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營養好才有力氣迎戰「腫瘤君」

2024-06-06推薦

70歲的劉先生今年年初發現胃癌並做了腫瘤切除手術,術後需要繼續接受化療。其間,劉先生化療反應明顯,體重持續下降。燒海參、煲雞湯,家人嘗試各種辦法給劉先生增加營養,但他實在吃不下,從手術前體重70公斤瘦成了不足50公斤,隨之而來的是低蛋白血癥和骨髓抑制。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營養科接受營養治療後,劉先生的體重、體能逐漸恢復,順利完成後續化療。

一項抽取了全國22個省市80家三甲醫院47488例16種常見惡性腫瘤住院患者的研究顯示,中國腫瘤患者,中、重度營養不良的發病率為58.2%,68.78%的腫瘤患者沒有獲得任何營養治療。市腫瘤醫院營養科陳亞軍副主任醫師表示,在營養門診,患癌後暴瘦成「皮包骨」,營養跟不上,扛不住化療的情況經常有。營養不良是腫瘤患者最常見的並行癥,也是腫瘤患者獨立的死亡風險因素,會直接降低患者的抗腫瘤治療效果,增加並行癥,延長住院時間,其影響貫穿整個腫瘤病程。陳亞軍建議腫瘤患者,一經確診就應及時評估營養狀況,並將營養治療貫穿腫瘤治療和康復全過程。尤其是上消化道腫瘤患者、老年患者和處於腫瘤進展期的患者,實施積極的營養幹預策略,改善營養狀況對提高抗腫瘤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罹患腫瘤八成營養不良

多種原因使病人易缺營養

統計顯示,中國三級甲等醫院住院腫瘤患者總體營養不良發病率為80.4%。既往還有研究表明,大約40%的惡性腫瘤患者死於營養不良,而不是疾病本身。

陳亞軍說,腫瘤患者易發營養不良,一是因為腫瘤細胞本身就很耗營養。腫瘤細胞增殖能力強,會消耗大部份機體正常代謝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同時還會釋放一些細胞因子,讓患者味覺、嗅覺出現異常辨識,引發惡心、嘔吐等癥狀,造成營養物質的攝入和利用率下降。如果是頭頸部腫瘤,還會引起吞咽困難與疼痛,直接降低患者營養攝入量,引起營養不良。二是腫瘤治療影響食欲。很多腫瘤手術要求患者術前禁食,術後又有較長時間無法正常進食,都會影響患者營養攝入,且手術創傷造成的應激反應,使機體分解代謝和能量消耗增加,也可導致營養不良。放化療或靶向藥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等,都使患者進食量減少,進而導致營養不良。三是腫瘤導致的癌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應激源,也會促進機體代謝,致使營養不良。此外,患者的負面心理,如恐懼、抑郁等,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患者食欲下降、攝入量減少,引發營養缺乏。

腫瘤患者營養治療率低

營養知識缺乏認識誤區多

盡管營養狀況對腫瘤患者極為重要,在47488例常見惡性腫瘤患者中, 僅有31%接受了營養治療,即使是重度營養不良患者, 營養治療率也只有45%。陳亞軍說,中國腫瘤患者營養治療率低下, 大多數患者都是劉先生這樣體重嚴重下降,出現了各種營養不良並行癥,難以耐受後續治療才考慮看營養門診,但這並不意味著患者和家屬不重視營養。現實生活中,多數腫瘤患者及其家屬非常關註營養,只是營養知識缺乏、腫瘤營養認識誤區較多,影響了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營養治療:

餓死癌細胞。腫瘤細胞只會榨幹機體的營養,是無論如何都餓不死的。餓只會造成機體營養不足,影響體內正常細胞的生長和保護作用,反而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使得生活品質更低、臨床預後更差。

燉湯滋補。腫瘤患者燉湯進補非常普遍,但往往是冬蟲夏草、燕窩、雞湯、魚湯都安排上了,體重和精神狀態還是維持不住。其實手術後病人康復的營養需求是多元化的,蛋白質、脂肪都不能少。燉湯大部份營養都在湯渣裏,若只喝湯不吃肉,營養補充很有限。

海參靈芝大補。相當多的腫瘤患者會服用補品和保健食品,如靈芝、人參、海參等。然而「進補」跟補充營養是兩碼事。單一補品、保健品營養成分並不全面,無法替代營養治療。

確診腫瘤及早營養治療

膳食腸內腸外補充方式多

陳亞軍說,與所有治療方法一樣,營養治療也是越早介入越好,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確診腫瘤後,就應該做全面的營養篩查。只要出現以下一點就應盡快介入營養診療。第一看體重。出現體重下降超過10%,或者是三個月內體重下降5%。第二看飯量。食欲明顯降低,飯量明顯減少。

透過營養治療,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不僅可增加抗腫瘤治療的效果,還能提高對手術、放療、化療的耐受能力,減少並行癥和不良反應的發生,進而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生存時間。「但很多人認為營養治療就是告訴患者怎麽吃,吃什麽。實際上腫瘤患者的營養治療是一個涵蓋了諸多流程的治療體系,透過完善的營養評估體系、腸內營養配制技術、能量代謝測定技術、辨證施膳食療技術等,對不同抗腫瘤治療階段的患者,給予個體化營養診療。」陳亞軍說。營養科作為醫院重要的臨床科室,不僅有單獨的營養門診,還會參與到其他科室病人的綜合治療中,也是眾多危重癥病人的康復基礎。多年來,市腫瘤醫院營養科已經全面參與到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中。營養科醫生也深入各個病區,營養醫師跟蹤患者診療全程,讓患者的營養治療由被動變主動。目前該院患者營養篩查率已達90%以上,患者營養風險篩查記錄表、營養評估報告、腸內腸外營養醫囑單等營養診療文書已經納入患者病案管理。營養科在市腫瘤醫院互聯網醫院建立了全程營養管理模組,結合患者的營養需求,多層次多途徑提供診療服務,線上線下結合開展家庭營養治療。

陳亞軍說,營養治療方式不僅有膳食營養,還包括腸內營養、腸外營養。膳食營養即均衡飲食,食物多樣化是均衡飲食的基本原則,一些腫瘤患者每天吃面湯喝稀飯,飲食不均衡,營養難以保證。腸內營養可以分為口服和管飼兩大類。口服營養補充是除正常食物外,經口攝入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腸內營養制劑,作為改善營養狀況的有益補充。管飼即透過鼻胃管、鼻腸管、胃造痿、空腸造痿等途徑提供營養治療。腸外營養是透過靜脈輸註能量和各種營養素達到糾正或預防營養不良、維持營養平衡的治療方式。

營養治療作為腫瘤患者的基礎治療,應該貫穿於腫瘤治療的全過程。腫瘤患者應該早期全程啟動營養治療。根據營養診斷結果分類實施不同營養治療方法,遵循膳食優先、口服優先、腸內營養優先的原則,具體治療方案應由醫生經過綜合營養評估後制定,按照個體化、動態調整原則,必要時可能同時采取多種治療方法。(記者趙津)