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神奇的「空瓶子理論」:孩子省心,是父母給瓶子裏裝了這3種營養

2024-06-16育兒

當了父母以後,聊天三句不離娃。

上周末聚會中,一位朋友說:「我兒子太笨了,學什麽都慢,學習越來越費勁了。」

男孩聽了爸爸的話,面露難色不吭聲,只是把頭低下,兩手搓著衣角,不知所措的樣子很是讓人心疼。

男孩生在高知家庭,父母認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很自然的事。

可事與願違,男孩各方面都一般,學習很是吃力。

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父母就不斷地給男孩貼標簽,說他「笨」。

久而久之,男孩覺得自己生來就笨,內心極度自卑。

因為自卑,男孩漸漸變得害怕學習,生怕考試考砸被父母的口水淹沒。

這不禁讓我想起【心理營養】一書中寫的:

「心理營養是孩子一生的底層程式碼,孩子有了充足的心理營養,才會有生命力去探索,學習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

沒有被心理營養滋養過的孩子,生活是黯淡的,看不見希望,沒有目標,沒有動力。

孩子猶如一粒種子,啟用一粒種子的生命,陽光,空氣,水是必不可少的。

當父母給足孩子這3種心理營養,孩子才能越大越省心。

來源:視覺中國

陽光:父母給孩子內心

灌註正能量

心理學大師理察·衛斯曼在【正能量】一書中寫道:

「正能量可以提升孩子內在的積極向上能力,從而避免消極沮喪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心就像麥田地,父母給予陽光雨露,孩子就會茁壯成長,父母給予暴風驟雨,孩子就會萎靡不振。

從小被負能量籠罩的孩子,缺乏自信,沒有主見,要麽被暴力要麽暴力別人。

負能量帶給孩子的匱乏感,會深深刻在孩子骨子裏,即使長大內心也是灰暗無比。

只有正能量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而強大的內心才會支撐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一天晚上,孩子們在小區內玩耍,一群小孩頭挨著頭,圍成一圈在玩卡片遊戲。

「你們快看,她比我們多一根指頭,她是個怪物!」一位男孩子興奮地高聲喊著,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我走近一看,一位大概七八歲的小女孩右手多長了一根小指頭,老人俗語「六指」。

然而,面對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小女孩並沒有生氣。

她微笑著說:「我才不是怪物,我爸爸媽媽說,那根小指頭是上帝送給小天使的,所以我是與眾不同的。」

小女孩沒有因為其他孩子的議論而感到難堪,而是繼續玩遊戲,她那恬靜的臉龐上始終透著微笑。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從女孩臉上可以看到她父母對生活樂觀積極,不抱怨的影子。

如果父母經常用消極態度看待問題,養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知道如何用積極的思維,去經營自己的一生。

知乎一網友說:

「我媽骨子裏特別自卑,特別愛抱怨,做什麽事都覺得自己不行,她這種情緒從小就帶給了我。

我現在都快30歲了,當別人贊美我時,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父母不管多累,請不要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

如果父母把家當成傾倒負能量的「垃圾場」,孩子就活在「垃圾堆」裏,孩子的人生可想而知。

教育專家孫曉雲曾說: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做一個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人,父母首先要在家庭中用積極的生活態度影響孩子,要不斷地給孩子帶來正能量。」

父母對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把自己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傳遞給孩子。

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猶如陽光,給予孩子希望。

內心陽光快樂的孩子,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能在以後的成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來源:視覺中國

空氣:父母在規則之內

給孩子最大的自由

國內一位心理學家,讓一個被父母管教很嚴的孩子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那個孩子畫的是「一雙手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事實上,很多孩子的咽喉都有一雙無形的手,這雙手出自自己的父母。

「你怎麽又在墻上亂塗亂畫!」

「好好的東西,為什麽要拆掉!」

「為什麽要跳水坑,不知道會把鞋弄臟嗎?!」

「這孩子一點都不乖……」

回憶一下,這樣的話,你是不是對自己孩子重復過無數遍。

看似無足輕重的話,其實是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乖」不是孩子的幸運名片,而是捆住他們思想的枷鎖。

魯迅曾說: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會妨礙孩子的發展。」

父母看問題的角度,決定著孩子看世界的高度。父母給予孩子思想上的自由,是孩子開啟世界的鑰匙。

周海嬰是魯迅之子,魯迅先生一直希望周海嬰自由地成長,希望他成為一個「敢說、敢笑、敢罵、敢打」的人。

一次魯迅給周海嬰買了個「萬花筒」玩具,只要一轉動,便能看到不斷變化的花樣。

可沒玩多久,玩具被拆散架了,海嬰媽媽非常生氣,要責罰孩子,魯迅卻說不必。

魯迅覺得孩子一定是出於好奇,想拆開看個究竟,仔細詢問後,果然如此。

魯迅是文學巨匠,但周海嬰文章寫得並不好,他對攝影和電工卻有極大的興趣。

為了滿足孩子的興趣,魯迅給他借來相機,供周海嬰學習,還允許他拆家裏的電器。

周海嬰拍下的無數珍貴的照片,成為了歷史的一部份,他還成了中國的無線電專家。

我們不妨像魯迅先生一樣,給孩子一些「搞破壞」的機會。

孩子只有在自由的環境中,才能產生真正的思考,才會產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但自由不是孩子信馬由韁,父母適當引導孩子,讓孩子自由選擇,這種選擇猶如父母給孩子成長環境中註入了新鮮空氣。

正如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一書中說:

「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和犯錯權。

只要孩子沒有生命和健康危險,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父母就需放手,讓孩子去選擇,嘗試,去試錯。

那些內心自由的孩子,未來才有能力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才能抵抗生活中的風雨。

來源:視覺中國

水:父母對孩子的肯定與鼓勵

將影響孩子一生

【正面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孩子就像植物,鼓勵就像水,植物缺了水不生長,孩子缺了鼓勵不成長。」

一個孩子最強大的武器,莫過於從骨子裏釋放出的自信。

而自信都是被鼓勵出來的,孩子天生都渴望被別人認可,欣賞。

5年前,女兒剛上一年級,在第一次期末考試中,數學考了94分,當時我覺得還不錯。

可開完家長會後,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

因為女兒94分的成績,是班級倒數第四,回家的路上,我忐忑不安,要不要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

當我踏進家門時,女兒興奮地問:「媽媽,我考得不錯吧!」

我強笑著說:「數學94分。」

女兒問:「94分高不高?」

當時,我很驚訝,原來孩子對分數高低還沒有概念。

我立馬說:「很高呀,媽媽上小學從沒考過這麽高的成績。」

女兒開心地說:「真的嗎?我以後還能考100分呢!」

我笑著鼓勵她:「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在以後的學習中,孩子越來越努力,作業都是主動完成,也不需要我輔導,漸漸地,她成了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認可,就是孩子前行的原動力,是孩子自信的底氣。

反觀,一直被父母打壓、否定的孩子,從小被貼上「你不行」的標簽,孩子會越來越自卑,懦弱,對學習沒有內驅力,做什麽都很被動。

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有關激勵和信心對人影響的實驗——羅森塔爾實驗,又叫「醜小鴨」實驗。

實驗中,羅森塔爾從一所小學共挑選了18個班的學生進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他謊稱這18個班的學生具有發展前途,而實際上是隨機挑選的學生。

8個月後,再對這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

實驗結果是:所有名單上的學生,成績都有較大進步,且性格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樂於溝通。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父母和老師的贊許,就是他們努力向上源源不斷的動力。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

「人類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覺被人欣賞。」

被肯定和欣賞的孩子,內心充滿激情和快樂,有信心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問題,有勇氣和膽量去創造精彩的人生。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是孩子一生溫暖的底色。

來源:視覺中國

寫在最後

教育中有一個著名的「空瓶子理論」:

「人是什麽,人什麽都不是,像個空瓶子,裝什麽就是什麽。」

孩子就像一只純凈的空瓶子,父母往瓶子裏裝了什麽,孩子就能得到什麽。

父母往瓶子裏裝正能量,孩子就會積極向上。

父母往瓶子裏裝自由,孩子就會獨立自強。

父母往瓶子裏裝鼓勵肯定,孩子就會自信果敢。

一個內心強大、靈魂自由、自信果敢的孩子,才能擁有沖破桎梏、翺翔天空的力量。

願父母都能給足孩子這3種心理營養,讓孩子心有暖陽,逐光而行。

作者:輪回,萬事輪回,生生不息,用文字治愈別人,也療愈自己。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關註微信公眾號「讀者」(ID:duzheweixin)聯系我們,獲取授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