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6年,王牌特工80大壽,妻子驚喜地發現:周總理拎著酒站在門外

2024-04-28歷史

前言

1966年1月4日,熊瑾玎老人家中喜氣洋洋,兒孫們擁簇著他,眾人圍在桌前,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今天是熊瑾玎老人80大壽的日子,他的妻子朱端綬陪在他身邊,欣慰地看著丈夫滿心歡喜的模樣,孩子們都起哄讓熊瑾玎等會兒要記得許個願望,熊瑾玎爽朗地笑著,說肯定不會忘記的。

這時,電話忽然響了起來,工作人員接完電話後,欣喜地跑回來說: 「周總理要來了。」

熊瑾玎夫妻欣喜不已,立馬便去準備飯菜,但是奇怪的是他們一直等到傍晚,都沒等來周總理,熊瑾玎以為可能是周總理太忙所以耽擱了,但是傍晚的時候,家裏的門鈴卻響了起來,朱端綬開啟門一看, 周總理竟然站在門口。

熊瑾玎夫妻驚喜萬分,連忙將人迎了進來。在周總理的陪伴下,熊瑾玎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周總理為何專門抽出時間為熊瑾玎過生日?熊瑾玎與周總理又有怎樣的過往呢?

「王牌特工」熊瑾玎

1966年1月4日,是老人熊瑾玎的八十大壽,孩子們都趕來給老人祝壽,場面十分溫馨熱鬧。突然電話響了,一問才知道是周總理要到家裏做客。

這下子可把朱端綬和熊瑾玎這兩位老人給高興壞了,他們兩人與周總理有著很深厚的革命情誼,當年兩個人的證婚人還是周總理呢!

在上海的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時候,熊瑾玎是中央理財的一把好手,是周總理十分信賴和倚重的人。而朱端綬老人則被周總理親切地稱作「小妹妹」,是黨中央傳達情報和抄寫絕密檔的女秘書。

周總理以前很喜歡朱端綬做的菜,所以在這一天朱端綬做了拿手的好菜,兩人一起等著周總理的到來,然而中午沒見到周總理的身影,就以為可能周總理有事務在身,來不了了。

沒想到,就在傍晚分時,門鈴突然被人按響了。 朱端綬開啟門一看,是周總理,只見他提著兩瓶紹興花雕老酒站在門外。

這讓朱端綬和熊瑾玎很是驚喜,三個老朋友見面,當然有說不完的話,周總理和兩位老人一起回憶了過去的歲月,其中包括熊瑾玎被捕的時候的大義凜然,以及當時朱端綬在監獄之外做出的努力,也談了不少和生活相關的事情。

這兩位老人和周總理之間情誼深厚,他們因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仰聚集在了一起,直到生命的最後,他們依然在為共產黨、為新中國做出自己的努力。

1926年正是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時期,40歲的熊瑾玎看到了農民階級的強大力量。於是從畢業就立誌教育救國的他和老師徐特立等人一起開展活動,推動農民運動的發展。

這個時候的他已經非常懂得如何運用便利的條件,幫助農民運動爭取活動經費了。熊瑾玎辦事能力強,為人沈穩,還很有經濟管理能力,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要做事,就要有錢 」。

後來國民黨叛變革命,「馬日事變」之後,他遭到了通緝,就去了武漢。隨後經人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加入共產黨之後,熊瑾玎就一直以地下工作為主。

1928年,熊瑾玎收到中央的任命,他需要轉移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的會計。中央知道熊瑾玎非常善於管理錢財和結交朋友,他去上海地下組織工作,有利於中央在上海工作的開展,以及秘密情報的傳遞。

那個時候,國民黨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很多共產黨工作的地方都不得不被轉移到地下。熊瑾玎第一次接收到的任務就非常兇險,他需要一個人在上海找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必須絕對安全,因為要用來當做中央政治局開會、聯絡各地方黨組織的掩護地點。

為了完成任務,熊瑾玎以一個商人身份,租下了公共租界裏生黎醫院二樓的三個房間,開了一家叫做「福興」商號的鋪子。這裏地勢掩蔽,而且情報工作者可偽裝顧客進屋挑選商品,還有不同的小路可以通往不同的街道。

熊瑾玎就此開始了長達三年之久的潛伏之路,他白天結交各色人物,擴大生意往來,晚上則負責秘密工作的開展。

這時的熊瑾玎是單身一人,不免會引起敵人的懷疑,因為在大城市,敵人對於外來人口具有很強的限制措施,尤其禁止把房屋租給單身男女。

為了保護熊瑾玎和地下組織,也同樣為了減輕熊瑾玎的工作負擔。當時組織挑選了三位女同誌,讓熊瑾玎選擇一位做搭檔,熊瑾玎選中了當時20歲的朱端綬。

熊瑾玎和朱端綬都是長沙人,在上海假扮夫妻之前,兩個人就見過面。那時候徐特立有病在身,熊瑾玎留下來照顧徐特立,而朱端綬則在那個時期來看望過徐特立。

朱端綬在沒有見過熊瑾玎之前就聽說過他的很多事跡,心中很佩服他。

而熊瑾玎看著朱端綬談吐不凡,言行舉止中無不透露著自信幹練,於是朱端綬每次與老師徐特立談話之後,他也會和朱端綬聊一會兒,等到天色晚了的時候,就送朱端綬回去。

久而久之,兩個人都對彼此產生了好感。

朱端綬到了上海之後,就一直和熊瑾玎扮演假夫妻,白天他們是恩恩愛愛的熊老板和老板娘,晚上就是一起工作的革命同誌。

熊瑾玎一直手把手地教朱端綬如何抄寫檔和做保密工作,還教她人情世故,教她做飯,觀察每一個來開會的同誌愛吃什麽。在熊瑾玎的悉心教導下,她逐漸成長為一個經驗豐富的革命同誌。

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相處,熊瑾玎和朱端綬對彼此都有了真感情。雖然熊瑾玎曾經問過朱端綬想不想和自己在一起,但是朱端綬一直在考慮。因為當時熊瑾玎已經42歲了,兩個人年齡相差較大,所以她有些顧慮。

後來周恩來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有意撮合他們。於是就耐心開導朱端綬,雖然熊瑾玎歲數大了你很多,但是他革命的心和你的心是一樣年輕的,兩個人在一起相互幫助,一定會更好的。

經過周總理的開導,朱端綬總算放下了顧慮,遵從自己的內心,和熊瑾玎走到了一起。

後來黨組織批示,同意朱端綬和熊瑾玎兩個人成為夫妻,兩人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1928年的中秋,熊瑾玎特意在陶樂春菜館定了一桌酒席,當時周恩來、陳雲等同誌都對他們這一對非常看好,紛紛前來喝喜酒。

兩個人結婚之後相互配合,保護黨中央的秘密機關,朱端綬負責抄寫和傳送中央的檔,做好地下交通員,熊瑾玎則負責機密地點和人員的聯系。

當時中國共產黨的經費並不是很充足,錢都要用到刀刃上,黨中央在上海的經費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自己經商來籌措。

熊瑾玎在上海的時候,不僅經營紗布生意,後來更是透過各種關系,廣結人脈,開辦了酒店、錢莊等,還作為股東加入了一個大的布店,生意做得十分興隆,為黨的經費出了很大的力,而這些開辦商店的地點經常會被用來當做聯絡站和接頭點。

但是他和妻子在生活上一直保持著簡樸的作風,熊瑾玎常常的裝扮都是一頂帽子,一身長衫,而年輕的朱端綬在上海這個大城市沒逛過一次街也沒照過一次相,一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在上海他們兩個人相互配合,小心謹慎,為黨中央的工作正常開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很多重要的會議,比如中央對各地紅軍發出的一些重要指示等,都是在福興商號召開的。

福興商號背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是中國共產黨在上海使用時間最長的一處機關舊址,對黨組織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直到1931年,中央特科負責人之一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周恩來同誌立即讓黨內同誌通知熊瑾玎夫婦轉移,熊瑾玎夫婦才終止了他們在福興商號的活動,並及時地將黨內的機密檔轉移法租界的一幢樓房裏。

等到敵人找到福興商號的時候,那裏早已人去樓空,中國共產黨的一些重要機密才得以安全保留下來。

突逢危機,堅韌不屈

在這之後,黨中央接連出現叛徒,形勢急劇變化,熊瑾玎夫婦先後撤離了上海,到達了湘鄂西蘇區。

但是由於鬥爭失敗,二人又幾經輾轉波折回到了上海,繼續進行地下工作。當時熊瑾玎不僅做著內部交通,而且一直在部份同誌家屬提供生活費,其中就包括賀龍元帥的家屬。

1933年,由於叛徒告密,敵人在一位叫做向誌德的同誌家附近布下了天羅地網,不知情的熊瑾玎去給向誌德送生活費時,不幸被捕。

為了得到黨的機密,敵人對熊瑾玎嚴刑逼供,為了保護黨,任憑敵人再怎麽拷打,他也堅稱自己不是共產黨,絕不吐露半分黨的機密。

此時的朱端綬機敏地察覺到了情況異常,立即向黨組織匯報情況,開展營救工作。由於敵人的防守比較嚴,很久之後,朱端綬才見到了熊瑾玎一面。

當時黨中央叛徒徐錫根,見到了朱端綬,因為黨中央核心的人幾乎都見過熊瑾玎和朱端綬,所以徐錫根立刻將朱端綬綁起來帶回去嚴刑審問,幸好熊瑾玎兩人平時工作謹慎小心,所以徐錫根只知道大家叫她「小妹妹」。

在審訊過程中,徐錫根沒辦法套出朱端綬的話,還狠狠地被羞辱了一番,他想找出證據,可是共產黨早就收到了朱端綬的訊號,所有知道朱端綬資訊的人都轉移了。

後來敵軍實在找不到證據,就釋放了朱端綬。

1934年初,此時的上海幾乎人人自危,朱端綬此時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於是她決定堅守在上海幫助監獄中的黨內同誌。

她借錢在法租界開了一家小酒店,但是只靠她的力量遠遠不夠,於是她的妹妹和父親來到這裏幫助她。

朱端綬每天起早貪黑,辛辛苦苦賺了一些錢,然後想方設法地給在監獄中的熊瑾玎和黨內同誌補充營養,當時的朱端綬還有兩個瘦小的孩子,日子很是艱難。但是也仍然能在苦中作樂,與監獄中的丈夫寫詩互勉。

克服種種困難,辦好【新華日報】

1937年抗戰爆發,國共戰線統一,黨組織利用這個時機,派遣毛澤民、錢希均兩位同誌前往上海營救熊瑾玎,熊瑾玎在各方勢力的幫助下,最後獲得了釋放的機會。

1938年1月初,熊瑾玎和朱端綬兩人接受了新的任務安排,熊瑾玎擔任【新華日報】的總經理,朱端綬擔任發行工作,後來又成了會計科長。

當時【新華日報】還沒開始印刷出版,接受到這個任命之後,熊瑾玎等人立即發動能夠發動的力量,尋找印刷的機器和材料,籌備當時創辦報刊的經費,租住適合報社人員辦公和休息的房屋。

當時不僅要關心這些,還要隨時警惕國民黨,當時明面上國民黨同意共產黨在國統區公開發行【新華日報】,但實際上它暗中做了不少小動作,比如說不允許有人把房屋租給【新華日報】等行為。

後來日軍侵略武漢,【新華日報】不得不遷移到重慶,此時國民黨對於【新華日報】的限制就更多了,比如不準別人賣紙給【新華日報】等,當時【新華日報】還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

要想解決【新華日報】這樣的困境很不容易,但是熊瑾玎在有很多富有正義感的朋友,他還善於經營事業,自然有辦法解決。

熊瑾玎透過自己的人脈以及善於交友的性格,順藤摸瓜找到了穩定的供紙商,不僅保證了自身報館的用紙,還提供紙張幫助各種進步書店和報館。

皖南事變後,資金更加緊缺,經費需要自己籌劃,熊瑾玎幫助朋友任宗德辦了酒精廠,還讓黨內的技術人員進廠幫助任宗德將酒精廠發展起來。任宗德的酒精廠效益高了之後,就開始資助【新華日報】。

楚湘匯是另一個【新華日報】的資金提供者,他的煉油廠的興旺發達離不開黨內人員的支持,後來也在熊瑾玎的影響下加入了共產黨。

魯自誠作為中國工礦建設總公司總經理,也給【新華日報】提供了不少支持。他還鼓勵廣告部的同事積極招攬業務,不僅可以增加報館的收入,還能夠結交黨外朋友,鞏固統一戰線。

就這樣資金的問題不僅得以解決,還為黨籌措了很多備用經費,所以熊瑾玎也有了【新華日報】的 「紅色管家」 這樣的美稱。

而與此同時朱端綬也在陪伴著熊瑾玎,她不僅幫助熊瑾玎和當時負責監視報館的國民黨軍團長熊笑三建立關系,而且常去熊笑三的家中,結交朋友,獲取有利情報。而報社的各種摸排工作和團結黨外人士她都有參與。

當時的【新華日報】發行量與日俱增,甚至都趕上了【大公報】。熊瑾玎夫妻在報社的出色工作,和對感情的忠貞不二,也一直被同誌們稱贊,因此二人被稱贊為模範夫妻。

新中國建立繼續盡心盡力,互相支持

新中國建立後,熊瑾玎和朱端綬兩個人也一直在為新中國的建設增磚添瓦,他們一個是全國紅十字總會的副會長,另一個是國家建設部副部級幹部。

而兩個人的感情在歲月的洗禮中越來越深厚。

「五十婆婆七十翁,老來情比少時濃。」這是熊瑾玎夫妻一同寫的詩,其感情令人羨慕和贊賞。

1973年1月,熊瑾玎住院治療,在住院之前周總理還找人給熊瑾玎治療,後來熊瑾玎實在病重,當事務繁忙、疾病纏身的周總理去探望的時候,他已經說不出話了。

1月24日,熊瑾玎老人因病去世,熊瑾玎對黨和國家的貢獻,後世也必將銘記。

1994年1月24日,朱端綬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熊瑾玎和朱端綬兩個人歲數相差了22歲,然而這兩個人因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鬥爭信念走在了一起,為黨、為新中國奉獻了終身,實屬令人敬佩。

他們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更是令人羨慕,心中有國,心中有家,心中有愛,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