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不要再把擊敗項羽的功勞安在韓信身上了,應停止造神風波

2024-06-03歷史

歷史總是充滿了謎團和遺憾。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楚漢相爭的硝煙彌漫在華夏大地。兩位軍事天才韓信和項羽的對決,是當時最引人矚目的焦點。然而,真相究竟如何?這場對決是否如後人所描述的那樣,韓信完全擊敗了項羽?還是說,勝負關系並非如此簡單?讓我們追溯歷史的足跡,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韓信和項羽,到底誰才是這場戰役的真正贏家?

項羽兵不利束手無策

大漢鐵騎遠渡重洋而來,楚軍抵禦無力。龍且用二十萬大軍迎戰,本該占盡優勢,豈料被韓信乘隙半渡奪得要沖,借助突如其來的洪水沖垮龍且軍陣。泰山重腿也難淩空,龍且最終被韓信斬於馬下。

龍且一去不復返,楚軍的防線出現了破綻。項羽震驚之際,即刻聞訊彭越谷城又起事端。對於這個昔日親信的叛變,項王勃然大怒,忘記了韓信劉邦的威脅,親率大軍前去剿滅彭越。

臨行之前,項羽命大司馬曹咎駐守垓下,萬萬不可輕敵出城與漢軍交鋒。可是誰也沒有料到,韓信劉邦的謀算是如此高明。他們故意派遣小股兵力騷擾曹咎,終於使這頭暴戾的雄獅失去理智,驀地出城直撲漢軍大營,結果大軍覆沒,楚軍主力遭受重創。

項王聞變大怒,只得遺憾收兵。可是到了垓下時,軍心已亂。曾經氣沖牛鬥的勇武豪傑們,如今面臨糗盡族人。一切困境都始於龍且一敗塗地,可以說是徹底失去了主動權,當初所向披靡的戰無不勝陣勢也就此瓦解。

劉邦苦心謀算終獲勝利

垓下之戰,乃是漢楚相爭的決戰。劉邦自知實力稍遜,故而不惜一切代價求勝。

首先,劉邦廣納賢士,虛心納諫。張良蕭何二人,乃名士中之顯貴。張良更是兵家大儒,智謀過人。劉邦破格重用,聚集了一批謀臣於麾下,可謂是用人之長。

其次,劉邦善於斡旋。龍且敗績後,楚軍形同綿羊將入虎口。劉邦識時務者為俊傑,遂與項羽訂立鴻溝和約。待項羽稍露疏虞,劉邦即反覆無常,撕毀盟約。這一舉措,既增添漢軍威懾力,又令楚軍防範心生。

再者,劉邦運籌帷幄,智取眾帥。韓信彭越朱耳,先後受劉邦所迷惑,歸附大漢。這等名將同盟,焉有敗理?加之劉邦本部大軍,足足湊齊五路精銳。

最後一役,漢軍數十萬大軍,如狼似虎般包抄垓下。項羽防線遭全面突破,糧草告急,楚軍僅存十萬殘兵。面對如此重兵圍城,項羽自知無力作戰,只得帶騎精卒夜遁。

然而漢軍追兵緊隨其後,彼此激戰,楚兵漸漸雕零。直至烏江,項王見大局已去,只身獨自投江自盡。這一役,劉邦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

韓信彭越臨陣智計

韓信乃兵權謀家中的佼佼者,善於運籌帷幄,立足千裏之外。臨危不亂,運籌帷幄,出奇制勝,是他的拿手好戲。

當龍且大軍壓境時,韓信不慌不忙,步步為營。他命軍士緩渡漢水,佯作畏縮之態。龍且見狀,奮勇追擊。哪知韓信竟是釣餌引魚入漁,龍且的大軍一半渡過河去,韓信突遣水兵放開河堤,滔滔洪流瞬間沖垮龍且余軍。龍且自不料到這等陰謀,終為韓信所擒。

而後韓信大軍凱歌高奏,逐鹿中原。項羽聞訊震怒,親征彭越。劉邦因而乘機離間,竭盡手段激怒曹咎出城迎戰。曹咎一怒之下,亦中了劉邦的圈套,與漢軍交鋒,楚軍節節告敗。

項羽乃親征回師,恨鐵不成鋼。劉邦見時機已到,遂集結韓信彭越等五路精銳,合力四面圍攻垓下。韓信更是多番智計,誘敵深入,水攻火伐,削減項羽余力。

諸葛亮雲:兵在詭道,書生意氣。當年韓信彭越等人狡詐用計,使項羽日夜挨戰,陣腳大亂。歷經劫難,楚軍漸趨殘破,終至陷於無可自拔的境地。

戰況慘烈民不聊生

垓下之戰,乃是一場曠世之戰。雙方總兵力高達百萬之眾,所到之處,無不化為人間煉獄。

漢軍五路大軍合圍垓下,硝煙遮天蔽日。漢軍炮火連綿不絕,將楚軍重重包圍。楚軍雖作壁壘固守,卻無濟於事。漢軍潮水般的人浪一次次輪番攻城,楚軍死守陣地。雙方征戰,曠日持久,傷亡無數。

戰場上,無數壯士橫隕沙場。慘叫遍地,肢體殘缺不堪入目。原本紅男綠女的生機盎然,如今化為一具具遍體鱗傷的屍首。漢軍的箭矢如同肆虐的蝗蟲,將楚軍肆意射殺。楚軍的弓弩也狠狠地回敬了漢軍一記。一度,雙方都陷入了相互廝殺的瘋狂之中。

但最為悲哀的,莫過於那些無辜的老弱婦孺。垓下城中,老人們見生離死別,婦女們撕心裂肺地哭號。稚兒失去父母的懷抱,止不住心頭的痛楚。一場場慘劇,讓人聽聞傷心,目睹落淚。

雙方將士們鬥得你死我活,殊不知曾經和平的城市,如今卻成了人間地獄的縮影。正所謂兵者,誅戮之具。這一戰役,給百姓們帶來的創傷,是難以磨滅的。

歷史真相有待挖掘

時至今日,垓下之戰的真相仍然有待進一步考證和挖掘。縱觀當時的記載,都難免存在某些偏頗或缺失。

第一,當局者迷,難免有所遺漏。作為直接參與這場戰役的將士,他們對於全域的把控和理解必然有限。縱然身經百戰,但終歸難免被眼前的濃煙硝火所迷惑,從而忽略了某些細節和蛛絲馬跡。

第二,後人添油加醋,難免失之於偏頗。很多當時的記載,都是由後世學者根據零散的史料和口述而整理撰寫,難免會出現一些失實之處。且不同學者由於立場和背景的差異,對同一事件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詮釋。

第三,後世描述缺乏客觀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這場戰役的描述也漸漸遠離了當年的實況,更多夾雜了一些個人情感和主觀想象。有些人為了渲染氣氛或傳奇色彩,難免會對事實進行某些粉飾或者潤色。

舉例來說,項羽最後自沈烏江一事,就存在著不少疑點和爭議。究竟項羽是否真的如史書所載自盡於烏江?或者另有他故?這一切,真相仍有待進一步的厘清和解析。

總之,這場令古今矚目的決戰,其全貌並未就此徹底揭開。未來還需要更多學者和史家,運用新的資料和手段,對當年的情形加以考訂,才能更接近那個殘酷年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