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想見見蕭軍,蕭軍提了一個要求,不同意就沒必要見了

2024-04-17歷史

1938年3月22日,著名左翼作家蕭軍來到延安,毛主席得知後,就派工作人員過去問候。

工作人員見到蕭軍後,對他說,毛主席想見見他,一起聊聊文學。

沒想到,蕭軍卻婉拒了,說自己沒時間,毛主席也很忙,就不見了。

然後,蕭軍又問工作人員,延安準備給他安排什麽樣的工作?

工作人員當然不知道這件事,但他感覺蕭軍既然是文人,那自然就應該安排在文藝崗位上。

結果讓他再次沒想到,蕭軍一聽就火了,大聲說,我想帶兵打仗,如果你們不同意,那我和毛主席就沒有見面的必要了!

工作人員沒想到蕭軍會這麽狂傲,就扭頭回去了,向毛主席匯報了這些情況。

毛主席聽後,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說,蕭軍看來還真是個有脾氣的人,他不想來見我,那我就去見見他吧。

那麽,蕭軍為什麽如此狂傲呢?毛主席又為何如此禮敬蕭軍呢?這就要說到蕭軍的脾氣和經歷了。

蕭軍是遼寧錦州人,父親脾氣暴躁,在蕭軍剛剛7個月大的時候,母親就因為受不了父親的毒打而尋了短見,蕭軍從小在這樣的環境裏長大,脾氣性格自然也受到了影響,變得敏感易怒,到了18歲的時候,就和父親徹底決裂,一個人出去闖蕩。

當時,日本人在東北橫行霸道,蕭軍仇恨日本人,發誓要將日本人趕出中國,就決定參軍入伍。

可是,到了兵營以後,蕭軍發現裏面的情況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無論是各級軍官還是下面的士兵,大家的抗日熱情都不高,而且軍官的軍閥習氣特別重,動不動就打人罵人、克扣軍餉,士兵們也沒有什麽誌向,唯一的目的就是撈點好處,這讓蕭軍很看不慣,就離開了軍營,考入了東北講武堂。

沒想到,這裏和軍營也差不多,都是上級壓著下級,下級連句話都不敢說,有一次,一個軍官在訓練場上欺負一個學生,蕭軍看不下去,就舉起鐵鍬朝著軍官的頭掄過去,幸虧旁邊的同學及時拉住了他,鐵鍬打偏了,否則,這一鍬下去,估計那個軍官的命就沒了!

那個軍官嚇得夠嗆,但也沒敢當場發作,他知道蕭軍不好惹,但是,他心裏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後來就找了個借口陷害蕭軍,把蕭軍開除了。

蕭軍發現這條路走不通,就開始轉向文學創作,發表了很多文章,語言犀利,觀點深刻,還引起了魯迅的關註,把他收為弟子,從此,蕭軍的名氣就越來越大了。

不過,蕭軍的抗日夢並沒有熄滅,他一邊搞文學創作賺取生活費,一邊繼續為抗日事業奔走,還拉起過一支抗日遊擊隊,但因為沒有帶兵經驗,也沒有經費支持,遊擊隊很快就解散了。

無奈之下,蕭軍就來到了延安,希望延安能幫助自己拉起一支隊伍抗日,但讓蕭軍失望的是,延安並不想讓他去打仗,而是想讓他繼續搞文藝,這讓蕭軍很生氣,就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毛主席也久聞蕭軍的大名,在左翼作家裏面有著很高的威望,就決定親自去見見蕭軍。

見到毛主席後,蕭軍有些不知所措,他沒想到毛主席會親自登門來找他,有些受寵若驚。

毛主席拉著他坐下,說自己年輕時也曾想過以武報國,還在湖南新軍當過兵,但發現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就離開了部隊,回去繼續上學。

毛主席的這個經歷和蕭軍很像,一下子就拉近了兩人的距離,蕭軍也沒有那麽緊張了,就開始和毛主席說起了自己的想法,說自己想要更直接地參加抗日,不想待在大後方。

毛主席笑著說,你那本【八月的鄉村】我看過了,寫得非常好,我還看過魯迅先生寫的書評,說讀了這本書後的力量,不亞於打了幾場抗日的勝仗。現在是全民抗戰,在前線當兵打仗是抗戰,在後方鼓舞宣傳也是抗戰,我們都要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裏,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在毛主席的開導下,蕭軍漸漸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最適合幹的還是文藝工作,如果讓他真的去帶兵打仗,不光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戰士們不負責,更是對抗日大業不負責。

從此,蕭軍就沈下心來,繼續從事文藝工作,擔任過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理事、魯迅研究會主任幹事、【文藝日報】主編等等,並協助毛主席整頓了延安文藝,制定了文藝政策,讓延安的文藝事業蓬勃發展起來。

(參考資料:【黨的文獻】【炎黃春秋】【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