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破譯文化基因,再現歷史變遷 長江中遊商代「鍋碗盆罐」集中在漢展出

2024-01-30歷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實習生易子煦 通訊員 翟扶文

1月29日,「長江中遊商代陶器展」在武漢黃陂木蘭湖畔的湖北考古博物館開展,展覽借助出土陶器對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12處重要商代遺址近年來的考古成果進行集中展示。長江中遊商代文明國際研討會同日在漢舉行。

不起眼的陶器代表文化基因

此次「長江中遊商代陶器展」,不同於博物館常見的展覽。步入展廳,只見各個遺址出土的陶器擺放在標本架上,並未用玻璃櫃封裝,展出的鬲、鼎、釜、甗等食器、炊器,大都進行了修復,用大量白色補配提示著缺損部份。

為何選擇將陶器作為此次長江中遊商代文明國際研討會配套展覽的主角?

「相較於青銅重器、精美玉器等,陶器雖不起眼,卻代表著文化的基因。」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懷穎舉例介紹說,例如今天,陜西盛油潑面用的碗,放在湖北會當湯盆使用;北方人吃飯一般不會用南方人用的小碗。在古代,陶器一般作為日用器皿使用,「鍋碗瓢盆」這類器物破損率高,變化快,最能夠用來區分人群。同時,陶器也是考古型別學劃分年代的重要依據。此次把四省商代重要遺址出土陶器集中展出,有助於在交流、碰撞中把一些問題探討得更清楚。

在展出的荊州荊南寺遺址出土陶器中,有一件平底、聳肩罐,這種器型在四川十分常見,三星堆也出現過。常懷穎說,「在湖北荊州出現這類器物,說明長江上遊人群與長江中遊存在交流。從陶器來看,‘長江早期經濟帶’之間的互動關系,在商代早期到中期就存在。」

安徽台家寺遺址出土陶範等鑄銅遺物(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攝)

湖北郭元咀遺址出土坩堝(熔銅器具)壁殘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攝)

盤龍城遺址具有考古學標尺意義

武漢盤龍城遺址,是目前中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商代早期城址,被譽為「武漢城市之根」「商朝南土中心城邑」「長江中遊早期青銅文明中心」。除了出土精美青銅器、玉器外,還出土大量陶器,傳遞著大量的商代文化資訊。

展覽將盤龍城遺址出土的代表性陶器予以集中展示。專家稱,盤龍城遺址在長江流域商代遺址中發掘時間最長、最成體系,研究最深入,早年建立了商代考古學文化標尺。隨著考古學發展,各個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標尺,但該遺址的標尺意義仍然存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看到,展覽還展出了安徽台家寺遺址出土陶範(鑄造青銅器的陶質模具)、湖北郭元咀遺址出土坩堝(熔銅器具)壁殘塊等。

專家稱,長江中遊擁有豐富的銅礦資源,在商代,承擔著為中原王朝生產、輸送青銅資源的重任。安徽銅嶺、江西蕎麥嶺等遺址揭示了幕阜山東北側的采礦、冶銅等活動。盤龍城遺址發現的鑄銅遺存,反映了商人對長江中遊銅礦的控制與開發。盤龍城衰落、廢棄之後,在江漢和江淮地區,以郭元咀遺址和台家寺遺址為代表,出現多處中心性遺址,反映了長江中遊地區不斷提升青銅鑄造能力,維持了較為發達的區域社會面貌。

湖北盤龍城遺址出土陶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實習生 易子煦 攝)

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介紹,在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長江中遊文明行程研究(夏商周)」、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華文明早期發展關鍵階段核心聚落綜合研究」子課題「長江流域商代都邑綜合研究」計畫的支持下,近年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對商代遺址展開了系統性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有效填補了長江中遊商代文化面貌認識的空白,揭示出這一階段中原文明與南方地區互動歷程,促進認識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方勤稱,透過出土陶器可以看出,這一時期陶器較新石器時代發生了系統性變化,意味著長江中遊地區開始進入中原王朝為主導的文明行程。以陶器為基礎,出現城垣、青銅器、祭祀遺存等,長江中遊在保留極具自身特質的地域文化的同時逐步與中原文化密切交流,最終成為早期中國多元一體格局的重要組成部份。可以說,長江中遊文明行程經歷了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的過程。

當日召開的「長江中遊商代文明國際研討會」,展示了近年來商代考古新發現,國內外專家還圍繞前沿課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

「長江中遊商代陶器展」展出陶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實習生 易子煦 攝)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註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使用者推播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資訊,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線上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