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它是華夏初代時主戰兵器,卻也是被人誤解最多的兵器!

2024-01-21歷史

它是華夏初代時主戰兵器,卻也是被人誤解最多的兵器!

中國有一句古話,稱為化幹戈為玉帛,意指消除仇恨,將戰爭轉變為和平。在這句話中,幹和戈是兩種兵器,而這裏的幹指的是防禦性裝備,即盾牌(按古人劃分,圓形為盾,方形為牌),而戈則是中國先秦時期重要的冷兵器之一,統治了中國古代戰場長達千年,直至漢朝以後才逐漸結束歷史舞台。

盡管戈在華夏的初代目主戰兵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現代人對於戈卻存在著深刻的誤解。這誤解部份來源於影視劇中對道具的錯誤還原,再加上一些充滿漏洞的偽科普,導致很多人對戈的真實面貌一無所知。一個廣為流傳的錯誤說法是,戈是一種專門用於車戰的長兵器。據稱,在商周時期,中國尚未有實用的騎兵,而主要的機動作戰兵種是車兵。這些戰車由兩匹或四匹馬拉動,上面搭載著三名士兵,其中一人駕車,一人持弓進行遠端射擊,而另一人則使用戈進行近身戰鬥。戈的獨特造型,類似於鐮刀,被認為在戰車纏鬥中能夠鉤住敵人,因此成為主力裝備。

然而,隨著趙武靈王引入胡服騎射,個體騎馬的機動性得以提升,中國逐漸擁有了實用的騎兵。這標誌著戰車結束了歷史舞台,被騎兵所取代。同時,戈這種兵器也因為與戰車的消失而逐漸式微,被更適合騎兵作戰的戟和槊所取代。然而,這種觀點完全錯誤,甚至連戈的形狀和用途都存在嚴重的誤解。首先,我們必須糾正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即戈根本不是一種長兵器,而是一種短兵器!

在胡服騎射之前,車兵的確是華夏的主力機動兵種。戰車由兩匹或四匹馬牽引,車上搭載三名士兵,分別是禦者(駕駛員)、車左(戰車指揮官,持弓箭遠端輸出)和車右。根據【周禮·考工記·廬人】的記載,車右使用的兵器有五種,被稱為「車戰五兵」,包括戈、戟、殳、夷矛和酋矛。這時的戟是蔔字戟,形狀類似於戈與矛的結合體,而殳則是矛與錘的結合體,即矛頭的尾部帶有一個拳頭大小的小錘。至於夷矛和酋矛,除了長度稍有不同外,暫時還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可以看出,戈和戟是同時出現在車戰五兵名單上的,不存在取代關系。至於槊,更有趣的是,【說文解字】對槊的描述非常簡單粗暴:槊者,矛也。沒錯,槊就是矛,沒有那麽多復雜的花哨。既然車戰五兵中已經有兩種矛,那麽槊或者說矛並沒有取代戈的說法。

【考工記】詳細記載了車戰五兵的長度,其中戈柲長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柲表示柄的長度,尋和常是長度單位,一尋為八尺,一常為兩尋。簡而言之,戈長六尺六寸,殳長十二尺,戟長十六尺,酋矛長二十尺,夷矛長二十四尺。考古學家根據戰國時期挖掘出土的骨質尺發現,一尺大約相當於22-23厘米。據此推算,戈的長度約為1.5公尺左右,遠遠短於其他四種兵器。

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兩三米長的戈,這完全不符合事實。根據【考工記】,戈是最短的車戰五兵之一,主要用於防身,尤其對付試圖接近戰車的步兵。考慮到戰國時期,戈的長度不過1.5公尺,根本不適合用於戰車之間的纏鬥。與此同時,戈並非與戟和矛競爭,而是互相搭配使用。戈在車戰五兵中的定位是用來近身防身的,而不是與其他長兵器競爭。

那麽,為何戈這一初代目主戰兵器最終消失於歷史中呢?戈並非被矛和戟所取代,也不是因為戰車被淘汰而消失。戈的角色是用於近身搏鬥的短兵器,適用於車兵和騎兵的近身防禦。戈的替代者並非戟和槊,而是劍。在商周時期,青銅器是主要材料,青銅劍顯然是貴族專屬,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和耐久使用。因此,普通大頭兵需要一種更廉價、易於生產且耐用的短兵器,於是戈應運而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力的提高和鐵器的普及,劍逐漸不再是貴族專屬,成為大頭兵的主要武器。戈作為劍的低端替代品,逐漸結束歷史舞台。在漢朝時,鐵器取代了青銅器,劍開始普及,甚至走進了百姓家。戈這種低端替代品在歷史中早早地結束,至今很多人對這位初代目主戰兵器的了解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