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濟南戰役前夕,許世友喝得爛醉,粟裕見狀不怒反喜:此戰必贏!

2024-07-22歷史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註」。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48年濟南戰役,粟裕和許世友分別擔任作戰總指揮和攻城主將,一切準備就緒,粟裕最後與許世友確認作戰計劃時,因許世友喝得酩酊大醉而無法取得聯系。

心急如焚的粟裕剛要爆發,前線兵團政委譚震林一番話讓他轉怒為喜,原來此戰有必勝的把握。

作為這次大戰的總指揮,粟裕雖身經百戰,濟南城能否成功拿下他一直心存忐忑,直到剛才他懸著的心才放下。

此次戰役遠遠不止攻城那麽簡單,除了要拿下重兵把守的城池,還要抵禦邱清泉和黃百韜兩個強大的兵團外援,攻城與打援稍微一個閃失,可能前期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會功虧一簣。

確保戰前每個環節無誤是保證戰爭計劃實施的重要程式,攻城作為主要環節之一,也是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攻城主帥的狀態與戰爭的勝敗直接相關。

終於聯系上的許世友

面對這場大型的攻堅戰,粟裕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盡管已經無數次與軍委討論作戰方案,卻仍然不敢有一絲懈怠,生怕出現任何不應該出現的狀況。

此次戰役解放軍打著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的決心,所以戰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充分有力,32萬大軍的陣營使得我軍在氣勢上先碾壓敵軍。

發了數次電報也沒有得到許世友的回復,他心中忐忑不安,在作戰參謀的聯系下,終於得知了許世友的未回復電話的原因,原來是喝得酩酊大醉。

許世友好酒在軍隊裏眾所周知,可是為此毛主席與他有過約法三章,其中有一條就是戰前不允許喝酒。

大戰當前,飲酒無度,粟裕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一個電話撥給了當時的前線兵團政委譚震林。

本想著沖對方咆哮一頓就來緩解壓力,可是譚震林的回答讓粟裕心中的疑慮頓消,他緊蹙多日的眉頭舒展開來,臉上竟然出現了笑意。

之後他不僅對許世友喝酒的事只字未提,還下令留下幾個值班人員,其他人全部回去休息。

粟裕的這波操作讓無數人心中費解,都十分好奇譚震林究竟與他說了什麽,讓他頃刻間怒氣全無。

見粟裕臉上已無焦慮之態,副參謀長張震前來詢問情況。

「放心,前線一切正常,濟南這場仗我們贏定了。」這是粟裕給張震的答復,語氣中信心滿滿。

看著已有必勝把握的粟裕,譚振林到底對他說了什麽讓他前後態度判若兩人,眾人更加好奇。

譚震林的回答其實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他讓粟裕知道了毛主席對此次戰爭真正布局,這才是根本所在。

毛主席一向的運籌帷幄,深謀遠慮讓粟裕深信不疑。

對於此次戰役,粟裕覺得濟南已是甕中之鱉,所以先將華野主力軍集合一起攻打徐州,來清除邱清泉、黃百韜等外援兵團,沒有後顧之憂再攻打濟南城。

對於粟裕的部署,毛主席提出了與他完全不同的看法,覺得這不是攻打濟南的最佳計劃。

毛主席的意見有三點:

其一,徐州解離放軍根據地太遠,直接攻打時間與物資耗費過大。

其二,濟南如同徐州背後的猛虎,先打徐州,可能腹背受敵,勝算的把握太低。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種打法正好將國民黨的主力都聚集在徐州,想要一舉殲滅他們大大增加戰爭的消耗和難度。

縱觀戰爭全域,再看看毛主席當時給粟裕的意見,確實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深謀遠慮。

戰前小插曲

許世友是毛主席點名提出參加此次戰役的,為此還鄭重與粟裕商量並征求過他的意見。

攻打濟南的日程是毛主席在1948年7月粟裕大勝豫東戰役後提出來的,當時濟寧、兗州一帶也被許世友、譚震林率領的華野山東兵團解放,收復山東的形勢一片大好。

中央把意思轉達給粟裕後,2天內發了7封電報催促,可見中央攻打濟南的堅決態度,根本不給粟裕詳細考慮的機會。

在此迫切的形勢下,粟裕在曲阜緊急召開了華野前委擴大會議,將中央的精神傳達並執行。

中央還明確提出這場仗由許世友來打,對於中央的這個決策,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認為只有10萬兵團的許世友,實力遠不如粟裕的華野主力實力雄厚。

毛主席的深謀遠慮就體現在此,當時有11萬兵力的王耀武,國軍的近17萬主力都在濟南、徐州附近,粟裕將自己的主力全部出動,兩軍主力火拼,結局一定是魚死網破。

將他們的主力分散,由許世友帶領的14萬隊伍攻打濟南,國軍外援的主力由粟裕18萬主力軍來對付,讓他們沒有聚集一起的機會,取勝的把握會大大增加。

粟裕迅速將作戰計劃匯總後向中央發了電報,收到電報的毛主席看到姓名標示裏沒有許世友的名字,這讓親自點兵的他不禁有些疑惑。

後經了解知道當時許世友在膠東蓬萊的艾山治病,在攻打兗州後他腿傷復發,當時並未在前線。

為了消除毛主席的疑慮,粟裕趕緊致電許世友讓他回歸隊伍,這邊的許世友已經顧不得還沒有恢復好的傷腿,毛主席的親自點將,讓他沒有絲毫的遲疑直奔山東兵團。

許世友終究沒有辜負毛主席的厚望,僅用了八天半夜的時間就將濟南攻克,攻打濟南成為許世友一生軍事生涯中最高光的時刻,與此同時也證明毛主席的決策的重要性。

這個結果確實得之不易,軍中關於濟南戰役如何打一直存在強烈的分歧,並且這種分歧從戰前持續到戰爭中,意見最後的統一對戰爭的勝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攻打濟南的計劃早在1948年華野軍津浦路中段戰役時,就在西柏坡開始醞釀了。

7月份兗州戰役進入尾聲時,毛主席就明確了他的想法,兗州完全攻克後,全軍立即休整15天,準備奪取濟南,並且將粟裕與許世友的兵團的任務做了大致分配,許世友的兵團為主,粟裕做配合。

粟裕當時並不建議立即攻打,認為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因為他之前因7月暴雨部隊排程困難吃過虧。

還有就是野戰軍的主力剛剛結束豫東戰役,傷亡慘重元氣大傷,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地休整,疲勞作戰影響戰鬥品質,鑒於以上兩點,粟裕致電毛主席建議延遲一個月攻打濟南。

電報中粟裕還對攻打濟南做了三個方案,雖然他與毛主席的意見不同,但是毛主席經過慎重考慮後,傾向於其中堅持把攻打西線作為主力的一個方案,後來證明粟裕的想法非常精準。

勝利源於爭執後的統一

與上級的意見暫時統一了,內部卻出現爭執,對於攻城和打援的兵力配置問題,許世友與粟裕意見分歧很大。

性格剛烈、做事強硬的許世友,認為攻城和打援要哪個為重點明確要有明確區分,他認為應當將攻城作為重點,並要求與其相符的兵力配置。

而膽大心細,慣用出奇制勝的粟裕從大局考慮覺得攻打外援與攻城同樣重要,只有抵擋並殲滅邱清泉、黃百韜等實力強大外援兵團,攻克濟南才會容易很多。

粟裕建議從西線攻打外援,西線兵力部署本就薄弱,當時透過國軍吳化文發起的戰場起義來看對方的投誠意願明顯,攻打西線不僅可以將他們收編增加兵力,還可以直接切斷國軍的軍需供應。

粟裕用44%兵力攻城,其余56%的兵力攻打外援的建議,直接遭到了許世友的反對,拒絕服從粟裕的安排,並致電毛主席。

對許世友的反饋毛主席第一時間做了回復,毛主席指出此次戰役雖然主要目的是打濟南,但是卻不能將多數的兵力用來攻城,如果不能很好地阻擋外援,內外夾擊,後果將無法收拾。

電報中毛主席除了分析戰爭形勢,還對許世友作出了鼓勵,讓他對所率領的軍團的實力有信心,毛主席表示不管是他還是中央的其他領導相信許世友的能力。

毛主席的一番話,打消了許世友的所有疑慮,心中大義使他將堅決執行命令作為首要任務。

僅僅用了8天時間,許世友兵團活捉了戰場上素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稱的王耀武,攻克了濟南,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虎嘯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當時在齊魯大地作為佳話一度流傳。

結語

雖然許世友的職務高於粟裕,但是他積極執行粟裕的建議,雖然粟裕是濟南戰役的總指揮,可是卻事事與許世友商量,兩人最終堅決執行中央的指示,才有了濟南戰役的偉大勝利。

許世友與粟裕的思想不統一不止這一次,孟良崮戰役粟裕的耍龍燈戰術,他們便出現過嚴重的意見不統一。

開始意見不同不要緊,在探討後能得到統一才是重點。

何為大將風範,國家利益當前,一心為公的胸懷,這種風範粟裕與許世友身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