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後在網上學了好多美食,每天做一點吃,彌補以前工作忙,吃食堂的遺憾。美食讓人開心,自己做飯安全又有樂趣。
做飯不是問題,一年365天、一天三頓堅持做飯,考驗人的才能和耐力,家務多幹點兒,家庭矛盾少。
把做飯當作樂趣的人可能堅持得更久一點,一般人還是需要偶爾換換心情、調劑一下。
過去我們老倆早上每人半個麵包網上買的,再煮兩個雞蛋每人一杯茶,中午網上買的饅頭,炒一個菜吃一半,剩下一半晚上熱一下即可。每頓飯飯必須有點肉,買點熟肉或燉點肉,怎麽簡單怎麽辦,主要是老了懶得做了,來朋友就外面吃!現在我們每一頓飯都很認真對待。
退休了還吃外面的科技食物?那在外面吃了飯回家去發呆嗎?
我覺得退休後,吃好三頓飯是最重要的事情,既然叫吃好,那肯定得自己做來吃才行,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在家做飯吃,買好點的食材,吃著心明眼亮!
人活著不就為了吃好一日三餐麽,不要怕麻煩。我不這樣做,總覺得外面吃飯不太衛生,基本上一日三餐都自己做,這不是花錢多少的事,當然也不是絕對不在飯店吃飯,只是外面吃飯少罷了。
正常的人不會一天三頓都在外邊吃!因為這些都是鹹辣油膩之物,所用蔬菜不會新鮮,食用油和調料來路不明,衛生條件極差!偶爾嘗嘗還行,天天吃擔心慢性中毒!還是回歸家庭,享受家常便飯吧!
我是越老越不想在外面吃飯了,一不衛生,哪有自己一根根一盆盆洗得放心,二不養生,大油大膩易三高,三不自由,鬧哄哄吵得腦袋大。
老了老了想吃也吃不了多少了,更要精心照顧好自己的胃,用心對待自己的身體,盡心安排自己的生活。親戚朋友來了,直接飯館一帶,怎麽輕松怎麽來,哈哈!
在外面吃一日三餐,看似簡單中麻煩,實則食品衛生難保障,尤其是當今附在食品中的各種有害農藥、飼料以及添加劑,商家在這方面只想少投入多賺錢,根本不會為顧客的健康著想!建議人們(包括老人)盡可能自己做飯菜,至少比外面吃要衛生一點!
老人在家做飯,是生活樂趣的重要部份,也是身體鍛煉的一種方式。
叫外賣上飯館,是某些年輕人的生活作派,老年人沒有躺平的資格。只要自己能動就不會去飯店吃飯,不是怕花錢,而是怕不衛生怕添加劑。
老人能做飯也是一種鍛煉,你說每天不做飯不打掃衛生,你能幹什麽?
其實適當的做家務就是一種快樂!
現在我們老兩口,早上牛奶耮糟,小米粥,吃點心,餅子,十分鐘就好,中午做一頓飯,米飯,炒菜,或者拉面。中午多做一點,下午熱一下當晚飯。十幾年就這樣,很少上餐廳吃飯,主要嫌油大,衛生怕不好。
把做飯當成一種樂趣,自己動手做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既健康又快樂何樂而不為?大部份老人只要有動手的能力都會做幾個簡單的家常便飯,不但能裹腹還能適當改善一下生活。
反倒是80後,90後的孩子們時不時的到外邊去吃飯,這都是社會環境所造成的……。
你想啊,退休了很忙嗎?不做飯拿什麽打發時間?自采自購自做才是樂趣,健康衛生,外面吃,把那些添加劑那些狠活吃肚裏,是急著給醫院送錢啊!
烹飪之樂:做快樂的老人。
人們總是在不斷尋找能帶來滿足和快樂的事物。對於許多老人而言,將做飯視為一種樂趣,親自動手制作喜愛的美食,無疑是一種既能滋養身心,又能帶來無盡愉悅的選擇。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我的朋友李爺爺,他已經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鑠。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廚房,李爺爺就開始了他一天的烹飪之旅。他對傳統的中式面點有著獨特的熱愛,尤其是那皮薄餡大的餃子。李爺爺總是精心挑選新鮮的蔬菜和優質的肉餡,親手調變出美味的餡料。他說:「包餃子的過程就像是在創造一件藝術品,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用心去完成。」
從揉面、搟皮到包餡,李爺爺的動作熟練而流暢。當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中品嘗著這份美味,李爺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他的快樂不僅僅來自於美食的成功制作,更在於與家人共享這溫馨的時刻。
還有王奶奶,她是一位熱愛烘焙的老人。在她的廚房裏,擺滿了各種烘焙工具和材料。王奶奶最喜歡制作的是香甜可口的蛋糕。她會花費整個下午的時間,仔細地按照食譜計量材料,小心翼翼地攪拌面糊,然後耐心地等待蛋糕在烤箱中慢慢膨脹、變色。當蛋糕出爐的那一刻,滿屋子都彌漫著誘人的香氣。
王奶奶會把蛋糕分享給鄰居和朋友們,看到大家品嘗後露出的滿意表情,她的內心充滿了喜悅。王奶奶說:「烘焙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讓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
張爺爺則對川菜情有獨鐘。他的拿手菜是麻婆豆腐,那麻辣鮮香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為了做出正宗的麻婆豆腐,張爺爺會特地去市場挑選上等的豆腐和辣椒。他熟練地切配食材,精準地掌握火候和調料的用量。當那一盤色香味俱佳的麻婆豆腐擺在桌上時,張爺爺總會自豪地說:「這是我用心做出來的美味,希望大家都能喜歡。」
張爺爺還經常邀請老友們到家中品嘗他的手藝,大家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快樂在空氣中彌漫。
劉奶奶擅長制作各種養生粥品。她深知不同的食材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因此會根據季節和家人的身體狀況,精心搭配食材熬制粥品。春天,她會熬制百合蓮子粥,清熱潤肺;夏天,綠豆薏米粥是消暑的佳品;秋天,紅棗桂圓粥能補氣血;冬天,山藥南瓜粥則能溫暖身心。劉奶奶說:「看著家人喝著我熬的粥,身體健康,我就覺得特別欣慰。」
這些老人透過做飯,不僅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樂趣,還傳遞了愛與關懷。他們用雙手創造出的美味,成為了家庭和睦、鄰裏和諧的紐帶。
做飯的樂趣不僅僅在於享受美食的成果,更在於整個過程中的體驗。從采購食材的精心挑選,到處理食材時的專註細致,再到烹飪過程中的期待與驚喜,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樂趣和挑戰。
在采購食材時,老人們可以穿梭於熱鬧的菜市場,與攤販們交流,挑選最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肉類。
他們會仔細比較不同攤位的品質和價格,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挑選出最滿意的食材。這種挑選的過程,既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是與社會的一種互動,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真實與活力。
處理食材則需要耐心和技巧。洗菜、切菜、腌制……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認真對待。
在這個過程中,老人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將食材切割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為後續的烹飪做好準備。而烹飪過程更是充滿了期待和驚喜。看著食材在鍋中翻滾、變色、散發出誘人的香氣,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有時候,一次小小的嘗試,比如改變調料的用量或者烹飪的時間,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味,這種驚喜讓做飯變得更加有趣。
除了個人的樂趣,做飯還為老人們提供了與家人互動和交流的機會。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品嘗著老人親手做的美食,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濃濃的親情在這一刻得到了昇華。
孩子們會向老人請教做飯的技巧,傳承著家族的美食文化;老人們則會講述過去的故事,讓家庭的溫暖和記憶在美食中延續。
而且,做飯對於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有著諸多益處。首先,做飯是一種適度的身體活動,能夠鍛煉手部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在廚房中忙碌的過程,也是一種運動,有助於保持身體的活力。
其次,烹飪需要集中註意力和思考,這對於預防老年癡呆等疾病有著積極的作用。透過研究食譜、嘗試新的菜品,老人們不斷刺激大腦,保持思維的敏捷。
親手制作健康的美食,能夠控制食材的選擇和營養的搭配,有助於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身體健康。
老人們能夠將做飯當成一種樂趣,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熱愛。他們用美食傳遞著溫暖和關懷,用烹飪書寫著自己的快樂篇章。讓我們向這些快樂的老人學習,用心去感受做飯的樂趣,讓生活更加美好、更加有滋有味。
無論是簡單的家常菜,還是復雜的精致料理,每一道菜都承載著老人們的情感和故事。他們在廚房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角落,用美食詮釋著生活的美好。願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做飯的樂趣中,度過健康、快樂、充實的晚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