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為什麽選擇與蘇聯交好,而不選擇美國?

2024-07-28歷史

1949年10月1日,隨著偉人的一聲吶喊,新中國自此宣告成立,得知此事後海內外華人歡欣雀躍,不過與此同時一個問題也浮現在了世人的腦海中,那就是我們的將來該怎麽走?是跟隨世界新任「老大」美國吃香喝辣,還是堅持和老大哥蘇聯結盟與西方為敵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國人很多個日夜,還是直到黨中央和毛主席下達了「一邊倒」政策,決定不顧一切與蘇聯交好後,關於此事的討論這才終於消散。

然,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這個話題竟再度被國人重新開機了,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此時的中蘇關系已然勢如水火,反倒是中美之間進入了蜜月期。

的確,按照這個發展新中國莫不如一開始就與美國交好,而這也就衍生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當年為何會選擇蘇聯,為何沒有選擇美國呢?

新中國的缺乏

這個問題很復雜,若想了解其中的真相我們就需要從三個層面來分析,分別是中國缺少什麽,蘇聯給予了中國什麽好處,以及在建國之初中國依靠美國的劣勢。

我們先從第一點開始說起。

新中國成立之初真可謂是百廢俱興,說我們缺什麽?毫不誇張的說我們什麽都缺,首先是錢,有錢可不單單能使鬼推磨,更是能完成大部份想要完成的目標,可彼時的新中國呢?

清政府的委曲求全使得中國遺失了大量的領土和財富;北洋政府的混戰使得中國的貴重金屬儲備直線見底;抗日戰爭打了14年,東北工業基地被占領,南方富庶城市被日寇付之一炬,我們剩下的也僅僅是西南、東南、北方的一隅之地。

地盤本來就小我們還要拿錢出來抗擊敵人,因此民國時期好不容易攢下的一點家底就這樣被再度打光了。

之後等到日本投降戰爭結束,中國終於是有了些許攢錢的時機,可奈何老蔣他「不甘寂寞」非要打內戰,內戰打了四年多中國又被打回了原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唯一剩下的那些黃金、白銀也都被蔣介石帶去了台灣。

因此說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都是客氣的了,說我們是一窮二白都毫不為過。

其次是缺乏賺錢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沒錢不可怕,怕的是沒能耐賺錢」,這也恰好就是新中國彼時的真實寫照,大國賺錢的路子大體有四個,即賣軍火、傾銷商品、賣能源和殖民掠奪,而新中國呢?一個都做不到!

我們自己用的都是小米加步槍拿什麽賣給別人?我們本就是被西方列強傾銷商品的半殖民地,哪裏有傾銷他國的資格?至於後兩者就更不用多說了,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就被西方世界扣上了貧油國的帽子,就連中國自己的學者都這麽認為,殖民掠奪?那更是想都不敢想。

最後就是安全感,新中國缺乏安全感?是的你沒聽錯,說彼時的世界誰是最沒有安全感的國家,新中國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

1949年時的中國真可謂是強敵林立,我們一個一個說,首當其沖的就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當時的新中國還未全部解放,西南的匪患橫生、敵人的小股部隊正在伺機而動,台灣成為了國民黨的大本營更是時時刻刻準備著反攻大陸。

然後是北邊,當時東北三省有很大一部份都掌握在蘇聯的手中,蒙古以西全都是蘇聯的勢力範圍,在這種情況下,以蘇聯的軍事實力只要他們想,那缺乏機械化部隊的我們將毫無還手之力。

陸地上不安穩海洋上亦是如此,美國的航母編隊就在太平洋上枕戈待旦,日本、南韓、東南亞全都是他們的地盤,按照彼時蔣介石與美國的關系,我們很難保證對方不會來一手突然襲擊,一舉侵占中國的東南沿海。

這還只是大方面上,小來小去的不穩定因素也有很多,例如香港、澳門仍在列強手中;印度仍被英國殖民,中印兩國的邊境問題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解決;越南還在打仗,保不齊什麽時候戰火就會燒到西南邊陲。

基於這樣的局面,你說新中國能有安全感嗎?

蘇聯給的太多了

那麽說完了中國缺什麽,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蘇聯都給到,又能給到中國什麽好處了。

我們還是從錢、賺錢能力和安全感三個層面來說,第一個是錢,這時的蘇聯並不像後來那樣窮的叮當響,擊垮了德國的他們這時說「富得流油」都毫不為過。

按照這種情況,新中國想讓蘇聯給予一定的經濟援助還是比較容易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就在1949年新中國決定「一邊倒」後,史達林二話沒說就向我們提供了一筆14億美元的貸款,14億美元在當時是什麽概念?按照購買力換算儼然相當於如今的100億美元還多!

這足以看出蘇聯對新中國的態度,亦是能佐證新中國向蘇聯一邊倒的原因,畢竟若是事先這些籌碼沒能談攏,我們也不會如此痛快的答應不是?

第二個是賺錢能力,關於這個筆者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況,那就是蘇聯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別說是新中國,就算是美國都無法拒絕的地步。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直到中蘇關系出現裂痕的這十余年間,蘇聯總計向中國援助了156個大型的工業計畫,例如沈陽機械修理廠、沈陽航空工業學校、沈陽飛機制造公司、鞍山鋼鐵總公司便都是在蘇聯的幫助下才得以建立的。

不僅如此,在韓戰爆發後蘇聯給予中國的幫助亦是增長了數倍,除了工業上的援助外,在軍事上他們為中國人民誌願軍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武裝汽車、喀秋莎火箭炮、俄式槍械、坦克都是如此,在軍工產業上他們也是要圖紙給圖紙、要裝置給裝置,更有甚者就連原子彈的研發報告都被他們一車一車的拉到了中國。

這些幫助可都是「授人以漁」啊!在蘇聯的無私幫助下,新中國很快就擁有了一定的重工業基礎,別看只是基礎,但這卻是實打實的賺錢能力,有了這些只要我們耐心發展,遲早有一天國家就會變得富強。

當然,實際情況亦是如此,如今的中國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再度復興,和當年蘇聯的幫助絕對脫不開關系。

第三個就是安全感,這一點蘇聯做的比前兩個還要好,自打中國施行一邊倒政策後,蘇聯就給到了我們十足的安全感,這裏筆者按照時間線為大家一一介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就在第二天蘇聯便為我們送去了一份大禮,即帶領著15個加盟共和國、20多個社會主義國家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承認了新中國的合法地位。

不僅如此,蘇聯還沒有耍任何的伎倆,就在帶著一眾「小弟」承認了新中國後,他們當即就與國民黨政府斷絕了關系,並在事後與新中國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杜絕了西方世界封鎖中國的企圖。

之後韓戰爆發,眼看著自己的兩個「好兄弟」(中國和北韓)受到了欺負,蘇聯二話沒說就選擇了幫助中國,他們是要槍給槍、要物資給物資,待知道中國在北韓上空被美軍飛機欺負後,他們甚至還派出了本國的戰機,刷上了中國的標誌前去與美軍交戰,打的美軍幾度懷疑「這家夥換號了?」

韓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都明白了蘇聯的態度,也清楚了中蘇之間「血盟」的關系,這時候若是美國肯定就會借機敲一手中國的竹杠,向中國索要保護費,但蘇聯卻沒有,不僅沒有他們還大大方方的於1955年撤離了旅順,徹底搬出了東北三省。

這安全感簡直爆棚了有沒有?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們一直都很擔心東三省的問題,擔心蘇聯會和日本一樣看上了東三省肥沃的土地、豐富的資源,結果沒想到這位老大哥竟然如此大度,見我們有顧慮二話沒說就撤出了中國的領土,這般行徑儼然和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要錢給我們錢,要技術給我們技術,還可以充當「保護傘」替我們抗住西方世界的圍追堵截,這樣的好大哥上哪去找啊?當然了,這也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在當時一致決定一邊倒的原因所在。

中國依靠美國的劣勢

說完了蘇聯給的,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中國依靠美國的劣勢。

其實說起這個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出質疑,認為解放戰爭期間美國支持的一直都是國民黨,是蔣介石,就算中國上趕著靠向美國,人家也不一定會願意啊?

如果大家這麽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隨著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的結束,新中國其實是有投靠美國之機會的,美國也很願意,不單願意他們甚至還大大方方的提出了中美交好的條件,只是這條件嘛...對於新中國來說、與蘇聯相比就有些太過苛刻了。

先說錢,這個還算可以,畢竟美國有錢嘛,他們提出只要新中國投靠美國,那錢的事情都好商量,不說要多少給多少但也差不多。

這對於新中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誘惑,可怎料接下來關於「賺錢能力」的問題上美國的條件卻讓我們傻了眼。

美國關於這方面提出的要求實在是太多了,首先是針對之前條約一事,對此美國的態度是這樣的,即「勒令中國共產黨政府必須繼承並承認現存的、中西之間的一切條約,這是美國承認新中國的前提。」

這些條約指的都是什麽呢?筆者來為大家舉幾個典型的例子,首當其沖的就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該條約是1946年時,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與美方簽訂的,其主要意義為「中國不能對美國傾銷的商品設定任何形式的障礙,諸如關稅、打壓、排擠」,簡單來說就是不許中國自己發展輕重工業,一切商品都必須從美國購買,並給到美國最大程度的優惠。(不許設定關稅,中國產品就沒有競爭力,發展工業也是白搭)

這是什麽意思?據筆者分析美國的真實意圖有兩點,其一是讓新中國徹底放棄成為一個工業大國、強國的可能,永生永世的當一個農業國家,成為美國的商品傾銷地、糧食進口國;其二則是逼迫中國放棄領土主權,尤其是海洋權利,將制海權盡數交給美國。

這兩個條件別說是新中國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答應(當然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除外),所以新中國拒絕倒向美國也就情有可原了。

當然了,不止是這一個條約新中國無法答應,此外蔣介石還與美國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例如【中美航空協定】、【鐵路修建協定】等等,這些條約大多數都是美國為了限制中國的發展、為了將中國徹底變為傀儡的戲碼,而這也就是中國投靠美國的缺陷之一。

其次是戰略上的,其實就算是經過磋商,美國放棄了讓中國繼承條約的這一項條件結局也是一樣,因為他們對待亞洲的整體戰略就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

要知道,美國將手伸向亞洲的時間可不短了,早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美國就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開啟了自己的計劃,他們的戰略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壓制亞洲國家的發展,防止亞洲地區出現一個他們無力對抗的超級大國。

而這一點透過美國對待日本的態度就能證明,自從打贏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後,日本的發展勢頭就呈現出了不可阻擋的態勢,經濟上透過戰爭賠款獲得了飛躍、工業上全速前進已經有了列強的幾分模樣、軍事上無人能敵就連歐洲老牌大國沙俄都拿他們沒有辦法。

這樣的國家可以說要是沒人管管,說不定在幾十年內就會成長為世界頂尖的存在,因此就在這時美國出手了,為了防止日本稱霸亞洲,美國先是在一戰後出面制止了其對中國的剝削、壓迫,隨後在華盛頓會議上,美國又再度出面限制了日本海軍的發展。

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眼看著日本將席卷整個亞洲,美國亦是想盡各種辦法進行阻礙,又是給中國運送物資,又是對日本開展石油禁運、經濟制裁政策,眼看著還是無法阻擋,美國這才放任或者說是「自導自演」了一出珍珠港事件(這個說法很火借用一下),隨即加入了二戰,展開了對日本的全面進攻。

在美國的介入下,日本僅用了三年時間便從天堂墜入了地獄,從原先的稱王稱霸被打的險些全體玉碎,這一切看似是美國在「匡扶正義」,但實則他們卻是為了保護自己在亞洲的利益不受損害。

日本是如此,民國亦是如此,作為一個人口、潛力、疆域遠勝於日本的國度,美國對民國的防備自然也更多,當然了,這也就是美國人強迫蔣介石簽訂諸多不平等條約的原因所在。

既然對待日本、民國都如此苛刻,對待本就意識形態不一致的新中國就更是這般了,因此若是我們答應了與美國結盟、接受美國的保護,那下場可想而知。

最後是關於安全感,這個美國就更給不了中國了,至於原因也很簡單,據筆者分析大致有四點。

第一:美國距離中國太遠

單說這個就是一項不可逾越的鴻溝,美國本土距離中國實在是太遠了,一旦中國出現了什麽問題,那下場絕對和蔣介石一樣,還沒等美國人趕到呢,就已經陷入劣勢或者戰敗。並且就算事後美國人派出艦隊馳援,那勢力範圍也只能是在沿海一帶,即中國將退守南方,陷入和南韓一樣的命運。

第二:美國支援的方式

眾所周知美國對其「小弟」的支援方式只有兩種,一是透過空運支援裝備、物資,二是在該國國內駐軍,可以預見若是新中國選擇投靠美國,那必然就會淪為日韓那般,在本國的土地上接受美國人的駐軍。

美國大兵的行徑人盡皆知,一旦真的讓他們進駐中國內陸,那中國的老百姓就永世不得太平了。

第三:蘇聯的反應

新中國若是投奔美國,那蘇聯第一個就不會同意,心情好了他們可能會和中國談談、想著拉攏拉攏,心情不好了數百萬的蘇聯紅軍和不計其數的機械化部隊可不是吃幹飯的,屆時他們不僅會拒絕將東北三省還給中國,更是會透過東北、西北、蒙古等地對中國發動全面的戰爭。

中蘇之間的戰爭必然是陸戰,陸上戰爭美國根本不是蘇聯的對手,是故,既然我們投奔的大哥打不過另一個龐然大物,我們又為何要冒這個險呢?

第四:核武器

自從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後,戰爭的方式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不再是單純的陸戰、海戰,核戰爭才是世界各國無比懼怕的,而核威脅這一概念也就這樣成為了中國所要思考的前提。

美國和蘇聯都有原子彈(蘇聯在1949年8月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我們自然是都要提防的,可礙於彼時原子彈的發射方式僅為投擲,所以距離中國大陸較為遙遠的美國顯然沒有蘇聯的威脅等級高。

也就是說投奔蘇聯,我們有30%的機率會遭受核打擊,投奔美國則是有70%的機率,這種情況換你你怎麽選?

綜上所述,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之際,蘇聯能夠給到中國的幫助、保護遠大於美國,再加上意識形態一致,國家這才在慎重考慮之下施行了「一邊倒」的政策,至於後續發生的改變就是人力所無法預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