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一張圖了解紅軍的發展沿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3-12-17歷史

中國工農紅軍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也是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紅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27年黃安縣(今紅安)農民政府大門所貼的對聯上,並於1928年5月25日正式成為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的稱呼。

紅軍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北伐時期、草創時期、土地革命時期。

北伐時期

1925年11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葉挺獨立團)在廣東肇慶成立,團長由「北伐名將」葉挺擔任,這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並直接領導的第一支正規革命武裝。獨立團於1926年11月擴編為武漢國民政府第二方面軍第11軍第24師,師長依舊由葉挺擔任。

葉挺

另外三支則是起義部隊,分別是:賀龍領導的第20軍,周士第、聶榮臻領導的第11軍第25師一部,朱德領導的第3軍軍官教導團,盧德銘領導的第二方面軍直屬警衛團。

草創時期

賀龍的第20軍,周士第的第11軍第25師一部,朱德的第3軍軍官教導團,均在1927年8月1日參加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勝利後,起義部隊於8月3日開始撤離南昌,轉戰閩粵贛湘邊,於1928年11月發動湘南起義。

秋收起義油畫

同一時期,湖北的黃安、麻城爆發了黃麻起義,組建了工農革命軍第七軍;周逸群領導「沙崗年關暴動」打響了湘鄂西革命第一槍,組建了湘西北遊擊隊;毛主席、盧德銘領導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由原第二方面軍直屬警衛團,安源工人武裝,萍鄉、醴陵的農民自衛軍,平江、瀏陽和湖北崇陽、通城一帶的農民自衛軍,等部合編而成)發動秋收起義。

土地革命時期

紅一方面軍: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軍與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同年12月10日,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來到井岡山,與紅四軍勝利會師。之後,紅軍分兵在贛南、閩西和湘鄂贛邊地區開展遊擊戰爭,先後組建紅3軍、紅8軍、紅12軍、紅16軍、紅20軍、紅22軍等多支紅軍。1930年6月,紅4軍、紅3軍、紅12軍組成紅1軍團,紅5軍、紅8軍、紅16軍組成紅3軍團,兩個軍團 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由毛主席任總政委和總前委書記,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

朱德

紅二方面軍:1936年7月5日,紅2、紅6軍團與紅32軍(原紅一方面軍第9軍團),組成紅軍第二方面軍,由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委,蕭克任副總指揮,關向應任副政委。紅2軍團成立於1930年7月,由賀龍領導的湘西紅4軍與周逸群、段德昌領導的鄂西紅6軍合編而成。紅6軍團成立於1933年6月,由湘贛地區紅8軍、紅16軍、紅18軍合編而成,於1934年10月24日與賀龍領導的紅3軍(紅2軍團)在黔東印江縣木黃勝利會師。

賀龍

紅四方面軍: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七裏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總政委,蔡申熙擔任副總指揮,劉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紅4軍、紅25軍。紅四方面軍的前身為紅1軍和紅15軍。紅1軍成立於1930年3月18日,由紅31師、紅32師、紅33師合編而成,這三個師的前身為黃麻起義、商城起義、六霍起義的余部。紅15軍來自鄂東南地區,由紅8軍一部、鄂東南及贛東北的遊擊隊等部合編而成,於1931年1月在軍長蔡申熙的帶領下與紅1軍在商城南部的長竹園會合,兩軍合編為紅4軍。

1932年10月12日,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留下紅27、75師及各縣獨立團就地堅持遊擊戰爭,留守部隊組成新的紅25軍。1934年11月,紅25軍開始長征,於1935年9月到達陜北蘇區,與劉誌丹領導的陜北紅軍會師,兩支部隊合編為紅15軍團。

徐向前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主力撤離蘇區,開始長征,於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徐海東、劉誌丹領導的紅15軍團勝利會師。

1935年3月29日,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開始長征,於同年6月18日在四川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勝利會師,標誌著長征結束。

徐海東

1937年8月22日,為了抗日救國,國共兩黨進行第二次合作,西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隨後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這也正式標誌著紅軍番號的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