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順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絕境看彭德懷,三人打仗到底有何區別

2024-01-06歷史

俗話說,順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絕境看彭德懷。那麽這三位將領打仗到底有什麽區別?首先是擅長在絕境中翻盤的彭德懷。

彭德懷:猛虎下山,運籌帷幄

彭老總的作戰風格如同猛虎般剛勁有力,突出一個勇猛,但整體卻又非莽撞,充滿大局觀。

因此,彭老總給人一種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安穩感。有他在,即使是到了絕境,也能讓人充滿希望。

解放戰爭前期,我軍因老蔣的突然襲擊而處處被動,尤其是在西北戰場,得到了老蔣的重點關註。

1947年初,老蔣出招,集結25萬人進攻陜甘寧邊區,彭老總負責接招,應對老蔣的重點進攻。

此外,彭老總還有一項任務,那就是配合兄弟部隊進行反攻作戰。

也就是說,他不僅要粉碎敵人的進攻,還要適時反攻,而他的手下西北野戰軍僅有2.6萬人,且裝備簡陋,補給匱乏。

就數據來看,雙方實力在紙面上天差地別。

西北野戰軍可以說是面臨絕境,但彭老總偏偏在這絕境中創造出了神話,他利用敵軍主將胡宗南急於求成、好大喜功的特點,依托地形特點,以小兵力引動敵軍在黃土高原上亂竄。

待到敵軍勞累和分散之時,彭老總率軍猛虎下山,分割敵軍,在一個半月內三戰三捷,接連取得清化、邊洋、馬河、盤龍三個戰役勝利,穩定了西北戰局,為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爭取到了機會。

8月的沙加電戰役,老蔣親自指揮國軍主力部隊整編第36師南下,想要圍殲我軍。

而當時戰場北邊是沙漠,西南是無定河與敵軍,我軍要躲避敵軍打擊,只能選擇東渡黃河,退無可退,局勢再度陷入困境。

彭老總卻兵行險招,認為敵軍未獲得我軍確切位置,且兩路敵軍尚未會合,可利用地形設伏,最終在沙加殿殲滅敵軍6000余人,扭轉了西北戰局。

1948年,他又用出一招圍城打援,提出英打宜川、掉落川滅劉刊、收延安的作戰方案,最終殲滅國軍胡宗南集團近3萬人,獲得了西北戰場上的第一個大勝仗,改變了西北形勢,更影響到了中原戰局。

偉人特地全軍通電稱贊。

當然,要說彭老總最大的戰績,自然是抗美援朝中鏖戰17國,率領誌願軍擊敗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完成奇跡般的絕境翻盤。

有多絕境?老生常談的雙方裝備差距、紙面數據,根本就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國內很多人反對抗美援朝,但彭老總卻堅持率軍出征,且沒讓人失望。

誌願軍在他的帶領下,讓如日中天的老美被打得接連換帥,卻仍然止不住聯合國軍的潰敗,最終無奈議和。

在抗美援朝期間,彭老總再度展現出他的統領全域的大局觀,例如賞罰分明,敢於用人。

38軍曾因作戰不利被斥責,但他卻仍予以重任,使得該軍後來祁西白虎團打出了萬歲軍的稱號。

粟裕:野狼出擊,險中求勝

接下來就是擅長在逆境中出奇制勝的粟裕。

粟裕的作戰風格如野狼般敢於冒險,但卻不失冷靜,整體戰術體現出變幻莫測、靈活多變的特點,常常能在逆境中出奇制勝,盡打神仙仗。

例如1946年的蘇中戰役,粟裕指揮部隊七戰七捷,以3萬多人橫掃國軍12萬人,戰術運用堪稱一絕。

而在1948年的淮海戰役中,粟裕更是充分發揮了自己險中求勝的風格,一戰改變敵我形勢,堪稱我軍的戰神。

1948年9月24日,粟裕提出了發起淮海戰役的建議,認為我軍接連大捷,士氣正旺,應當一鼓作氣與老蔣展開大決戰。

然而,這個提議無疑是大冒險,因為別看我軍打了幾個勝仗,但實際在兵力、裝備、後勤等多方面與國軍相比都是劣勢。

國軍方面有80萬大軍,其主力部隊如邱清泉部隊、黃維部隊為美械兵團,戰力強悍,有多次以少勝多的佳績,更別說淮海地區地勢復雜,易守難攻,加大了我軍的進攻難度。

另外,他們還有負責火力支援的空軍部隊,用卡車運輸物資的後勤保障部隊。

而我軍人數60萬,火力也不足,後勤部隊是靠戰士和群眾用獨輪車運輸。

按照常理來說,這種不占優的情況,主動發起淮海戰役,這種大規模決戰堪稱兵家大忌。

因為弱勢輸了就意味著我軍將陷入大劣勢,粟裕將是千古罪人。

但若是贏了,國軍的有生力量將受到重創,在南掀起波浪。

但粟裕卻堅持發起戰役,並表示越早決戰,我軍越容易掌握戰場主動權,建議讓中野配合化野一同作戰,最終得到偉人認同。

最終,淮海戰役打下來,我軍殲滅和俘虜敵軍55萬人,讓國軍精銳盡失。

粟裕的冒險讓我軍獲得大勝,讓長江中下遊以北被解放。

當然,粟裕的冒險並非是好大喜功胡亂冒進,實際上,他是善於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善於累積一場戰鬥的勝利所帶來的優勢。

在淮海戰役中,粟裕曾表示,作戰指導要處理好第一仗與第二仗、第三仗的關系,打第一仗要為第二仗、第三仗創造條件。

例如淮海戰役之前的豫東戰役,偉人本意是想讓粟裕強渡長江,逼迫老蔣回援。

結果粟裕看到了戰機,認為深入敵後勢必會處於兵力劣勢狀態,不如打幾個殲滅戰,改變敵我雙方力量對比。

為此,他還提出了豫東戰役要殲滅邱清泉兵團,但20萬打敵軍25萬,談何容易?所以粟裕出奇招,棲息開封後又放棄開封,吸引敵軍出兵戰城,從而分散兵力。

最終他閃擊敵軍,逐個擊破,滅敵9萬余人,為後來的淮海戰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林彪:蛇形出擊,穩中求勝

最後要講的是在順境中步步為營的林彪。

如果說粟裕只要有個三四層把握就出兵,那林彪就是穩中求勝,沒有7成以上絕不輕舉妄動。

當然,這不是他膽小怕事,而是用兵謹慎,作戰風格講究如同蛇一般隱忍,不打無準備之仗,可一旦出手,就是一擊致命。

前期兵力少時,林彪善打伏擊,打出過龍岡伏擊戰、黃珀伏擊戰等經典戰役。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整體是以弱勝強,但在局部戰鬥中,他更喜歡以強擊弱,以多擊少,突出一個穩字。

1945年11月,國軍部隊逼近東北地區,林彪準備不足,果斷隱忍,轉而積蓄力量,等到有機會再給敵軍致命一擊。

他主動放棄數城,給了敵軍我軍不敢反擊的假象,從而貪攻冒進,把戰線越來越長,分散了兵力。

而林彪則是韜光養晦,慢慢把隊伍壯大,準備充分。

摸清了情況後,他又透露出狠勁,發動了三下江南四堡、臨江等戰役,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滅敵4萬余人,收復城池11座,扭轉了東北戰場局勢,化被動為主動。

值得一提的是,林彪雖然謹慎,但下定決心後,絕不會因為風吹草動而舉棋不定。

最為直接的例子就是塔山阻擊戰。

在明確進攻錦州的目的後,他率軍猛攻錦州,引得國軍調動大量部隊支援。

在局勢陷入膠著之際,他一改謹慎常態,拒絕分兵支援塔山,要求塔山守軍死守陣地,阻擊敵軍支援部隊,自己則率軍集中力量繼續攻克錦州,最終贏得了勝利。

而後期兵力充足時,他又十分註重對戰術的鉆研以及戰前的各種準備,深究任何一個細節,對數據變化極為敏感。

比如,他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記錄每次戰鬥後的數據,例如俘虜、殲敵數量、收繳的戰利品也要分類統計。

平常沒事就要研究地圖,把地圖上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個山丘背熟,然後再親自實地考察。

校正地圖後,把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在腦海中推演,仔細考慮不同地形、不同戰術安排可能導致的不同結果,從中選出最優解。

這些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

他在遼沈戰役中,林彪僅憑一場遭遇戰的戰利品的數據,就分析出了敵人的指揮所在之處。

比如胡家窩棚遭遇戰中繳獲的短槍和長槍,小車和大車,軍官和士兵的比例要比其他戰鬥的略高。

這些不起眼的數據波動,在他眼裏就是最有價值的情報,就是帶我軍前往敵軍指揮所的地圖導航。

結果部隊果真順著林彪的指示,活捉了國軍將領廖藥箱,全殲廖藥箱集團10萬余人,推動遼沈戰役進入第三階段。

而在每次戰鬥結束後,不管勝利還是失敗,他都會組織部隊開會反思總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因此,林彪可以說少有敗績,確實是打仗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