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年輕人,當心尿毒癥

2024-06-16推薦

【瞭望東方周刊】特約撰稿姜穎慧

「腎衰版」脆皮年輕人何以逐漸增多?據研究,長期憋尿、作息不規律、重口味飲食、常用飲料代替水、過度飲酒、亂用補品、濫用藥物等或許是主要原因。

今年,一部以尿毒癥為背景的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上映。電影講述了一名身患尿毒癥的女生和一名患有腦腫瘤的男生,因為「生命接力」的約定,在彼此陪伴下逐漸收獲積極面對生活的勇氣。電影讓人們感動的同時,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尿毒癥這一疾病的廣泛關註。

近年來,尿毒癥的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由北京大學腎臟病學系和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中國腎臟疾病年度科學報告】顯示,中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平均每10個人裏就有1個人有腎病;而其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10個尿毒癥患者中,就有4個患者的年齡在10-30歲之間。尿毒癥「盯」上了年輕人。

為何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確診為尿毒癥?當一生都將被囚禁在無止盡的治療中時,該如何與疾病共處?

發現時多為晚期

什麽是尿毒癥?簡單來說就是腎臟功能衰竭,患者的腎臟已經無法發揮功能,無法將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廢物、尿素和多余水分等身體廢棄物排出體外,導致人「中毒」的一系列症候群。

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40年,慢性腎臟病將成為全球第五位的致死病因。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夏海波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尿毒癥多數是從慢性腎臟病發展而來。「如免疫球蛋白A腎病、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膜性腎病、鎮痛劑腎病、馬兜鈴酸腎病、狼瘡性腎炎、B肝病毒相關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尿酸性腎病、高血壓性腎損害及糖尿病腎病等,如果遷延不愈或者不積極控制,隨著進一步發展,腎元會嚴重受損並緩慢出現腎功能不可逆性減退,最終走向尿毒癥。」

「記事以來,我從來沒有住過院,也幾乎沒有打過吊針,怎麽就腎衰竭了呢?」剛剛查出自己患了尿毒癥時,西柚覺得不可思議,「後來,住院主任來看我時問:‘你有血尿嗎?尿裏有泡泡嗎?有高血壓、糖尿病嗎?’我仔細想了想,這些年,除了上學時的體檢之外,我沒有再體檢過,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

患者果果在回憶自己患病經歷時表示:「確診腎衰已經快半年時間了。現在想想,沒確診之前我的身體就有生病訊號,但我一直都把那歸結為太累、夜裏沒休息好。」她曾在下班到家時發現,襪子把腳踝勒了一條很深的溝,還拍照發了朋友圈;一位比她年長很多的同事,有一天對她說,「你的手很黃,不太正常」;平時她的飲食模式是重油重鹽、無辣不歡,還常常失眠到淩晨三四點鐘,有時頭疼得整晚都睡不著……

在中國,需要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有150多萬,並以每年新增12萬-15萬的趨勢持續上升。而與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卻僅為12.5%。中日友好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張聰表示,腎病有著起病隱匿的特點,「腎臟內部為實質性組織,一般並無感覺神經分布,當腎臟出現病變時,不會直接出現明顯的疼痛不適癥狀」。夏海波則表示,即使有癥狀,也並不明顯,比如水腫、乏力等,容易被人們忽略,「還有很多患者,在病情嚴重後翻閱從前的化驗單,發現早有尿檢異常,但並未引起重視,導致腎功能不斷惡化,直到身體出現了無法躺平入睡、走路喘得厲害、長期惡心嘔吐等嚴重癥狀,才來就醫,結果一查就是腎衰竭。」

「脆皮」年輕人增多

「22歲,確診腎衰竭」「我是一名尿毒癥患者,今年24歲,16歲患病」「26歲慢性腎衰竭,血透中」……查閱有關腎衰竭和尿毒癥的網帖發現,發帖人以14-17歲與18-44歲這兩個年齡段的患者居多,為年邁父母求助的訊息反而相對較少。

事實上,近些年,「脆皮」年輕人已然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該名詞形容當下一些年輕人脆弱且多病,因為一些無意間的動作而導致了身體損傷或心理創傷。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2024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釋出的研究顯示,與1950-1954年出生的人相比,1965年或以後出生的人出現加速衰老的風險高17%。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年輕一代的衰老速度可能比預期要快,這可能是由於早期暴露於各種風險因素和環境汙染。

「腎衰版」脆皮年輕人何以逐漸增多?據研究,長期憋尿、作息不規律、重口味飲食、常用飲料代替水、過度飲酒、亂用補品、濫用藥物等或許是主要原因。

「我從小就不太愛喝水,都是渴到受不了才喝;上學和畢業剛工作時,因為註意力集中或者很忙,也常常憋尿。我還特別愛喝飲料。」正在等待腎源進行移植的霍霍每每想起這些生活習慣,都悔不當初。「人在憋尿時,膀胱逐漸撐滿,到一定程度後尿液就無法擠進膀胱了,而是堵在上遊的腎臟和輸尿管中。這可能破壞‘單向流動機制’,讓尿液回流進入腎臟,造成腎臟積水,破壞腎臟功能。」夏海波表示。

此外,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飲食偏好繁多,特別是年輕人,往往愛吃高脂、高鹽、高糖、高蛋白等食物,不註意營養均衡,還會長期過量進食,容易導致腎臟負擔加重,加劇腎臟損害。酗酒更是不可取,不僅會增加血肌酐增高的可能性,酒精代謝及肝臟損傷還使有毒物質難以排泄,給腎臟增加負擔;長期大量飲酒使血尿酸增高,尿酸沈積阻塞腎小管,形成尿酸性腎結石,會加重腎衰竭的發生;大量飲酒後易引起橫紋肌溶解,肌酸激酶增高,毒素加劇腎損傷。

熬夜也是一個逃不過的話題。長期熬夜會讓身體內分泌系統受到影響,身體各個器官得不到修復以及休息,尤其加速腎臟老化,導致腎臟排毒功能下降。熬夜後,很多人還喜歡吃一些補品或藥物來獲取心理安慰,殊不知,補品和藥物更不能隨意購買使用。大多數藥物都要經過肝臟和腎臟進行代謝,濫用或者使用不當都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受到損傷,引發嚴重的腎病。

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梁春特別提到一個情況:「無聲殺手」高血壓,也是腎臟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中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約為2.45億,在18-34歲青年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超過10%,且呈上升趨勢。「很多高血壓患者無明顯癥狀,特別是年輕人,不選擇主動就醫,從而導致疾病不斷發展,嚴重危害健康。」

「90後」小夥子楊韜就是其中一個。在體檢中查出高血壓後,他覺得自己還年輕便沒有服用降壓藥,等因呼吸急促到醫院看病時血壓已達到200/130mmHg、血肌酐值達到了800μmol/L,導致腎功能衰竭、引發尿毒癥,以後的日子都要在透析中度過。「中國血壓控制率最早不到10%,現在是15%-20%之間,仍有超過80%的高血壓患者沒有將血壓控制得當。」梁春表示,高血壓的診斷、治療並不難,要培養更積極的健康管理意識,「可以延遲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發生的時間,提高生活品質,收獲健康人生」。

關關難過關關過

如果不及時醫治,尿毒癥慢慢會發展為全身衰竭、最終死亡。當下,治療方式只有兩種,終身透析,或者換腎。換腎也不能一勞永逸,除了高昂的手術、買腎費用,後期需要一直服用抗排異藥物,不屬於自己的器官也始終有許多隱患。

面對命運的殘酷洗禮,尿毒癥患者不得不開始「打怪升級」,關關難過關關過。目前已經完成腎臟移植手術的楠汐,她的尿毒癥是從腎盂腎炎、腎盂積水發展而來。「回憶起我患病的心路歷程,大概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肌酐緩慢升高。這一階段想盡各種辦法控制肌酐上升,每次復查生化面對血肌酐、尿素氮指標都像高考查分一樣緊張。第二階段步入腎衰,一切塵埃落定,放下包袱,面對現實,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積極準備透析。第三階段是規律透析並考慮腎移植,完全接受現實,考慮更好的方案,提高生活品質。」

23歲的穎穎這樣描述透析:「每周一三五固定上機(透析),就跟去網咖一樣。刷卡上機玩四個小時,坐等下機。不過網咖可去可不去,透析卻必須‘打卡’,不去還不行。」

晨晨自詡為「持續陽光積極樂觀等待恢復的慢性腎衰小姐姐」,累的時候就休息,狀態好的時候就「沖一下」,治療中還會出短差,見客戶,見朋友,只是要提前查詢好臨時透析的醫院,並帶好藥品。她甚至還分享了慢性腎衰竭的運動經驗:「運動前要測血壓、脈搏,做好活動頸椎關節、伸胳膊伸腿的熱身,掌握疲勞感覺,如果出現喘憋、胸痛胸悶、肌肉痙攣等,就要停止,調整計劃和方式。運動原則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我比較推薦瑜伽、普拉提,節奏較慢,有力量訓練,可以控制深層肌肉,舒展整個身體,目前一周1-2次。」

「命運試圖把我淹沒在人海,但我是一株向日葵。」在被割裂的人生中沈浮、向陽而生,成為更多年輕患者的選擇,「無常也是日常。」晨晨說,「該怎麽過就怎麽過,保持好狀態和心情,一切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