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專家在央視【健康之路】講防治流感,錯誤百出,貽笑大方

2023-12-14養生

今天收看央視10套【健康之路】節目,本期的主題是「防治流感,中醫有良方」,邀請的專家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曹洪欣主任醫師。

從頭銜上,這位曹主任的來頭確實很大,應該屬於中醫業界的權威。

在節目中,曹主任講到了中醫在治療瘟疫等流行性疾病的發展歷程,並比較細致的講解了寒熱等中醫基礎知識,這些內容的講解都是中規中矩的。

比如其提到近期流感以冬季多發,寒邪侵犯人體,又隨著自然環境變化、體質變化,以及地域變化,逐漸出現寒邪外襲,寒邪化熱,熱勢漸盛的過程,所以流感主要有寒邪襲表 寒熱錯雜 外寒內熱三個主要型別的觀點還是頗有見地的,可以很好的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當前的流感。

再比如,對於有的人一旦感冒癥狀就非常嚴重,曹主任的解釋也很值得學習:一是邪氣的演變,更重要的原因是人體的體質,比如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焦慮緊張、過服滋補等,都會導致外寒裏熱癥狀的多發。

不過,在其講解過程中似乎也有一些瑕疵,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認為【傷寒雜病論】以治寒邪為主。

曹主任講到:漢代天氣逐漸變冷,【傷寒雜病論】的六經辨證,主要治療以寒邪為主的流感。而到明代之後,天氣變暖,人口迅速增加,致病原因就出現了溫的特點,這是就出現了溫病學派防治疫病的理論體系。

經方學派和溫病學派之爭至今依然很激烈,經方與溫病學派的爭論焦點,主要是在傷寒可不可以包括溫病和傷寒;傷寒論方可不可以治療溫病等兩個方面。

傷寒學派承認溫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但是認為它完全可以包涵在傷寒範圍之中,也完全可以用張仲景傷寒論六經辨證論治體系來對溫病進行治療。

溫病學派的認識則與傷寒學派完全相反,溫熱學派認為傷寒與溫病完全不同,在病因方面,傷寒為寒邪,溫病為熱邪。

比如近幾年的流行疾病,張伯禮院士的觀點大體認為是溫病,不過在最終治療上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等傷寒經方發揮了十分顯著的效果。傷寒學派無疑透過具體實戰而占據了上風。

不過,【健康之路】作為在一個在大眾媒體上向普通民眾宣傳醫學知識的欄目,曹主任把傷寒學派和溫病學派割裂開來,實在是有些不太應該的。

二、用經方而不遵經典

曹主任把流感主要分為寒邪襲表 寒熱錯雜 外寒內熱三個型別還是基本得當的,不過在具體治療方案的講解上有些混亂。

1、寒邪襲表的治療

曹主任提到:雖然中醫治療風寒襲表有麻黃湯、桂枝湯等方劑,但最為特殊的應該是小青龍湯。

對於中成藥,曹主任推薦:小青龍顆粒、 感冒疏風顆粒、荊防敗毒散。

小青龍湯主治外寒裏飲,條文中說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說明已經用過解表藥,表證已比較輕微。所以如果單純治療風寒襲表,小青龍湯是無法與麻黃湯、桂枝湯相提並論的。

曹主任還提到感冒疏風顆粒是小青龍東加減,這是錯的,感冒疏風顆粒是典型的麻黃東加減,根本沒有小青龍湯治療裏飲的功效。

曹主任提到的荊防敗毒散是沒有中成藥的,倒是有廠家有荊防敗毒丸的批文,但是沒有生產。與荊防敗毒散組方相同的是荊防顆粒,市面上是有銷售的。

這種情況可以理解,因為現在的很多醫生對中成藥的了解是非常少的。

2、對寒熱錯雜的治療。

曹主任認為:寒熱錯雜型的流感要用大青龍湯,推薦使用的中成藥為小柴胡顆粒、防風通聖散。

3、對外寒內熱的治療:

曹主任認為:外寒裏熱的流感首選麻杏石甘湯。而因為現代人陽氣偏盛,所以麻杏石甘湯配合銀翹散使用效果更好。

對於外寒裏熱型別的中成藥,曹主任推薦連花清瘟膠囊膠囊。

對於寒熱錯雜和外寒內熱的區別,曹主任講到:寒熱錯雜是寒盛、熱勢淺,而外寒內熱是寒漸衰,熱勢漸盛,逐漸以熱為主。

而講解中,曹主任似乎把寒熱錯雜和寒熱往來攪在一起,否則也不會大青龍湯證推薦使用中成藥小柴胡顆粒。

幾乎所有的中醫典籍中,都認為大青龍湯主治外寒裏熱,曹主任卻認為大青龍主治寒熱錯雜,不知何故。

曹主任還把外寒內熱型講解為最嚴重的型別,而條文明確寫到「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杏甘石湯主之」,無大熱,說明外寒不重。

曹主任還提出麻杏石甘湯與銀翹散聯用,豈非沒讀過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

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聯用亦未為不可,可又與連花清瘟膠囊有什麽關系,是否與連花清瘟膠囊是欄目的贊助商有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