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對越反擊戰,劉伯承、粟裕尚在,為何是許世友掛帥?鄧公確實高

2024-07-26歷史

1972年2月21日,「空軍一號」抵達首都機場,尼克森踏上美國與中國的破冰之旅。接著兜兜轉轉用了7年時間,中美才成功於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關系。

中美關系從僵硬到破冰,再到正式建交,鄧小平同誌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於是兩國建交之後,鄧小平同誌是第一個收到美國時任總統卡特邀請訪美的中共領導人。

訪美日程共8天,8天時間裏74歲高齡的鄧公累計參加了80余場活動,讓中國自抗美援朝戰爭之後,再次以超高頻率出現在美國各大新聞報刊上。美媒當時還以美國「刮起了鄧旋風」形容鄧公的訪美之旅。

而值得一提的是,鄧公在訪美期間與美總統會晤時還透露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在提到越南時,鄧公幽默地說了句:「小孩子不聽話,該打屁股咯」。

中越唇齒相依,二戰期間遭遇相識,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兩國就是一衣帶水的「好兄弟」。50年代後,中越進入「蜜月期」,中國即便是自己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也要給予越南抗法、抗美支援。

可誰曾想,而後中蘇關系的惡化,與中美關系的緩和,埋下了中越關系逐漸走向破裂的種子。再加上一定量的自我膨脹感,越南選擇覆寫劇本,將中越關系從「同誌加兄弟」改為「農夫與蛇」。

2月5日,鄧公訪美行程結束回國,2月17日,摩擦不斷的中越邊境,以炮聲轟轟掀開了新的篇章,許世友任東線指揮官。

許世友領兵遭質疑

眾所周知,此戰在許世友的主要指揮下,解放軍橫掃越北,既解了柬埔寨之圍,又給了越南上了一道極其美味的「竹筍肉絲」,也讓世界再次看到今日不同往日的中國,妥妥的「一箭三雕」。

但鮮有人知的是,當年許世友將軍擔任東線方向指揮官一事,爭議頗多。

南疆烽煙已然消逝數十年,似乎只有邊境線上的雷區,還有肅穆的烈士陵園一直在提醒著我們,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重要性。

也正因為有他們,人們才會對英雄有更多尊敬,對烈士充滿著無盡的緬懷,至今此戰中的軍事謀劃也時常被提到。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是許世友領兵出征一事有爭議,即便是至今也還有人認為,或許當年東線指揮官不是許世友,戰報會更加漂亮。因為東線上的戰鬥,我軍傷亡確實更多一些。

況且當時多位開國將帥仍然健在,所以對於時年74歲的許世友領兵,多少都是令人意外的。而許世友是鄧公親定的人選,那麽背後到底有怎樣的考量呢?

多位開國將帥尚在不假,十大元帥中中劉、徐、聶、葉四位也都健在,個個都是歷經戰火風霜走出來的優秀將領,渾身是膽。可大多數將領也都因歷戰無數,渾身是傷。加上年邁,身體都大不如從前了。

「軍神」劉伯承、「戰神」粟裕兩位,掛帥出征呼聲可謂最高。一位是川中名將,歷經紅軍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入過蘇聯伏龍軍事學院進修。一位是第一大將,強敵環伺時以遊擊戰扭轉戰局稱奇,淮海戰役更是一舉「封神」。

所以,這兩位老將出馬妥妥是天花板,嚴懲越軍再輕松不過了。但奈何時間終究是帶著殘忍的,劉帥時年已經87歲,右眼本就因曾經中過彈落下病根,建國後又一直為軍隊建設操勞,過度用眼後晚年視力急劇下降,甚至日常行走都需要人攙扶。

粟裕雖然比許世友稍小些,但身體狀況並不好,還一直有著頭痛的毛病,病因直到1984年將軍去世,遺體火化後驚現3枚彈片才被找到。當時粟裕夫人楚青因此一度哭到崩潰,因為這些彈片足足折磨了將軍半個世紀之久,每一次痛都看得她心痛不已。

而且也就是因為彈片殘留於腦部的原因,粟裕連抗美援朝都沒有領兵,對越反擊戰自然也不會去了。

2張「反對票」

其實拋開領兵之人的選擇,對於這自衛戰打與不打都有著較長的衡量期,不少人都認為不該打,就連「參座」葉劍英、「戰神」粟裕兩位重量級將帥都堅持投下了「反對」票。

為何?首先,國際形勢嚴峻;中蘇關系在交好時,等同於曾經的中越,但奈何國際局勢的多變,我們與「老大哥」一度走到了兵戎相向的地步。外加赫魯雪夫的上台後,更傾向於越南,當時中蘇邊境仍然蘇軍虎視眈眈,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一旦調兵打對越反擊戰,蘇軍的危險性。

然後,自衛反擊戰實戰經驗少。新中國建國前歷經百余年動蕩風霜,建國後雖然打過不少仗,抗美援朝更是把美軍都打到了談判桌上,但小規模的反擊戰卻僅和印度、蘇軍交過火。甚至當初的珍寶島戰役由於規模太小,被定義為「邊境沖突」更加合適。

外加上那時候我們才掀開的新篇章不久,之前軍事力量儲備和戰備訓練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戰鬥力必然是要打折扣的。所以基於戰略戰術等原因考慮,葉帥和聶帥不建議打這場仗。

兩種重量級「反對票」必然會對最終決議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但最終鄧公還是決定「亮劍」,甚至有著足夠的信心。

鄧公考慮的是,即便蘇軍對外號稱「百萬大軍」屯兵中蘇邊境,但經過中方再三研究60萬兵力已算巔峰。葉、粟提到的中國北方地勢平坦難守易攻確實不假,但蘭州、北京、沈陽這「三北」之地的王牌部隊38軍、27軍等仍保持不變,問題並不大。

並且對越反擊戰的目的不在於打得多深,重點在於讓越南人意識到中國不好惹。所以這反擊戰一開始就被要求「速戰速決」,指不定蘇軍還未做好越線準備,我軍就已經痛擊對手了。

最後,北京尚有徐向前、粟裕等多位開國將帥坐鎮,就算蘇軍真的反應速度極為迅速,北京也是能夠快速反應的。

所以,鄧公堅持反擊戰該打,權衡利弊之下也堅持廣西方向領兵之人非許世友莫屬。

許世友投身革命非常早,領兵打仗資歷肯定是有的,其一路晉升鄧公也是非常清楚的,於是對他足夠信賴。外加其於1973年11月和丁盛對調,從南京軍區換至廣州軍區,彼時已有5年時間,對外環境他是熟悉的。所以許世友任東線指揮官可謂是歷史的選擇。

許世友打不夠好?

最後說說坊間流傳的「東線不如西線打得好」的觀點。此話的背後實則就是拿兩線將領許世友和楊得誌作比較,且認為許世友遜於楊得誌。可只要稍作分析,就能發現此話過於片面。

東線和西線始終是不一樣的,東線參戰部隊5個軍2個師確實比西線上的3個軍1個師多,但東線戰線更長,規模更寬,兩者之間是無法直接對比的。

所以許世友這邊采用的是穩紮穩打的「三步走」策略,全線展開、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反觀西線上的部隊,作戰的同時還需要留意蘇軍,便只能速戰速決,以截斷敵軍退路的方式,分割包圍敵軍,然後殲敵。

戰術不同,戰果也會不同。許世友這邊雖然不如西線上來得快,但其按照計劃一路打一路毀,所到之處的發電廠、基地、軍事基地悉數被毀,回收了不少昔日中國勒緊褲腰帶後援助給越南的物資。此舉看似在當時意義不大,還給人一種為了泄憤之感,可實際上此舉不僅擊碎了越軍此前「打到南寧過春節」的叫囂,還讓其光是戰後重建都花了不少時間,發展也受到了限制。

除此外,我軍時隔多年再參與實戰,此次也發現了我軍存在的問題,然後得以讓我軍去糟粕,加速邁向現代軍事化的步伐。

1984年,許世友將軍寫了一本關於對越反擊戰的回憶錄,其中將軍寫了這樣一段話:

「這一仗,中央軍委說打得好,外界有不同看法,下面的同誌也有不同認識,這不稀奇。是是非非,讓幹部群眾去說吧,讓歷史、讓後人去評說。」

由此可見,此戰的結果得到了中央的認可,至於那些是是非非將軍是有所耳聞的,只是他從未主動提及過罷了。

所謂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但切莫忘記了打仗得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凡是評判也不要過於片面,不然會令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