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84年,李訥低調回韶山,不禁觸景生情跪地痛哭:爸爸,我想你

2024-04-12歷史

1940年,李訥在延安出生了,這個孩子的到來為毛主席增添了很多快樂。年幼的李訥是主席的開心果,每當主席煩惱於工作的時候,看到小小的李訥,他就會眉開眼笑。

在李訥的回憶裏,童年和父親一起生活的時光,是她一輩子最溫暖的回憶,毛主席閑暇的時候會牽著李訥的手,走在延安的街市上。父女倆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樣說笑著,日子平淡又幸福地過去了。

父女情深

可是幸福的時光往往都很短暫,隨著李訥一天天長大,她也慢慢離開了父親的羽翼。當然,父女倆依然是互相牽掛著的,李訥上大學之後,父女倆經常通訊,對於自己疼愛的小女兒,主席希望她能夠好好學習進步,為國家做貢獻。但是也並不刻意要求她出人頭地,更希望她能夠過得幸福。

不過,長大之後必然要經歷一些坎坷,李訥長大了,到了戀愛結婚的年紀,毛主席對於李訥的感情生活從不幹涉,只要女兒自己願意就好。李訥在幹校認識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小徐,兩個人幾乎是一見鐘情,沒認識多久就動了結婚的念頭。女兒長大了,想結婚了,主席對此非常關註,特意找人問了小徐是哪裏人,在什麽地方工作,打聽了半天,確認小徐是個淳樸善良的好人,便欣然同意了這門婚事,並且送了李訥一份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當做新婚禮物。

可是年輕人沖動的愛情並不長久,李訥和丈夫婚後沒多久就產生了矛盾,最後以離婚收場。第一段婚姻的失敗讓李訥備受打擊,而更讓李訥難過的是1976年父親的去世,世界上最疼愛她的人離開了,她再也沒有了可以全心依靠的人。

臨去世之前,毛主席一直很想念自己的家鄉韶山,不斷地和大家念叨著自己回不去的家鄉,他對韶山有著非比尋常的感情,可是他卻再也沒能回去看一眼自己長大的地方,這是毛主席的遺憾,也是李訥的遺憾。回憶著離去的父親,李訥在心裏許下願望,有一天,她一定要代替爸爸回韶山老家看看。

歸鄉之路

生活永遠都存在著希望,主席逝世之後,李訥再次回到北京定居,身體不好的她不得不長期在家中休養,日復一日煎熬的生活讓李訥的心情更加沈重,這個時候李銀橋為她介紹了一個人,這個人名叫王景清,軍人出身,曾經在延安當過警衛員,比李訥大十來歲。

李訥和王景清都已經不再年輕,但是同樣飽經生活坎坷的兩個人產生了愛情,在李銀橋等人的幫助下,兩個人辦了簡單的婚事,這對中年才走到一起的夫妻實作了白頭偕老的諾言,恩愛了一輩子,對於情路坎坷的李訥,這是最大的驚喜。

在生活安定下來之後,李訥的身體也一天天的恢復,她想到自己還沒有回韶山,於是決定趕緊啟程,替父親完成未了的心願。於是在1984年,李訥和丈夫王景清從北京趕到了韶山。

韶山對於李訥而言是個陌生又熟悉的地方,雖然她並不是在韶山長大的,可是這裏的每一寸風景,父親都曾經反復對她提起過,每當提起自己的家鄉,主席的心情就會很好,父親開心,李訥也會跟著開心。

李訥要來韶山,驚動了當地的工作人員,李訥連忙告訴大家不用搞接待,自己低調地轉一轉就好。毛主席生前最討厭別人搞特殊,對子女更是嚴格要求,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教誨李訥一直牢記在心裏。

經過一路顛簸,李訥終於來到了父親的故鄉,來到了毛主席的故居,當天來參觀的人很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沒有人註意到穿著樸素的李訥夫妻,更沒有人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女士就是毛主席的親生女兒。

看著父親從前住過的地方,李訥的心中一時百感交集,她一遍遍地在屋子裏轉來轉去,想要了解父親留下的痕跡,參觀過父親的故居,李訥又隨著人流來到了曬谷坪,這裏立著一塊石碑,記載著這是主席生前勞動過的地方。

回憶綿長

這片曬谷坪,李訥曾經不止一次聽到父親提起,主席的童年在這裏留下了很多快樂的回憶。李訥想起了在延安的那些日子,父親抱著她走在路上,笑著給她講那些關於韶山的故事,講他在這塊曬谷坪上的淘氣歷史,這一刻李訥真的很希望父親在自己身邊,還和從前一樣,面帶笑容地對著女兒說話。

李訥又想到父親直到臨走也沒能夠回來看一看家鄉,她幻想著如果父親在這裏就好了,他看到故鄉的一切,該有多麽高興啊!

可是,李訥知道,自己的父親已經永遠地離開了,她的幻想永遠只是幻想,所有人都舍不得主席離開,但是千萬個人的挽留卻阻擋不了生老病死。李訥的回憶中,父親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他永遠張開雙臂,護衛著他身後的國家和人民,也守護著自己的孩子,這世界上仿佛沒有什麽能夠擊倒他,但是英雄同樣是血肉之軀,會老去,會離開。

回憶不斷沖擊著李訥的心,她終於再也壓抑不住自己內心的情感,跪地痛哭,她哭著喊到:「爸爸,我想你!我想你……」

這份沈澱了多年的思念終於爆發了,李訥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等工作人員把她攙扶起來的時候,李訥覺得自己十分恍惚,仿佛一下子在韶山,一下子回到了延安,一下子又回到了北京……每一個地方,都留著有關父親的回憶。

帶著對父親的思念,李訥踏上了歸程,多年以前,毛主席曾經踏著這條通往外面廣闊天地的道路走入歷史長河之中,那一年,主席還很年輕,他不知道自己將要創造怎樣的歷史,卻有一腔救國救民的熱血。多年以後,無數人踏著這條路前來尋找他的身影,為人民奉獻的人,人民會永遠記住他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