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英國靠一要塞掌控300年

2024-04-02歷史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使西方人終於如願透過海路環遊世界,抵達了財富遍地的東方,發現了新大陸的存在,甚至使得世界格局因此而改變。在這場持續數百年的航海史中,有一些海峽從無足輕重變成了控扼天下的航運生命線,以彈丸之地成為關涉各方利益的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無疑就是那些響亮名字中不可繞開的一個。

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通道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南端和非洲西北部之間,其名稱源於阿拉伯語,它見證了阿拉伯軍隊的英勇。公元711年,埃及總督穆薩·伊賓·努塞爾的部將塔瑞克率軍7000精兵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打到安達盧西亞,擊潰了10萬西班牙守軍,在海峽上建立軍事城堡,阿拉伯人稱之為「直布爾·塔瑞克」,後歐洲人音譯為「直布羅陀」。

直布羅陀海峽隔開了歐洲與非洲,但也連線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峽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羅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間僅13公裏,其西面特拉法爾加角和斯帕特爾之間的位置最寬,達43公裏。水位東深西淺,最淺處水深301公尺,最深處水深1181公尺,平均深度約365公尺,是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必經水道。

直布羅陀海峽相比世界大多數海峽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在海面122公尺處存在海水分層,表層海流與深層海流呈現截然相反的流動方式,這跟地中海與大西洋各自不同的含鹽量有關。由於地中海的封閉性以及地中海氣候下強烈的蒸發效果,使得這裏的表層海水年平均鹽度達到了38%,比全球海水平均鹽度高出4%。

而大西洋則縱貫南北半球,與各大洋海水交換旺盛,所以含鹽量只有35%,於是在盛行西風的吹拂下,來自大西洋的海水自西向東透過直布羅陀海峽蜂擁至地中海,而地中海由於鹽度高在底層形成了一股又鹹又冷又重的海流也透過直布羅陀海峽的下層反方向流入大西洋,這便是海峽中特別的密度流現象。

這一現象讓直布羅陀海峽不僅僅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航運水道,還是地中海的「生命線」:保證了地中海水量的穩定。得益於這種恒定的海流流向,往來的船舶自大西洋進入地中海往往順風順水,速度很快,相反則是逆水行舟,不過對於常隱沒海底的潛艇來說,從地中海的深水區進入大西洋反而可以順水而行。

直布羅陀扼控直布羅陀海峽

隨大航海而來的海權時代,進一步提升了海峽在軍事中的戰略價值,即所謂的「近海重於遠洋、島礁重於海域、海上咽喉重於島礁」。直布羅陀海峽便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圍繞它產生的沖突和賽局促使國際秩序不斷調整,催生的旋渦不時攪動人類歷史的步伐。直布羅陀作為扼守直布羅陀海峽通道的堡壘便也深陷其中。

直布羅陀半島

直布羅陀瀕臨直布羅陀海峽,是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沿地中海沿岸的一處狹窄半島,以一地峽與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區相連,面積約5.8平方公裏。大部份地區都是陡峭延綿的石灰巖山地,被稱為直布羅陀巖峰,較高的一處海拔約90~125公尺,被稱為風磨台地,是直布羅陀城所在地,較低的一處海拔15~30公尺,名喚歐羅巴台地。

直布羅陀城

此地在公元8世紀是阿拉伯人的領地,1501年正式納入西班牙版圖,1700年由於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國王卡洛斯二世無嗣,遺囑由法國波旁王朝路易十四之孫菲利普繼承西班牙王位,但卡洛斯二世的外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大公按哈布斯堡王族的血緣關系也要求繼承王位,由此引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這場持續13年的戰爭(1701—1714年)引發了歐洲大部份國家參戰,戰爭中英國和荷蘭為遏制法國吞並西班牙後再次獨霸歐洲,而選擇支持查理大公,於1704年趁機攻占直布羅陀,並建立軍事要塞,控制了大西洋和地中海制海權。而菲利普為了獲得兩國承認,便與英西兩國簽定了【烏特勒支和約】,將直布羅陀割讓給英國,後來英國移民驅逐了當地的西班牙人。

1779年,西班牙與法國結盟,趁英國忙於鎮壓北美殖民地之機,圍攻被英國人占據的直布羅陀半島。據說久攻不下之際,500名西班牙士兵悄悄攀上直布羅陀巖峰,準備發動奇襲,卻意外驚動了山上的獼猴。猴群的吵鬧聲驚動了英軍,針對直布羅陀的奇襲計劃就這樣失敗了。自此獼猴成了直布羅陀當地的吉祥物,但也因此產生了另一個傳說:一旦獼猴在直布羅陀消失,就是英國人離開直布羅陀之時。

此後英國將直布羅陀打造成主要的海軍基地,一切軍政事務由英國王室委派的總督進行統管。直布羅陀、馬爾他島、賽普勒斯島共同構成了英國掌控地中海軍事體系的關鍵一環,也成了英國前往印度的海上要塞,牢牢控制著直布羅陀海峽這一海上要沖,至今直布羅陀仍是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最後一塊殖民地。

額外一提的是,既然難以收回直布羅陀,為了抗衡英國對直布羅陀海峽的獨霸,西班牙便將從葡萄牙手中得到的休達、梅利利亞打造成其在北非沿岸的軍事要塞,與直布羅陀形成一南一北之勢扼控直布羅陀海峽。不過摩洛哥一直在聲索休達、梅利利亞的主權,就如同西班牙聲索直布羅陀的主權一樣。

直布羅陀的英西主權之爭

1909年,英國在直布羅陀與西班牙本土之間的中立地帶修築了軍事基地和機場並設柵欄,形成現今的直西邊界。二戰後隨著國際局勢緩和,西班牙一直在聲索直布羅陀主權,盡管1966年聯合國大會透過決議要去直布羅陀殖民化。不過英國拒絕理睬,只在在推行直布羅陀「自治」。

此後西班牙與英國頻繁交涉,但一直在主權歸屬毫無進展。可以預見,爭執了300年的直布羅陀還仍將持續下去。畢竟作為軍事重地,直布羅陀控制著直布羅陀這一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通道,特別是19世紀蘇伊士運河開通後,直布羅陀海峽更是成為大西洋與印度洋、太平洋之間海運的捷徑,每年有十萬艘貨船透過,是國際航運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

面對這樣一塊具有經濟和軍事戰略價值的肥肉,在英國與西班牙雙方均勢還沒有打破的情況下,想讓英國人讓出直布羅陀無異於比登天還難。要知道,在北海油田逐漸枯竭,歐洲迫切需要中東波斯灣石油的背景下,直布羅陀相當於掌控著西歐能源運輸的「生命線」。即便如今歐盟在推進一體化,但對已脫歐的英國來說,直布羅陀仍是未來討價還價的一枚重要棋子。

當然還有另一層因素是,西班牙與英國同屬北約陣營,作為「盟主」的美國,其海軍第六航母艦隊出入地中海仍需要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更何況西班牙的羅塔海軍基地還是美軍的艦隊基地,要時刻盯防俄羅斯黑海艦隊從這裏出入大西洋,所以直布羅陀之爭只能限於唇槍舌劍的談判,而不可能付之於熱戰。

如今直布羅陀仍是英國的海外領地,最高元首為英國國王,由英國王室委派總督兼駐軍司令代其在當地履行職務,負責涉外事務、防務和治安,不過並不直接參與直布羅陀的管轄,是形式上的首腦,具體事務由下設直布羅陀委員會執行。未來考慮到非洲摩洛哥實力不濟,英西又是北約盟國,直布羅陀的現狀還將長久持續下去。

上期回顧:突尼西亞海峽:扼地中海東西航運的要沖,讓突尼西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備註:本文是【世界海峽合集】的第36章原創作品,僅為一家之言,轉發請註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及出處】,嚴禁抄襲。另文中配圖部份引自網路,如有版權私聯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