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宋朝人為何對蹴鞠如此癡迷?皇帝牽頭組織,各俱樂部早已群雄爭霸

2023-12-31歷史

文|Alpha

編輯|Alpha

足球運動歷史悠久古時稱為「蹴鞠」,其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炎黃時期。

最早的記錄出現在中國典籍戰國策·齊策,臨淄之中七萬戶。

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學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踏鞠者。

踏鞠者就是踢球人由此可見,踢球這項體育運動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成為一項社會文娛活動。

在此之後,踏鞠運動曾多次出現在歷史典籍中。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漢書牧乘傳中都記載有踏鞠運動和踏鞠用球制作蹴鞠也逐漸成為古代足球運動。

盛唐時期,足球開始在社會上流行。

同時,也成為戰爭中訓練士兵體能的有效手段。

此時的物運動在比賽形式上更加註重激烈對抗,同時比賽規則和比賽用球制作工藝都得到進一步改善大大增加了比賽娛樂觀賞性。

特別是在宋代,成為上至皇權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熱衷參與的國民體育運動。

那麽,宋朝的蹴鞠文化到底發展到何種程度?這種運動在民間是如何推廣開來的?

一、足球在宋朝開展的有利因案

(一)休養生息政策

促進了社會穩定繁榮,顯德七年(960)趙建立北宋政權,建國伊始北宋政權集中兵力掃蕩地方割據勢力。

在此之後在政治上推行抑武揚文,在經濟上采取一系列促進生產發展的舉措。

經過數年,戰爭造成的經濟破壞恢復,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在此情況下,人民對生活物質精神上有了更高追求,文化體育在北宋時期得到空前發展,宋朝的詩詞繪畫成為中國古代最具藝術水準時期。

與此同時,體育娛樂更成為大眾生活所求。

大中城鎮中都建有眾多娛樂場所這其中「瓦舍」形式最為有名在開封大型瓦舍有十五座之多,其中以大瓦、北瓦、東瓦名氣最大。

這些瓦舍內被欄桿、布篷分成數十個表演區,有演唱踢球舞蹈相撲角抵鬥雞等表演形式。

大型表演都設有固定座位,觀眾需付費觀看,從表演規模和影響上看,蹴鞠影響力最大最具觀賞性。

當時在開封等大城市中都已經形成了數十個蹴鞠團體,這些鞠團體相互結社同盟經常互訪比賽。

(二)帝王熱衷引發的蝴蝶效應

宋朝抑武揚文政策並沒有影響到體育運動開展,相反因統治階級對娛樂體育十分喜愛,極大促進了蹴鞠等體育在宋朝的開展。

宋朝皇帝對蹴鞠運動十分著迷,宋太祖趙匡劇每當庭內議事閑暇,經常會招呼大臣在殿外踢球,宋徽宗趙估更是愛文娛勝過朝綱。

在他當政期間國家治理一塌糊塗,可在踢球上不但親自參與蹴鞠活動,還經常舉行宮內侍衛之間踢球比賽。

親自當裁判,對獲勝一方大加獎賞,失利一方球員頭臉上塗抹白粉,還要脫褲杖罰在宋代宮廷聚會宴飲過程中,經常有鞠活動助興東京夢華錄。

曾記錄在宮中足球表演都有專屬樂隊伴奏,助興比賽之前,球隊入場和入球都會進行奏樂這和現代體育比賽形式十分相像。

現場氣氛熱烈奢華,滿足了宮廷貴族娛樂需求。

(三)足球運動在民間廣泛興起傳播

最能推動足球在宋朝普及開展的形式,是在民間的瓦舍瓦舍是一種大眾世俗化的文化形式,

和宮廷演出相比,更突出大眾娛樂性的是瓦舍中的文體表演。

其去掉了宮廷中繁瑣的形式、減少了各種清規戒律,更多體現出隨性特點,深受民間大眾喜愛。

【東京夢華錄】中記錄了汴梁瓦舍興旺景象,鬥雞、蹴鞠、說書、相撲,四五戲台、四五數千人各占一方,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閡如此。

瓦舍的出現,第一次打破了傳統藝人在社會上卑微的地位,相對於傳統文娛表演大都是藝人先賣力演出顧客隨意打賞形式,在瓦舍中這種形式發生改變。

除了影響力小的計畫但凡大的表演區域都設有看台,觀眾需買票進入不但為表演和娛樂提供穩定的舞台,同時也使藝人的付出與觀眾的消費性得到了公平的交換。

在瓦舍中,無論比賽規模和觀眾人氣非蹴鞠莫屬。

【東京夢華錄】曾記錄兩只蹴鞠強隊強強對陣,曾造成京城一票難求萬人空巷盛況宮中的皇帝貴族都時刻關註比賽結果,這場強隊比拼成為當時新聞頭條。

(四)城市經濟增長,帶動體育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經濟休養生息後宋朝人口持續增長,城鎮數量不斷增多北宋寧時期東京開封人口已達150萬左右26萬戶上下。

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官蓋之多、人物之盛遠超漢唐城鎮擴大。

同時商貿得到進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改變了千百年來一生為衣食辛苦勞碌現象普通市民能夠在生活中有更多時間進行消遣娛樂。

文化娛樂生活在商業文化帶動下蓬勃開展自漢唐以來,城市建設一直執行坊市壁華政策商業活動被限定在指定區域極大限制了商業活動開展。

在北宋中期「太平興國五年(980)這種壁在商業活動不斷滲透沖擊下被打破,商店與作坊臨街而立坊與市合為一體,使商業活動在城鎮各地開花,標誌著近代城市的雛形已出現。

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三中記載,馬行街的「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即無虛空之屋」。

萬物所聚、諸行百市、文化娛樂也追隨跟進瓦舍在這樣條件下遍布城市各個角落,實作了商業帶動文化體育興盛。

二、宋朝足球運動開展形式

古老的足球運動在漢代開始風靡,因其具有激烈對抗性,場面火爆激烈深受各界喜愛。

至唐宋,隨著文娛活動漸入佳境,融入生活,鞠運動也更加註重技巧和團體配合,這也促進了這項運動娛樂觀賞性的提升。

在宋代足球運動呈現出兩種不同表現形式,一種是單球門或不用球門的踢法這種足球運動多在宮廷飲宴過程中,助興表演激烈程度不足,更多是體現個人腳法技術。

單人表演踢球被稱為白打,因能展現個人踢球技巧,大眾百姓紛紛熱衷參與。加之這項活動對場地要求也不高,完全是以個人技術動作比輸贏。

除了用腳踢球之外,身體中頭肩臀腹膝都可接觸球,被稱為「飛弄」以後背前腹接球並使球伏在身上稱為滾弄。

另外還有轉花枝流星趕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過海踢花心等腳法姿勢。

水滸傳中的高俅,就是當時白打高手,精彩的花式足球表演,獲得趙佶賞識平步青雲成為朝中重臣。

單門足球在事林廣記成集有明確說明「兩球門柱之間闊九尺五寸,球門柱高三丈二尺,球門直徑二尺八寸。」

這種球門在兩個門柱間,形成一個闊九尺五寸稱為「風流眼」的比賽球門,門上裝飾異常華麗,門柱上插有日月旗,比賽雙方各十余人且身穿統一隊服。

在相互顛球倒腳過程中將球送入風流眼為得分。

比賽過程也是鼓樂喧嘩、熱鬧非常,這種足球場地般不大,比賽雙方比拼的更多是技術技巧。

場面華麗娛樂性強、激烈對抗程度相對較弱,而真正受到大眾喜愛並廣泛參與的是球隊之間的對抗比賽。

在場地兩側各設一個球門,比賽雙方各派十六人參與參賽隊伍中設定球頭(隊長)各一名,其他位置名稱有蹺球正挾頭挾左竿、右竿散立等。

東京夢華錄對宋代單球門比賽有詳細的記載:左右軍築球,前旋立球門約高三丈許,雜彩結絡留門尺許。

比賽以擊鼓為號,開球後比賽雙方擺出不同陣型,在賽場上進行比拼搶奪。

足球在雙方隊員腳下反復傳遞攻守轉換頻露最後以踢入球門多者為勝,勝隊有獎賞,敗者受罰球頭會吃鞭子,臉塗白粉受人奚落。

宋代足球運動比賽形式已經具有現代足球運動雛形,其激烈娛樂性使試鞠在宋代形成全民參與的國民運動。

宋朝社會在市場經濟刺激下,不但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生產價值觀也發生根本變化。

在商業理念影響下,各行各業紛紛成立行會組織,在規章制度內有效運作。

在這樣有序聯動下,宋朝商業乃至文娛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在北宋滅亡後的南宋臨安,在經濟遭受打擊下仍有440行業建立。

行會武林舊事中記載,臨安會社百戲競集百戲藝人的會社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

其中齊雲社(球)、角抵社(相撲)、雄辯社(小說)、緋綠社(雜劇)等,15個文體會社名氣最大關註度最高。

在這些文娛會社中,又以齊雲社規模、影響最大,其組建形式如同現代足球協會。

齊雲社下有大小數十支蹴鞠球隊在會社統一組織安排下,這些球隊定期進行比賽,觀眾買票進場觀看同時一些達官顯貴在婚慶壽宴上,也經常邀請齊雲社中的球隊進行表演賽。

在這樣的組織安排下,這些球隊成員都能從中獲得很好的經濟收入。

一些技術過硬的隊員在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孫寬孫十五、曾無黨等成為當時蹴鞠明星,受到大眾喜愛、名利雙收。

齊雲社建立之後透過大力宣傳擴大影響,社會認知度逐漸提高,在其組織的年度聯賽,也因觀眾增多而越發精彩。

這也間接促進各個球隊的發展在吸引觀眾的同時,喜愛並參與蹴鞠運動的人越來越多。

為了保護這項運動,提升球隊整體水平,凡是想參加鞠球隊的人,都要經過嚴格考核。

宋代出版的足球專著蹴鞠譜中記:「凡諸都先生到來社司部署問其姓名仙鄉何處,師者何人。」

之後是個人能力展示和二人對踢,透過考核後,確認資格,頒發證,準許其進入武藝人行列這樣的考核,保證了蹴鞠藝人球技能力水平。

自行會組織在宋代成立後,包括蹴鞠等行業更加規範組織能力更強,運作更具有科學性。

結語

中國古代足球運動發展到宋代,其運動規則的完善和會社組織的成功運作, 體育藝術魅力價值才真正被體現。

從而造成上至皇帝,下到平民都熱衷的踢球運動,也因此湧現出眾多足球明星,成為眾多足球愛好者推崇的物件。

與此同時,宋朝民間對蹴鞠這項運動研究也十分深入,有多人撰寫了研究鞠運動專著,對這項運動普及推廣起到很好的教材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