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鼻內針刺治療鼻炎的原理是什麽?取得了怎樣的治療效果?

2023-12-08養生

鼻孰,指以突然和反復發作的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為主要特征的疾病。

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變態反應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 是特應性個體暴露於過敏原(變應原)後主要由IgE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中醫病名的歷史沿革

臨床表現,變應性鼻炎可與中醫文獻記載的「鼻孰、孰鼻」、「孰嚏」等相對應 ,中醫對本疾病的記載最早見於【禮記·月令】:「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孰嚏」。

【素問·脈解篇】首次明確提出「鼻孰」這一病名:「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孰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孰腹腫也。」【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中, 「孰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聲也」第一次對本疾病的臨床表現具體說明。

中醫病因病機認識

對於鼻孰發病的病因病機,眾醫家各執一詞, 劉蓬主張患者的不良生活規律導致肺脾腎三臟虛損,功用失職,以至人體陽氣衰弱,引發鼻孰。 汪受傳則認為小兒鼻孰的發病因素主要應責於風、痰、虛,伏風內蘊,肺竅不利是根本癥結所在。

根據文獻記載及臨床總結, 目前大部份醫家共同認認可的觀點是,導致鼻孰的病因主要可歸納為內因和外因。

內因即臟腑失調,正氣不足。 外因則主要為外感邪氣。鼻為肺之清竅,主嗅覺,司呼吸,與五臟及膽腑均有密切聯系 ,臟腑的功能異常,正氣不固,外邪乘虛而入,導致鼻孰的發生,其中肺、脾、腎三臟與鼻孰發病有著最密切的關聯。

鼻敷與肺的關系

鼻為肺之官,【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載:「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 【靈樞·五閱五使】雲:「鼻者,肺之官也」。

【嚴氏濟生方·鼻門】說 :「夫鼻者,肺之所主,司清化,調適得宜,清道自利「。肺氣上通於鼻,二者相互協調,完成生理功能。 肺臟感受外邪,生理功能失調,肅降失職,則可發為鼻孰。【靈樞·本神】中說:「肺氣虛則鼻塞不通」。

【聖濟總錄·卷第一百一十六】:「鼻流清涕,至於不止,以肺臟感寒,寒氣上達,故其液不能收制如此」。 以「火熱」立論的劉河間所著【素問玄機原病式】:"孰為肺寒者誤也,熱氣佛郁,病愈甚」。

張介賓在【景嶽全書·鼻證】中說:「凡由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胺理,則經絡奎塞,而多孰嚏。」 肺氣虛損,則衛外不固,肺臟為寒邪所侵襲;或感受寒邪伏於肺臟內,日久化為熱邪。

肺經為邪所犯,宣發肅降功能失常,肺氣不能通調,鼻竅中氣的出入不暢,則有鼻塞;邪氣循經上犯於鼻竅,正邪交爭,故噴嚏時作,或有鼻癢; 肺主行水,在液為涕,因受邪所困,肺不行水,津液外溢,上沖於鼻竅,故清涕漣漣;

鼻敷與脾的關系

鼻準屬脾土,【雜病源流犀燭】雲:「鼻為肺竅,外象又屬土」。 鼻為血絡經脈多有交聚之處,脾為氣血化生之源,脾土健旺則鼻的生理功能正常執行。

【素問·玉機真臟論】曰:「脾為孤臟,……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諸病源候論】載:「脾移病於肝, 則為驚蛆」若脾臟虛弱,氣血生化乏源,氣血無以上榮於鼻竅,則鼻竅失養,易為淫邪所犯。

脾土有所病,母病及子,則肺金為脾土所累,肺氣宣降出入失常,津液停布,醞為水濕之牙隊郁於脈絡, 日久則釀成痰,水濕痰邪循經上犯發為鼻孰。鼻竅為邪所侵,清竅蒙濁邪,故則鼻流涕不止,鼻塞久且不通。

鼻敷與腎的關系

腎經與督脈相交會,督脈循行鼻柱至鼻頭。 【類證治裁】雲:「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鼻為肺之竅,金水相生,腎主納氣,肺主呼氣,肺腎二臟和而協調,則鼻出納瓦斯的功能正常。 【素問·宣明五氣論】載:「腎為欠,為嚏。」【素問·至真要大論】說:「民病孰涕……甚則入肺,咳而鼻淵。」腎陽作為諸陽之根,能溫煦肺衛。

如果腎陽衰弱,相火不能上溫肺金,則津液水氣不能夠正常輸布, 上焦虛寒無以溫養,寒水相結停於肺絡,肺絡為邪所郁,故肺的氣機失衡。

肺竅,即鼻協助肺行呼吸、主嗅覺、司呼吸的功用失常 ,故腎虛而致鼻孰發作時可有鼻塞、流清涕、嗅覺減退等癥狀。

從脾論治

【醫學正傳曰】:「面為陽中之陽,鼻居面中,一身之血運到面鼻,皆為至清至精之血。」鼻為血脈多交匯之地,位於面中,屬土,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不足以濡養鼻部。 母病及子,脾土病則累及肺金;子病犯母,若肺病久而不愈,也可導致脾臟虛損。

二臟在生理病理層面交互作用,相互影響,故脾氣虛弱型鼻孰多宜采用「脾肺同治」之法,基於這種辯證思想, 現代中醫耳鼻喉科學奠基人幹祖望先生提出了以補中益氣湯治療脾氣虛弱型鼻孰的治療思路。

從腎論治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年六十,陰萎,腎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醫法圓通】中則提到:「從內傷而得者,由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清涕出。

腎絡通於肺, 腎陽衰而陰寒內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腎臟陽氣充足旺盛,則肺的宣肅功能正常 , 若病犯太陰,先天之本為病所虧損,相火虛,臟腑嬌嫩不耐外寒,則鼻孰反復發作,病勢遷綿難愈。

【素問·脈要精微論】載:「水泉不止者,是膀膚不藏也。」‘腎為水臟,與膀膚相表裏, 若腎虛不得溫化,則膀膚虛寒,束水無力。涕為五液之一,腎的氣化功能障礙,則五液皆可為病

中醫外治法

除中藥內服外,傳統中醫外治療法在治療和預防AR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療效,得到了廣泛認可。 目前臨床常用的外治法包括鼻腔給藥、針刺、灸法、推拿、穴位貼敷、穴位埋線及穴位註射等。

鼻腔給藥法

最早記載有關鼻腔給藥法的論述見於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蓬搗汁,灌鼻中。」 將一年蓬捶搗出汁滴灌入鼻腔,作用於鼻腔勁膜,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武威漢代醫簡】中也記載了滴鼻劑和鼻栓兩種給藥法。鼻腔外用藥物發展至明朝已有多種方式 ,僅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就有「吹、灌、滴、註……吸、塞」等十余種。

現代中醫治療多用滴鼻和吹鼻兩法。 予60例AR患者茂辛雙防滴鼻液,總有效率為91.67%證實了中藥鼻腔給藥法治療AR的有效性。

針刺療法

傳統醫學針刺治療AR時,多以辯證論治或循經取穴,配合不同針刺及行針手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現代中醫在傳統醫學針刺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和科技,發展出鼻內針刺、電針、掀針等多種療法。

火針療法:火針治療疾病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相關記載如「播針」等,治療時將針尖於火上燒紅後,在特定部位針刺,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孫思邀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均有關於火針療法的記載。

發掘和弘揚了火針療法,突破傳統經典的火針選穴禁忌,發展出火針刺法治療五官疾病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使用賀氏毫火針「溫通法」治療肺氣虛寒型變應性鼻炎,兩周後患者相關癥狀明顯減輕,治療停止後一個月進行回訪,實驗組的預後明顯優於治療組。

掀針療法:掀針為長時間貼於患者特定部位或穴位皮膚表面的細短針, 相較於其他針灸治療,掀針操作難度低,痛感和刺激程度更輕微,作用時間長。

更容易被兒童、疼痛敏感者或暈針患者接受 。由於面部皮膚較薄,神經及血管分布較多,針刺時刺痛感強,針刺部位易留下針孔癖血淤青,影響美觀。

鼻內針刺:鼻內針刺是在鼻腔內特定部位及穴位進行針刺的治療方法,古代醫家便意識到以物刺鼻腔內可治療疾病, 【肘後備急方】雲:「救卒中惡死方:一方取蔥黃心刺其鼻,男左女右,……若使鼻中血出佳。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中也記載了這種治療方法:「心血炎上兩眼紅,好將蘆葉搐鼻中,……內迎香在鼻孔內 ,用蘆葉或署葉作卷搐之。」隨著現代醫學解剖和儀器的進步,鼻丘也被發現並套用於鼻部疾病的治療。

灸法

灸法指用艾葉制成艾條或艾柱,在人體特定部位熏灸以激發經氣,治療疾病。灸法有著久遠的歷史, 【黃帝蝦蟆經】中就已經有關於某些木材不宜用作灸火的理論。

【素問·異法方宜論】雲:「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謂之灸炳。」 現存的灸法甚多,其中存在幾種可用於治療變應性鼻炎的代表性灸法,如天灸、雷火灸、溫針灸等。

天灸:天灸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點燃藥條,利用燃燒時的熱量和藥物揮發出的物質引經治病,而是將刺激性的藥物塗抹於患者特定穴位皮膚表面, 使皮膚微紅腫為宜,利用藥物刺激穴位,調節人體的氣血經絡及臟腑功能,多用於預防疾病。

尤其是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張氏醫通】中就記載了關於天灸的方法和方藥 ,如「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天灸多於三伏天貼灸,故也稱「三伏貼」。

為治療小兒AR,予34名患兒天灸療法並隨訪6個月,經治療後半年有27名患兒AR未發病,而發病患兒的癥狀明顯改善, 證明了天灸防治變應性鼻炎的療法是安全且有效的。

雷火灸:雷火灸作為國家級非物質遺傳計畫, 其前身是雷火神針,首見於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又有雷火神針法,……隔紙十層,乘熱針於患處,熱氣直入病處,其效更速。」

將中藥與艾絨一同制成灸條,在患處或穴位處熏灸,使藥力乘熱勢入胺理,調節人體機能。認為鼻孰多為風寒作祟, 或寒郁血阻,故以散風驅寒,溫通氣血之法治療AR,頗有療效,驗證了雷火灸對AR治療的效用。

溫針灸:溫針灸是一種結合了針刺療法和灸法的傳統中醫療法, 【針灸聚英】載有:「王節齋曰,近有為溫針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針於穴,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 。以艾蒸溫之,多以取效。」

操作時將毫針刺入穴位並留針,於針柄上固定艾絨團或艾段並點燃, 使熱力透過針體傳入體內。此法既有針的刺激,又兼有灸的熱力溫通。

且較傳統灸法熱的作用點更精準,療效顯著,廣泛用於臨床治療寒、癖、痛證。 人認為溫針灸療法可以使艾柱的熱力透過針體透皮達裏,他們使用大艾段溫針灸治療AR患者,有效率為82%,以高臨床顯效率驗證了溫針灸的療效。

穴位埋線、註射

穴位埋線:穴位埋線是一種由留針、埋針發展而成的現代中醫外治法, 將可吸收線埋入人體穴位皮膚及皮下組織中,使其能夠持續性刺激穴位,舒通經絡,調暢氣血。

內、外、婦、兒及五官科等多科室均常用此方法治療疾病。 現代醫學認為,穴位埋線可以刺激神經、血液甚至中樞反射,加快體內的血液迴圈和局部淋巴回流,使人體代謝速度增快,調整機體功能。

取迎香、肺俞、大椎等穴位埋線治療AR,穴位中的可吸收線從物理角度直接刺激穴位, 且線可以不斷地釋放異體蛋白,調節免疫,達到長效且良性的刺激效果。

穴位註射:采用自血穴位註射法治療AR,采集患者肘後靜脈血後,將血液註射入穴位皮下,發現患者自血穴位註射後體內Tp細胞分化被抑制,在免疫層面發生了良性且正向的變化。穴位註射可選用特定藥劑或自身血液,使用註射器向皮下註射,達到長期治療的效果。

自血穴位註射相較於藥物註射,安全性更高,幾乎不存在致敏率。穴位註射以其安全、顯效且便捷的特點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套用,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