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楚辭】解讀|屈原【蔔居】作於汨羅江黃陵山蔔居嶺

2024-04-28歷史

蔔居

作者:【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障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蔔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詹尹乃端策拂龜[1],曰:「君將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偷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2]?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3]?寧昂昂若千裏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4]?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籲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譯文:屈原遭放逐,三年未能重返故土。他竭盡才智,忠誠無比,卻被讒言所蔽,心煩意亂,無所適從。於是,他前往拜訪太蔔鄭詹尹,問道:「吾心存疑惑,望先生能為我解惑。」詹尹手持蓍草,輕拂龜背,問道:「您希望我為您解決何種難題?」

屈原沈思片刻,感慨道:「吾該堅守忠誠,坦誠相待;該送往迎來,盡顯禮數;該誅鋤草茅,耕種五谷;該遊歷諸侯,以成賢名;該直言不諱,堅守忠義;該隨俗富貴,茍且偷生;該超然高舉,保真去偽;該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該廉潔正直,自清自愛;該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該昂首挺胸,如千裏駒;該泛泛而行,如水中鳧,與波共舞,以保身全軀;該與騏驥並駕齊驅,爭鋒天下;該隨駑馬之跡,安穩度日;該與黃鵠比翼雙飛,共度良辰;該與雞鶩爭食,務實度曲。此中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道混濁,蟬翼重於千鈞,黃鐘被毀,瓦釜聲聲如雷。讒佞之人高坐廟堂,賢士無名。唉!默默無言,誰能知曉我心中的廉正與忠誠!」

詹尹聽罷,放下蓍草,深感歉意地道:「世間萬物,各有短長,智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您可遵循自己的內心,遵循自己的意誌,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註釋:

[1]鄭詹尹,太蔔之尊名,執掌蔔筮之術。策者,蓍草也,乃筮之用具;龜者,龜甲也,乃蔔之所在。

[2]悃悃款款,誠實勤苦之貌,送往勞來,隨處周旋,巧於應酬。哫訾之間,阿諛奉承,栗斯之聲,獻媚不已。喔咿儒兒,強顏歡笑,姿態各異,一作「嚅唲」,意同而形殊。

[3]突梯滑稽,態度圓融,口齒伶俐,善於迎合世俗之好惡。脂如韋,光滑柔軟,善於適應環境。潔通「絜」,度量圓形之器,楹為屋柱,潔楹之比,喻削方為圓之處世之道。

[4]亢軛者,舉軛與騏驥亢軛,即與駿馬並駕齊驅,寓意奮發向前,不甘人後。

解讀:

【蔔居】是戰國時代屈原創作的一篇散文,該文以屈原與太蔔鄭詹尹的對話為主線,巧妙地展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觀念。屈原運用「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等詩句,以生動的比喻和擬人手法,揭示了歷史上無數的不公與遺憾,抒發了他內心深沈的憂憤與不平。同時,這也彰顯了他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崇高氣節和深沈的愛國情懷。

全文貫穿著「貞」的主題,像一根紅線串起了詩人心中痛苦的掙紮與矛盾。在流放汨羅江的日子裏,屈原深感世態炎涼,心中充滿疑惑與困惑。他向鄭詹尹尋求智慧,提出了關於人生選擇的一系列深刻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映出他在忠誠與世俗、清廉與圓滑、高潔與茍且之間的痛苦抉擇,更展現了他對人性與社會的深刻洞察。

屈原詢問自己是否應堅守忠誠與正直,哪怕這會讓他承受更多的誹謗與傷害;或者他是否應順應世俗,追求富貴與安逸,以保全自身。他還探尋是否應與高尚者為伍,追求崇高的理想,還是與低俗者為伴,過上平淡的生活。在屈原眼中,世界似乎顛倒了黑白,賢良被埋沒,小人卻得誌。這種景象讓他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然而,鄭詹尹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他坦誠自己的智慧有限,無法預測未來,也無法判定哪種選擇是絕對正確的。他告訴屈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智慧也有其邊界。因此,最終的選擇權在屈原自己手中,他應該根據自己的心意與信念去行動。

這段對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屈原內心的矛盾與掙紮,也展現了他對世界的深刻洞察。他深知,無論選擇哪條路,都將充滿挑戰與困難。但他同樣堅信,唯有堅守忠誠與正直,才能實作自我價值。因此,他最終選擇了守護自己的信念與理想,哪怕這意味著他將面臨更大的困境與危險。

【蔔居】不僅是一篇充滿哲理與人生智慧的散文,更是一部揭示人性與選擇的藝術傑作。它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選擇自己的道路,如何堅守自己的信念與理想。同時,它也展現了屈原的高尚品質與不屈精神,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永恒的楷模。在屈原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偉大靈魂在困境中的掙紮與堅守,也感受到了他對真理與正義的執著追求。這種精神力量穿越時空,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追求更高的境界。

-

第二 寫作時間背景解讀:

-

屈原於公元前296年仲春抵達磊石山「大墳」。羅子國是屈氏世襲封地、熊湘祖居的聖地,磊石山形如熊,故而楚人也別稱熊山。屈原所以隱居於此,如同一只隱於林中的鳳凰,靜待展翅高飛的時刻(【哀命】【拾遺記】)。他遵循頃襄王的禁令,「江夏不可涉」,在「江介」之地翹首以盼頃襄王的召喚,期盼能夠「官復原職」。據【哀郢】記載,這九年間,他未曾涉足沅湘,更沒有返回江夏。他在此寫下【思美人】,繼而在祭祀磊石洞庭山的龍神水神的過程中,整理【九歌】。【悲回風】【哀郢】等也在此山所寫。
透過【山海經】【鄂君舟節】【漢書地理誌】以及屈原的【漁父】【涉江】,我們可以清晰地勾勒出磊石山的地理位置:山南為瀟湘、湘水,其北則是江、江淵、九江。磊石山,正是【哀郢】中提及的終極目的地「洞庭(實山)」。正如【山海經】所言:「湘水入洞庭下。」湘水宛如一條飄逸的絲帶,從洞庭山下輕舞飛揚,匯入大江。站在磊石山上,屈原每日都能欣賞到「沅湘」「江湘」交匯的美景,而山下那深邃的【漁父】江潭,便是他心靈的歸宿,也是他詩歌的源泉。

公元前293年,是戰國末年風起雲湧、變革激蕩的一年。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國力蒸蒸日上,猶如一頭覺醒的雄獅,逐步邁向統一六國的征途。而與此同時,南韓與魏國聯手,意圖在洛陽東南的伊闕之地,與秦國一較高下。那一年的伊闕之戰,秦國名將白起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他率領的秦軍猶如狂風驟雨般席卷戰場,斬首南韓大軍二十四萬,令天下震驚。此戰過後,秦國威名遠揚,白起崛起,而伊闕之地,更是成為了見證秦國崛起的歷史烙印。

這一年屈原六十二歲,秦國咄咄逼人的勢頭,迫使屈原自覺的危機四伏感。他還在汨羅(屈原區)一帶苦苦等待回朝的訊息。聽到這些訊息民,苦悶的屈原只能前往黃陵山舜帝二妃廟尋找自己的決策。【湘陰縣誌】圖示黃陵山上有蔔居嶺、湘陰石塘也有一蔔居嶺。則是其文化遺存的見證。說明屈原的【蔔居】很有可能在黃陵廟所為。

-

第三 寫作原因解讀

-

此詩是屈原急迫回朝工作的表達。三年來屈原身處汨羅江畔的流放之地,心卻時刻牽掛著遠方的楚國。所以他渴望能有機會重返楚都,為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福祉繼續獻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這種強烈的願望,在【蔔居】這篇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屈原透過細膩入微的筆觸,描繪了自己內心的掙紮與抉擇。譚寧願選擇真誠忠誠,如同農夫精心耕耘,除草護苗;譚寧願直言不諱,如同清風掠過湖面,坦誠無欺;譚寧願廉潔正直,如同山間的清泉,晶瑩剔透。這些品質,無不彰顯出他對楚國和人民的深深熱愛與責任感。
在屈原的筆下,駿馬與黃鶴成為了他的向往與追求。他渴望與駿馬並肩奔騰,與黃鶴比翼翺翔,這些意象宛如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展現了他對高尚、卓越境界的無限憧憬。他期待與楚國的英才們並肩作戰,共同推動國家的進步與繁榮。
然而,面對世道的混濁與黑白的顛倒,屈原深感無奈與憂慮。他希望能有機會回到楚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一切,讓楚國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他向太蔔鄭詹尹傾訴自己的疑惑與困擾,實則是在尋求指引與幫助,希望能盡快回到楚都,再次為國家盡忠。
屈原的這段文字無疑展現了他渴望回到楚都工作的急迫心情。他對楚國和人民的深情厚愛,以及對自己遭遇的無奈與掙紮,都使他迫切希望能有機會重返楚都,為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福祉再次獻上自己的力量。這份執著與堅定,如同汨羅江畔的巍巍青山,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