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
中山南路箍桶匠戚建飛,是潮新聞錢江晚報推出的「閃光的手藝人」尋找過程中,又一個被讀者推薦的「時光匠人」。
萬萬沒想到,記者在杭州中山南路一排店門口迷了路,幾家相似度很高的小店,擺放的商品幾乎是一樣的,這家有竹籃子、扇子、足浴桶,那家也差不離。擡頭,原先小有名氣的「建飛箍桶」的門頭不見了,難道戚師傅退隱江湖了?
「我在!」72歲的戚建飛從其中一家店面裏出來招呼。
從1985年來杭州打拼,他一直沒放棄,一直堅持著。一晃,近40年了,老戚一開口還能聽出老家諸暨的口音。
要想嚴絲合縫滴水不漏
不能分心
差不多10年前,身穿紅色T恤抱著子孫桶的戚建飛曾經被媒體報道過,當時的他笑容燦爛。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人認識子孫桶,更鮮有人關註過箍桶師傅是怎麽做到把一只桶做出來,滴水不漏,還神奇地不用到一根鐵釘子。
所謂「箍桶」,說的是一門專做家用木桶的傳統手工技藝,也稱圓木技藝。匠人用竹篾或金屬做成圓形的箍,套在圓桶上使得桶片之間緊固而不滲水。
戚建飛的手藝是小時候跟著爺爺學的,箍一個木桶從選材、鋸板到刨光、打箍等需要10道左右的工序。一般,小的桶他一天能做兩只,茶桶這樣的大件,需要兩三天。
記者 阮西內 攝
一塊塊平整的木料,哪塊適合做底,哪塊可以做邊,他心裏一清二楚。每次做桶,戚建飛都會先用鋸子和刨子將木片分割成木桶所需的樣式,然後在木板兩端打上竹釘,拼接完成後還需要進一步用更加細致的刨子來回修邊。戚建飛一做起活全神貫註,門前穿梭過往的行人、喧鬧的市井聲,都幹擾不到他。
戚建飛說做桶看著簡單,實則不易,要在細節上註意,首先底要找好,要選成年結實的木料,底這塊板找的不對不好,桶就容易漏。刨的時候更要講究,每塊板刨起來要一個角度。打箍時松緊要恰到好處,木片之間才能嚴絲合縫。每一個木器定型之後,他還會刷上三遍桐油。
記者 阮西內 攝做了一輩子箍桶師傅,從剛來杭州時做得比較多的木制水桶,到而今中藥房需求旺盛的大茶桶,從子孫桶到養生必備的足浴桶、浴桶,戚建飛順應著時代潮流,及時調整,是手藝人,也是個精明的零售業主。
「天冷起來,訂木桶的單子多了。夏天一到,扇子好賣了。」生意好的時候,小店一天進賬2000元。來采訪的記者多了,名氣更響了,生意也更旺了。當然,煩惱也有,如影隨形的友商也跟來了。他推什麽,他們就效仿什麽。
90後的兒子終於肯接班
新媒體的行銷就靠他了
戚建飛的箍桶店搬過五次,最早在杭州卷煙廠那一帶,後面去過江城路、望江門,最後在中山南路安穩下來,慢慢地交棒給兒子。
老戚帶著記者看新裝修好的店面,「重新裝修過了,兒子拿的主意,比以前擴面了,不像以前那麽暗簇簇了,以後分門別類還會更清晰。他還置辦了咖啡機,弄得很像國外的工坊,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
記者 阮西內 攝現在的顧客是老年人多還是年輕人多?
當大馬弄成為網紅打卡點,當街坊們陸續上了米其林美食榜,戚建飛的小店門口人來人往,如果說停留久的是中老年顧客居多,購買力強的還數年輕人。小紅書上,有人感動於這對老夫妻堅守了40年,「用木頭、草編、藤條之類的制品代替塑膠的生產和使用,對我們和地球來說都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有人一口氣買下8個包;有人幫戚建飛整理釋出筆記,介紹這門日漸珍貴的技藝。
一旁的老伴也過來和我們聊,「現在很多人是看了小紅書找到我們的。我們的東西環保、輕便,年輕的姑娘是蠻喜歡的。這些我們也不大懂,不會發。以後靠兒子去推廣了。」
臨近吃中飯的光景,兒子戚越峰回來了。
記者 阮西內 攝跟著父親做木匠活,箍桶的手藝他早幾年就學會,下決心辭職還是去年的事。
戚越峰說,非遺傳承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記者問今後店裏會不會開展一些體驗活動?小戚幹脆利落地回答: 「不會。我們這些工具都是比較鋒利的,做不到保護的前提下我暫時不會考慮去鋪體驗活動。」
一旁的戚建飛微笑地聽著我們的對話,起身去給我們搬一只茶桶。經他設計的茶桶,最早是給方回春堂客製的,現在已經遠銷西安、內蒙古。
記者發現,老戚起身走路已經不像從前那般矯健了。他挽起褲腿給記者看,「職業病,做生活做的多,膝蓋磨損得厲害,開過刀,風濕也有一點。」
父親的堅持和不舍,兒子都看在眼裏:「最早,爸爸要跑到人家家裏去做桶。現在他基本上早上會在這裏看看店,和老客人談談天。下午偶爾去木場裏做點手工。」
戚越峰說父親和很多他們那一代的手藝人一樣,「做慣了,停不下來」。
記者 阮西內 攝 大 家 都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