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甘肅武威的滿族簡史

2023-12-07歷史

清朝初期,為了長治久安,便將滿洲八旗兵分派各地駐防。乾隆二年(1737)為旗兵駐防所需,在甘肅武威城東北二裏許,修築滿城一座(稱新城)。派駐涼州防地官兵4000人,自此武威始有滿族。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命駐防涼州的旗兵攜眷移駐新疆伊犁,次年西安滿州兵2000人移駐涼州、莊浪,涼州設副都統1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又撥天津水師營兵1000名補涼州兵額。駐防旗人有嚴格紀律,官兵和眷屬不得隨便出城,有事告假外出,不得離城20裏,擅離營地者,便以逃旗論處。 清廷規定:八旗兵丁不準務農,不準經商,不許學習其它技藝。由此而養成旗人子弟坐享其成,靠「皇糧」生活的依賴性。平時遊手好閑,無所事事,走兔放鷹,養鳥鬥雞。

辛亥革命後,旗人成為不會種地,不會經商,缺乏謀生能力的流浪漢,有的甚至以乞討為生。 民國成立以後,1914年撤銷滿洲軍營。同年3月,武威成立了所謂「處理旗人工作善後局」,給每個旗兵發銀40兩,作為「生計銀子」,令其自謀生路。1916年,甘肅省政府給旗人劃撥了一部份土地(肅南皇城灘和古浪橫梁山一帶),以務農謀生。由於旗人缺乏勞動技能和艱苦創業意識,陷入困窘境地。為了生存,出賣家業,拆毀營房出售木料者甚多。

民國16年(1927)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大地震,住在滿城的滿族,由於房屋連片,人口集中,損失特別嚴重。壓死壓傷者十之五六,有的住戶全家喪命,滿城內房屋夷為一片廢墟。 民國24年(1935),馬步青強占滿城,作為軍營,迫使全部旗人搬出滿城,散居城鄉,住在城外。

民國33年(1944),滿族人自發成立了「武威旗民同鄉會」。次年改為「武威滿族農業生產促進會」,省政府將皇城灘、橫梁山一部份土地及牧場撥給武威滿族人民。但後又被個別上層分子所把持,出租給當地漢、藏人耕種,收回的租糧又被上層分子克扣,而大部份滿族人,生活仍無保證。

滿族在武威有悠久的歷史,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透過彼此接觸和影響,基本上與漢族融為一體。清初清廷規定滿、漢不能通婚,乾隆以後,這一禁令被打破,到清代末期,滿漢通婚者日漸增多。由於長期和漢人共處,耳潘目染,滿族很自然接受漢語和漢文化。「旗人習漢書,入漢俗,漸忘滿洲舊制」,雖引起清政府的憂慮,但已無法挽回。

滿、漢人民不僅語言相通,而且在某些風情習俗方面也與漢人相近。 武威滿族在長期的中文化過程中,也還保留了一些他們特有的風情習俗。如在服飾方面,女著直簡旗袍、穿繡花鞋;男頭戴西瓜皮紋小帽,穿雙鼻梁布鞋。在膳食和烹調方面還保留了一些獨特的技藝;另外滿族禁吃圓蹄牲畜肉和狗肉;新生男孩後,產房門上掛弓箭,希望長大之後,成為保衛疆土的勇士。

1951年春節,武威縣人民政府給滿族每人發糧25斤,以示優待。土地改革運動中,新城村的42戶滿族,有40戶是貧雇農,分得土地126畝,其它生產資料多種,第一次成為有土地的農民。以後在參軍參幹方面,對滿族也多加照顧。

建國後至1958年,先後安置26戶中的34人參加了工作。目前武威地、市兩級事、企業單位都有滿族幹部。有的成為鄉、鎮、市人民代表和市政協委員。改革開放以後,滿族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種植經濟作物的新城村人均年收入均在千元以上。為了團結教育城鄉滿族群眾,增進友誼,使滿族盡快脫貧致富,根據滿族群眾的要求,1988年12月11日,成立了武威市滿族聯誼會,制定了章程,並協商推選出聯誼會的組成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