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如何認識五十年代末六七十年代廣大農民的實際生活狀況?

2024-02-10推薦

近年來,少數人一再美化所謂的「大集體」時期,一旦有人回憶說這時缺吃少穿,便有人說這是「抹黑」,還有人說廣大農民長期溫飽不足,是因為「打基礎」,缺「良種、化肥」等。

實事求是地說,當時確實有一部份人不存在吃穿問題,如少部份農村地區,還有城裏的一些吃商品糧的人。但廣大農村在改革開放前「大集體〞時期長期存在著溫飽不足的問題,這樣說並不是抹黑。

我們搞建設,當初雖有蘇聯的幫助,但主要還是靠自力更生,主要靠自身的積累來發展自己。我們要靠自身的積累發展工業等事業,需要農業提供一定的積累為發展工業等服務,透過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來實作,對農業的投資是少了一些。

但是,從改革開放前後的經驗來看,是可以處理好「吃飯」與建設的關系的。建國初期和「三年困難時期之後的幾年,在解決吃飽飯的問題上,做的是比較好的。大包幹之後農業生產條件比改革前幾乎一樣,也很快解決了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

改革開放前廣大農村的溫飽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主要是因為:

一是「極左」思潮的幹擾。黨的八大制定的正確方針,沒有得到正確執行。長期實行「以階級鬥爭為綱」,「割資本主義尾巴」,片面強調「一大二公」,不允許發展私營經濟,廣大農村的農民,被束縛在那「一畝三分地〞上務農,農民搞家庭副業和到外地掙錢受到嚴格限制,時常冒著被批鬥等處罰的風險,生產的積極性被嚴重束縛和受到挫傷。

二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嚴格限制。那時,全國大部份人口在農村,大部份勞動力集中在農業領域。實行「以糧為綱」,可耕地要以種糧為主。農村集體組織,要按計劃進行農業生產,廣大農民更沒有生產經營自主權,常年聽命於生產隊長的指揮幹農活,在搞「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形勢下,廣大農民一言一行都要再三小心,對大小幹部必須「尊敬」,更不敢得罪。對於發展農業的事,廣大農民不願想,出現了農村活能磨就磨、人家咋著我咋著這樣消極被動的局面。

家庭經營農業、包產到戶,這是適合國情、農情的農業經營方式,這被叫做「單幹〞,是受到批判的農業生產方式,在改革開放前,是發展農業的「禁區」,農民日子再難,在粉碎「四人幫」前,是萬萬不能采用所謂的「單幹」這種方式的。

在當時的政策和體制下,廣大農村的經濟活力和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可避免地受到極大的抑制,勢必嚴重影響農村、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生活的提高,必然造成廣大農村、農業的落後和廣大農民的共同貧困。

因此改革開放前,雖有良種、化肥、農藥和「八萬座水庫」等條件,但沒解決好普遍存在的溫飽不足的問題。

倒是包產到戶後,與之前相同的農業條件下,由於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迅速解決了溫飽問題。

實踐表明,農村改革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金光大道。

(以上圖片來自【今日頭條】免費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