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傅山的醫學地位
對傅山的評價,民間有一句話廣泛流傳,叫:
「文不如詩,
詩不如字,
字不如畫,
畫不如醫,
醫不如人,
其為人所慕如此。」
這句話,被記載於北京大學史學系教授鄧子誠的【清詩記事初編】(上海世紀出版公司,2013年版)164頁中。
按照以上這句話,如果硬要把傅山的人品、才學做一個排名,那就是:
傅山的人品第一,醫學第二,畫作第三,書法第四,詩作第五,文章第六。
關於傅山「仙醫」的稱呼,正式記載於【霜紅龕集】劉紹攽(bān)的【傅青主先生傳】中:
「至今晉人稱先生皆曰仙醫。」
儒家對行醫者的評價,醫學中的傑出者,被稱為「大醫」,大醫的寶塔尖被稱為「醫聖」,如張仲景。「仙醫」是道家的稱呼,是行走在雲端,天上的醫生,比人間的「大醫」還要高出了許多。
之所以稱傅山為仙醫,一是傅山以道士身份行醫,二是傅山的醫理醫技是儒道佛的融合,三是傅山行醫看病,藥到病除,手到病去,如神仙一把抓。
顧炎武有一句經典的話總結的非常的好:說傅山「獨得天機」,這句話道出了傅山醫學的神秘。天機被喻為自然界的秘密,即不是寫在書本上人人可讀,人人可學,可以掌握的東西,而是超出了一般人類的認知,只有具有特殊秉賦的人才可以參透的理法術。
作為一名傑出的醫生,評價其醫學成就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高超的醫術,另一個方面是有傳世的醫學著作。這兩條傅山均留下了輝煌的遺產。
他留下的醫學著作,現在看到的有十多本。
臨床基礎理論著作有【外經微言】;
綜合性臨床著作有【辯證錄】【大小諸癥方論】【石室秘錄】;
專科著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小兒科方論】【洞天奧旨】(外科)【青囊秘訣】(外科);
本草著作有:【本草新編】【本草秘錄】。
傅山在中醫學史上享有的「大師」級地位。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醫藥衛生分冊】「醫學人物」中,共收入中醫藥界重要人物71人,有上至傳說中的岐伯、黃帝,下至1975年去世的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蒲輔周,5000多年的中醫藥史,其中山西僅有一人,即傅山。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傅山被收入【哲學】卷,肯定他「又精醫學」。【哲學】卷所列中國古今哲學家約200名,其中精於醫學的只有宋代的沈括和明末清初的傅山。
傅山行醫,至今留下了許多民間傳說,舉兩例:
1 望氣知生死
有一人家在臨街的地方蓋房,其中有一後生看到傅山從街上走過,想搞一個惡作劇,嘣一下,從高處跳下,假裝生病,讓傅山瞧病。傅山看了一眼這位後生的氣色,惋惜地說:「你已經是個死人了。」眾人捧腹大笑,活蹦亂跳的一個年輕後生,一眨眼怎麽就成死人了。傅山說:「腸子斷了,已經無法醫治。」話沒說完,那後生忽然大呼肚疼,就斷氣了。
傅山仙眼遠超時下之CT、核磁共振,看一眼,就知道「腸子斷了」。
2 一把草去病
還有位婦女,因為丈夫好賭,倆口子經常吵鬧。這一次,不僅吵架,丈夫還動了拳頭,媳婦一氣之下,得了氣鼓。
丈夫著急,急忙去找傅山。傅山問明情況後,隨意從地裏拔了一把野草,說:「你拿回去,每天當著你媳婦的面,慢火煎藥,要和顏悅色地侍候,二三天病自然會好。」
丈夫聽傅山的話,果然不到三天,妻子的病就好了。
人們都感到驚奇,問隨便一把野草怎麽能治病,傅山說:「他媳婦不是什麽大病,是生氣惹出來的氣鼓,用不著吃藥,我以草為媒,讓其丈夫細心伺俸,氣消病就自然好了。」
二 傅山的醫術源淵
傅山生於明萬歷三十五年閏六月十九日(1607年7月23日)太原府陽曲縣西村(今為尖草坪區向陽鎮),
卒於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十二日(1684年7月23日)
跨越了兩個朝代,經歷了明四帝,清兩帝,頑強地生活了78年。
傅山學歷不高, 20 歲時參加地方考試,獲得秀才第一名,成為「高等廩餼」,即享受一等國家夥食補助的優秀秀才。
但是,傅山是中國十七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世界級的著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傅山是一個醫學大家,當時就有很高的醫學地位,以「仙醫」稱世;後世在中華醫學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記載。是何原因,讓傅山取得如此醫學成就:
1 傅山出身於官宦書香人家,家學淵源深厚
傅山祖上都是治學的高手,專長【漢書】與【春秋明經】。【春秋明經】是明代劉伯溫編寫的一組政論文章,是對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政治得失的評論,所涉政治事件皆為【春秋】一書所載。也可以說是一本科舉的輔導教材。傅山的六世祖傅天錫以專長講授【春秋明經】而出任朱家晉王臨泉王府的教授,他們一家因此從大同、忻州的頓村,一步一步最後搬到陽曲的西村。
2 傅山天資異稟,從小就被人們認為是神童
母親舍盡家資禮佛,懷胎12個月生傅山。
三歲,父親讀【心經】,傅山可接下文。
七歲入小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所授不學自通。
記憶力驚人,20歲讀【文選·京都】諸賦,念三遍即能背誦。
22歲,傅山一位姓馬的同學,自視聰穎,提出與傅山比賽記憶力。傅山的兄長傅庚做裁判,選了53篇詩文,馬同學曲不離口,從早到晚才背會四五篇。傅山從起床至吃早飯,包括刷牙洗臉,不到一個時辰,53篇,不打圪吭,背的一字不差,馬同學驚為神人,自嘆不如。
傅山的腦子,就是現在高效能CPU、高記憶體的電腦也比不上。傅山一生寫下的書和醫學著作,摞起來有一人多高。現在我們不用說編寫,就是抄,沒有幾十年工夫,抄不完。
3 傅山所拜老師,郭還陽郭真人有高超的醫術,也是一位反清復明的鬥士
傅山在學醫之前,家中多人因病罹難。
18歲(1624),他父親傷寒幾乎病死。
26歲(1632),傅山之妻,娶忻州的大戶之女叫張靜君,26歲病死。
35歲(1641)春,傅山自己染瘟疫,幾乎病死,虧有兄長悉心服侍,才活下來,直到秋天才算恢復。
36歲(1642),兄長傅庚染病死亡。他的兄長先他而去,他媽中年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他媽和他兩個人每天晚上,抱著頭哭,再相互安慰。
傅山生不逢時,生活在一個極其黑暗的時代。面對滿人的強權統治,以及家人總有染疾罹難的事發生,國難家愁,催使傅山早就下定了發奮學醫的決心。之前,傅山也讀了不少醫學經典,「家傳有禁方」,曾辟谷食黃精。但不經師,難以真正走上懸壺濟世的道路。
壽陽五峰山龍泉寺道士郭真人。郭真人姓郭,名靜中,為明末全真龍門派第五代道士,河南修武人,在華山遇劉姓異人,授以金丹術及五雷正法。醫術高超,善祈雨,十分靈驗,名聲大振。祈雨時也無他異,設一壇,登壇以掌中雷印拊(fǔ)手,一拍則雷聲隨起大雨如註。遇旱,各地官吏,不遠千百裏請其設壇祈雨。當時山西的臬台李公與藩台喬公,也征郭靜中到晉陽祈雨。第十一代晉王,世子、晉裕王朱求桂好道,在檜柏園中建宮觀,延請郭靜中主持,談玄論道,為一時盛事。
李自成攻入北京僅42天,就被清兵打敗,崇禎十七年(1644)八月,李自成退至壽陽的馬首村,馬首村距龍泉寺直線距離40裏左右,李自成請郭還陽到馬首作客,商議抗清大事。
傅山拜師,需滿足三個條件:有高超的醫術,有相同的價值取向, 可以躲過滿清的「剃發令」。
傅山得知郭真人既有高超的醫術,又與已有相同的價值取向,又可出家為道,躲過「剃發令」,三個條件全部滿足。傅山不再猶豫,二話不說,不顧天寒地凍,大雪封山,39歲的傅山,即崇禎十七年(1644)冒雪登五峰山拜郭真人為師,徹夜長談。郭真人賜傅山朱衣黃冠,道號公他,或青主,此後傅山以朱衣道人自稱,開始了五年的醫道兼修生涯。
4 一生追求正義
傅山30歲那年,傅山的老師三立書院的山長(校長)袁繼鹹被人陷害下獄。傅山率領100多名三立書院同學進京訴冤,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最終:
袁繼鹹昭雪復職,重新出任湖廣武昌道;
被牽連的百余名寒生窮民無罪釋放;
巡按禦史,相當於現巡視組組長張孫振,被革職流放;
內閣首輔溫體仁被革職返鄉;
通政司衙門參議袁鯨被罷官。
傅山和薛宗周被譽為「二義士」而「名聞天下」。
5 不參加「博學鴻詞科」,給官不做,高風亮節,表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士人精神
清初康熙十八年(1679),傅山73歲。清政府為了收買人心,穩定政權。收買人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收買一肚子學識的讀書人。在三年一大比的科舉制度下,又新開了一個口子,叫「博學鴻詞科」,不需經過院試、鄉試、會試,經選拔舉薦,只參加殿試即可做官。傅山「臨試告病」。仍然下了任命書,特授中書舍人,官位從七品或七品,一年白銀45兩,糧45斛,約合現在的10萬多元。陽曲知縣戴夢熊將任命書、官服送到傅山家中,傅山均拒收。
傅山秉承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士人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
6 傅山的醫理醫技是儒醫、道醫、佛醫的融合
在【傅山醫學女科手稿】第四「婦人有數月一行經者」(手稿第12─15幅):「婦人之中,有天生仙骨者,經水必四季一行……倘加以煉形之法,一年之內便可飛升。」。傅山認為在世間存在特殊資質的婦人,認為四個月行一次經的婦人,不但不是疾病,而是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仙骨」。這種認識,以道家思想為指導。「衛生堂藥鉺」有傅山親筆書寫的一副對聯 「以儒學為醫學,物我一體;借市居作山居,動靜常貞」,表達了他對「儒醫」身份的認同以及其醫術以儒學功底為基礎。綜合看傅山的岐黃術,非止儒醫一家,必參道醫、佛醫的綜合醫術。
以上家學、秉賦、高師、正義、胸懷、融合6個方面,共同構成了傅山坐到醫學頂峰的基礎。
三 傅山與大寧堂
中華老字號「大寧堂」,經過傅山坐堂撐舵,更加輝煌。
傅山與大寧堂的關系,最為有力的鐵證是一首詩。
康熙年間,大寧堂曾意外失火,重建後傅山賦七律詩,給予大寧堂厚望。
不學韓康隱市中,好將妙藥學雷公。
者番更得夷夷木,卻火徒輸一炬紅。
壽世婆心為貨殖,青囊方術古今靈。
閻浮病苦能除卻,不愧堂名是大寧。
這首七律詩56個字,大致說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稱贊好友陳右玄誌存高遠,選擇了正確的人生道路
我的好友陳右玄,既不到清政府中去謀求官位,也不是學東漢的韓康,遠離世塵,做不食人間煙火的隱逸高士,而是學雷敩(xiào,南北朝時劉宋人,著有【雷公炮炙論】)開設了一心一意治病救人的「大寧堂」。
第二層:因禍得福
大寧堂雖然不幸遭遇火災,但可喜可賀的是,將會因禍得福,重建後的「大寧堂」,將更加宏偉牢固,施藥救人。
第二層:給大寧堂立規矩,對大寧堂的期望
大寧堂前店後坊,用藥講究,炮製精到,其成藥都是驗藥和靈藥,其目的是用仁慈之心,造福世人。
企望大寧堂為人世間眾生除去病苦,民眾安寧,確確實實無愧於「大寧堂」這一店名。
我們再細讀這首詩,發現傅山對儒道釋三家經典,套用自如。這首詩也是傅山儒道釋兼修的典範。
韓康是皇甫謐【高士傳】中的人物。皇甫謐是西晉著名學者,編著了大名鼎鼎的【針灸甲乙經】。屬儒家人物,雷敩也是儒家人物。
「婆心」出自道家經典【景德傳燈錄】,意為慈悲善良的心地。
「閻浮」出自佛家的【長阿含經】,意為人世間。「閻浮」應為梵語的音譯,類似現漢語中「的士」「吉普」「沙發」等英文擬音一樣。
大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明皇後馬秀英病危,太醫束手無策,馬皇後擔心她病逝後,給她看病的太醫遭朱元璋責難,在病逝前,秘密將他們遣散各地。其中皇宮太醫陳乾忠(山西陽曲縣人)與馬太醫之子馬禹臣,攜明皇後馬氏親筆信赴晉。
洪武十六年(1383)晉恭王朱棡(朱元璋三子)尊馬皇後之意,出資4700兩紋銀在太原按司街西口17號(衙門旁邊),為陳乾忠與馬禹臣創設了大寧堂藥鋪,主要服務明皇宮和王府。至今有640年的歷史。
後陳乾忠的後裔,廩生(享受國家夥食補助的秀才)陳謐(字右玄)接管了大寧堂。陳右玄與傅山是要好的朋友,二人誌同道和,陳右玄請傅山進駐坐堂輔佐,傅山立堂訓,定規矩,坐堂行醫,又親自配有和合丸、二仙丸、小兒葫蘆散、脾腎兩助丸等婦、兒、男科秘方,因此聲譽雀起。
「大寧堂」一直堅持前店後坊的經營方式。遵循「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堂訓,其成藥各具特色,遠近馳名,批次暢銷各地,從清代中葉到民國期間,店中經常住有太谷廣幫、祁州幫、鮑店幫的老板和貨主。直至太原解放初期,大寧堂仍為山西中部地區有名望的中藥批發莊。
今日「大寧堂」遷址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醫藥園區,已發展成為占地面積50畝,擁有115個國藥批準文號,獨家國家中藥保護品種3個,醫保63個,34個基藥,35個註冊商標,15個專利,1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現代化生產裝置、工藝的國藥生產基地。
傅山人生經歷的四件大事,「伏闕訟冤」體現的是傅山與腐敗的官僚集團的抗爭,後來「出家為道」學醫,「朱衣道人案」拒試「博學鴻詞科」,三件都是與反清復明緊密關連,體現的是傅山與民族暴政統治的鬥爭,其文、其詩、其字、其畫、其醫、其人,共同承載著一個內容,那就是傅山的風骨:
傅山心系蒼生疾苦,魂牽民族危亡。
傅山秉承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胸懷和境界。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英雄氣概。
正是這種偉大的士人精神,根植物於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中華民族的靈魂,千百年來,歷經磨難,使得中華民族毅立不倒。
這種偉大的士人精神與「熱愛祖國,自強不息,勇於奉獻,共築中華夢」時代精神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