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陽氣足百病除,春夏養陽正當時,中醫教你「扶正氣」

2024-04-30養生

每年4月的最後一周是世界免疫周。作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中醫藥學對「免疫」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早在【內經·素問·四時調神大論】中,古人便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提醒越在春夏溫熱季節越要註意對陽氣的固護。

因為春夏季節氣溫漸升,人體陽氣從潛藏狀態被感召起來。表現在四肢溫暖,精力充沛,生長代謝加快等。陽氣的外放同時帶來了身體「內城」相對空虛的狀態,更容易讓外邪留居。

隨著氣溫逐漸的升高,不少人冷飲、涼茶輪番上陣,如果過度追逐冰涼,貪食冷食,或空調溫度過低,風寒邪氣正易從疏松的腠理毛孔中侵襲人體,通常帶來全身的寒戰或噴嚏,說明已經有邪氣侵犯了。

本著「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正治原則,在煩熱難耐時適當減低室溫,服用綠豆、薄荷等辛涼之品,有助於保持清爽的精神,避免中暑。

但【素問·經脈別論】中說到「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如程度把握不好,過食寒涼之品,中傷身體「內城」較為勢弱的陽氣,或者冒寒涉水,打壓外放的陽氣,或者吹冷空調,導致風寒邪氣乘虛而入,都會損傷本該旺盛的陽氣。

那如何「春夏養陽」呢?

第一,要避免過食生冷或冒寒涉水,調節好室內外溫差。

第二,要遵循自然規律,「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意思就是說在夏天切忌發怒,使機體的氣機通泄自如,情緒向外,呈現出對外界事物的濃厚興趣,是適應夏季的養生之道。另外「三伏貼」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如生姜、白芥子等敷貼於特定的身體穴位上培護我們自身的陽氣,也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第三,如果已經損傷陽氣,應適當運用溫熱的食物、藥物或手段驅逐外邪,增益陽氣。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姜」中的吃姜就是個小竅門。同時,也要註意夏季的炎熱內容,過度使用溫熱之品,也會招來疾病。

主任醫師

專長:高血壓病,冠心病(介入後心絞痛),心衰,心律不整,糖脂代謝紊亂,眩暈胸悶心悸

出診時間:心血管科 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周四全天、周五下午

供稿:心血管科
宣傳中心腰酸腿麻、頸肩酸痛、胸悶憋氣…易筋經,「易」起來!

點選視訊檢視預約攻略

官方快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