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糖尿病患者治糖調節受損是什麽原因引起的?中藥治療是否能恢復?

2023-12-08養生

祖國醫學對於糖尿病早有認識,目前普遍認為糖尿病屬於「消渴」範疇,但是卻不是絕對對等的。

中醫在消渴病的診療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其中在病名方面, 歷代醫家就先後提出脾癉、(熱中)消中、高消、腎燥、消渴、消癉等說法,但大都不離「消」「癉」。

二者早在【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篇】中有言「有病口甘者……名為脾癢……此肥美之所發也……轉為消渴。」 故歷來醫家對糖尿病病名的研究總不離這二字。

然而目前大多數醫家認為糖尿病前期屬於「脾癉」,糖尿病期屬於「消渴」,糖尿病合並並行癥則屬於「消癉」。 現代中醫普遍認為糖尿病前期屬於「脾癉」範疇。

而這一命名最早出現於【素問奇病論篇】,具體原文如上,不再贅述。 歷來醫家多註重糖尿病(消渴)而忽視糖尿病前期的研究。

在既往文獻研究中,【聖濟總錄·三消統論】曰: 「消癉者,膏粱之疾也,肥美之過,積為脾癉,癢病即成,乃為消中」。

醫師把糖尿病的病程進展分為3期,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糖尿病晚期。其中糖尿病前期被稱為脾癉期、消渴病前期, 其臨床特征即口甘、肥胖。

而在【糖尿病前期中醫診療標準】提出糖尿病前期屬於中醫「脾癉」等範疇。糖調節受損發病影響因素復雜,就目前中醫病因研究而言, 主要是由於臟腑虧虛、飲食不節、情誌失調等。

導致脾癢產生的臟腑虧虛,既包括先天稟賦不足,又包括後天臟腑損傷,同時包括老年臟腑虛衰。 早在【靈樞·五變】中即有言「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

【靈樞·本臟】亦有雲「五臟脆則善病消癉」,這些都說明了脾癉的發病與臟腑虛弱相關。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千」, 說的就是臟腑功能正常運轉,則陰陽平衡,氣血旺盛。

這樣一方面正氣可以鼓動我們的正常生理功能驅邪外出,同時可以在受到邪氣侵害時, 立刻修復、完善自身,從而加強預防邪氣的入侵。

醫師指出腎為先天之本,與人體稟賦密切相關,同時內藏命門之火, 也是激發臟腑功能正常進行的原動力,所以腎臟的虛損與脾癉的發生關系密切。

醫師認為先後天關系密切,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最容易出現糖調節受損,這是強調如果分主先後天的脾腎虧虛,則人體各個方面就會出現各種功能失調, 從而糖調節受損的出現就不奇怪了。

同樣,醫師指出根據【靈樞·五變】中關於脾癉的論述,指出脾腎失養可導致五臟虧損發為「脾癉」, 故糖調節受損的發病與五臟本虛相關,同時指出本病發病與年齡關系密切。

這一方面指的是年老體虛,臟腑功能虛損, 另一方面指出,年老容易合並其他疾病,結合虛損的臟器功能,就更容易發病。

醫師指出脾腎不足,臟腑失養是導致糖調節受損發生的先決因素。 醫師從【素問經脈別論】有關脾胃運化功能的描述「飲入於胃,……脾氣散精……」。

結合現代醫學的解剖學及病理生理學等認識, 提出脾胃運化功能不良是糖調節受損的主要病因。糖調節受損與飲食不節關系密切。

醫師認為長期飲食過量,不加以節制,喜食肥膩,日久形成膏脂,發為肥胖, 提出飲食不節導致肥胖,而肥胖最容易發生糖調節受損。

醫師認為脾胃功能受損、運化不足為IGT發生之病因。醫師認為糖尿病前期是六郁為病,而食郁為其發生的基礎, 認為飲食不節是本病發生的基礎環節。

其實早在古代時,歷代醫家就對飲食與脾癉關系做過詳細的論述, 如張仲景有雲「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為消谷而大堅,……即為消渴」。

【古今醫統大全】中所言:「三消之疾,皆因飲食服餌失節……飲食過度。」 都指出飲食種類不合理(嗜食甜食、肥膩、辛辣、烤炙等)、飲食無規律、過饑過飽。

都會一方面加重脾胃負擔,損傷脾胃運化功能,另一方面過食肥甘, 脾胃運化不及則聚而生痰生濕,日久化熱,煎灼津液,耗傷津氣,導致陰虛內熱而發為本病。

或者可能直接促使體內膏脂增多,從而發為本病。心主神誌,肝主情誌,心肝內藏君相之火,所謂「壯火食氣,少火生氣」, 都指出心肝功能正常,則人體氣機調順。

若心肝受損,則易化火耗氣傷陰,從而發為脾癉。歷代醫家在臨床過程中均深刻認識到這點, 早在【儒門事親·河間三消論】有雲「消渴者……或耗亂精神」。

【醫宗己任·消癥】謂:「消之為病……然其病之始, 皆有不節嗜欲,不慎喜怒」同樣,【臨證指南醫案】中有雲「心境愁郁……乃消證大病」指出情誌不調容易肝氣郁結,日久化火,從而發生消渴,而脾癉作為消渴前期的存在。

早在患者脾癉時期,便已出現情誌失調為病的表現。 同時,梅氏認為本病多因肝氣郁滯,治從肝論之。

醫師指出肝脾調和則氣機順暢,肝氣不舒,脾胃升降失和, 則一身之氣不暢,氣血津液輸布紊亂,導致血糖升高。

醫師從現代醫學出發,提出精神刺激、情緒波動和自我施壓等都可能刺激交感神經, 使得兒茶酚胺等升高血糖激素增加,出現糖耐量降低。

關於運動和脾癉發生的關系,需從脾的生理功能來看,脾主肌肉四肢, 同時,脾主運化,這兩種功能互相影響。

而【黃帝內經】中有雲「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易致脾虛,脾虛則水谷精微運化失調, 另外,缺乏運動直接導致人體氣機執行不利。

而中焦脾升胃降功能失調,聚濕生痰,肝左升脾右降功能失調, 則一身之氣執行不暢,體內痰濕日盛,日久形成膏脂,發為脾癉。

同時醫師指出現代社會中,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通訊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以最短時間、最近距離獲得所必須的資訊,人們的腦力活動增加, 而必需的體力活動下降,久坐久臥是導致脾癉發生的重要因素。

【古今醫統大全·消渴門】中有雲「年少服助陽金石丸散……遂成三消。」藥草、石藥燥烈傷陰,易助熱傷陰,導致脾癉的發生, 同時現代醫學中所用不少西藥都容易出現血糖升高。

比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因此用藥時需要特別註意預防血糖升局。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脾虛運化不及,不能「散精」, 使得水谷聚濕生痰,形成膏脂,從而引起血糖升高。

可見脾胃失運是本病發病的重要環節。脾癉的病機最早在【靈樞·本臟】中有體現,其中「脾脆,善病消渴」, 指出消渴發病與脾虛相關。

脾癉作為消渴前期的存在,那麽本病發病時,必然己然存在脾虛; 【素問奇病論篇】亦有雲「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提出本病發病不僅與脾虛直接相關, 同時指出本病與飲食不節相關, 且本病患者存在形體肥胖的可能。葉天士【外感溫熱篇】謂:「…脾癉病,乃濕氣聚,與谷氣相搏」。

即指出本病發病與脾失健運、濕邪困脾相關。 此外,葉氏還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指出「口幹一證,內經謂之脾癉,……癉即熱之謂也」認為本病發病與脾熱相關。

在【醫學衷中參西錄】有言「消渴一證,古有上中下之分,其證皆起於中焦而極於上下。」 指出中焦為病是消渴發病的重要環節。

醫師認為IGT的發生與飲食不節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從而引起血糖升高,發為本病。 醫師認為人體對飲食能量的轉化與脾胃運化功能相關。

若運化功能失常,患者本身葡萄糖耐量下降,則發為本病。 脾癉發病不僅與脾虛相關,同時合並有痰瘀等病理產物在體內的堆積相關。

從內外因及後天因素三個方面指出脾癉發病虛實夾雜,脾虛則運化不及,痰濁內生, 日久郁熱內生,轉而痰濁阻滯脾胃氣機,郁熱耗傷脾陰,從而形成脾癢,逐漸轉為消渴。

肝主疏泄,主調節情誌,【靈樞·本臟】言:「肝脆則善病消癉」指出肝臟虛弱易發本病。【金匱要略·消渴病篇】曰「:厥陰之為病,消渴……」 指出厥陰肝經為病與消渴發病有一定的關系。

醫師認為情誌不節而成肝郁, 氣機不暢,肝主疏泄,肝郁則疏泄功能失調,氣血津液執行紊亂,津停則痰濁內淤,發為本病。

本病發病與肝氣郁結不無關系,治從肝論之,疏肝解郁。醫師指出肝郁化火、肝膽功 ̄能失調與人體代謝紊亂關系密切, 提出「肝郁」為本病的先導病機。

醫師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老年糖調節受損患者進行相關性研究, 發現該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問題。

醫師用疏肝理氣的中藥湯劑做臨床幹預治療,結果顯示該方有效性,以防論證, 從而證明本病與肝臟功能失調有密切聯系。

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氣血津精執行的原動力,腎臟受損則全身受累,則糖調節受損發病亦不離此, 【靈樞·本臟】雲:「腎脆,則苦病消癉」。

醫師從【靈樞】出發,指出腎藏精,腎精不足則五臟皆虛,指出腎虛是IGT發病的基礎。 醫師認為消渴發病與腎虛有關。

醫師認為糖調節受損的發病主要與津液執行相關, 認為本病與肺失治節、脾失運化、腎氣化失司,尤以腎虛無以氣化為主。

歷來,就消渴病而言,分上中下三消,但三消總以腎虛為主。醫師指出腎為先天之本,秉受父母之精,所以腎與遺傳關系密切, 且糖調節受損的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

尤以消瘦型為主。醫師同樣指出本病的發病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關於中藥湯劑治療糖調節受損患者,早在【聖濟總錄】就有設專篇論述。

如:「治脾癉口甘中滿,蘭草湯方」; 「治脾癉面黃口甘,煩渴不止,葛根湯方」;「治脾癉煩懊口甘,咽幹煩渴,竹葉湯方」;「治脾癉發黃,口千煩渴,麥門冬湯方」。

「治脾癉身熱口甘,咽幹煩渴,知母湯方」 「治脾癉內熱煩渴,麥門冬煎方」等。總以清熱祛濕為綱要,為後世治療脾癉提供了極大的啟示。

醫師辨證常以「脾不散精」為辨證依據,治療糖耐量受損, 常以錢氏七味白朮散加減以使脾能重新「散精」。

而在臨床上以益氣活血清熱之品治療本病,以發揮益氣活血、清熱祛瘀的功效。 醫師認為脾癢是由脾腎虧虛、痰瘀互結所致。

聯用中藥湯劑「黃芪40g、山藥20g、薏苡仁20g、生地黃20g、白朮20g、當歸15g、黃連15g、百合15g」 以健脾、固腎、補肺、益氣活血。

該研究表明運用該療法的患者FPG的水平、2hPG的水平、HbAlc的水平、FINS的水平胡2hINS的水平較單純生活方式治療的患者, 各項指標下降更明顯。

醫師根據【素問·奇病論】中「脾癉」的記載:「脾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認為糖調節受損患者發病與「肥胖」關系密切, 故治以自擬方「參芪丹佩湯」以益氣養陰、祛瘀化濁,且該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醫師透過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提出黃連溫膽湯有助於IGT逆轉為NGT(正常糖耐量)。 醫師結合上述分型,辨證施治。

提出痰濁型以消膏轉濁治之,氣滯痰阻型則以理氣化痰治之, 脾虛痰濕型則以健脾化痰治之,陰虛氣滯型則以養陰理氣治之。

故提出各證型的基礎方:氣滯痰阻證者以越鞠丸【丹溪心法】加減,脾虛痰濕證以六君子湯【校註婦人良方】加減, 陰虛氣滯證以二至丸【醫方集解】合四逆散【傷寒論】加減。

醫師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指出糖尿病前期治療應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幹預,比如飲食運動的幹預,同時註重心理健康的基礎上, 分型論治,濕熱蘊脾證治以後清熱化濕。

主方以半夏瀉心湯【傷寒論】加減;肝郁氣滯證治以疏肝解'郁,主方以四逆散【傷寒論】加減;脾虛濕盛證治以健脾化濕, 主方以六君子湯【校註婦人良方】加減。

氣陰兩虛證治以益氣養陰,主方以七味白朮散【醫宗金鑒】加減。 中醫外治法是一種行之有效且安全的療法,是中醫藥傳統療法之一。

適合糖調節受損患者的外治法主要包括針刺、沐足、耳穴壓豆、穴位貼敷及穴位埋線、按摩等, 這些療法都得到很大的推廣。

醫師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擇中脘、下脘、關元、天樞(雙)、大橫(雙)為主穴,進行穴位埋線, 以此減輕體重,改善癥狀。

透過臨床研究發現中醫外治法有著獨特的臨床療效。 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2011年釋出的【糖尿病前期中醫診療標準】中提出可以采用針刺的方法。

具體方式有耳針與體針可選擇,選穴原則主要是在辨證基礎上加用控制食欲的穴位和減脂消積的穴位, 比如曲池、天樞、陰陵泉、豐隆、太沖等以祛痰清熱、健脾祛濕消脂。

同時可以選擇耳穴壓豆,耳部王不留行子貼壓抑制食欲和減肥區域,如胃區、內分泌區、三焦區, 具體操作方法:飯前半小時按摩,可抑制食欲,協助減肥。

灸法對於陰虛燥熱的患者來講不是很適用,同樣,臨床上需要辨證施治,有必要的時候可以選用。【糖尿病前期中醫診療標準】中推薦進行腹部按摩有利於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