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幼稚園階段,覺得自家娃不一般,到了小學心就拔涼了,這是常態

2024-09-04育兒

圖|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很好,很正常,也是正確的,有了父母的肯定,孩子才能自信陽光。

如果盲目自信,只看到孩子的優點,看不到孩子的缺點,甚至在父母眼中,孩子的缺點也是優點,就難免會有失望的時候。

幼稚園階段,覺得孩子不一般

幼稚園階段,有多少家長對孩子抱有極大的期望啊?
有很多家長。

這種期望來自對孩子的肯定和自信,認定孩子是個非同尋常的孩子。

孩子越是小時候,家長越容易相信「自己的孩子非常聰明」。

孩子2歲的時候,帶孩子紮堆小區,會發現幾乎每個家長都在講述自己的孩子的聰明之處。

這是多正常的事情啊。

要知道,孩子從一動不動,只會蹬腿,到掌握了幾乎所有精細動作,再到跟家長耍小心眼,每一個變化都能帶給家長極大的歡心和驚喜。

孩子在家長眼中自然是聰明的。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一些家長橫向對比,觀察同齡小孩之後,會認識到「我的孩子其實很一般」這個現實。

不過很多家長,還是會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忽視了同齡人其實擁有一樣的成長節奏。

到了幼稚園階段,一些家長誤以為自己的孩子不一般,可能跟學校有關系。

有不少幼稚園的宗旨就是: 讓所有家長滿意。

他們深知如何讓所有家長滿意,所以每個孩子都有獎狀,每個孩子都能拿第一,每個孩子都能領獎,每個孩子看起來都有著美好的前程和未來。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一般,也實屬正常。

小學三年級一過,孩子的實力就浮出來了

孩子到底如何?到了三年級基本就顯現出來了。

小學階段,是一個嶄新的階段,跟幼稚園完全不一樣,宗旨也不一樣,幼稚園的宗旨是帶好娃,每個孩子平安過渡,快樂成長,小學階段是要學習知識的。

要麽孩子自己行,要麽家長手把手教,前者是長久之道,後者……大家心裏都清楚得很。

家長們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學習好不好,到底是不是天生的?

掐頭去尾留中間,大多數都是「中間」。

大多數孩子不笨,但也不是非常聰明,能否學好,全看個人的學習習慣、專註力,能否持續學習,看的是內驅力、目標和方向

家長的焦慮只能是徒增煩惱,對孩子的長久發展沒有任何積極影響,反而可能帶來消極影響。

盡力引導,然後接受

最好的狀態就是,在孩子幼年時候,盡量引導,耐心陪伴,和孩子一起進步,一起學習,為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基礎。

之後就接受孩子的一切,不要試圖用語言侮辱來激發孩子,也不要試圖去改變什麽,做得越激進,對孩子產生的消極影響就越大。

孩子到了小學之後,家長要做的依然是引導、指出,然後是鼓勵,給予孩子極大的溫暖。

不過想要做到這一步,孩子小學階段,真的可以舒一口氣,那麽幼稚園階段,家長就得盡心引導和陪伴,孩子擁有了內驅力、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語

有人說,為什麽以前不用家長做什麽引導,孩子們就能自主學習,家庭條件越差,孩子越有出息,現在就不行了呢?

是啊,家庭條件越差,孩子越容易有內驅力,這對孩子來說可是有利條件。

現在的孩子容易缺少內驅力,因為不愁吃喝,條件不錯,他們不知道學習的真正意義是什麽。

總體條件好了,想要孩子積極向上,家長總得要付出點,要麽是孩子小時候付出,要麽是孩子大一點付出,要麽是孩子進入青春期付出。

我們要知道的一個真相是,越早越容易,越遲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