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盛唐曇花一現的名將:55歲天下無敵,57歲抑郁而死

2024-02-08歷史

安祿山的叛亂如一陣狂風,突如其來,勢如破竹。任憑唐玄宗如何手握神兵利劍,也對這股崛起的亂流毫無招架之力。唐軍節節敗退,長安淪陷,帝室西奔,一時間天下震動。唐王朝腹地遭此劫難,群雄四起,割據一方,中原赤地千裏。唐廷命懸一線,恰在此時,東北疆場上那位練兵邊將李光弼,為唐室再造一線生機。

李光弼一生最高封爵為臨淮王,人稱「李臨淮」。他是一個典型的「蕃將」,其父親李楷洛即是一名歸附唐朝的契丹族部落首領。李光弼年少從軍,曾受大將王忠嗣提拔,王忠嗣甚至預言「光弼必居我位」。安史之亂爆發後,李光弼奮勇抗敵,與郭子儀並稱,被唐肅宗譽為「中興第一」。然而,功高震主,55歲的李光弼遭到宦官讒言陷害,57歲時郁郁而終,可謂一生風波,身後事更教人唏噓不已。

少年英姿,羽翼未豐

李光弼生於唐景龍二年 (公元708年),出生地在今遼寧省朝陽市一帶。父親李楷洛原本是契丹族中的一個部落首領,在武則天時期率部內附,被封為薊國公和朔方節度使,深受唐廷信任。母親則出身一個漢族官僚世家,素有才名。

由此可見,李光弼是在一個典型的「蕃漢」世家成長起來的。他既學習契丹人擅長的騎射,又讀【漢書】【左傳】等漢文經典,融漢族與契丹族的優點於一身。他性格沈穩嚴肅,對父母尤其孝順,嚴格遵守漢人的禮法,為人處事也較漢人謹慎內斂。

李光弼三十六歲的時候,父親李楷洛去世。他按漢人禮儀為父嚴守服喪三年,一日不渝,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天寶初年,李光弼開始在邊疆效力,他先後擔任左衛親府郎將、左清道副率等職,開始在軍教生涯中積累經驗。

後來,李光弼認識了他的恩師——時任河西節度使的王忠嗣。王忠嗣出身隴西著姓王氏,深得唐玄宗信任,鎮守隴右十余年,是當時最有威望的藩鎮之一。李光弼加入王忠嗣麾下後,很快便得到王忠嗣的賞識。王忠嗣多次說李光弼「必居我位」,可見他對李光弼寄予厚望,將他視為唯一的愛將和接班人。

在王忠嗣手下效力期間,李光弼參與了多場戰役,立下一系列軍功,比如擊退吐蕃進犯,成功守衛邊境,還曾率軍深入西域,大勝回紇(一說為突厥),一舉擊斃萬余人。李光弼由此在邊疆聲名鵲起,被譽為「名將」。

然而好景不長,天寶六年(747年),王忠嗣在與吐蕃作戰後,被當時的李林甫、安祿山 誣陷,結果被貶黜,不久病死於貶所。王忠嗣的突然隕落,也給當時正值壯年的李光弼敲響了警鐘,讓他意識到唐廷的危機已然產生。

正當李光弼郁郁不得誌之時,一場翻天覆地的大亂像巨浪般向他襲來——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祿山在範陽(今河北涿州 )起兵反唐,其部將史思明等人勢如破竹,大舉南下。河北首當其沖,常山太守顏杲卿在叛軍攻陷常山後慘遭淩遲,其子顏季明為國捐軀;潼關守將哥舒翰在唐玄宗逼迫下不得不迎戰,全軍覆沒,本人也被俘;叛軍更是兵鋒直指東都洛陽......

一時間,唐王朝的命運岌岌可危。

天命昭昭,抗擊逆賊

面對安史大亂,唐廷緊急征召能征慣戰的李光弼復出。開始他只是擔任河東節度副使,負責收復河北等地。但很快,李光弼便在與叛軍的戰鬥中嶄露頭角,一次次實作以少勝多,屢建奇功。

常山之戰,李光弼僅有5000人,就大破叛軍2萬人。嘉山之戰,與郭子儀聯手,殲滅叛軍4萬人。在太原之戰中,他更是以一萬之眾擊潰叛軍十余萬大軍,太原得以解危。由於戰功卓著,李光弼很快便升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實際掌握對叛軍的統帥大權。

公元759年,叛軍主力史思明率大軍20萬南下,意圖奪取東都洛陽。此時的李光弼,已經是朔方節度使兼侍中,鎮守河東一帶。他提出放棄洛陽,退守險要之地河陽,實行猿臂之勢,以逸待勞。

洛陽守將韋陟認為應該固守洛陽,不應退讓。李光弼反駁道:「洛陽方圓四十裏,如今叛軍已至,才想修築城墻,這只會白白增加人力,不如放棄洛陽,退守河陽。洛陽已成空城,叛軍占領後無所獲,反而我軍固守險要,可以戰役自如。」

最終,在李光弼主導下,唐軍放棄洛陽,成功退守河陽。史思明雖占領洛陽,卻無所得,被迫前來圍攻河陽。此役中,李光弼以巧妙的策略大破叛軍,史思明在河陽「心悸氣餒」,被迫撤退。

河陽之戰的勝利,對扭轉戰局具有關鍵性的意義。唐軍從此轉守為攻,叛軍則節節後退。李光弼的軍事策略與統帥才能,在此役中得到充分展示。

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被唐肅宗稱為「中興第一」,與郭子儀並為第一功臣。年僅55歲的他,聲名赫赫,威震天下,可謂一時無兩。

讒言生非,遭猜忌陷害

然而好景不長,李光弼很快便遭遇人生第一個低谷。

作為平叛第一功臣,李光弼在朝野聲望日隆,引起唐廷的猜忌。宦官魚朝恩開始在背後對李光弼進行詆毀。

公元762年,吐蕃乘唐軍主力在南方平叛之機,突襲關中,占領長安。唐代宗出逃陜州,多次催促李光弼前來支援,但李光弼始終未至。

之後,郭子儀擊退吐蕃。由於李光弼未聽調遣,唐代宗對他也產生了猜疑。加上魚朝恩在背後制造流言,導致朝野對李光弼的態度發生微妙變化。

李光弼身處異鄉,也感覺到這股冷意。他寫信給部下,說「我等人務戰邊陲,言路遙遠,至於中國,則四方之士,鹹生疑忌」。由此可見,李光弼心中也很苦惱。

公元764年,57歲的李光弼還被任命為東都留守,意在監視他的舉動。李光弼推辭未去,帶兵回到自己的根據地徐州,這更加劇了唐廷對他的猜疑。

在這種被動的處境下,李光弼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曾說「今上(唐代宗)初即位之時,我們建大功,攻之心為上,安能異哉!」可見他對朝廷的猜忌感到非常痛心。

就這樣,55歲時威名赫赫的李光弼,在兩年後便陷入被動境地,郁郁寡歡。同年8月,他在徐州病逝,終年57歲。

李光弼的遭遇,啟發後人不少感慨。這個平生最重忠誠的大將,到最後卻被猜疑、孤立。杜甫為此寫下詩句:「臨淮憑誰語,歸去老夫恨!」表達了對李光弼的惋惜之情。

身後事:家破人亡,泣血之痛

李光弼去世後,他的家人更是遭遇水深火熱,其子李晟嗣襲封臨淮王,但很快也因牽涉其兄李遊言的謀反案而被賜死。李光弼兩個兒子都英年早逝,沒有後嗣。

李光弼一族中,除了他的弟弟李光進得以善終外,其他族人無一幸免,可謂家破人亡。

李光弼一生忠心報國,卻無以落得個善終;他一手締造的功業,也在他死後破滅。種種悲劇的發生,不啻對這個功臣家族的沈重打擊。

當年55歲時風光無限的李光弼,57歲就抑郁病逝;他的兒子們又相繼早喪,子嗣絕嗣。這一切離奇的命運變遷,令人唏噓不已。

李光弼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屢建奇功,中年達到顛峰;後半生遭讒言算計,抑郁而終。

一代名將終成浮雲,悲劇命運令人共鳴。宋代詩人徐鈞有首詩,寫的就是李光弼的一生, 「間關百戰佐中興,料敵行師妙若神。可惜罹讒終恨死,傷心不見白頭親。 」

仿佛一聲長嘆,回蕩千古,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