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黃巢殺盡了士族,也斬斷了中原王朝抵禦外侮的一根中流砥柱

2024-02-02歷史

大約在公元9世紀中葉,也就是晚唐時期的某一年,朝廷循例開科取士。話說唐朝的科舉考試始於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終於天祐四年(公元904年),前後凡282年,共開科273次,一共取中過8455人。而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這一科,只不過是其中非常普通尋常的一科,既沒鬧出什麽幺蛾子,似乎也沒考出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在史書上都沒能記上幾筆。不過又過了大概20年,人們才知道大唐王朝在這次考試中遇到了什麽,錯過了什麽,又為此付出了何等的代價。

唐朝科舉,既不怎麽重要,也沒多少公平公正公開可言

當時有一赴京趕考的曹州(今山東菏澤)士子,雖然出身商賈之家,但自負有天縱之姿、命世之才,大唐王朝要一洗沈屙、再造中興,舍他其誰……然而此時的科舉制度畢竟處於初創期,還非常不完善,幾乎可以公開的作弊。於是那些不學無術的官宦和世家子弟可以堂而皇之的金榜題名,進而享受榮華富貴,可出身庶族的士子哪怕滿腹經綸、才高八鬥也經常遭遇名落孫山的不平等待遇。

這位曹州士子自然也不例外。於是在屢屢落第後,他終於絕了仕途之念,留下了一首【不第後賦菊】詩後,拂袖離開了長安: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全唐詩·卷七百三十三】)

自古以來能把詠菊詩寫得如此霸氣側漏又殺氣沖天的唯有二人——黃巢和朱元璋。老朱這個明太祖自然不可能穿越到幾百年前的晚唐來應試賦詩,那麽這位曹州士子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乾符 二年(875年),黃巢起兵響應王仙芝,開始向大唐王朝宣戰,並在3年後成為義軍首領。又因為唐廷尤其是各地藩鎮實力 猶存,黃巢難以建立穩定的根據地,因此采取了流動作戰的方式,在6年間轉戰南北,還曾攻陷長安建立大齊政權,徹底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

黃巢不光差點推翻了一個舊王朝,還掘了士族門閥的根

而在此期間,黃巢更是大開殺戒,屠戮大半中原。其中殺得最狠的,就是令他憤恨異常的那些官宦和士族,以至於詩人韋莊哀嘆「天街踏盡公卿骨,甲第朱門無一半」。而在黃巢之後,朱溫又造 白馬驛之禍,將傳統世家權貴最後的殘余力量一掃而光。

自此,始於兩漢、盛於魏晉,在中國歷史的舞台上叱咤風雲了上千年的士族門閥勢力,終於到了大幕落下的時刻。

而這,也徹底改變了後續歷史的走向。

01

說到士族門閥,在今天人們的印象中總是充滿了反派的色彩,免不了跟一些負面的詞匯如貪婪、殘酷、傲慢、腐朽、寄生蟲什麽的聯系在一起。這種印象大體上倒是沒錯,但凡事興一利必生一弊,反之亦然——士族門閥不但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他們還是維護華夏大一統以及抵抗異族侵略的中堅力量。

當年橫掃異域、揚威四夷的漢唐鐵軍,就是以士族門閥為中堅力量

這就是為什麽華夏在漢唐時開疆拓土如尋常、橫掃異族若卷席,而到了宋明以後卻只能拼了命的困守自保,到頭來還免不了家國淪亡,任由蠻夷入主中原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人恐怕無法接受這個觀點,那麽咱們就一條條的慢慢說來。

從兩漢到隋唐的千多年間,任何人想要出人頭地或是建功立業的最大資本就是「家世」二字,也就是必須有個既厲害又有名氣的祖宗鎮宅。就算沒有,一旦功成名就了也得趕緊攀附上一個,否則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就拿皇帝來說,老潑皮劉邦一發達了就自稱出身於堯帝後裔禦龍氏。可問題是天下姓劉的似乎都跟禦龍氏有著脫不開的關系,於是他又趕緊跟春秋時期的晉國大賢士會(即範武子)攀上了親戚,這樣一來在面對群臣時似乎腰桿都硬了三分。

有不要臉的老潑皮在前打樣,他後來的同行們就輕松多了。像三國時的老曹家就自稱是曹參之後,老孫家認兵聖孫武為祖,劉大耳朵幹脆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反正這位漢武大帝劉徹的哥哥是個老色批,活著時就有子孫120多,又歷經300多年直系旁系後裔早已遍天下,想要證偽的難度實在太大了。

兩晉帝系倒是正牌的上古高門士族出身——河內司馬氏。此後南朝的劉宋的開山老怪劉裕自稱是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南齊和南梁的皇帝都姓蕭,不過蘭陵蕭氏是典型的「晚出門戶」、門檻不夠高,幹脆就抓來蕭何、蕭望之當祖宗;出身寒門的陳霸先立國稱帝後,也立馬改戶口成了東漢太丘長陳寔的後代,於是豎起了潁川陳氏的金字招牌。

似乎要坐穩那張寶座,就必須弄個大名鼎鼎的老祖宗來鎮宅

哪怕是一直跟士族門閥鬥得不可開交的隋唐兩朝,也得給自己披上弘農楊氏和隴西李氏的外衣,以求認同和正統身份。但實際上這種做法也就能糊弄一下普通人,真正的士族高門對此不屑一顧——唐太宗李世民曾想給太子李治找個出身太原王氏的媳婦,結果被以門第懸殊為由慘遭拒絕;唐文宗李昂覺得經過200多年的積累,「皇李」的招牌已經足夠硬了,便想跟範陽盧氏、清河崔氏這樣的頂級豪門聯姻,但還是然並卵,氣得近乎歇斯底裏:

「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九十七】)

由此可見在當時士族門閥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幾乎到了「皇上皇」的地步。從兩漢到隋唐,任何一個王朝如果得不到士族門閥的支持,就無法維持有效的統治,就算是那些胡人政權也不例外。後趙開國皇帝石勒起兵初期對待漢民不分貴賤一概殺人如麻,但立國後立即詔令「 不得侮易衣冠華族 」(【晉書·卷一百五·載記第五】),給予士族以特權和高官貴爵。殺人更兇的石虎,更是將對 關東士族的優待擴大到關中的望族;隋唐兩朝皇帝視士族如仇讎,更是推出科舉制對其加以制衡和削弱,但全唐369名宰相中僅隴西李、趙郡李、博陵崔、清河崔、滎陽鄭、範陽盧這6家就出了70位,占了總數的近五分之一。

各大王朝國政的決策者和執行者都跟士族門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麽任一王朝之意誌體現,當然跟士族門閥也有著扯不清的聯系。再加上正統的華夏文明起源於北方、尤其是黃河流域,史書上記載的那些最著名的高門大姓,如山東士族和關隴望族都是以黃河流域周邊為根基之地——那麽漢唐時不斷的出兵塞北和西域,一遇到遊牧民族進犯就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立即炸毛、非跟人家死磕到底的根本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幾乎所有的高門大姓都發源於黃河流域,於是保衛黃河就成了漢唐時最重要的事情

理由無他,保衛黃河而已,實際上就是保護士族門閥的老窩不受侵犯。而要保衛黃河,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的在其東西北三個方向開疆拓土,建立寬大厚實的緩沖區,將黃河流域變成中原王朝的大後方。

這就是漢唐時期開拓進取的國防政策形成的根本原因。即便不是全部,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份之一。

漢唐是大一統王朝,有能力將黃河流域打造成士族門閥的安樂窩。那麽遇到兩晉南北朝這樣的弱勢政權,甚至只能割據東南一隅時,士族門閥仍對華 夏文明的薪火相傳以及重建大一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說到五胡之亂,就不得不提到永嘉南渡。當時司馬晉氏政權已經完全處於崩潰的狀態,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胡族在北方大肆屠戮漢民,黃河流域處處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慘狀。值此危急攸關之際,正是那些高門大姓攜帶著眾多宗族、部曲、賓客、鄉裏,一路相互扶持逃往南方。據史書記載,當時一戶高門南逃往往追隨者就有千家、數萬口,比如後來在東晉混得風生水起的王導(瑯琊王氏)和謝安(陽夏謝氏)不但保護了大批家鄉子弟,而且在南渡後還為其安置問題沒少操心:

「俄而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導勸帝收其賢人君子,與之圖事。」(【晉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三十五】)

永嘉南渡不但挽救了無數條人命,使得華夏文明得以延續,而且促進了長江中下遊的經濟發展,為其後整個南方的大開發奠定了基礎。在這其中,士族門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命保住了之後,對於這些世代生於北方的士族門閥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反攻,就是打回老家去。於是在東晉南北朝的近300年時間裏,被逼到東南一隅的漢人王朝發動了無數次北伐,其中造成重大影響的就有20多次。

東晉北伐幾乎都有出身北伐的士族子弟發動,而且格局通常都很大

南朝北伐要麽是做做樣子,要麽就是為了建立緩沖區,以便更好的偏安

但這一時期的北伐有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東晉時期的北伐幾乎都是由根腳在北方的士族推動,而南朝北伐則清一色由皇帝主導。

前者很好理解,國仇家恨不共戴天嘛。所以東晉北伐的目標始終很堅定,那就是收復中原,起碼也得逮住一個罪大惡極或是嘚瑟得最歡的胡族往死裏打。因此東晉北伐雖不乏有私心作祟者發動,敗仗也沒少打,但成就卻很顯著。像劉裕曾收復洛陽、長安兩京,拿下了關中乃至山東半島的大片土地,要不是急於稱帝和死得太早,沒準一統大業都能在他手中實作。

而南朝北伐盡管場面更大、次數更多,但結果卻是一事無成。為啥?因為到了那時骨頭夠硬的北方士族要麽死光要麽衰落,不夠硬的大多選擇了在南方茍且偷生。而無論宋齊梁陳皇室的北方祖宗是不是冒領的,他們都已經成了實際上的南方坐地戶,對於光復中原既無信心也沒有急迫的需求。因此我們會發現,南朝北伐的目標總是纏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其實主要目的就是奪取江淮及其周邊地區的主導權,以此作為偏安東南的緩沖區。同時,北伐也是南朝皇帝樹立自身正統地位,打擊總是覬覦皇權還經常充當北伐絆腳石的南方士族的一件利器。

這種既不純粹,又充滿各種私心雜念的北伐要是能建功,那才真是見了鬼。

02

說到士族門閥,就免不了提到他們對於權力、土地、人口以及財富的無盡貪婪和壟斷,從而給歷代王朝以及歷史行程造成的巨大內耗和損失。這話倒是沒錯,但實際上士族門閥掌握和控制的社會資源中,影響最大和對於皇帝最具威懾作用的,卻是對於教育資源和人才的壟斷。

士族維持勢力的利器,既非土地亦非財帛,而是對教育和人才的絕對壟斷

話說在武俠小說,最值錢的東西就是所謂的「武功秘籍」,一旦得手就得視如珍寶,還有些什麽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之類的規矩。雖說是小說家言,但也並非電洞來風,大體上參考了士族門閥對待「家學」的態度。

在古代,知識以及其載體,即書籍的價值是遠非現代人可想象的,而且是越古越貴。比如戰國時的大學者惠施因為學識淵博,被莊周贊為「學富五車」——五車所承載的竹簡能寫下多少字呢?大概就20~30萬字而已,如果是小說的話也就相當於我幾天的閱讀量,卻幾乎是當時最有錢而且最有權的學者所能搜集到的所有知識了。

在兩漢時,類似於四書五經這樣的普及型教材的正版認定權都被高門大姓所壟斷,寒門庶族子弟所能讀到的只能是不被認可的「盜版」或「偽書」。這樣一來你連書讀的都是錯的,還怎麽可能被察舉入官?因此,那些能夠傳承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世家大姓,族中起碼也得有本「寶書」鎮宅。比如弘農楊氏,雖然始祖是西漢宰相楊敞(也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婿),但真正發跡卻始於東漢安帝時的太尉楊震——這位楊敞的玄孫因「受【歐陽尚書】於桓郁」(【東觀漢記·卷十七·列傳第十二】)而成一代大儒,備受世人尊崇,號為「關西孔子」,這才有了弘農楊氏「四世太尉」的輝煌,成了頂級大族。

隨著知識的擴散和普及,非士族門閥出身的士子雖然不愁再讀不到或讀不對書了,但能不能讀懂就是另一回事了。畢竟聖人著書向來講究「微言大義」四個字,說白了就是讓你明明每個字都認識,偏偏弄不明白到底說的是啥……這時候哪家要是能冒出幾個天才能夠替聖人典籍進行詮釋和作傳,而且還能受到普遍認可,再傳承個幾百年就能形成所謂「家學淵源」的高門大姓。比如滎陽鄭氏,其祖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厲王的少子姬友,又有漢武帝時的大司農鄭當時為始祖,但真正為世人所重還是在東漢名儒鄭興、鄭眾名聲大噪以後——這對父子曾對【左傳】、【周官】等典籍做出過詳細的註解,備受好評,與當時的另一個經學家賈逵合稱「鄭賈」,其學術流派也被稱為鄭賈之學。於是乎有了家學淵源的滎陽鄭氏開始飛黃騰達,族中各種人才層出不窮,直到唐朝還出了12個宰相。

讓本應是公共資源的知識變成「家學」,這才是士族得以天生高人一等的根本

除了用來裝點門面和增加底蘊的儒學,對於農醫兵算等實用之學,漢唐之時士族門閥的態度跟兩宋以後的士大夫截然不同,那就是極端的重視——相對於要拿出去大肆宣揚的儒學精義,這才真正「傳內不傳外」的家學。

比如東漢經學大家鄭玄曾師從馬融的一個弟子學習術算。當馬融在無意間發現這個「記名弟子」天賦出眾,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潛質後,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殺之而後快。要不是鄭玄故弄玄虛忽悠走了馬融,這位鄭學的創始人恐怕早就一命嗚呼了。

所以相比科舉時代千人一面的進士,兩宋之前在士族門閥的「家學」體系下培養出的人才可謂百花齊放,各有特色。像隴西李氏,族內既有過西涼太祖李暠這樣的皇帝、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的生母李媛華這樣的皇後,也有過李沖(北魏)、李義琰、李昭德(唐朝)這樣的政治家;既有李神俊(北魏)、李師上(北齊)、李舟、李延壽(唐)這樣的學術大家,也有李翺、李玄道、李商隱、李巨川這樣的文壇巨匠。就算哪天族長心血來潮想找人算卦蔔命,也有曾著有【命書】的一代大忽悠李虛中隨時提供服務……

更別提大唐戰神李靖以及曾攻破吐谷渾,擊敗薛延陀的一代名將李大亮,都出自隴西李門下。

為啥要培養出這麽多種類、堪稱花裏花哨的人才?還不都是因為「利益」二字。

兩漢之時,還缺乏經驗和見識的高門大姓大多選擇了將家族命運與王朝和皇權密切相連。但隨著漢末天下大亂,即便是像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或四世太尉的弘農楊氏都隨之灰飛煙滅或家道中衰。於是吸取了經驗的士族門閥在魏晉以後開始走向了另一條道路,即族隱於後,人月台前——也就是家族主體貓在民間悶頭發財及揚名,但族中的精英人物以個人名義遊走於朝堂之上,既為宗族謀利益,也替皇帝出力氣。

所謂家國,就是這些士族子弟出仕後的基本心態:先顧家,再謀國。

「家國天下」四字,對於士族子弟來說次序絕對不能錯

所以在隋唐之前,雖有文武之爭,但並無貴賤之分,其原因就在於此——大家都是同樣的根腳、差不多的家世,之所以有分工不同,那都是家裏需要……呃,是皇帝陛下的分派,誰能比誰更高明些?有不服的,要不要比一比誰的祖宗更牛X?

更重要的是,士族門閥培養出來的,大多數都是綜合型的人才,用文武來區分就狹隘了。那時候評價一個最頂尖人才的標準只有四個字——出將入相。曹參、王陵、周勃、周亞夫、李蔡、公孫賀、鄧禹、吳漢、竇憲、曹操等,也統統都是上馬能治軍、下馬能安民的全才。到了東晉,號稱「王與馬,共天下」的王導,文能擁立晉元帝司馬睿延續晉祚,武能平定王敦、蘇峻之亂穩定政局,號稱「中興名臣莫與為比」(【晉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三十五】);而作為翩翩一名士的謝安,不但能用嫻熟的政治手腕挫敗桓溫的篡位圖謀,更是指揮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號稱百萬之眾的前秦,堪稱挽狂瀾於既倒。至於南北朝時的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為啥總是沒完沒了的篡位改朝,還不是因為無論文職武職都做到了頭,不換個皇帝當當的話,日子實在是過得太沒意思了?

即便到了隋唐,能出將入相者依舊層出不窮,如隋之高颎、蘇威、楊爽、楊素、宇文述,唐之長孫無忌、李靖、李勣、侯君集、劉仁軌、婁師德、郭元振、李晟等等。

有這樣十項全能的大才在朝坐鎮,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種聽上去很熱血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別說韃虜入主中原了,就算在塞北或西域冒個頭,也是被打成狗的下場。

漢唐之時可沒什麽文武之別、貴賤之分,大家都是士族出身,誰比誰更高貴?

可是這樣的人才到兩宋以後就出現了嚴重的斷檔,再能完成出將再入相這一成就者唯徐達一人而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就在於出將入相人才的那套培養體系,被科舉制給擠沒了。

03

皇帝跟士族門閥間的矛盾,其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露出了苗頭。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那是真的如假包換。漢初三傑功比天高,結局卻是一死一隱,剩下個蕭何只能憑著拼命自汙逃過一劫;衛青生前對劉徹忠心耿耿,可死後卻逃不過巫蠱之禍的算計,結果家破人亡;到了東漢時哪怕那些高門大姓開始長了心眼,跟皇權做了一定的剝離,但像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等「名族」最後就算沒與漢偕亡,也是一蹶不振的下場。

所以如前文所言,自魏晉以後徹底學精了的士族門閥們就在明面上徹底跟皇權斷開了關系,悶頭專註於聚斂聲望、土地、人口、財富以及……努力生孩子。至於權勢,全靠宗族中培養出來的精英骨幹去朝廷裏撈,而且還是以個人而非宗族的名義去撈。於是等到這些人犯了罪或是王朝更替失了勢,那麽該砍頭就砍頭,該罷黜就罷黜,大不了再換批人接著撈就是了。反正高門大姓別的不多,就是子弟應有盡有,否則家世哪能傳承那麽多年?

士族門閥也吃了一堆虧才學精的

至於一人犯罪、株連九族這種事……對於士族門閥而言就純屬扯淡了。誰敢這麽幹,在當時就是與天下為敵,就是放著好日子不過想搞事情了。

說到搞事情,士族門閥怕過誰?不信去問問隋煬帝楊廣,他肯定有一肚子的嗑兒跟你嘮。

而當時的皇帝要想治理天下,就離不開士族門閥的合作。哪怕是為了不使朝堂一空,皇帝也只能大用特用士族子弟,更別提這幫人還真特麽……好用。

所以說士族門閥跟皇權之間有著太多的共同利益,比如都追求大一統,都追求安定太平,都追求將那些胡人攆得遠遠的,能趕盡殺絕當然就更好了。

因此所謂漢唐之威,將其總結為皇權與士族勢力合作結出的碩果,也不為過。

但為啥後來的隋楊唐李非得跟士族高第不共戴天、非得把他們搞臭搞死不可?就在於他們之間有著一個無法調和的、更讓皇帝們無法容忍的矛盾,那就是那些 高門大姓們一定顧家、可能愛國,但真不在乎誰當皇帝。

在歷史上真正願意站到前台弄個皇帝當當的真·士族門閥基本沒有,但要是他們對某個皇帝不滿了,也不介意在背後搞些陰謀詭計。比如換個人來當皇帝啥的,像是南朝如走馬燈般的王朝更替即是一例。而到了天下大亂時,他們更願意腳踩幾只船,而不是傻乎乎的忠於某家某姓,把雞蛋放在同一只籃子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的瑯琊諸葛氏——老大諸葛瑾效忠東吳,深受信任,被孫權稱之為「孤與子瑜(諸葛瑾的表字),可謂神交」(【裴松之註三國誌·卷五十二·張顧諸葛步傳】);老二諸葛亮攜老三諸葛均出仕蜀漢,為劉大耳朵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弟諸葛誕則跟著曹魏混,混到了在司馬氏意圖篡曹時居然要舉兵造反的地步,最終還寧死不屈。

諸葛亮可以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瑯琊諸葛氏絕對不可能這麽幹

諸葛氏四兄弟對各自主公的忠誠天日可鑒。但無論最終三國歸一的贏家是誰,瑯琊諸葛氏都少不了分得一份戰利品,家族的香火傳承更不至於斷絕。

他們不介意誰當皇帝,但當皇帝的卻很介意,所以彼此間的鬥爭就不可避免了。

於是隋文帝楊堅或隋煬帝楊廣就憋出來個大招——科舉,來直擊士族門閥的命門,也就是其對於教育資源和人才培養的壟斷。

但有士族門閥在,科舉其實並沒啥鳥用——有唐一朝科舉盡管搞了273次,幾乎一年開一次科,但在369名宰相中出身科舉的還不足50%。即便在是這不到半數的進士宰相中,絕大多數也是出身士族,真正的寒門庶族子弟寥寥無幾。即便是拼命爬上這個「百官之首」的,大多也是投靠了高門大姓,才有了通向權力頂端的可能。

為啥?哪怕有了科舉,讓寒門庶族的讀書人不但有了入仕的穩定渠道,還打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天花板,但高端的教育資源仍然掌握在士族門閥的手中——你讓某翔的畢業生跟清北學霸「公平競爭」,結果是啥還不一目了然嗎?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註定是空歡喜一場。畢竟整個貞觀年間透過科舉考出來的寒門人才,也就馬周一人而已:

「(李世民)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卷一·述進士上篇】)

那為啥自兩宋以後科舉一下子就牛X起來?還不是士族門閥被黃巢和以朱溫為代表的晚唐軍閥給殺光了。

李大帝有本事令萬國來朝,但卻沒可能令他的大臣們真正歸心

話說自陳勝吳廣之後,因王朝更替引發的大戰、亂世比比皆是。那為啥士族門閥會在漢末那場將天下人口中的七成殺沒影了的大混戰中強勢崛起,又在兩晉南北朝的大亂世中邁向極盛期,再在隋末燃遍整個中原的戰火中保得平安,偏偏就徹底栽在了黃巢和朱溫的手中?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經過近千年的滄海桑田,士族門閥已經徹底墮落和腐化,失去了兩漢魏晉時的勃勃生機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再加上與皇權長達數百年的對抗,嚴重削弱了自身實力以及影響力,面對殺人不眨眼的黃巢以及肆意妄為的藩鎮軍閥,他們早已沒了以往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只能隨波逐流,最終落得個被屠戮殆盡的下場。

其次就是時代變了。隋唐之前,華夏文明所尊崇的道德、禮儀、秩序等觀念深入人心,哪怕身處亂世也無法動搖。故此漢末時呂布只因兩叛故主就被斥為「狼子野心,誠難久養」(【三國誌·卷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更被後人定性為三姓家奴;橫行無忌如曹操,也不得不在徐州屠城後拼命給自己找借口;即便在永嘉之亂那樣天下全然失序的情況下,士族門閥也能以正統大義的旗號振臂一呼,就有無數仁人誌士舍家南渡或是毅然北伐。可是隨著兩晉南北朝時近300年的胡風浸染,社會風氣就成了「寧學桃園三結義,不信瓦崗一炷香」的模樣了——且看初唐被捧上神壇的所謂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如呂布那般曾兩叛、三叛過的都算妥妥的忠臣孝子,像魏徵那樣給自己換過6個主子的,都成了鐵骨錚錚的千古人鏡。在這種情況下,還滿腦子都是所謂「魏晉風骨」的高門大姓們,自然就是被時代所淘汰的物件了。

而導致士族門閥「大滅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黃巢殊異於此前的作戰方式。

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安史之亂,在黃巢之前幾乎所有試圖打破既有秩序和利益格局的梟雄們,玩造反的套路基本都是一毛一樣的——起兵後先迅速打下一塊地盤,然後或者馬上稱帝立國過把癮,或者以此地為根基大肆攻城略地,最終不成功便成仁。之所以造反就必須先弄塊根據地,無非圖謀的就是錢糧兵這三樣東西。而要想獲得這三種最重要的資源從來都只有兩個途徑,要麽搞事情的就是士族子弟,要麽就得取得當地高門大姓的支持,幾乎沒人能例外。

黃巢不但轉戰大半天下,而且只動刀子不講道理,這才是能將士族殺絕的原因

既然有求於己,士族門閥自然可以高枕無憂。同時他們還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隱身幕後,大搞特搞合縱連橫的把戲,扶植下這個、打壓下那個。反正不管最後哪家問鼎天下,都少不了士族門閥的好處,起碼不會吃虧。

所以歷史上如黃巢般殺人如麻者不在少數,但極少有人會殺到士族門閥頭上。即便窮兇極惡如石勒、石虎叔侄屠戮天下如人間地獄時,也得給那些世家高第的子弟專門設定個「君子營」,不但只關不殺,還給予優待。

而黃巢卻不一樣。因為實力不足且天下皆敵,所以他采取了流動作戰的方式——根本就不要根據地,像蝗蟲般走到哪兒搶到哪兒、殺到哪兒。在短短的6年時間裏黃巢殺遍今天的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陜西等廣大地區,不但給社會秩序和生產造成了巨大破壞,也使得他差不多成為史上殺人最多的惡魔:

「楷擊陳州,敗死,巢自圍之,略鄧、許、孟、洛,東入徐、兗數十州。人大饑,倚死墻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下·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既然無須根據地,錢糧兵全靠殺與搶,自然對各地望族大戶無所求,相反這些人倒成了黃巢最主要的搶劫和殺戮物件——畢竟大家還是仇人嘛。

於是遍布中原的士族門閥就被到處打遊擊的黃巢殺了個遍,最後給殺絕了。

04

士族門閥的滅絕,給中國歷史造成的最重大改變,就在於人才教育和官員入仕的渠道就剩下了一個,那就是科舉。

如果說士族培養出的人才堪稱花裏胡哨,那麽科舉中走出的進士就是千人一面

科舉當然是個好東西,也是當時那個時代裏最為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選拔方式,即便到了今天仍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借鑒意義,這個無須我廢話。

可問題就在於科舉完全是由皇權來主導的,故此其選拔出來的人才以及因此得以入仕的官員,基本就都是皇帝想要的那種人。

皇帝當然也想往自己的朝堂塞滿好人,但免不了也有大量獨特的需求,比如應聲蟲和傳聲筒,再比如馬屁精和偽君子。

可在兩宋之前並不是這樣。我們前邊說過,士族門閥固然有著一大堆的私欲和毛病,但大多數時候其利益與國家大政是一致的(畢竟是既得利益者嘛)。只不過他們不怎麽在乎坐在金鑾殿裏的是哪家哪姓,還經常給皇帝搗亂,這就是兩者矛盾不可調和的原因所在。

可是當如何將朝堂填滿這個問題由士族門閥來察舉和定品時,皇帝對此基本沒轍。哪怕整出了科舉,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等,皇帝還是只能幹瞪眼。

這幫士族子弟出身的官兒們雖然臭毛病一大堆,還經常對皇帝唧唧歪歪,一不開心了就動不動造個反啥的,但總體而言是利大於弊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士族門閥哪怕是出於私欲,也不會培養愚忠(哪怕忠的物件是宗族)頑固之輩,也沒什麽文武之別、貴賤之分。總之士族子弟雖然仍賢愚有別,但足夠花裏胡哨——而當官的越是花裏胡哨,這個王朝往往也就越是生機勃勃。

可自從科舉一統天下以後,再想當官,尤其是飛黃騰達,對於「忠」字的要求就淩駕於仁義禮信乃至廉恥之上了。但世間哪來的那麽多「忠臣」?於是偽君子和假道學便在由科舉選拔出的士大夫中泛濫成災,各種似忠實奸的大惡之徒層出不窮——一個證據就是在二十四史中,盡管早有給各種壞蛋打包作傳的傳統,但【奸臣傳】、【叛臣傳】以及【逆臣傳】卻是首見於【新唐書】(由北宋編纂)。而像蔡京、秦檜、嚴嵩、錢謙益這樣毫無底線的大奸大惡之輩,好像在科舉大興之前還真沒幾個。

翻開二十四史——自科舉翻身,壞蛋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壞

再者,正是因為有了科舉,才有了文武之別,才有了崇文抑武,才有了漢唐橫掃四夷變為宋明被諸蠻輪番暴揍。為啥?畢竟士族可以不在乎皇帝的死活、不在乎王朝的更替,卻很在乎自家老窩的安全,所以對揍蠻夷這碼事很上心。而對於皇帝來說,保住自家屁股底下的那張寶座是內憂大於外患——畢竟在隋唐之前,除了倒黴的西晉外還有哪個王朝是被異族搞垮的?

所以出身科舉的士大夫們越來越高貴,總是被懷疑要造反的武將們就越來越倒黴。

只可惜時代變了。宋明光盯住了後院,誰知道外院又起火了?這才有了蒙古和滿洲人的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