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著名中醫戰略學家——楊俊耀

2024-03-28養生

來源:【中國農村衛生協會】

專家簡介:

楊俊耀醫生出生於中醫世家,幼承庭訓,精於醫理,勤於臨床,學驗俱豐,尤其擅長診治內、婦、皮膚科疑難怪病重癥,雖常臨繁證而心中自有平仄,屢起沈屙。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楊俊耀將中醫整體辨證觀念細化到證的特異、可變、交叉、夾雜、非典型五類。楊俊耀成為當今在全國中醫出診第一人,打破了中醫不出診的先例。

近年來他主要致力於「多病雜陳」的臨床與應對。其行醫的足跡幾乎遍及祖國的天南海北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每年受邀到各地出診時間達近300天,被人稱為「空中飛人」,是位名副其實的中醫藥戰略學家,是中醫藥戰略領軍人物。

辨證論治

春分前後當多註意暖肝、護肝、保肝、養肝;方可預防、杜絕、減少、化解因肝寒所致的百病生,尤其是證見寒熱錯雜性的疑難癥征非一般。

春分前後為什麽會容易出現陽氣餒弱之肝寒?這是由肝臟(厥陰)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肝主春,肝為陰盡陽生之臟,寒乍盡,陽始生,猶春之寒乍盡,陽始萌,陽氣雖萌而未盛,乃少陽、弱陽。若春寒料峭,則春之陽氣被戕而不升,皆可戕傷肝始萌之陽而形成肝寒。肝中之陽,乃春生少陽之氣,始萌未盛,故易受戕伐而肝陽餒弱,形成臟寒。然又內寄相火,相火郁而化熱,於是形成寒熱錯雜之證。

當肝寒陽弱不升時,則肝用不及,失其升發、疏泄、調達之性,因而產生廣泛的病證,紛繪繁雜:肝寒陽弱不升,則郁火上沖。

中醫有史以來,大多數的文獻和資料對慢性肝病是多從濕熱蘊結、肝郁氣滯、血液瘀滯,等幾種病邪互為因果,導致肝失條達、飲食不節、勞役過度,造成內臟失調,影響腸胃受納、運化和排泄,致使濕熱蘊結、氣血津液受損而遷延成慢性肝炎疾病的病因、病機的認識。

當然,這種肝郁,是因肝的陽氣餒弱而郁,自不同於情誌不遂而肝氣郁結者,此為實,彼為虛。既然陽氣虛餒而肝郁,則肝中相火也不能隨君遊行於周身,亦為郁,相火郁則化熱。這就是在陽氣虛餒的臟寒基礎上,又有相火內郁化熱,因而形成了寒熱錯雜證,正如尤在涇所雲:「積陰之下,必有伏陽」。

男科病癥諸家論述多因腎虛,其實男科病的病機所涉經絡包括肝,脾,沖,任,與肝尤為密切.這不僅是因為足厥肝經環陰器,肝者筋之合,筋聚於陰器之緣,臨床中就有很多中老年的男性病人,。

至於眼科中的「目痛睛突」一癥,一般都認為是肝火引發,治以清熱瀉火之劑,似成套路。

醫學心得:

象失音、繼發性閉經、孤惑病(眼膜炎甚或出血、口腔及外陰潰瘍)、外科瘡瘍炎癥等肝腎虛寒見證亦屢見不鮮,此時中醫治炎不全是清熱解毒,而是溫補清泄扶陽托毒庶可見了。從而更是說明了,想要作為一名真正的中醫人,就應該是在遵循和和重視中醫學的整體辨證觀念時,更是要關註和抓住病證的特異性、可變性、交叉性、夾雜性、非典型性五性,才也是戰勝各種疾病的不可缺的一種能力所現。

本文來自【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