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傅作義起義,老蔣抓走他妻子劉蕓生,周恩來:一定要奪過來

2024-01-23歷史

1948年底至1949年初,遼沈戰役和淮海戰役相繼結束,人民解放軍繼而包圍了平津一帶。那裏據守有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率領的部隊。

按照當時敵我的態勢和力量對比,我軍完全有把握把天津、北平一帶的敵軍逐一殲滅。

只是,考慮到保護北平這座文化古城的重要性,考慮到維護人民生命財產、減少傷亡和損失的實際需要,中央軍委和毛主席都決定要實行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方針,爭取做好傅作義集團的工作,和平解決北平問題。

在做了很多努力之後,中國共產黨、我軍終於使傅作義做了和平起義的正確決斷,成功叩開了北平胡平解放的大門。

只是,傅作義剛剛投降,就收到了一個壞訊息。原來,蔣介石很是氣憤他的「叛變」,派人抓走了他的妻子劉蕓生。

周總理知道後立刻下達指示,表示一定要把人給奪回來。

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夫妻並肩作戰

很多人提起劉蕓生,第一反應就是為她「添加一個字首」,稱呼她是「傅作義的夫人」。

劉蕓生和傅作義感情甚篤,並不排斥被這麽稱呼。不過,單看她個人,她也是一個相當優秀的人,不至於被傅作義的光環完全掩蓋。很多時候,他們不僅是恩愛的夫妻,還是可以互相信任的戰友。

劉蕓生出身名門,自幼就接受思想啟蒙,是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進步女子。也因此,山河破碎之際,懷揣有深深的民族情懷的她也投身進了革命的洪流,竭盡全力地想要為國家、民族尋找一個光明的未來。

劉蕓生1910年出生在安徽桐城,19歲即和年長她15歲的傅作義結婚,並在婚後隨其到天津警備區開始了軍營生活。

傅作義年輕有為,34歲就已經當上天津警備區的司令員。不過他並沒有因為年輕而不能服眾,相反,他平素很有威信,只因他常常以身作則,深入基層部隊關心士兵生活疾苦,又能嚴格管束他們的行為作風,整肅軍紀軍容。劉蕓生越了解他,就對他越是佩服。

他們婚後的次年,因為種種原因,傅作義離開天津進駐綏遠,並在1931年開始擔任綏遠省政府主席等職。劉蕓生與他共進退,也到綏遠協助他開展剿匪清鄉以及鄉村建設的工作。

不料,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很快爆發,為了給抗日儲備力量,傅作義開始學習共產黨的經驗,在綏遠開辦鄉訓所,大力加強軍事訓練。

劉蕓生也走出家庭,到鄉訓所開展圖書閱覽工作,引導學員閱讀進步書刊,舉辦文化娛樂活動,全力支持傅作義積極抗戰。

1933年,日本攻占熱河,又分兵向長城各口發起進攻。對此,傅作義持「寧做戰死鬼也不做亡國奴」的態度,很快率領軍民展開防禦作戰。

同一時間,劉蕓生積極呼籲、號召百姓一同抗戰,很快組建了女子戰地慰問救護團,開赴前線全力搶救傷員,為傅作義部擔負起了相當大部份後勤醫護工作。

在傅作義和友軍成功阻擊了日軍十多次瘋狂進攻的時候,她帶領戰地救護團的一眾戰友,在歸綏北部的大青山下掩埋300多位烈士的忠骨。

土壤將他們殘缺的身軀漸漸淹沒直至再也不見,她們的淚水也一滴滴地砸落在這片大地。這一刻,她們更明白戰爭的殘酷,更決意要繼承他們的遺誌,誓死捍衛山河。

日軍沒有放棄蠶食中國的野望,他們進一步向綏遠發起了進攻。在傅作義率部堅持抗戰的時候,劉蕓生到了紅格爾圖的玫瑰營舉辦「舞會」。

在這場「舞會」上,她邀請的客人大部份都是記者,有的是國內的記者,有的則是國外的記者。

劉蕓生希望透過他們讓外界更多地了解綏遠抗戰,透過他們向全國和全世界傳達中國人民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

這是劉蕓生和傅作義商量好的方案。期間,傅作義也帶著烏蘭夫等軍政要員來到了舞會大廳,在軍事方面,他知道的情況、掌握的資料要比劉蕓生來得更加深入,由他來向記者介紹綏遠戰況,取得的效果會更好。

傅作義、劉蕓生夫婦的配合遠不止於此。往後,傅作義率部在一線與日軍展開一次次殊死戰鬥,劉蕓生就帶領女子戰地救護團拼死救護傷員,到了非戰時,她們還會向戰士宣傳戰爭動員法令,散發【動員報】並教唱【大刀進行曲】等抗戰歌曲鼓舞士氣。

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定要自強,不要再受人欺淩了。」

當中國堅持14年抗戰,終於在1945年取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的時候,她的這個願望就實作了一半。只是,她沒料到的是,實作另一半的政黨不是國民黨而是共產黨。

遭到嚴密監視

傅作義和劉蕓生一直都很關註國家的統一事業,關註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當1946年蔣介石不顧百姓對於和平、統一的渴求,決意發動內戰的時候,他們的內心就有過動搖。

追隨蔣介石,真的是正確的決定嗎?這個疑問漸漸在他們心底浮現。

這也是1949年,傅作義最終做出起義的抉擇的很大的原因。

實際上,一直以來,傅作義都稱不上是蔣介石的嫡系,相反,他們兩人互不信任,傅作義更是一直反對蔣介石一貫采取的排斥異己的方針,雙方存在不小的矛盾。

傅作義受「正統」思想的影響,雖一度因協助蔣介石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但他首先是愛國將領,且與共產黨武裝有過聯合抗日的歷史,這增加了他後來和平起義、棄暗投明的可能性。

而1949年1月,天津的迅速解放也給傅作義帶來了一個強烈的訊號,那就是他必須立刻做出他的政治選擇。最終,傅作義在戰場失利、軍心渙散、親朋勸說、個人覺醒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選擇了倒向共產黨的一邊。

至此,中共代表和傅作義代表終於達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協定。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城,開始接管北平的防務。北平也真正得到了和平解放。

只是,很少有人註意到的是,在共產黨和傅作義接洽的期間,為消除蔣介石的戒心,傅作義的妻子劉蕓生特地帶著子女們飛往重慶,到蔣介石眼皮底下當起了「人質」。

當時,蔣介石一直希望傅作義率軍南撤,但傅作義有自身集團的利益要維護,更主張要固守北平,因此他一直拒絕執行蔣介石的命令,雙方矛盾得到了激化。劉蕓生帶著子女抵達重慶,就能為這激化的矛盾「澆上一瓢冷水」。

以傅作義和劉蕓生的身份背景和人脈,劉蕓生帶著子女們抵達重慶後,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劉蕓生還有自主選擇寄居地的權利,她帶著子女住進了張伯苓的家裏,後者和傅作義是莫逆之交,他們在那裏受到了很好的照顧。

只是,這期間,他們也一直受到國民黨特務的嚴密監視,方方面面都要多加註意。

1949年1月,傅作義和平起義,北平胡平解放的訊息傳到了重慶,劉蕓生立即請張伯苓送她和子女返回北京。

只是,國民黨當局一直監控著劉蕓生的動靜,劉蕓生等人一動,他們也很快作出反應,趕在他們登機之後、飛機尚未起飛之時,將他們全部扣下。

不管是傅作義還是共產黨都在重慶留有自己的耳目。劉蕓生和子女一齊被抓走的訊息立刻被呈上了傅作義和周總理的桌案,傅作義震怒,周總理只來得及對他稍作安撫,就立即向重慶的地下黨組織下達指示,請他們「一定要把人奪回來」。

安全返回北平

中共安插在重慶的地下黨組織在此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他們輾轉和劉蕓生等人取得聯系,更是趁亂將他們營救出來,把他們送上了飛往香港的飛機。

等劉蕓生帶著子女飛抵香港,地下黨組織在香港安排好的人手又為他們準備了前往天津的輪船。

後來劉蕓生回憶起這段經歷,一直感慨良多。她記得,當時他們一行人在船上度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不管是食品還是水都非常緊張,可以說一個多月都是在饑寒交迫中度過的。

不過,劉蕓生很清楚,在當時那麽緊張的時刻,中共能夠緊急為他們安排好這些行程和物資已經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所以她一直鼓勵子女們要堅持,並且告訴他們,他們的父親做了一件對國家、對人民來說都非常了不起的大事。

作為他的妻子和兒女,他們現在忍受一些饑餓算不了什麽,比起這些,有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國家更重要。

有她的勸說和鼓勵,一行人都堅持著安全抵達了天津,之後又在天津被接送到了北平,和傅作義實作了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