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一年時間殲敵112萬,毛澤東指示:只需再做到兩點,我們就勝利了

2023-12-10歷史

在解放戰爭進入第二年後,毛澤東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

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其意義之大,遠遠超出了解放戰爭本身,它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點。

在此之前的20年間,都是敵人向中國共產黨一次又一次地發動進攻,我軍始終處於戰略防禦的被動地位。

而從1947年下半年起,人民解放軍則開始向著自己的敵人發動戰略進攻了。

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的內線作戰,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同時也基本上挫敗了國民黨對山東和陜北戰場的重點進攻,使解放戰爭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國民黨的軍隊大量地被殲滅後,雖然經過不斷補充,但總兵力已在逐步下降。

同時,由於其主要兵力深深地陷在陜北和山東戰場上,在南線的魯西南、豫皖蘇直至大別山地區,兵力十分空虛,形成了兩頭強、中間弱的不利態勢。

在人民解放軍的打擊下,國民黨軍捉襟見肘,顧此失彼,因兵力不足而形成的被動局面,已經完全暴露出來。

在這種形勢下,毛澤東提出了外線進攻的戰略方針。

然而,這個戰略方針,並不是一下子提出來的,而是有一個比較長的決策過程。

從毛澤東提出外線進攻的戰略設想到最後確定,大約經過了8個月的時間,而且是在這一方針開始實施後的一個多月,才正式向全軍發出指示,確立這一方針的。

不難看出,這是因為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是一個決定性的轉變,毛澤東需要慎之又慎。

戰略進攻,是戰爭中最富有決定性質的行動,它的成敗,直接影響戰爭的行程和結局,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各方面的條件,對各種復雜情況做出準確判斷,並做好周密的計劃和準備。

特別是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不同於戰爭一開始就舉行的戰略進攻,它的計劃和準備不可能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做好,而是在戰爭實施過程中,依據戰爭形勢的發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因此,在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中,當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力量對比開始發生重大變化,戰局的有利形勢已日趨明顯時,毛澤東就開始考慮戰略進攻的問題了。

1947年1月間,毛澤東先後兩次指示晉冀魯豫野戰軍,要他們準備在5、6月間舉行戰略出擊,向中原出動,從戰略內線轉變為戰略外線作戰。

毛澤東為什麽從這時起就開始考慮戰略出擊問題呢?主要是因為這時整個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此兩個月之前,即1946年12月5日,延安【解放日報】曾經發表過一篇題為【戰局在開始變動】的社論。

社論說:「11月份是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第五個月。這個月是戰局開始轉變的月份,是蔣軍開始轉入被動,而人民解放軍則開始轉入主動的月份。」

「11月份,人民解放軍消滅蔣軍6個旅,連同7月至10月的33個旅一起計算,共達39個旅,(消滅偽軍及地方保安隊6萬余人在外),約占蔣介石全部進犯軍200個旅的五分之一。」

「蔣軍則仍舊至今沒有一次能把我軍一個營消滅。11月份,蔣軍占領解放區17個縣城,人民解放軍則收復與解放了15個縣城。」

社論指出:「這個數位,說明以往的情勢已開始改變。以往的情勢,是蔣軍以重大的有生力量的代價換得地方,而11月份則不然,蔣軍依然付出重大的代價,但已經連地方也換不到幾個了。」

社論強調指出:「戰局的大轉變,需要我人民解放軍將士和全國人民與民主人士,在思想上有所準備,以便不要錯失時機去應付新的局面。」

可以認為,社論中說的這個「新的局面」,就是指戰略進攻而言。

這篇社論發表之後,戰局繼續朝著有利於人民解放軍方面轉變。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人民解放軍又打了許多勝仗,其中殲滅國民黨軍萬人以上的戰役就有5個,平均每6天就打一個大殲滅戰。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毛澤東已經預感到戰略進攻不會是很遠的事情了,因此他及時提出戰略進攻的設想。

這是毛澤東在戰略上的敏銳和預見性的表現,這種超常的才能,對於戰略指導者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不失時機地把戰爭引向勝利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到了1947年5月,已經可以看出蔣家王朝末路的來臨。在這種形勢之下,新華社於5月23日發表了一篇時事評論,題目叫做【蔣介石的末路】。

5月30日,新華社又播發了毛澤東寫的一篇評論,題目是【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

評論指出:「蔣介石全部進犯軍已經深入絕境,被解放區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所重重包圍,想要逃脫,已很困難。」

就在這時,毛澤東基本上做出了戰略進攻的決策,並提出了一個較為具體的戰略部署:(1)集中劉鄧和陳粟兩軍,協力擊破以徐州為指揮中心的國民黨軍顧祝同所部。

(2)位於晉南的陳賡、謝富治和位於陜北的彭德懷兩軍,協力擊破以西安為指揮中心的國民黨軍胡宗南所部。

(3)劉鄧大軍於6月1日後,獨立經冀魯豫出中原,以豫皖蘇邊區及冀魯豫邊區為根據地,以長江以北,黃河以南,潼關、南陽之線以東,津浦路以西為機動地區,或打鄭漢,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別山,均可因時制宜,往來機動,並與陳粟密切配合。

(4)陳謝軍應隨時待命,準備從下遊或上遊西渡黃河、受彭德懷指揮,殲滅胡宗南及其他雜牌軍,收復延安,奪取大西北。

到了6月,在上述戰略決策和戰略部署的基礎上,根據整個戰局的順利發展,毛澤東定下決心:不待國民黨軍的戰略進攻全部被粉碎,也不等人民解放軍總兵力超過敵人,立即組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轉入戰略進攻,以國民黨軍兵力薄弱的中原地區為主要進攻方向,實施中央突破。

毛澤東據此作了如下戰略部署: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4個縱隊(後增至6個縱隊),在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下,於6月底自魯西、豫北強渡黃河,先在魯西南地區求殲敵人,爾後逐步向豫皖蘇邊區和大別山區進擊,在長江以北的鄂豫皖邊界地區實施戰略展開。

以原擬用於陜北戰場的陳賡、謝富治指揮的兩個縱隊和一個軍,改由晉南強渡黃河,挺進豫西,在豫陜鄂邊界地區實施戰略展開,協助劉鄧大軍經略中原,同時作為西北的一翼,鉗制胡宗南,策應陜北戰場。

以陳毅、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6個縱隊及特種兵縱隊,組成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也稱外線兵團),並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首先在魯西南掩護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然後挺進豫皖蘇邊界地區實施戰略展開。

在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運河以西、平漢路以東的廣大區域內往來擊敵,逐步將魯西南、豫皖蘇兩區創造成為有利的戰場,同時也使其成為支援劉鄧大軍的後方。

以上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的主要戰略任務是:挺進中原,在中原地區以品字形陣勢協力作戰,機動殲敵,建立新的中原解放區,調動國民黨軍主力回援,以此策應內線兵團作戰。

從毛澤東的這個戰略部署來看,有兩個特點:一是集中了足夠的兵力。

當時人民解放軍在五大戰場共有39個野戰縱隊,集中了其中三個戰場的17個縱隊,占全部野戰縱隊的2/5。從全域而言,已經盡其所能;從中原戰場而言,可以說已經足夠了。

二是布成一個攻守有據的品字形陣勢。以劉鄧大軍的6個縱隊為前鋒,以陳粟、陳謝兩路大軍的11個縱隊為後盾,左右屏障,互為依托,一看便知這是一個銳利而穩固的陣形。

如此巧妙深沈的陣勢,即使諸葛亮再現,也望塵莫及。至於蔣介石,那他就更看不出其中的殺機了。

毛澤東為什麽把主要進攻方向選在中原地區?

這是因為,在軍事上,中原地跨蘇、皖、豫、鄂、陜五省,南臨長江,北枕黃河,東起運河,西迄伏牛山和漢水,並有隴海鐵路橫貫東西,面對南京、武漢等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城市和江南大後方,對蔣介石構成直接威脅。

在政治上,中原地區是舉國上下關註的焦點,自古就有「群雄爭奪天下,逐鹿中原」之說。

在經濟上,中原是交通樞紐所在,工業發達物產豐富,因此,這個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毛澤東認為,人民解放軍只要能在中原地區立足生根,就可東懾南京、西逼武漢,南扼長江,直接威脅國民黨軍長江防線以及長江以南的大後方,迫使國民黨軍的主力自山東、陜北回援,從而在根本上改變戰局。

為配合中原戰場作戰,毛澤東還決定,以華東野戰軍4個縱隊組成東線兵團(也稱內線兵團),由許世友、譚震林指揮,繼續在山東打擊敵人。

由彭德懷指揮的西北野戰軍,繼續在陜北打擊敵人。使山東和陜北構成南線戰場的兩翼,從東、西兩面鉗制敵人,策應劉鄧、陳謝、陳粟三軍的中央突破行動。

當敵人主力回援中原地區後,即逐批尋殲留下的國民黨軍,收復失地,並擴大山東、陜北老解放區。

此外,晉冀魯豫、晉察冀和東北人民解放軍,繼續堅持內線作戰,分批殲滅敵人,收復失地,擴大解放區,策應出擊中原的三路大軍作戰,為最後全殲內線敵人創造條件。

1947年9月1日,毛澤東根據7、8月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的作戰形勢,向全軍發出指示,明確地規定了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任務和戰略方針。

毛澤東指出:「到國民黨區域作戰,爭取勝利的關鍵:第一是在善於捕捉戰機,勇敢堅決,多打勝仗;第二是在堅決執行爭取群眾的政策,使廣大群眾獲得利益,站在我軍方面。只要再把這兩點做到了,我們就勝利了。」

至此,毛澤東完成了外線進攻戰略方針的決策。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大膽而穩妥的決策。

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是戰爭中具有決定性的轉變過程。實作這種轉變需要具備多種有利的條件。

其中最主要的有五條:一是敵人戰略進攻已被粉碎;二是自己的軍事力量已超過對方;三是要有有利的戰略態勢;四是要有有利的政治形勢;五是要有能夠支援戰略進攻的後方保障。

這些條件缺一不可,無論少哪一條,戰爭指導者一般是不敢貿然決定轉入戰略進攻的。

那麽,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的條件究竟具備不具備?按照常規,或者是從理論上說,是不具備的,文章就在這裏。

毛澤東為什麽敢於在解放戰爭僅僅打了一年之後,在國民黨軍戰略進攻還沒有完全停止,在兵力對比和武器裝備我軍尚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就毅然提出要轉入戰略進攻呢?

對照上述五個方面,可以看出毛澤東的戰略決策是有點超乎尋常的。這五個方面,除後三條已經具備外,前兩條尚不太具備。

就是說,第一,國民黨雖然已經在幾個戰場上轉入守勢,但在山東和陜北兩個主要戰場上仍然保持較強的攻勢。

第二,敵我兩軍兵力對比的懸殊情況雖然有了很大改變,但是敵強我弱的狀況還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如果單從這兩個(最重要的)方面看,是不能轉入戰略進攻的。

因此不妨認為,這是一種極為獨特的形勢。在這種形勢下,決定轉入戰略進攻可以說是一種超常決斷。

那麽為何前面講毛澤東一貫慎重決策,現在又說他是超常決斷呢?

這是因為,當一般人還看不到人民解放軍已經具備轉入戰略進攻的條件時,毛澤東已經看到了。

因為有些條件,在一般人看來尚不具備,而經過毛澤東全面、深入、具體的分析後,卻可以得出與眾不同的結論。

當一般人以為蔣介石還很強大時,毛澤東就看透了這個龐然大物已經是很虛弱了。

毛澤東認為,蔣介石在遭受幾次重大打擊之後,現在的強大,只不過是一種暫時的表面現象,同一年前相比,已經大不一樣了。

所以,毛澤東敢於在獨特的形勢下,做出超越常規的決策。該出手時就出手,毫不含糊。這就是毛澤東的高明之處,這就是毛澤東的膽略。

這也是毛澤東所經常強調的:要善於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從不利中看到有利。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正確的權衡利弊,就敢於超常決斷。

按照毛澤東分析敵我優劣條件的方法,我們從下述六個方面可以看到,毛澤東決定轉入戰略進攻,是有根有據的。既大膽,又謹慎;既超出一般常規,又建立在可靠的物質基礎之上。

第一,人民解放軍已經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粉碎敵人的戰略進攻,是使自己由防禦轉入進攻的最起碼的條件。

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戰鬥,已經遏制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迫使其由全面進攻改變為重點進攻。

雖然其重點進攻還在繼續,但畢竟是局部性的,而且這種局部性的進攻也已經是強弩之末,眼看就要被徹底粉碎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國民黨用以進攻的兵力,已經大量地被人民解放軍殲滅了。

就是說,賭夫雖然還在賭,但他的本錢(戰略進攻的本錢)已經輸得差不多了,再想下大註已經是無能為力了。正當賭夫輸得昏頭昏腦之時,對其進行反擊是最佳時機。

第二,人民解放軍已可以集中強大的戰略機動兵力。

解放戰爭經過一年的作戰,人民解放軍在總體軍事力量上雖然還沒有超過國民黨軍,但是在戰略機動兵力方面,卻已經有了較大的優勢。經過一年作戰,國民黨軍被人民解放軍殲滅112萬人。

雖然有所補充,但總兵力已由戰爭之初的430萬人下降為373萬人。其中正規軍已從200萬人下降為150萬人。

經過一年作戰,人民解放軍雖然也損失了15.8萬人,但由於大量地補充了解放區的翻身農民,補充了俘虜的國民黨軍士兵(一年共俘虜國民黨軍67.7萬人,若按30%補充人民解放軍,共約22萬人,再加上起義、投誠的1.7萬人,總計約24萬人),總兵力已由戰爭之初的127萬人增長為195萬人。

與國民黨軍兵力對比,已由戰前的1:3.4縮小為1:1.9。其中人民解放軍的正規軍,已由61萬人上升為近100萬人,與國民黨正規軍的兵力對比,已由1:3.3縮小為1:1.5。

從表面上看,國民黨軍在總兵力的數量上仍占近2倍的優勢,但進一步深入分析,則可以得出下述不同的結論。

在國民黨正規軍的248個旅中,有21個旅分散部署在長江以南及新疆、青海、寧夏等19個省的廣闊地域內,除少數作為其戰略總預備隊外,大多數擔任地方守備、維持後方安全的任務。

另外在被殲滅的97個正規旅中,尚有11個旅沒有得到補充。而其余的216個旅也大多數陷入對城市和交通線的守備,真正能夠作為戰略機動的兵力,大約只有60個旅左右。

其中山東和陜北戰場及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戰場共約40個旅,東北及華北的平、津、唐地區約20個旅。

再加上其後方的21個旅中可抽出7個旅用於前方作戰,共計67個旅的機動兵力。按平均每個旅7000人計算,總共也只有46萬多人的機動兵力。

而人民解放軍近100萬人的正規軍,沒有什麽城市和交通線非守不可,絕大多數都用於機動作戰,因此在戰略機動兵力的對比上,人民解放軍大大優勢於國民黨軍隊。

問題的要害就在這裏,從戰略進攻的角度來看,恰恰正是需要有大量可以靈活調遣的機動兵力,以便在所選定的主要戰略方向上,集中優勢於敵人的戰略集團,發動猛烈的攻勢,大量地殲滅敵人。

第三,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狀況已經大大改善,但仍不如國民黨軍。

由於國民黨軍在戰爭過程中可以得到美國的援助,加之其後方軍工生產對前方源源不斷的補充,雖然他們在一年的作戰中有大量的消耗和損失,但是其武器裝備水平與人民解放軍相比,仍占很大優勢,人民解放軍尚處於劣勢。

然而,這時人民解放軍的劣勢,在程度上已經不同於戰爭初期的那種劣勢。

人民解放軍在戰爭過程中貫徹了「以戰養戰」的方針,將繳獲國民黨軍的大量武器補充自己,使自己的裝備水平大為提高,特別是自動武器和炮兵得到較大加強,彈藥也比較充足。

人民解放軍在戰爭第一年共繳獲各種槍支42萬多件,其中各種自動槍39657支(挺),計重機關槍3961挺,輕機關槍26951挺,衝鋒槍8729支,高射機槍16挺。

按正規軍142個旅、100萬人計算,每旅平均增加輕重機槍218挺,衝鋒槍61支;平均每25人增加一件自動武器,這個數位大約是戰爭初期的一倍多。

人民解放軍在戰爭第一年繳獲各種炮6166門,其中榴彈炮73門,野炮72門,山炮352門,迫擊炮1746門,其他小口徑火炮3923門。

山炮以上按一個營12門編制,可組建41個炮兵營。迫擊炮按一個連4門編制,可組建436個連,平均每個旅增加3個迫擊炮連。

那時榴彈炮和野炮主要是集中使用,各野戰軍都建立了直屬的炮兵縱隊,或特種兵縱隊,或炮兵旅、炮兵團.

此外,人民解放軍在第一年作戰中還繳獲了大量的彈藥,其中各種槍彈5700多萬發,炮彈43萬發,手榴彈18萬多枚。

這些繳獲的彈藥,再加上解放區軍工廠生產的部份彈藥,足可以保障解放軍執行外線作戰任務的需要。

第四,戰略態勢對人民解放軍十分有利。

在解放戰爭第一年結束之時,人民解放軍分別在晉冀魯豫戰場、晉察冀戰場、東北戰場、山東戰場、陜北戰場取得勝利。這五大戰場的順利發展,構成了整個解放戰爭的有利態勢。

1947年春,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被粉碎後,連吃敗仗的蔣介石,不顧一切地從南線抽調大量主力兵團加強其兩翼戰場,在山東和陜北實行重點進攻。

在狹小的山東戰場上,投入56個旅的兵力,在交通不發達的陜北黃土高原戰場上,也投入34個旅的兵力,兩個戰場的兵力占其進攻總兵力的40%。這樣,就使國民黨軍在其他戰場上的兵力變得相對薄弱了。

在如此有利的形勢下,除山東、陜北戰場外,其他各戰場的人民解放軍都乘勢發動了戰略性反攻。

在晉冀魯豫戰場,劉鄧大軍發動了豫北和晉南反攻作戰。豫北反攻,殲敵4萬余人,解放縣城9座,控制了平漢鐵路在黃河以北的150公裏路段,迫使豫北的國民黨軍縮踞在安陽、汲縣、新鄉等幾個孤立據點。

晉南反攻,解放縣城20余座,使整個晉南除運城、臨汾等少數幾個孤立據點外,全部獲得解放,並使呂梁、太嶽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

在晉察冀戰場,發動了正太戰役、青(縣)滄(縣)戰役、保(定)北戰役,解放了冀中平原大片土地,孤立了華北重鎮石家莊市。

在東北戰場,機動兵力已占優勢的東北人民解放軍,舉行了強大的夏季攻勢,殲敵8萬人,收復城市42座。迫使國民黨軍退縮於中長鐵路(大連至長春)四平街段和北寧鐵路沈陽至山海關段的狹長走廊地帶,使原來被分割的東北戰場連成一片,為在全東北實行戰略進攻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山東戰場,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改變了山東的形勢,使蔣介石抱很大希望的戰略主攻方向遭到慘敗,對國民黨震動很大,被迫暫時停止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進攻。

在陜北戰場,經過「三戰三捷」後,我軍由被動轉為主動,為全面粉碎國民黨軍對陜北的進攻創造了條件。

綜合分析解放戰爭的戰局發展,可以明顯地看出,這時的戰略態勢對人民解放軍十分有利。

其利在於北部戰線的東北戰場和晉察冀戰場的國民黨軍,已成步步退縮之勢,處於自身難保的困境之中,不可能抽出機動兵力增援其他戰場。

蔣介石尚可機動的主力集團,已深深地陷在山東和陜北兩個相距遙遠的戰場上,既不能相互配合,更不能彼此支援,也很難抽出兵力增援其他戰場。

而在這兩個戰場中間的晉冀魯豫戰場,國民黨軍在我劉鄧大軍打擊下,防禦力量已經大大削弱,這樣就在南部戰線上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戰略缺口,使已經空虛的戰略縱深,即中原地區,完全暴露在人民解放軍的面前。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蔣介石打算用所謂能代替「四十萬大軍」的黃河天險,來封堵這個寬大的缺口,阻擋人民解放軍向南進攻。但在當時那種形勢下,只不過是一種夢想而已。

第五,政治形勢對國民黨不利,對共產黨有利。何時轉入戰略進攻,不僅要衡量軍事力量的強弱,而且還要看政治形勢是否有利。

在戰爭活動中,政治形勢同軍事形勢的發展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好的政治形勢可以促進軍事形勢的發展,而強有力的軍事形勢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政治形勢向更加有利的方面轉化。

戰爭中看政治形勢,主要看人心的向背。因為戰爭雙方力量的對比,不僅表現在兵力的多寡和武器裝備的優劣上,人心的向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人心所向,可以彌補兵力和武器裝備的不足。反之,不得人心,即使有眾多的兵力和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當初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在政治上早就輸了理,加之政治腐敗,壓制民主,怨聲載道,人心不順。

戰爭打了一年,橫征暴斂,抓丁擄夫,不僅在軍事上輸掉了100多萬人,在政治上輸得更多。

由於蔣介石推行所謂「戡亂時期政治」,對內殘酷迫害反對內戰的仁人誌士,欺壓老百姓。

對外完全依附於美國佬,卑躬屈膝,喪權辱國,同美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出賣國家領土主權,允許大量美軍進駐中國,自由地活動於中國的領海、領空。

為了挽救敗局,國民黨強制推行戰時經濟政策,大量掠奪人民財富,從而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大量民族工商業破產,工農業生產不斷下降,人民生活日益貧困。

工人、學生、商人和普通市民,紛紛起來舉行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和反對美軍暴行的各種抗議活動,各大城市的遊行示威此起彼伏。

1946年11月30日,因國民黨欺壓攤販,引起了上海市民抗議。

同年12月30日,因美國兵殘害北平女大學生,引起了北平學生罷課和遊行示威。

以這兩個事件為導火線,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罷工、罷課、罷教鬥爭,這次抗議活動遍及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

在國民黨統治區域的廣大鄉村,許多農民也起來反對國民黨地方政府的苛捐雜稅,聲討和抵制國民黨軍隊抓壯丁、搶糧食。

一個包括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其他愛國人士、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在內的極其廣泛的全民族的反對國民黨的統一戰線迅速擴大,形成了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

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群眾和愛國人士,把翻身解放的希望寄托在共產黨身上。

整個政治形勢,已經使蔣介石政府完全處在全民的包圍之中,並且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更使蔣介石頭痛的是,由於國民黨軍整師、整旅地被殲滅,大批高級將領被擊斃或被俘虜,使其士氣急劇下降,官兵中充滿了失敗和厭戰的情緒,這種情緒在其軍隊中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使其本已不高的士氣更加低落,臨陣脫逃和投降起義者越來越多。

同國民黨相反,共產黨和解放軍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由於前線捷報頻傳,解放區的人民喜氣洋洋。經過土地改革,廣大貧農、雇農、下中農分得了土地,徹底翻了身,他們對共產黨、毛澤東和人民解放軍的擁護和愛戴日益加深。

由於戰爭形勢發展很快,解放軍全體官兵的情緒十分高漲,鬥誌非常旺盛,對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爭取全國解放的最後勝利充滿了信心。

這種有利的政治形勢,給解放區廣大幹部和全體軍民以莫大的鼓舞,使他們更加藐視國民黨軍隊,更加不怕困難,更加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從而形成一種可以壓倒一切的精神力量。

這種不可阻擋的精神力量,對於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軍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第六,解放區支援戰爭的能力不斷提高。

到1947年上半年,解放區的大部份地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產和支援戰爭的積極性。在戰爭的第一年中,為保家保田而踴躍參軍的農民達60萬人,支援前線的民工共6000萬人以上。

解放區的軍工生產比戰爭初期也有較大發展,自己制造的炸藥、手榴彈、迫擊炮彈數量越來越多,可以大量支援前線。

執行外線作戰任務的部隊,不僅在發起進攻前可以得到大量物資和兵員的補充,在轉入外線作戰後,也可以得到解放區的大力支援,加上就地取給和大量取之於敵,戰略進攻部隊的物資保障是可靠的。

從上述這六個方面可以看到,人民解放軍發起戰略進攻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勝利是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