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濟南11萬守軍華野打8天,天津13萬守軍東野打29小時,東野更強?

2024-04-21歷史
解放戰爭期間,東北野戰軍(以下簡稱東野)和華東野戰軍(以下簡稱華野)是我軍規模最大、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兩支雄師,威震敵膽,所向披靡,為人民立下赫赫功勛。
多年來,軍迷們關於這兩支野戰軍的戰力之比一直未曾停歇,有人說華野最厲害,以60萬對80萬,硬是拼掉了國軍的幾大精銳主力,徹底擊碎了老蔣賴以生存的底牌;有人卻說東野最牛,君不見華野8天才打下濟南,而東野29小時便拿下天津之壯舉?
如此,我們便來分析一下,為何華野吃掉濟南12萬守軍要用8天,而東野吃掉天津13萬守軍只用了29小時?
01 天津和濟南的城防一樣堅固
據說,平津戰役打響前,當國軍天津城防司令部中將總司令陳長捷把作戰方案報送到南京後,蔣連聲稱贊:「好,好,好,如果都能像陳司令這樣,看他們還能有什麽辦法?」這裏的他們,當然是指我軍。
可蔣沒有想到,他這話說的太過樂觀了。平津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僅用29小時便攻克天津,活捉陳長捷,天津全市工廠、學校、街道大都保持完好,創造了城市攻堅戰的奇跡。
那麽,天津當真不堪一擊,蔣只是盲目樂觀嗎?事實並非如此。
天津,當時是華北第二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地處水路要沖,市區地勢低窪,河流縱橫,高大建築物眾多;郊區則地形開闊,易守難攻。經過侵華日軍和反動派軍隊的長期修繕,天津城防堅固,並已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
防守天津的國軍,有2個軍部10個師,連同特種部隊及保安團在內,共計13萬人。城防總司令陳長捷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有「常勝將軍」之稱,深受蔣和傅作義的信賴。
陳長捷在制定作戰方案時,根據天津地形,判斷解放軍主攻部隊必然從天津北面宜興埠、丁寧沽方向而來,於是將天津市分為三個防守區:
西北地方由第62軍駐防,林偉儔任總指揮;東北地區由第86軍駐防,劉雲瀚任總指揮;南部地區由第94軍43師駐防,陳長捷親自兼任總指揮;其余部隊為中預備隊,在耀華中學附近集中布防。
62軍、86軍是陳長捷麾下最強的兩個軍,他全都部署在了城區北部,目的很明顯,就是意圖最大限度地殺傷我軍攻城主力。
即便如此,陳長捷還嫌不夠,為了防止我軍逼近,他派人每天上護城河砸冰,致使河水橫溢,津保公路以南10余平方公裏的地區內,一片澤國,給我東野部隊攻城設下又一大障礙。
作戰方案報送南京後,備受蔣的贊賞。布防完成後,陳長捷信心滿滿,自詡天津「固若金湯」。
可以說,當時天津的城防和濟南的城防一樣堅固,都是易守難攻之態。
02 東野的優勢
既然天津的城防和濟南的城防一樣堅固,東野到底憑什麽僅用29個小時便拿下了天津呢?難道說東野的戰鬥力真的要比華野強上很多?
其實並不盡然,和華野攻打濟南相比,東野有四大優勢。
首先,攻守兵力對比東野占優。 東野部署進攻天津的兵力,共22個師34萬人,配備大炮560門,坦克46輛。部隊數量之大,參加兵種之多,攻城組織及各方面配合之復雜,都是空前的。而敵守軍僅13萬人,東野兵力是敵軍的2.6倍。
反觀華野濟南之戰,總共投入兵力32萬,但有18萬都在打援,並未參與攻城。真正與王耀武11萬守軍作戰的,只有山東兵團的14萬,攻守兵力對比基本上為1比1。
其次,攻守雙方前線總指揮實力對比不盡相同。 前邊我們說了,國軍天津守軍總司令陳長捷實力不俗,那麽東野天津戰役前線總指揮是誰?他的實力怎麽樣呢?擔任天津戰役前線總指揮的,是我東野參謀長劉亞樓。
劉亞樓畢業於世界四大軍事院校之一的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成後獲得蘇聯紅軍少校軍銜,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1942年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便已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
回國後,劉亞樓就任東野參謀長,因擅於用炮,性格剛烈,脾氣火爆,嚴肅軍紀說一不二,指揮兵團雷厲風行,對待敵人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殘酷無情,而被送予綽號「雷公爺」。陳長捷遇上劉亞樓,也該他認栽。
再觀華野濟南之戰,國軍前線總指揮是大名鼎鼎的抗戰名將王耀武,此人能文能武,韜略過人,可謂黃埔生中的佼佼者。陳長捷雖實力不俗,但要和王耀武相比,恐怕還不在一個量級。
因此,華野攻城總指揮許世友將軍面臨的對手,要比劉亞樓將軍面臨的對手難纏的多。
第三,東野搞到一件秘密武器,成為速戰速決的制勝法寶。 說起來,憑東野攻城部隊的實力和劉亞樓的指揮才能,以及大首長們運籌帷幄的大智慧,拿下天津是不成問題的。然而,僅僅用了29小時,卻也忒快了點兒。陳長捷為什麽這麽快就失守了呢?因為東野搞到一件秘密武器——天津城防全圖。
時任守敵工務局工程師、負責天津城防工事第八段設計施工的麥璇琨,是我地下秘密工作者,早在1948年八九月份,他便將天津城防全圖完完整整地畫了出來。
此外,當時天津城內地下工作者數以千計,城中守敵的一舉一動,都被他們第一時間匯報給了東野天津戰役前線指揮部。就算天津再固若金湯,也架不住東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而這些重要的有利條件,華野在攻打濟南時均不具備。
第四,東野根據城防圖設計的攻城方案無懈可擊。 天津城的形狀是個長條,而東西兩側正是它最薄弱的「腰眼兒」,一旦被從中間切斷,那麽南北兩方想快速增援都來不及。根據到手的城防圖,東野設計出了「東西對進,攔腰截斷」的攻擊方案。
針對陳長捷判斷我軍會從北面突破的情況,劉亞樓將計就計,調集數門重炮,每天在天津東北試射,同時讓工兵配合,大挖交通壕,勾著陳長捷源源不斷地把精兵強將派到城北。與此同時,東野主力部隊於天津城東西兩側集結待命,只等一聲令下,對頭攻堅。
1949年1月14日10點,劉亞樓下達了發起總攻的命令。3顆訊號彈騰空而起,500多門大炮齊齊轟鳴,天津城瞬間淹沒在硝煙火海之中。炮火過後,東野各主力部隊向天津城垣發起猛攻,至下午1:30分,東、西、南10個進攻地段中,有9個已被成功突破,攻城轉為激烈的巷戰。下午2點左右,守軍被全部解除武裝。
此戰,我東野以傷亡2.3萬人的代價,全殲反動派守軍13萬,僅用29小時就勝利解放天津,著實震感了北平的傅作義。
而華野濟南之戰,卻沒有東野打得如此胸有成竹,沒有優勢的兵力,沒有細致的城防圖,卻有一個強大的敵手,但華野硬是用8天的時間,吃掉了與己方人數差不多一樣多的守敵,讓拉偏架的美軍顧問團都為之驚嘆。
所以,華野8天才打下濟南,而東野29小時便拿下天津之戰果,並不能說明東野比華野戰力強大。
客觀地說,單憑一場戰鬥評價比較兩支野戰軍的實力,是不科學不嚴謹的。兩個人走不出完全一樣的步伐,同樣,兩支野戰軍也無法在完全的同等條件下進行一場公平比賽。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東野還是華野,都代表了當年人民軍隊的力量巔峰。
這些,才是我們應該永遠紀念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