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一位青訓教練的三憂一喜

2024-09-22推薦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一位青訓教練的三憂一喜

新華社記者馬邦傑 王鏡宇 韋驊

國腳張爍退休之後,前年在家鄉北京開辦了一家足球青訓俱樂部,並設有一個重要目標:培養精英球員。兩年來,俱樂部參訓的孩子由最初的十幾個增至兩百多,收支平衡,勢頭良好。

然而,張爍卻高興不起來。親身參與青訓之後,他多了一些憂慮。

憂慮一:優秀的青訓教練何在

張爍認為,青訓領域優秀教練匱乏,這是困擾中國足球青訓的一大問題。

「我們有好的青訓教練,但為數不多,也難碰到。」他說。

張爍說,北京乃至中國一直不缺有踢球天賦的孩子,但不是缺少接觸足球的機會,就是接受了錯誤的訓練,導致成年之後難有成就。「我見過一些球員,很有天賦,但因為小時候沒接受正確的訓練,後來技術平平,而且難有提升。技術訓練是有敏感期的,過了敏感期即使再努力去補救,也是事倍功半。」

張爍今年夏天曾赴日本考察青訓,讓他羨慕的是絕大多數日本踢球的孩子從小就能接受正確的訓練,傳接球和盤帶技術有板有眼。而在國內,他發現即使一些青訓俱樂部精英隊的球員也技術粗糙。

「很多孩子練基本的腳弓傳球都做不到位。問題出在哪裏?一目了然。」他說。

憂慮二:青訓教練的動力何在

張爍說,負責的青訓教練就像能工巧匠,看到璞玉就想把它雕刻成精美的藝術品,從中獲得一種成就感。這也是他從事青訓的心態。

張爍的俱樂部兩百多個孩子中,就有幾個有天賦的球員。「有天賦的孩子對足球有特殊悟性,或者就是大家說的靈性。他們有些東西都不用教練去教,無師自通,或者一說就懂。」

但這些孩子小學畢業之後,絕大多數都要被迫放棄足球,投入學習,消失在「12歲退休」現象之中。

這讓張爍感到痛心。他說:「我們幾個誌同道合的教練聊天,最大的痛苦就是:我們竭盡所能,付出所有,在培養一批不知道將來會不會踢球的孩子。」

張爍說,他們這些教練在看到自己用心培養的孩子為了學業放棄足球後,會產生一種錯付的挫敗感。「這樣,會慢慢喪失用心培養優秀球員的動力。」

「我們大家能不能想想辦法讓孩子堅持踢到16歲?」他用近乎哀求的口氣說,「那時孩子基本就能確定將來自己能否從事職業足球這條道路了。」

憂慮三:青訓教練如何被看到

張爍說,青訓對於優秀教練以及那些有誌成為優秀教練的人缺乏吸重力,因為他們在這裏看不到上升通道。他說:「優秀教練都希望自己能站到更高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但我們青訓領域的教練上升通道在哪裏呢?有些即使能力出眾,也難被看到。」

張爍俱樂部有位教練是他以前職業俱樂部的隊友,名叫高增翔。他的目標就是要當一名出色的教練,因而他不計功利地工作。

「高教練帶我們俱樂部的精英隊。一旦發現球員技術有問題,他會主動聯系球員家長約定時間給孩子加練。」張爍說,「一般球員加練教練都要單獨收費,我們高教練分文不取。他就想當一名好教練。」

高增翔說他已經考取了足球教練和體能教練證書,平日也在學習英語和世界先進訓練理念,自己努力進取,希望將來能有上升的機會。

「但現在看來,青訓領域的優秀教練並沒有明確的上升通道。」張爍說。

一可喜現象:懂球的家長越來越多

張爍發現,隨著社會的進步,深刻理解足球內涵的家長正在增加。這令他振奮。

他說,不少家長開始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足球,認為它不僅僅是一個體育計畫,裏面蘊藏著人生機會。

「我們俱樂部一些孩子的家長認為,孩子將來不一定要透過高考上大學。」他說,「假如大學這扇門關上了,足球能為你開啟一扇窗。踢球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他們將來即使不上大學,不走職業球員的道路,也可以透過其他途徑接受文化教育,從事教練、經紀人、球探、分析師等與足球有關的工作,也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張爍說,如果像這樣支持孩子踢球的家長越來越多,家長們對於足球的認知逐漸提升,就將推動「12歲退休」等問題的解決,也將推動中國足球的發展,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積極訊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