍在攻打九州地區大城市的時候,被兵力占優、情報占優、武器占優的政府軍圍攻。

薩摩軍雖然士氣高昂,舍生忘死當仍然不敵政府軍,鹿兒島的大本營城山也被政府軍攻克。

西鄉隆盛的腰部和膝蓋中彈後讓手下幫忙砍下自己的頭顱,也就是日本說的介錯。

政府軍

薩摩軍

指揮官

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名義指揮官)

陸軍中將-山縣有朋(長州藩)

海軍中將-川村純義(薩摩藩)

陸軍大將-西鄉隆盛(薩摩藩)

陸軍少將 桐野利明(薩摩藩)

陸軍少將 篠原國幹(薩摩藩)

陸軍

新式軍隊58,558人

軍校學生13,000人

下級武士7,000人

農民軍10,000人

海軍

13艘軍艦,2280人

0

武器

裝備

後膛槍(先進),彈藥3500萬發

野戰炮54門

前膛槍,彈藥500萬發

野戰炮20門

戰死

6,843人

5,217人

傷殘

9,252人

約10,000人

在雙方新式武器的攻擊下,很多人在沖鋒過程中死於槍林彈雨,基本沒有肉搏場景。

雙方的傷亡比例都很高,尤其是薩摩軍一方傷亡比例高達50%。

從兩場內戰中可以看到日本軍隊的前進演化成長,倒幕運動的戊辰戰爭還是新式武器對舊式武器,西南戰爭則是新式武器對新式武器。

二、外籍教官對日本軍隊組織體系的改革

戊辰戰場和西南戰爭兩場內戰使得日本軍隊裝備逐步向西方看齊,但是光有裝備對於軍隊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甲午戰爭時期,清朝已經開始洋務運動,軍隊完全參照普魯士進行了改革,其裝備的武器不比同時期日本的差,但是在和日本一戰時一觸即敗。

可見除了武器,情報、組織、後勤等近代軍事方面也缺一不可。

有日本學者指出,日本後來之所以能夠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取勝,離不開一個普魯士人,準確來說是一個普魯士軍事教官。

梅克爾。

梅克爾是德國名將毛奇的得意門生,能讓毛奇看中的人不多。

因為毛奇是德軍總參謀長,他重塑了普魯士軍隊,指揮軍隊在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中獲勝,可以說是德國軍事傳奇人物。

普法戰爭一結束,日本高層就找到毛奇,希望重金聘請普魯士教官在日本擔任陸軍總教官。不僅提供住房傭人,還支付月薪500美元(相當於現在的4、50萬人民幣)。

毛奇推薦了他最優秀的學生梅克爾。

但是梅克爾卻不願意,在他看來日本還未開化,日本本土也沒有葡萄酒,只是師命難違,加上給的夠多,勉為其難答應下來。

梅克爾到達日本後,改變了日本陸軍大學的授課方式,手把手的把日本軍隊帶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之成為了近代化軍隊。

跟之前日本軍隊的區別在於其重組參謀系統、搭建師團體系、組建後勤系統。

首先是參謀系統,在梅克爾到來之前,日本陸軍也設定了參謀系統,但是參謀的作用不明晰,很像是智謀團湊到一起出謀劃策。

梅克爾把德國的參謀制度帶了過來,在他的建議下,日本的參謀本部,這個經常能在抗日影視中出現的部門進行了重組。

改造後分為四個功能,分別是編制作戰計劃的參謀科,負責情報訊息的情報科,負責通訊、運輸的後勤科,編制戰史戰略的教育科。

參謀本部在日本對外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熟知的東條英機就是一名參謀總長。

參謀系統建立後,日本指揮體系得以暢通,但是光有指揮也不行,還需要作戰單元。

此時,梅克爾提出了師團制度,所謂師團,是指能夠自給的作戰隊伍,包括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工兵以及輜重兵。

從明治到昭和時期,日本共編制了355個師團。每個師團下屬幾個聯隊,像我們在亮劍中了解到的阪田聯隊,原型就隸屬於第五師團。

這些師團體系讓日本在戰爭中對軍力如指臂使,披銳攻堅,取得了不少勝利,甲級戰犯中的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等人都曾長期擔任過師團長。

日本軍隊第三個最大的改變是後勤系統,毛奇和梅克爾都非常重視鐵路及兵站的建設,他們認為大規模的鐵路建造能加快軍隊的動員和部署,保證部隊的調動和接應。

這個知識教育對日本軍隊影響深遠,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基本都在鐵路附近活動,可以說能從這裏找到一點原因。

除了鐵路外,日本還設立了陸軍勤務兵團,改良了軍糧與裝備的采購、儲存、主計與分配。後勤主理人的權力非常大,與陸軍省及參謀部的權力等同。

不僅是梅克爾一人,日本那時又高薪從德國引進了不少教官,也派去不少留學生。

只不過梅克爾對於日本陸軍來說是個祖師爺級的人物,他重塑了日軍指揮+作戰+後勤方式,設定的培訓教程一直延續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

除了作戰方式外,梅克爾向學員們灌輸了這樣的思想,即這個世界上無疑存在著無數的困難,但是只要有了頑強的百折不撓之精神和不怕死的勇氣,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

這個道理出發點是好的,非常鼓舞士氣,但是後來日本雜糅了武士道,有點宗教洗腦性質的認為「日本軍隊戰無不勝」。

據說,後來在士兵招生面試的時候,考生會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假如你在行軍過程中突然遇到敵人,你會怎麽做」。

如果你說看敵我兵力對比,戰場環境而定,那就不好意思了,考官想聽到的答案是「包圍起來,殲滅他們」。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南昌艦的女舵手面對記者差不多的問題,就說「思考那麽多幹啥,幹就完了」。

聽起來感覺像是有勇無謀,但是對於普通士兵來說,不怕犧牲,勇於進攻也是優良的品質。

此外,梅克爾還教導日軍要打殲滅戰,要想方設法殲滅對方有生力量,這一點在抗戰初期被日本發揮的淋漓盡致,國共兩黨大量的士兵死亡,根源也在於梅克爾為首的德國教官團的教導。

自此日本陸軍掌握了德軍指揮體系中的組織系統與操作方式,以及命令至上,絕對戰爭的操控與部署方式。

在西南戰爭中政府軍平均發射兩千發子彈才能擊傷擊死一人,完全靠戰備拼死了薩摩軍。

而在轉向普魯士軍事體制後,日本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優秀的近代化的軍隊,贏得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

多說一句甲午戰爭,印象裏只有中日海軍在打仗,其實上就算清政府海軍全軍覆沒,也沒讓清政府到了割地賠款的地步。

主要是日本陸軍太能打了,不到8千人的日本陸軍登陸不到十天就讓6萬多人的清朝士兵在北韓和遼東全線潰敗。

而占據威海衛和遼東半島的日軍對北京城形成鉗制,使得害怕日軍攻入首都的清朝不得不投降。

這時候的日本軍隊已經完全轉向普魯士軍事體制,當時雙方軍隊體制和作戰思想根本不在一個維度,日本重塑了指揮+作戰+後勤的軍事系統,而清朝還是舊的軍事體制。

所以,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為標誌,日本軍隊完成了近代化改革,成為擁有百萬軍隊的軍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